第9章 誇誇黨與狼崽子
廢話三國:董卓你得支棱起來啊 作者:其實但是榴蓮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戲唱完,庚哥心滿意足。
為什麽要給呂布好名聲?
因為庚哥知道,以後呂布名聲會有多爛。
但關庚哥什麽事?
像他這麽懶的人,如無必要,哪裏會在這些不疼不癢的地方多事?
問就是你丫天下無敵,最大的毛病就是反複無常,特別擅長弑舊主是不是?
這毛病可不能有。
庚哥也害怕呂布哪天突然不爽了,一翻臉就把他給哢嚓了。
所以必須得給這丫上一層保險。
說起來這還是上輩子他那個身為富一代的親爹,教給他的訣竅。
髙庚朔也不是一出生就廢的,小時候不過性子疏懶些,他爹還存了傳家業給他的心思。
所以雖然沒時間關愛他的生活日常,也沒少見縫插針抽時間教給他一些自己的財富心得。
他那個近乎白手起家的富一代爹認為,做企業做生意,隻靠自己累死能掙幾個錢?
最關鍵就在於得會用人。
他爹說,別指望什麽完美員工,期待員工能力品格雙完美都是管理者想偷懶。
好員工都是自己管出來的,你要不會管,好人也能讓你管成摸魚精。
對於用人,他爹向來很有一手,最擅長的就是鼓勵式管理。
道理跟養孩子的鼓勵式教育差不多。
很多人以為所謂鼓勵教育就是逮著孩子一頓誇。
他爹給他舉過一個例子,有一個天賦很好能力很強但是不怎麽努力的員工,你該怎麽管?
使勁兒誇他有天賦有能力,他但凡做出點成績就大肆褒獎?屁用都不會有。
反而會讓他覺得以自己的天賦和能力,不努力也能足夠優秀。
那這人就給你管廢了。
你得反著來,找個機會逼著他勤奮一迴,然後拎著這事兒到處說。
讓所有人都以為看錯他了,他其實私底下很勤奮的,那所謂的天賦和能力,都是人家悄悄努力的結果。
嚐到了甜頭外加立出來了人設,一般人都會有點包袱,怕自己人設崩塌。
哪怕是裝,他都會裝得勤奮一些。
繼續誇,但別光口頭。
等他真稍微做出點成績,適當的實際好處和物質獎勵要馬上跟上,大張旗鼓的給出去。
並且要將一切歸功於他的勤奮,繼續大肆褒獎。
天賦和能力是一個字都別提。
時間長了,這麽口頭物質雙管齊下的洗腦下來,裝勤奮也會變成真勤奮,而且帶動其他員工一起勤奮。
所謂鼓勵式教育和鼓勵式管理,從來都不是逮著機會就猛誇,而是得誇到點子上。
他爹跟他說過,最毀人的一句話就是,這家夥其實什麽什麽都好,就是什麽什麽了一點。
說話的人以為自己是在用誇獎的方式委婉提醒別人,覺得自己特別高明。
但被說的人呢,一般都會把誇獎照單全收。
至於被提醒的缺點,勞資都這麽優秀了,有點微不足道的小毛病怎麽了?
得,這輩子都別指望他改了,這就是錯誤的鼓勵式管理導致的必然結果。
隻可惜他爹教庚哥這個教得有點早,等發現庚哥性子懶散到不堪托付家業的時候,再用這招對付庚哥已經晚了。
逼得他爹隻好盤算著是不是練個小號,也算是良醫無法自醫了吧!
庚哥算是吃透了這套方法,現在對呂布用的就是這一招。
被人人都喊三姓家奴的時候,你丫破罐破摔,搞背叛那可謂是毫無心理負擔。
但勞資要讓天下人都誇你忠義呢?
捧到那份兒上了,再有這種心思你就得掂量掂量了,畢竟背叛的沉沒成本太高。
如果說是個人都會背叛,隻看誘惑的籌碼夠不夠,那麽每個人其實也都挺忠誠,隻看背叛的成本高不高。
這就是人性。
心中得意,庚哥親切的踮起腳尖拍了拍呂布的肩膀:
“今得將軍,如旱苗之得甘雨也!”
嗯,純屬曆史的巧合。
庚哥穿越前不讀書,壓根不讀書,根本不知道董卓也是這麽誇呂布的。
呂布還感動著呢,所以又哽咽了:
“陛下厚布至此,願為陛下效死!”
