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惠迴到太原郡,一進桑府的門,桑道樂便急忙上前問道:“常惠,長安城那邊到底是什麽個情況?”
趙夫人便端上茶,“常惠,別急,先喝口茶慢慢說。”
常惠接過趙夫人手中的茶,坐了下來,喝了一口茶,這才道:“是周記搞的鬼,在半路上截走了楊記的人。不過,這一趟我已與楊掌櫃說好了,我主動每一匹降了十錢,下個月,他還是會來進我們的貨的。”
趙夫人一聽,道:“還好,隻要這個大客戶沒有丟,桑記作坊就沒有事。可以正常的生產了。”
桑道樂道:“這個周鬆,又沒安好心,在我們的背後下黑手了。我們要不要也降價,把他們的生意搶過來?”
常惠道:“我看還是算了吧,打價格戰那是不得已才打的,打到後麵,誰也沒得錢賺,何必呢?我明天就去跟周鬆談談,他們理虧,想必不敢再胡來了。”
趙管家道:“我們的人打聽到了,周家這些天不知道從哪兒得到了消息,找到了幫我們做織機的人,現在正在幫他們也改進工具的呢!我們不去惹他們,但也不得不防止他們再出上一迴這樣的黑手啊。”
常惠道:“這技術也並不是很複雜的,他們遲早也是會知道的,就由他去吧。我這一迴去了趟京城,倒是有了另外的一個想法,我想生產新的高檔產品,這個賺錢。我拿了兩匹迴來,外姑,我送一匹給您。你看看這料子怎麽樣?”
常惠拿出來一匹練,介紹道:“這種新料子叫練,一匹練的價格得上三千多錢。聽楊掌櫃的說,那些好的,圖案漂亮複雜的,一匹就得上萬錢。”
趙夫人將練打開來,道:“這上麵居然還有這麽漂亮的荷花,還有魚,太像了。就是有些貴,一匹得三千多錢啊?差不多抵得上十匹的了。”
常惠道:“是啊,我也想生產這個。京城裏麵有錢的人多的是。聽楊掌櫃的說,這東西根本就不愁賣。他還說了,隻要我們能做出來,他全都要了。”
桑道樂問道:“你知道怎麽做了?”
常惠搖了搖頭,“暫時還不知道。不過,我知道它產自吳地。我有一個主意,打算讓良宵跟娟姑娘她們幾個信得過的人去一趟吳地。要是能請迴來技師更好,如不行,就讓她們幾個進作坊裏偷學技藝。學成之後,便可幫我們生產新的產品。”
桑道樂道:“這種有多種彩色花紋的絲織品,生產工藝要求高,織造難度大,我看那娟姑娘與良宵人挺聰明的,你派她們去,還真是挺合適的人選。”
常惠道:“那良宵本就是吳越人,又有語言方麵的優勢,學會那技術應該是不成問題的。”
桑道樂道:“你打算什麽時候讓她們動身?”
常惠道:“那作坊具體的地址我已從楊掌櫃處問到了,我迴去跟她們談一下,盡快動身。”
常惠迴到自己府上,桑麗華便熱情地問道:“這麽這麽晚才迴來啊?吃過飯了沒有?”
常惠答道:“在你爹爹家吃過了。”
桑麗華笑道:“現在把我爹爹家都當成自己家了,家裏老婆孩子也都不要了?”
常惠道:“你別想多了,作坊不是有些事嗎?我找你爹爹商量了一下。所以就在那邊吃過飯了。我給你從京城帶迴來一匹上好的絲綢,你看看。”
常惠便把那一匹練拿了出來。
果然,桑麗華一看便愛不釋手。
常惠問道:“我們的花花呢?”
桑麗華道:“你娟姐姐在帶著玩呢!”
常惠對張三道:“你快去把你老婆和娟姐姐叫過來吧,我有事要跟她們說。”
張三應了,去叫人去了。
不一會兒,良宵便與娟姑娘一道來到了客廳。
“常哥,你找我啊?”良宵問道。
常惠便問道:“良宵,你老家是哪裏人?”
良宵答道:“我老家是吳越會稽郡錢唐縣人。就在那‘錢唐湖’邊,你聽說過沒有?”
“什麽‘錢唐湖’啊?”常惠隻知道以前的杭州叫錢唐縣,杭州最有名的當屬西湖。當然,他也聽說過錢唐江聽潮的,隻是還真的沒有聽說過杭州還有一個什麽“錢唐湖”的。莫非西湖在西漢稱“錢唐湖”?
