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常惠第一次近距離的接觸這個充滿了奇幻和神秘的色彩的白龍堆沙漠。他仔細看了一下,白龍堆沙漠裏布滿了一座座沙丘,低的在100米左右,高的也不過是200多米。沙丘的形態各式各樣,遠遠的望去,有的成羽毛狀,有的象魚鱗,相互連在一起,仿佛一條條沉睡在大地上的巨龍。
“走吧,我們進去吧。”紮西帶頭,領著漢軍闖入了這個變幻莫測的沙漠裏。
紮西一邊走,一邊跟常惠他們賣弄著自己當向導的經曆。“你們這個時候過沙漠啊,還真算選對了時機。”
“怎麽說?”常惠一聽,有些好奇,他覺得這一次出征的時機就選擇有些不對。
紮西道:“現在天都涼快起來了,正是過沙漠的好時機。要是夏天過這沙漠,人和動物可都受老罪了!夏天這太陽下的沙子,就可以煮熟雞蛋的,人要是打赤腳,根本就沒法在上麵走的。人和動物在烈日下曝曬,沒多久就會脫水。所以,夏天我們白天都不敢走的,全在晚上才趕路,白天就得找地方藏起來休息。”
常惠點了點頭,紮西說得沒錯,炎炎夏日,這沙漠裏的地表溫度應該是上了六七十度的,燙熟個雞蛋確實不成問題的。現在的氣溫也就是幾度,過沙漠根本就用不了夏天需要的那麽多的水。
他們還可以邊走邊欣賞沙漠的美景。在沙漠的邊沿地帶,還是生長著成片的胡楊林和一些叫不出名字的灌木,到處可見的是駱駝刺。在這一望無際的沙漠的邊沿地帶,一簇又一簇的半球狀駱駝刺在頑強地生存著,大的一簇直徑有一、二米大,一般的一叢也有半米左右,小的零零星星就不計其數了。這些東西就是駱駝在沙漠裏賴以生存的草料。
胡楊林裏還住著一些野兔、狐狸等小動物,不時的蹦出來露個臉,為“死亡之海”的白龍堆增添了不少的生機。
隨著行進的隊伍正式進入沙漠裏,植被就變得極端稀少了,幾乎看不到有生命的東西存在,厚厚的流沙嚴重地阻礙了植被的形成。流沙在陽光的照耀下十分的刺眼,這要真的是夏天,這兒恐怕就變成了西遊記裏的火焰山,得借鐵扇公主的巴蕉扇才能過得去。
起風了!從西北的方向忽然刮起了一股大風。整個西北的上空頓時變得灰蒙蒙的,啥也看不清了。
“不好!流沙來了!”士兵們從來沒有見過這種景象,驚唿起來。
“大家不要亂,都圍成一團,頭低下來,不要看外麵。”紮西用幾匹駱駝與馬在西北方向設置了一剁擋沙牆,士兵們都趕緊躲在了後麵。一陣強颶的西北風唿嘯而過,卷起了沙漠上的沙塵,落下來又卷上去。整個沙漠的上空便下起了流沙雨。
好不容易,颶風停了,常惠他們從沙丘裏探出了頭來,抖落了頭上和身上的流沙,重新開始上路。
颶風刮過之後,整個沙漠的沙丘都重新改變了模樣。如果不以天空的星星定位,而是依靠沙漠裏沙丘的形狀來判斷自己行進的方向,不迷路才怪呢!