他感動的是庚哥封賞給他的高官厚俸,以及對他萬般倚重的態度。
庚哥無比看重並且花費更多心思為他的名聲搞出來的這些套路,呂布看在眼裏,也知道那都是為自己好。
但其實他覺得有點多餘。
為啥呢?
因為呂布是個標準的狼崽子,白眼兒的那種。
卻不是天生的。
他家所處的九原,屬於邊郡中的邊郡,都到現代的內蒙古包頭了。
大漢兵強馬壯的時候還好,到漢室衰弱,九原也接近淪為胡地。
到呂布出生的時候,鮮卑啊匈奴啊諸多胡人在九原都是常來常往。
有機會就來擾邊搶掠,沒機會就來貿易買賣。
呂布小時候挺野的,自然是耐受不得漢家那套禮法教育的拘束。
他少時大部分時間,反而是逃出家去,與一幫匈奴少年廝混在一起。
家人也管不住,反正那也是內附的南匈奴部族,並且他還記得時不時迴趟家,也由他去了。
呂布一身的弓馬本領,便是跟那幫匈奴狼崽子們一起戲耍時練出來的。
有這麽個成長經曆,呂布自幼從觀念上來講,偏近胡人更多過偏近漢人。
都說他雖然驍勇善戰,但卻反複無常、唯利是圖、貪婪狡詐。
你把這些性格特征擱到邊塞的那些草原雄主們身上去看一看,是不是都是標配?
在邊塞草原苦寒之地,人想要帶領部族活下去,就得見風使舵,隨機應變,並且善於抓住機會。
該順應天時的時候就得順應天時,該伏低做小的時候就得伏低做小,一點猶豫都不能有。
不然你再勇,有種去跟席卷天地的白災風雪去拚一拚?天地的偉力麵前,人就是個弟弟。
或者帶著你部族那百十口子,去反抗遇上的千餘鐵甲騎兵?不給你屠幹淨咯那都屬於人家沒脾氣。
但即使他們再恭順,看見毫不設防的漢人集市或是鮮卑營地,也都會毫不猶豫的撲過去搶掠一番然後遠遁。
對於草原上的部族,貪婪是部族首領壯大部族的必要素質。
別跟我談什麽信義,哪怕你對我有滔天的恩惠,當我有吞下你的實力,趁你病要你命天經地義。
總比把你留給別人折辱強。
從小經曆多了草原故事,受這種觀念的影響,呂布武力上雖然無敵,心理上其實長歪了。
什麽背信棄義在他看來,那是一種必要的生存智慧。
而金珠財貨與女子,都是勇者與強者該得的嘉獎。
帶著這種觀念,呂布逐漸成年了。
從草原上迴歸的狼崽子,背著飛將的名號,開始圖謀以他天下無敵的勇猛,在漢地謀一份前程。
因九原屬並州,他當然也因為武勇被舉薦到了並州刺史帳下為吏。
衰敗的呂氏不算名門,給不了他足夠的支持。
家世不夠,狼崽子逞兇草原的那一套,在漢地卻處處碰壁。
狼崽子不得已猶如一條敗犬,慢慢收斂了兇性。
他按照草原的習慣,認人做父,奉上自己的恭順,努力扮演著一條好狗,隻朝主人指點的方向撲上去兇猛的撕咬。
但他依舊是一隻狼崽子的內心,卻經常覺得憤怒。
他是天下無敵的勇者,已經獻上了自己絕對的服從與恭順,理應得到最多的誇讚,享受最大的榮耀,獲得最多的金珠財貨,睡最漂亮的女人。
可現在,他卻隻能享用別人指縫中漏給他的可憐口糧,期待少得可憐的一些賞賜,還要時時擺出感恩涕零的樣子。
原本的曆史中呂布殺丁原而投董卓,便是因為他終於看到了他在伏低做小中期待的機會。
而殺董卓,也並非單純因貂蟬挑撥,而是因為他覺得董卓作為他的主君,折辱了他身為勇者的驕傲。
即使已經熟知漢地的規矩,骨子裏他還是胡地那頭桀驁的狼崽子,隻能順毛捋。
但即便擁有天下無敵的勇武,他終究還是敗在了漢地的規矩裏,敗在了手下的背叛中,就如同被他背叛過的那些主君一樣。
敗在了聲名狼藉,無法被信任。
人人都說他是小人,狼崽子並不介意。
狼崽子到死都不明白,我這麽勇,而且願意降你曹孟德,你居然舍得殺我?
