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一床上的東西都隨著一份證明他因公死亡的愛書寄給他家裏的了,床上變得空蕩蕩的。沒有了“十三香”的葷段子,夜晚的宿舍便少了許多的生氣,變得很壓抑、沉悶。
這一天,常惠他們值完班迴來,發現宿舍裏多了一個人。此人個頭與王守一差不多,應該也是南方人士。年齡卻比王守一要大得多,從額頭上的皺紋來看,至少有五十來歲。
“你是誰?幹嘛在我們宿舍裏?”張三責問道,兩眼趕緊掃了一下常惠床上的肉醬,看有沒有丟失。
“我叫楊一笑,是這兒的醫師。管事的說你們這兒空出來一張床,讓我搬過來跟你們一塊住。”老者微笑著點了點頭,算是跟大夥打了個招唿。
“哦,是新來的啊。我給你介紹一下,這是我們的燧長常惠。”張三開始一一介紹起來。
“燧長好。”楊一笑很熱情地伸出了一雙有力的大手。
“你好。大家都是一個鍋裏吃飯的同袍,如今又住到了一個屋簷下,有什麽事一定要互相幫助。”常惠禮節性地打了個官腔道。
“那是當然。”楊一笑應道。
常惠忽然覺得楊一笑這個名字很耳熟,好象在什麽地方聽到過,於是重複了一下,“你叫楊一笑?”
“如假包換。楊是楊樹的楊,一二三四的一,笑話的笑。”楊一笑詳細地解釋道。
“大爺,您這名字挺好記的,看樣子大爺一定是個愛講笑話的人。”鄭吉笑著跟楊一笑打了個招唿。
“嗬嗬,”楊一笑笑著道:“還真讓你猜對了。我這個人,別的本事沒有,逗人一笑的本事還是有的。我以前也是一個讀書人,讀了好多年的書,連續考了三次都沒中。當我意識到自己不是一塊讀書的料時,便棄文從武。在一次演兵比武中,好不容易射出一箭中了,卻又被逐出了軍隊。”
“為什麽你射中了還要被逐出啊?”小範不解地問道。
“因為我射中的不是箭靶而是鼓吏!”楊一笑道。
“哈哈~~”眾人一聽,頓時開心地笑了,果然是個搞笑的。
常惠聽到此處,馬上想起來了,他在一次古文訓練中就看到過一篇《楊一笑傳》,說的正是他的事跡。他記得全文是這樣的:初從文,三年不中;改習武,校場發一矢,中鼓吏,逐之出;又從商,一遇騙,二遇盜,三遇匪;遂躬耕,一歲大旱,一歲大澇,一歲飛蝗;乃學醫,有所成。自撰一良方,服之,卒。遂至地府,久候閻王升堂,不耐,問之,鬼卒曰:王閱足下卷宗,狂笑,休克於後堂,未醒……
時人評價曰:孔子見老子,歸而稱“吾今見老子,其猶龍也!”而楊一笑其人,學究天人,才礫古今,有神鬼不測之機,奪天地造化之秘,如神龍見首不見尾,其猶龍乎?
莫非眼前的這人,就是神龍見首不見尾的楊一笑?那史書上記載的楊一笑,生卒年不詳,是宋神宗時期人氏。如果真是此人的話,那他跟自己一樣,也是穿越者。隻不過他穿自另外的一條時光隧道,從宋朝來到了一千多年前的西漢。
這時,楊一笑正與人津津有味地講起了自己的傳奇經商的經曆,一次遇到了騙子,一次遇到了盜賊,一次遇到了匪徒……
這就差不多對上號了,為了謹慎起見,常惠待他講得差不多的時候,試探著問道:“楊叔,您是穿越人吧?”
楊一笑聽了,頓時大驚,他沒有想到居然還有人知道自己的底細。可是,細看眼前的這人,自己在宋朝的時候卻並不認識。他滿腹狐疑地答道:“燧長,你也是穿越人?”
張三在一旁聽了,搶答道:“我們燧長是太原人。常哥,這穿越在哪裏?我怎麽沒有聽說過?”
常惠一看可能要露餡,便笑著答道:“穿越要從吳越一帶過去,靠近大海了。楊叔,是嗎?”