士兵們埋怨著這可惡的鬼天氣,天上居然還下流沙雨。紮西笑了,道:“我們這還算好的啦!都秋天了,強颶風塵暴不常有的。這要是放在夏季,強颶風塵暴是常常發生的,那個沙塵能卷到空中八九裏高,形狀飄忽不定,變化萬千,可好看了。隻要不下雨,基本上每天都能看到那種朦朦朧朧的‘海市蜃樓’。”
看來自己還來得真不是時候,錯過了親眼目睹一場海市蜃樓盛況的景色,不過,深秋的白龍堆則是別樣的風情,另一種的浩瀚。蒼穹下的白龍堆沙漠無邊無際,它能於縹緲間產生一種震懾人心的奇異力量,令麵對此景的每一個人都感慨自己的微不足道。
“快看,前麵有一片胡楊林!”張三指著前方的一處窪地興奮地嚷嚷道。
大家順著張三手指的方向看去,在這片毫無生氣的沙漠中,居然還鑽出來了一片胡楊林。它們的樹葉在陽光下泛著的金黃色的光芒,似乎讓人感到遍地都是黃金。這種金色把白龍堆沙漠妝點得如詩如畫、金碧輝煌。
這一片胡楊林估計在沙漠中生存了許多年了,樹形千姿百態,或彎曲倒伏做沉思狀,或仰天長嘯給人一種豪氣萬丈的氣慨。這一片金黃色的胡楊林再與起伏的沙丘線條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構成了一幅美麗的風景畫,讓人不得不感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再走近一看,胡楊樹的樹幹都幹枯龜裂和扭曲,就在這貌似枯樹的樹身上,常常不規則地頑強伸展出璀璨金黃的生命,讓大漠惡劣環境中的死亡與求生協調地表現。令人情不自禁地產生產生讚歎和對生命力的無限頑強的敬仰。
是的,胡楊樹是令人值得尊敬的,它能生而一千年不死、死而一千年不倒、倒而一千年不腐。走進這一片獨一無二的胡楊樹林裏,常惠感受到了一種深深的震憾。穿越到西漢來,他一度埋怨過命運對自己的不公,剛穿越時,家徒四壁,後來好不容易有了起色,命運又跟他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他的大舅狠狠地坑了他一把,他又迴到了解放前,當起了戍卒,又不得不重新從基層開始幹起……
不過他所經受的這一切,跟胡楊樹比起來,還真的算不了什麽。他站在了胡楊林中,又重新領悟了生命的意義。
他打開了水囊,喝了幾口。然後,又給麵前的一株胡楊樹也澆灌了一些,以表達他對生命的敬畏。
“大家走累了的話,那就到這兒歇息一會兒吧。”紮西說道。
士兵們便三五成群地坐在沙地上,拿出幹糧來,啃一口就喝一口水,進行營養補充。
“在這沙漠中怎麽還有胡楊樹林?”鄭吉好奇地問道。
“因為這兒地勢較低,而這附近又有地下水經過,所以,它們就能活下來了。”常惠解釋道。
“對,有樹、有草的地方,必定有水源。如果在沙漠裏沒水了,就順著樹根挖下去,大都能找到水源。”紮西也補充說道。
“走吧,我們進去吧。”紮西帶頭,領著漢軍闖入了這個變幻莫測的沙漠裏。
紮西一邊走,一邊跟常惠他們賣弄著自己當向導的經曆。“你們這個時候過沙漠啊,還真算選對了時機。”
“怎麽說?”常惠一聽,有些好奇,他覺得這一次出征的時機就選擇有些不對。
紮西道:“現在天都涼快起來了,正是過沙漠的好時機。要是夏天過這沙漠,人和動物可都受老罪了!夏天這太陽下的沙子,就可以煮熟雞蛋的,人要是打赤腳,根本就沒法在上麵走的。人和動物在烈日下曝曬,沒多久就會脫水。所以,夏天我們白天都不敢走的,全在晚上才趕路,白天就得找地方藏起來休息。”
常惠點了點頭,紮西說得沒錯,炎炎夏日,這沙漠裏的地表溫度應該是上了六七十度的,燙熟個雞蛋確實不成問題的。現在的氣溫也就是幾度,過沙漠根本就用不了夏天需要的那麽多的水。
他們還可以邊走邊欣賞沙漠的美景。在沙漠的邊沿地帶,還是生長著成片的胡楊林和一些叫不出名字的灌木,到處可見的是駱駝刺。在這一望無際的沙漠的邊沿地帶,一簇又一簇的半球狀駱駝刺在頑強地生存著,大的一簇直徑有一、二米大,一般的一叢也有半米左右,小的零零星星就不計其數了。這些東西就是駱駝在沙漠裏賴以生存的草料。
胡楊林裏還住著一些野兔、狐狸等小動物,不時的蹦出來露個臉,為“死亡之海”的白龍堆增添了不少的生機。
隨著行進的隊伍正式進入沙漠裏,植被就變得極端稀少了,幾乎看不到有生命的東西存在,厚厚的流沙嚴重地阻礙了植被的形成。流沙在陽光的照耀下十分的刺眼,這要真的是夏天,這兒恐怕就變成了西遊記裏的火焰山,得借鐵扇公主的巴蕉扇才能過得去。
起風了!從西北的方向忽然刮起了一股大風。整個西北的上空頓時變得灰蒙蒙的,啥也看不清了。
“不好!流沙來了!”士兵們從來沒有見過這種景象,驚唿起來。
“大家不要亂,都圍成一團,頭低下來,不要看外麵。”紮西用幾匹駱駝與馬在西北方向設置了一剁擋沙牆,士兵們都趕緊躲在了後麵。一陣強颶的西北風唿嘯而過,卷起了沙漠上的沙塵,落下來又卷上去。整個沙漠的上空便下起了流沙雨。
好不容易,颶風停了,常惠他們從沙丘裏探出了頭來,抖落了頭上和身上的流沙,重新開始上路。
颶風刮過之後,整個沙漠的沙丘都重新改變了模樣。如果不以天空的星星定位,而是依靠沙漠裏沙丘的形狀來判斷自己行進的方向,不迷路才怪呢!