雖然血統是漢人,其實狼崽子到最後,都並未真正的融入漢地。
隻是這一世,卻不知在庚哥麾下,狼崽子可否能得善終。
為什麽要給呂布好名聲?
因為庚哥知道,以後呂布名聲會有多爛。
但關庚哥什麽事?
像他這麽懶的人,如無必要,哪裏會在這些不疼不癢的地方多事?
問就是你丫天下無敵,最大的毛病就是反複無常,特別擅長弑舊主是不是?
這毛病可不能有。
庚哥也害怕呂布哪天突然不爽了,一翻臉就把他給哢嚓了。
所以必須得給這丫上一層保險。
說起來這還是上輩子他那個身為富一代的親爹,教給他的訣竅。
髙庚朔也不是一出生就廢的,小時候不過性子疏懶些,他爹還存了傳家業給他的心思。
所以雖然沒時間關愛他的生活日常,也沒少見縫插針抽時間教給他一些自己的財富心得。
他那個近乎白手起家的富一代爹認為,做企業做生意,隻靠自己累死能掙幾個錢?
最關鍵就在於得會用人。
他爹說,別指望什麽完美員工,期待員工能力品格雙完美都是管理者想偷懶。
好員工都是自己管出來的,你要不會管,好人也能讓你管成摸魚精。
對於用人,他爹向來很有一手,最擅長的就是鼓勵式管理。
道理跟養孩子的鼓勵式教育差不多。
很多人以為所謂鼓勵教育就是逮著孩子一頓誇。
他爹給他舉過一個例子,有一個天賦很好能力很強但是不怎麽努力的員工,你該怎麽管?
使勁兒誇他有天賦有能力,他但凡做出點成績就大肆褒獎?屁用都不會有。
反而會讓他覺得以自己的天賦和能力,不努力也能足夠優秀。
那這人就給你管廢了。
你得反著來,找個機會逼著他勤奮一迴,然後拎著這事兒到處說。
讓所有人都以為看錯他了,他其實私底下很勤奮的,那所謂的天賦和能力,都是人家悄悄努力的結果。
嚐到了甜頭外加立出來了人設,一般人都會有點包袱,怕自己人設崩塌。
哪怕是裝,他都會裝得勤奮一些。
繼續誇,但別光口頭。
等他真稍微做出點成績,適當的實際好處和物質獎勵要馬上跟上,大張旗鼓的給出去。
並且要將一切歸功於他的勤奮,繼續大肆褒獎。
天賦和能力是一個字都別提。
時間長了,這麽口頭物質雙管齊下的洗腦下來,裝勤奮也會變成真勤奮,而且帶動其他員工一起勤奮。
所謂鼓勵式教育和鼓勵式管理,從來都不是逮著機會就猛誇,而是得誇到點子上。
他爹跟他說過,最毀人的一句話就是,這家夥其實什麽什麽都好,就是什麽什麽了一點。
說話的人以為自己是在用誇獎的方式委婉提醒別人,覺得自己特別高明。
但被說的人呢,一般都會把誇獎照單全收。
至於被提醒的缺點,勞資都這麽優秀了,有點微不足道的小毛病怎麽了?
得,這輩子都別指望他改了,這就是錯誤的鼓勵式管理導致的必然結果。
隻可惜他爹教庚哥這個教得有點早,等發現庚哥性子懶散到不堪托付家業的時候,再用這招對付庚哥已經晚了。
逼得他爹隻好盤算著是不是練個小號,也算是良醫無法自醫了吧!
庚哥算是吃透了這套方法,現在對呂布用的就是這一招。
被人人都喊三姓家奴的時候,你丫破罐破摔,搞背叛那可謂是毫無心理負擔。
但勞資要讓天下人都誇你忠義呢?
捧到那份兒上了,再有這種心思你就得掂量掂量了,畢竟背叛的沉沒成本太高。
如果說是個人都會背叛,隻看誘惑的籌碼夠不夠,那麽每個人其實也都挺忠誠,隻看背叛的成本高不高。
這就是人性。
心中得意,庚哥親切的踮起腳尖拍了拍呂布的肩膀:
“今得將軍,如旱苗之得甘雨也!”
嗯,純屬曆史的巧合。
庚哥穿越前不讀書,壓根不讀書,根本不知道董卓也是這麽誇呂布的。
呂布還感動著呢,所以又哽咽了:
“陛下厚布至此,願為陛下效死!”
他感動的是庚哥封賞給他的高官厚俸,以及對他萬般倚重的態度。
庚哥無比看重並且花費更多心思為他的名聲搞出來的這些套路,呂布看在眼裏,也知道那都是為自己好。
但其實他覺得有點多餘。
為啥呢?