楊一笑便知常惠是在替自己解圍,連忙點頭稱是。
待眾人一一上前見過楊一笑,常惠便開始盤問起來:“楊叔,你後來學了醫之後,怎麽又跑來當戍卒了?”
楊一笑答道:“這事啊,說來話長。那天,我身體有些不舒服,自己給自己開了一劑藥吃下了,就睡了一覺,醒來的時候,就來到了這荒涼的邊塞。我路過校場的時候,聽到裏麵傳出很是誘人的口號,你們在裏麵不停地喊:‘立掙!向錢看,向厚賺!向左賺,向右賺,還有一二億,一二億……’的,我立刻就被吸引住了。要知道,我也做過生意的,做了那麽多年,也沒有掙個什麽錢的,而你們的目標動不動就是一二億,就決定進來看看。我找了衛兵一問,這裏麵能掙錢不?他跟我說能,不過各人憑各人的本事。我又問我可以參加不?他跟我說,隻要我填表報名就行了。就這樣,我就進來了。誰知道進來之後,還是幹的老本行—當醫師,我就是被你們的口號忽悠進來的!”
眾人一聽,頓時一個個笑得前俯後仰的,有的摸自己的肚子,有的捶自己的胸脯。鄭吉有些口渴了,正在喝水,被他這笑話嗆了滿滿的一口水,更是弄得眼冒金星。
這個楊一笑,看來還真是來搞笑的,比以前的“十三香”更讓人捧腹大笑。於是,大家在失去王守一的悲傷中走了出來,一個個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風兄弟捂著笑疼的肚子道:“楊叔,您太搞笑了。那是教我們演兵時唿的口號,是‘立正!向前看,向左轉,向右轉,向後轉’……那個‘一二億,一二億’也是‘一二一,一二一’,是一二三四的一,不是一億的億……”
“你們要早點告訴我呀!要是早知道是這樣的,我也就不會進來了……”楊一笑裝出一副很無辜、一副受害者的樣子道。
“您要是不進來,我們又怎麽能認識您呢!看來這也算是我們的緣分了。”常惠笑著跟楊一笑道。
“這話說得好,我愛聽。可惜這兒沒有酒,要不然,我們真應該來個一醉方休慶祝一番。”
這一天,常惠他們值完班迴來,發現宿舍裏多了一個人。此人個頭與王守一差不多,應該也是南方人士。年齡卻比王守一要大得多,從額頭上的皺紋來看,至少有五十來歲。
“你是誰?幹嘛在我們宿舍裏?”張三責問道,兩眼趕緊掃了一下常惠床上的肉醬,看有沒有丟失。
“我叫楊一笑,是這兒的醫師。管事的說你們這兒空出來一張床,讓我搬過來跟你們一塊住。”老者微笑著點了點頭,算是跟大夥打了個招唿。
“哦,是新來的啊。我給你介紹一下,這是我們的燧長常惠。”張三開始一一介紹起來。
“燧長好。”楊一笑很熱情地伸出了一雙有力的大手。
“你好。大家都是一個鍋裏吃飯的同袍,如今又住到了一個屋簷下,有什麽事一定要互相幫助。”常惠禮節性地打了個官腔道。
“那是當然。”楊一笑應道。
常惠忽然覺得楊一笑這個名字很耳熟,好象在什麽地方聽到過,於是重複了一下,“你叫楊一笑?”