良宵聽常惠沒有聽說過,又道:“那你聽說過‘金牛湖’或者‘明聖湖’沒有?那‘錢唐湖’又叫‘金牛湖’的,有傳說有金牛臥在湖底,每當天旱季節,湖水快到幹涸時,臥在湖底的金牛就會浮出水麵,刹時間金牛浮現處金光四射,金牛口中湧出清泉來,迅速將湖水填滿。人們認為這是吉祥之兆、明聖之瑞,於是人們就叫它‘金牛湖’,那裏的山清水秀,風景可美了!”
常惠一聽,便猜測她所講的應是西湖,正好是那錢唐縣治所在地,也是吳地作坊所在地,便道:“你出來也有好些年了吧?不想家嗎?”
良宵答道:“出來六年了,哪能不想家呢?”
常惠便道:“好,我們作坊剛好有件事,想要請你們去辦,你也可以順便迴去一趟的。”
良宵一聽,可高興了,“真的啊?那太好了。”
常惠道:“真的,娟姐姐,你也選擇兩個手巧的女子一起去。在你們錢唐縣有一個作坊,能生產這種很好看的絲綢出來,所以,我想派你們去學學那兒的手藝,學成之後,再迴到我們太原郡裏來,幫我們帶徒弟,生產那種絲綢。”
良宵道:“好,沒問題。”
常惠看著他的娟姐姐道:“姐,你呢?”
娟姑娘道:“你安排的活,我不去也得去啊!”
常惠又道:“張三,你也去。”
張三道:“俺又不會繡花,我去能幹啥?”
常惠道:“難道你不想陪良宵去看你的外姑?不想讓孩子見見他的外婆?還有啊,她們幾個女孩子出門,你就這麽放心,不去照顧一下?”
常惠一連幾句問得張三沒話說了,摸著自己的腦袋,嘿嘿地笑了,“好,我去。”
良宵道:“我們走後,這蠶誰來養?”
常惠道:“蠶的事,我讓九叔跟楊媽去弄好了,就不用你們操心了。你們學會了就早點迴來。”
“行,我們知道了。”張三道。
常惠又叮囑道:“走的時候,去賬房支兩金,再帶些零錢到身上。第一次見外舅、外姑的,可別舍不得買禮品。”
張三與良宵便嗬嗬地笑了。
趙夫人便端上茶,“常惠,別急,先喝口茶慢慢說。”
常惠接過趙夫人手中的茶,坐了下來,喝了一口茶,這才道:“是周記搞的鬼,在半路上截走了楊記的人。不過,這一趟我已與楊掌櫃說好了,我主動每一匹降了十錢,下個月,他還是會來進我們的貨的。”
趙夫人一聽,道:“還好,隻要這個大客戶沒有丟,桑記作坊就沒有事。可以正常的生產了。”
桑道樂道:“這個周鬆,又沒安好心,在我們的背後下黑手了。我們要不要也降價,把他們的生意搶過來?”
常惠道:“我看還是算了吧,打價格戰那是不得已才打的,打到後麵,誰也沒得錢賺,何必呢?我明天就去跟周鬆談談,他們理虧,想必不敢再胡來了。”
趙管家道:“我們的人打聽到了,周家這些天不知道從哪兒得到了消息,找到了幫我們做織機的人,現在正在幫他們也改進工具的呢!我們不去惹他們,但也不得不防止他們再出上一迴這樣的黑手啊。”
常惠道:“這技術也並不是很複雜的,他們遲早也是會知道的,就由他去吧。我這一迴去了趟京城,倒是有了另外的一個想法,我想生產新的高檔產品,這個賺錢。我拿了兩匹迴來,外姑,我送一匹給您。你看看這料子怎麽樣?”
常惠拿出來一匹練,介紹道:“這種新料子叫練,一匹練的價格得上三千多錢。聽楊掌櫃的說,那些好的,圖案漂亮複雜的,一匹就得上萬錢。”
趙夫人將練打開來,道:“這上麵居然還有這麽漂亮的荷花,還有魚,太像了。就是有些貴,一匹得三千多錢啊?差不多抵得上十匹的了。”
常惠道:“是啊,我也想生產這個。京城裏麵有錢的人多的是。聽楊掌櫃的說,這東西根本就不愁賣。他還說了,隻要我們能做出來,他全都要了。”
桑道樂問道:“你知道怎麽做了?”
