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這些天的刻苦訓練,常惠這個什的隊列訓練相比第一天已有了天壤之別。雖然跟後世的解放軍沒法相比,但無論是隊列的圓而方之、坐而起之、行而止之、左而右之、前而後之、分而合之、結而解之,都已經達到了常惠要求的標準,跟其它各什戍卒的步伐比來,已經不是一個等級的了。


    他們已經能夠做到在慢跑中保持讓同一隻腳落地,並且看上去十分整齊。就是高喊“立正”的時候,眾人也會一齊停下,齊刷刷地抬起右腳,重重地踩到地上。


    為了確保明天能力拔頭籌,常惠在這一天日暮吃完晚飯後,趁著其它各什都休息的時候,又將眾人集合到校場裏。


    “明日,就是新卒演兵大比試的日子了,這一次是最後一次訓練了。這一次,我們要來一點花樣,把我以前在晚上教你們唱的歌融合到我們的隊列訓練中去!現在,開始吧!”


    七月十五日,就是新卒演兵大比試的日子,恰好也是後世的中元節、鬼節。相傳,每年從七月一日起閻王就下令打開地獄之門,讓那些終年受苦受難禁錮在地獄的冤魂厲鬼走出地獄,獲得短期的遊蕩,享受人間血食,所以人們稱七月為鬼月,這個月人們認為是不吉的月份,既不嫁娶,也不搬家。


    不過,這時候的西漢,沒有這一個節日。“鬼節”的由來,還是從佛教傳進中國之後才出現的。佛教徒每年都在這一天舉行盛大的“盂蘭盆會”,紀念佛陀的學生大比丘目犍連救母。本來這個節日與中國的中元沒有關係,但剛好中國本土宗教道教的中元地官赦罪日也在這一天。道教有天官、地官、水官,合稱三官,是玉帝派駐人間的代表,每年都要考察人間的善惡,向上天匯報。三官分別以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為誕辰,這三個日子也叫三元。七月十五日,叫中元,正值地官校籍赦罪之時,這一天,他要拿出厚厚的花名冊,根據神仙、凡人、動物們的表現,勾勾畫畫,赦罪免刑。所以,“中元節”又是中國節日中的“懺悔節”和“贖罪節”,一年中有罪過的人可以在中元節這天通過各種儀禮去檢討自己和請求天地人的寬恕。


    這一天的卯時剛過,軍侯孔山率領手下已到了校場口,等待著軍司馬趙大人的到來。


    遠遠的,在校場外迎接的軍侯孔山便看見,有一輛軺車緩緩駛來,車上站著一位軍吏,隻見他身穿曲裾深衣,外披暗紅色的胸甲、足穿圓頭高跟靴、腰係佩劍、頭戴“平上幘”。幘類似帕首的樣子,開始隻把鬢發包裹,不使下垂,漢代在額前加立一個帽圈,名為“顏題”,與後腦三角狀耳相接,文官的冠耳長,武官的冠耳短。巾覆在頂上,使原來的空頂變成“屋”,後來高起部分呈介字形屋頂狀的稱為“介幘”,跨於介幘之上的冠體稱為展筒,展筒前麵裝表示等級地位的梁。呈平頂狀的稱“平上幘”。


    此人在袍服外佩掛著銅印黃綬,西漢組綬以綬的顏色標示身份的高低。皇帝用黃赤綬四彩,黃赤紺縹。諸侯王是赤綬四彩;公侯將軍金印紫綬二彩;九卿銀印青綬三彩,青白紅;千、六百石銅印墨綬三彩;二至四百石官員銅印黃綬。


    來者正是霍山縣繁峙關口的軍司馬,也算得上是團級幹部的了。軍司馬是官名,他人名為趙正,乃西漢關中人士。關中是指“四關”之內,即東潼關(函穀關)、西散關(大震關)、南武關(藍關)、北蕭關(金鎖關)。關中南倚秦嶺山脈,渭河從中穿過,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四麵都有天然地形屏障,易守難攻,所以漢代張良用“金城千裏”來概括關中的優勢勸說劉邦定都關中。


    關中人跟著劉邦打天下,所以,在朝廷中是一個很重要的勢力集團。趙氏家世源遠流長,可以追溯到西周。他出自嬴姓,得姓始祖為造父。傳說,造父在華山得八匹千裏馬,獻給周穆王。穆王乘著這八匹馬拉的車子西巡狩獵,到了昆侖山上,西王母在瑤池設宴招待。這時東南邊的徐偃王造反。造父駕車日行千裏,及時趕迴帝都,帶兵打敗了徐偃王。由於造父平叛有功,穆王賜他以趙城。從此,造父及其子孫便以封地為姓,成為趙姓。據說秦始皇家族也為趙氏。


    趙正此人雖身出名門,但並不是那種紈絝子弟,他可是跟著飛將軍李廣殺過匈奴的。飛將軍李廣自殺的漠北之役,他也參加了的。隻是運氣不是太好,跟著飛將軍在沙漠裏迷了路,沒有立上什麽大功,所以到現在才混了一個軍司馬之職。


    趙正下了車,孔山連忙上去迎接。孔山是魯地人,以前就一直跟著趙正的,趙正來邊塞,也就把他帶了過來,算得上是趙正的嫡係了。軍隊裏也是這樣,都喜歡提攜一些沾親帶故者。


    趙正同幾個主要部下打過招唿,就和孔山一前一後進入校場,在土台上就坐。


    作為要塞的軍事長官,他們再關心的,當然是關於自己手中這支軍隊的命運了。


    “軍侯可看到今日清晨從朝廷送達的詔書了?”趙正滿麵笑容地問道。


    “下吏看到了。”孔山也被朝廷下發詔書的內容感染了,笑道:“前段時間一直瘋傳我們這兒也要屯田,沒想到皇上的動作這麽快,一下子就征發了上萬人過來,不日就將抵達這兒!屯田之後,我們就有新鮮蔬菜有新鮮肉可吃了!”


    “這是自然。”趙正摸著胡須道:“畢竟我們這兒也是險關之一,附近又有水源,完全具備屯田的條件。屯田之後,不僅可以就地解決我們戍卒的補給問題,還能大大加強邊塞的軍事力量,就算匈奴十萬大軍來攻,我們也能堅守一段時間的了。”


    “是啊,詔書上還說要盡快加新修三十裏的長城,應該不是我們來做吧?”孔山問道。


    “不是我們親手去做,這修造工程啊,李太守的弟弟李季給承包了,我們隻負責驗收及之後的烽燧防務。這事啊,我就交給你了,你可得幫我管起來。我那邊還管著屯田的先期工作,盡忙不過來。聽說屯田的事,以後都要統一歸大司農管理,由大司農直接下設農都尉,農都尉下麵還要設田官與農令。我們這兒農都尉的人選都已定了,由太原郡的李長史過來主持。農令還暫時未定,我正猶豫著要不要去當這兒的農令……這農令歸朝廷直接管轄,待遇也要高。不過,打了這麽多年的仗,對身上的這一身軍裝已經深有感情了,雖說屯田還算是軍人,但卻要跟耕牛、農田打交道,總感覺別扭……”趙正身為軍司馬,知道的事情自然要比孔山多一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漢好男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長興村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長興村長並收藏大漢好男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