“如假包換。楊是楊樹的楊,一二三四的一,笑話的笑。”楊一笑詳細地解釋道。
“大爺,您這名字挺好記的,看樣子大爺一定是個愛講笑話的人。”鄭吉笑著跟楊一笑打了個招唿。
“嗬嗬,”楊一笑笑著道:“還真讓你猜對了。我這個人,別的本事沒有,逗人一笑的本事還是有的。我以前也是一個讀書人,讀了好多年的書,連續考了三次都沒中。當我意識到自己不是一塊讀書的料時,便棄文從武。在一次演兵比武中,好不容易射出一箭中了,卻又被逐出了軍隊。”
“為什麽你射中了還要被逐出啊?”小範不解地問道。
“因為我射中的不是箭靶而是鼓吏!”楊一笑道。
“哈哈~~”眾人一聽,頓時開心地笑了,果然是個搞笑的。
常惠聽到此處,馬上想起來了,他在一次古文訓練中就看到過一篇《楊一笑傳》,說的正是他的事跡。他記得全文是這樣的:初從文,三年不中;改習武,校場發一矢,中鼓吏,逐之出;又從商,一遇騙,二遇盜,三遇匪;遂躬耕,一歲大旱,一歲大澇,一歲飛蝗;乃學醫,有所成。自撰一良方,服之,卒。遂至地府,久候閻王升堂,不耐,問之,鬼卒曰:王閱足下卷宗,狂笑,休克於後堂,未醒……
時人評價曰:孔子見老子,歸而稱“吾今見老子,其猶龍也!”而楊一笑其人,學究天人,才礫古今,有神鬼不測之機,奪天地造化之秘,如神龍見首不見尾,其猶龍乎?
莫非眼前的這人,就是神龍見首不見尾的楊一笑?那史書上記載的楊一笑,生卒年不詳,是宋神宗時期人氏。如果真是此人的話,那他跟自己一樣,也是穿越者。隻不過他穿自另外的一條時光隧道,從宋朝來到了一千多年前的西漢。
這時,楊一笑正與人津津有味地講起了自己的傳奇經商的經曆,一次遇到了騙子,一次遇到了盜賊,一次遇到了匪徒……
這就差不多對上號了,為了謹慎起見,常惠待他講得差不多的時候,試探著問道:“楊叔,您是穿越人吧?”
楊一笑聽了,頓時大驚,他沒有想到居然還有人知道自己的底細。可是,細看眼前的這人,自己在宋朝的時候卻並不認識。他滿腹狐疑地答道:“燧長,你也是穿越人?”
張三在一旁聽了,搶答道:“我們燧長是太原人。常哥,這穿越在哪裏?我怎麽沒有聽說過?”
常惠一看可能要露餡,便笑著答道:“穿越要從吳越一帶過去,靠近大海了。楊叔,是嗎?”
楊一笑便知常惠是在替自己解圍,連忙點頭稱是。
待眾人一一上前見過楊一笑,常惠便開始盤問起來:“楊叔,你後來學了醫之後,怎麽又跑來當戍卒了?”
楊一笑答道:“這事啊,說來話長。那天,我身體有些不舒服,自己給自己開了一劑藥吃下了,就睡了一覺,醒來的時候,就來到了這荒涼的邊塞。我路過校場的時候,聽到裏麵傳出很是誘人的口號,你們在裏麵不停地喊:‘立掙!向錢看,向厚賺!向左賺,向右賺,還有一二億,一二億……’的,我立刻就被吸引住了。要知道,我也做過生意的,做了那麽多年,也沒有掙個什麽錢的,而你們的目標動不動就是一二億,就決定進來看看。我找了衛兵一問,這裏麵能掙錢不?他跟我說能,不過各人憑各人的本事。我又問我可以參加不?他跟我說,隻要我填表報名就行了。就這樣,我就進來了。誰知道進來之後,還是幹的老本行—當醫師,我就是被你們的口號忽悠進來的!”
眾人一聽,頓時一個個笑得前俯後仰的,有的摸自己的肚子,有的捶自己的胸脯。鄭吉有些口渴了,正在喝水,被他這笑話嗆了滿滿的一口水,更是弄得眼冒金星。
這個楊一笑,看來還真是來搞笑的,比以前的“十三香”更讓人捧腹大笑。於是,大家在失去王守一的悲傷中走了出來,一個個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風兄弟捂著笑疼的肚子道:“楊叔,您太搞笑了。那是教我們演兵時唿的口號,是‘立正!向前看,向左轉,向右轉,向後轉’……那個‘一二億,一二億’也是‘一二一,一二一’,是一二三四的一,不是一億的億……”
“你們要早點告訴我呀!要是早知道是這樣的,我也就不會進來了……”楊一笑裝出一副很無辜、一副受害者的樣子道。
“您要是不進來,我們又怎麽能認識您呢!看來這也算是我們的緣分了。”常惠笑著跟楊一笑道。
“這話說得好,我愛聽。可惜這兒沒有酒,要不然,我們真應該來個一醉方休慶祝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