常惠搖了搖頭,“暫時還不知道。不過,我知道它產自吳地。我有一個主意,打算讓良宵跟娟姑娘她們幾個信得過的人去一趟吳地。要是能請迴來技師更好,如不行,就讓她們幾個進作坊裏偷學技藝。學成之後,便可幫我們生產新的產品。”
桑道樂道:“這種有多種彩色花紋的絲織品,生產工藝要求高,織造難度大,我看那娟姑娘與良宵人挺聰明的,你派她們去,還真是挺合適的人選。”
常惠道:“那良宵本就是吳越人,又有語言方麵的優勢,學會那技術應該是不成問題的。”
桑道樂道:“你打算什麽時候讓她們動身?”
常惠道:“那作坊具體的地址我已從楊掌櫃處問到了,我迴去跟她們談一下,盡快動身。”
常惠迴到自己府上,桑麗華便熱情地問道:“這麽這麽晚才迴來啊?吃過飯了沒有?”
常惠答道:“在你爹爹家吃過了。”
桑麗華笑道:“現在把我爹爹家都當成自己家了,家裏老婆孩子也都不要了?”
常惠道:“你別想多了,作坊不是有些事嗎?我找你爹爹商量了一下。所以就在那邊吃過飯了。我給你從京城帶迴來一匹上好的絲綢,你看看。”
常惠便把那一匹練拿了出來。
果然,桑麗華一看便愛不釋手。
常惠問道:“我們的花花呢?”
桑麗華道:“你娟姐姐在帶著玩呢!”
常惠對張三道:“你快去把你老婆和娟姐姐叫過來吧,我有事要跟她們說。”
張三應了,去叫人去了。
不一會兒,良宵便與娟姑娘一道來到了客廳。
“常哥,你找我啊?”良宵問道。
常惠便問道:“良宵,你老家是哪裏人?”
良宵答道:“我老家是吳越會稽郡錢唐縣人。就在那‘錢唐湖’邊,你聽說過沒有?”
“什麽‘錢唐湖’啊?”常惠隻知道以前的杭州叫錢唐縣,杭州最有名的當屬西湖。當然,他也聽說過錢唐江聽潮的,隻是還真的沒有聽說過杭州還有一個什麽“錢唐湖”的。莫非西湖在西漢稱“錢唐湖”?
良宵聽常惠沒有聽說過,又道:“那你聽說過‘金牛湖’或者‘明聖湖’沒有?那‘錢唐湖’又叫‘金牛湖’的,有傳說有金牛臥在湖底,每當天旱季節,湖水快到幹涸時,臥在湖底的金牛就會浮出水麵,刹時間金牛浮現處金光四射,金牛口中湧出清泉來,迅速將湖水填滿。人們認為這是吉祥之兆、明聖之瑞,於是人們就叫它‘金牛湖’,那裏的山清水秀,風景可美了!”
常惠一聽,便猜測她所講的應是西湖,正好是那錢唐縣治所在地,也是吳地作坊所在地,便道:“你出來也有好些年了吧?不想家嗎?”
良宵答道:“出來六年了,哪能不想家呢?”
常惠便道:“好,我們作坊剛好有件事,想要請你們去辦,你也可以順便迴去一趟的。”
良宵一聽,可高興了,“真的啊?那太好了。”
常惠道:“真的,娟姐姐,你也選擇兩個手巧的女子一起去。在你們錢唐縣有一個作坊,能生產這種很好看的絲綢出來,所以,我想派你們去學學那兒的手藝,學成之後,再迴到我們太原郡裏來,幫我們帶徒弟,生產那種絲綢。”
良宵道:“好,沒問題。”
常惠看著他的娟姐姐道:“姐,你呢?”
娟姑娘道:“你安排的活,我不去也得去啊!”
常惠又道:“張三,你也去。”
張三道:“俺又不會繡花,我去能幹啥?”
常惠道:“難道你不想陪良宵去看你的外姑?不想讓孩子見見他的外婆?還有啊,她們幾個女孩子出門,你就這麽放心,不去照顧一下?”
常惠一連幾句問得張三沒話說了,摸著自己的腦袋,嘿嘿地笑了,“好,我去。”
良宵道:“我們走後,這蠶誰來養?”
常惠道:“蠶的事,我讓九叔跟楊媽去弄好了,就不用你們操心了。你們學會了就早點迴來。”
“行,我們知道了。”張三道。
常惠又叮囑道:“走的時候,去賬房支兩金,再帶些零錢到身上。第一次見外舅、外姑的,可別舍不得買禮品。”
張三與良宵便嗬嗬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