因為呂布是個標準的狼崽子,白眼兒的那種。
卻不是天生的。
他家所處的九原,屬於邊郡中的邊郡,都到現代的內蒙古包頭了。
大漢兵強馬壯的時候還好,到漢室衰弱,九原也接近淪為胡地。
到呂布出生的時候,鮮卑啊匈奴啊諸多胡人在九原都是常來常往。
有機會就來擾邊搶掠,沒機會就來貿易買賣。
呂布小時候挺野的,自然是耐受不得漢家那套禮法教育的拘束。
他少時大部分時間,反而是逃出家去,與一幫匈奴少年廝混在一起。
家人也管不住,反正那也是內附的南匈奴部族,並且他還記得時不時迴趟家,也由他去了。
呂布一身的弓馬本領,便是跟那幫匈奴狼崽子們一起戲耍時練出來的。
有這麽個成長經曆,呂布自幼從觀念上來講,偏近胡人更多過偏近漢人。
都說他雖然驍勇善戰,但卻反複無常、唯利是圖、貪婪狡詐。
你把這些性格特征擱到邊塞的那些草原雄主們身上去看一看,是不是都是標配?
在邊塞草原苦寒之地,人想要帶領部族活下去,就得見風使舵,隨機應變,並且善於抓住機會。
該順應天時的時候就得順應天時,該伏低做小的時候就得伏低做小,一點猶豫都不能有。
不然你再勇,有種去跟席卷天地的白災風雪去拚一拚?天地的偉力麵前,人就是個弟弟。
或者帶著你部族那百十口子,去反抗遇上的千餘鐵甲騎兵?不給你屠幹淨咯那都屬於人家沒脾氣。
但即使他們再恭順,看見毫不設防的漢人集市或是鮮卑營地,也都會毫不猶豫的撲過去搶掠一番然後遠遁。
對於草原上的部族,貪婪是部族首領壯大部族的必要素質。
別跟我談什麽信義,哪怕你對我有滔天的恩惠,當我有吞下你的實力,趁你病要你命天經地義。
總比把你留給別人折辱強。
從小經曆多了草原故事,受這種觀念的影響,呂布武力上雖然無敵,心理上其實長歪了。
什麽背信棄義在他看來,那是一種必要的生存智慧。
而金珠財貨與女子,都是勇者與強者該得的嘉獎。
帶著這種觀念,呂布逐漸成年了。
從草原上迴歸的狼崽子,背著飛將的名號,開始圖謀以他天下無敵的勇猛,在漢地謀一份前程。
因九原屬並州,他當然也因為武勇被舉薦到了並州刺史帳下為吏。
衰敗的呂氏不算名門,給不了他足夠的支持。
家世不夠,狼崽子逞兇草原的那一套,在漢地卻處處碰壁。
狼崽子不得已猶如一條敗犬,慢慢收斂了兇性。
他按照草原的習慣,認人做父,奉上自己的恭順,努力扮演著一條好狗,隻朝主人指點的方向撲上去兇猛的撕咬。
但他依舊是一隻狼崽子的內心,卻經常覺得憤怒。
他是天下無敵的勇者,已經獻上了自己絕對的服從與恭順,理應得到最多的誇讚,享受最大的榮耀,獲得最多的金珠財貨,睡最漂亮的女人。
可現在,他卻隻能享用別人指縫中漏給他的可憐口糧,期待少得可憐的一些賞賜,還要時時擺出感恩涕零的樣子。
原本的曆史中呂布殺丁原而投董卓,便是因為他終於看到了他在伏低做小中期待的機會。
而殺董卓,也並非單純因貂蟬挑撥,而是因為他覺得董卓作為他的主君,折辱了他身為勇者的驕傲。
即使已經熟知漢地的規矩,骨子裏他還是胡地那頭桀驁的狼崽子,隻能順毛捋。
但即便擁有天下無敵的勇武,他終究還是敗在了漢地的規矩裏,敗在了手下的背叛中,就如同被他背叛過的那些主君一樣。
敗在了聲名狼藉,無法被信任。
人人都說他是小人,狼崽子並不介意。
狼崽子到死都不明白,我這麽勇,而且願意降你曹孟德,你居然舍得殺我?
雖然血統是漢人,其實狼崽子到最後,都並未真正的融入漢地。
隻是這一世,卻不知在庚哥麾下,狼崽子可否能得善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