士兵們埋怨著這可惡的鬼天氣,天上居然還下流沙雨。紮西笑了,道:“我們這還算好的啦!都秋天了,強颶風塵暴不常有的。這要是放在夏季,強颶風塵暴是常常發生的,那個沙塵能卷到空中八九裏高,形狀飄忽不定,變化萬千,可好看了。隻要不下雨,基本上每天都能看到那種朦朦朧朧的‘海市蜃樓’。”
看來自己還來得真不是時候,錯過了親眼目睹一場海市蜃樓盛況的景色,不過,深秋的白龍堆則是別樣的風情,另一種的浩瀚。蒼穹下的白龍堆沙漠無邊無際,它能於縹緲間產生一種震懾人心的奇異力量,令麵對此景的每一個人都感慨自己的微不足道。
“快看,前麵有一片胡楊林!”張三指著前方的一處窪地興奮地嚷嚷道。
大家順著張三手指的方向看去,在這片毫無生氣的沙漠中,居然還鑽出來了一片胡楊林。它們的樹葉在陽光下泛著的金黃色的光芒,似乎讓人感到遍地都是黃金。這種金色把白龍堆沙漠妝點得如詩如畫、金碧輝煌。
這一片胡楊林估計在沙漠中生存了許多年了,樹形千姿百態,或彎曲倒伏做沉思狀,或仰天長嘯給人一種豪氣萬丈的氣慨。這一片金黃色的胡楊林再與起伏的沙丘線條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構成了一幅美麗的風景畫,讓人不得不感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再走近一看,胡楊樹的樹幹都幹枯龜裂和扭曲,就在這貌似枯樹的樹身上,常常不規則地頑強伸展出璀璨金黃的生命,讓大漠惡劣環境中的死亡與求生協調地表現。令人情不自禁地產生產生讚歎和對生命力的無限頑強的敬仰。
是的,胡楊樹是令人值得尊敬的,它能生而一千年不死、死而一千年不倒、倒而一千年不腐。走進這一片獨一無二的胡楊樹林裏,常惠感受到了一種深深的震憾。穿越到西漢來,他一度埋怨過命運對自己的不公,剛穿越時,家徒四壁,後來好不容易有了起色,命運又跟他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他的大舅狠狠地坑了他一把,他又迴到了解放前,當起了戍卒,又不得不重新從基層開始幹起……
不過他所經受的這一切,跟胡楊樹比起來,還真的算不了什麽。他站在了胡楊林中,又重新領悟了生命的意義。
他打開了水囊,喝了幾口。然後,又給麵前的一株胡楊樹也澆灌了一些,以表達他對生命的敬畏。
“大家走累了的話,那就到這兒歇息一會兒吧。”紮西說道。
士兵們便三五成群地坐在沙地上,拿出幹糧來,啃一口就喝一口水,進行營養補充。
“在這沙漠中怎麽還有胡楊樹林?”鄭吉好奇地問道。
“因為這兒地勢較低,而這附近又有地下水經過,所以,它們就能活下來了。”常惠解釋道。
“對,有樹、有草的地方,必定有水源。如果在沙漠裏沒水了,就順著樹根挖下去,大都能找到水源。”紮西也補充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