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惠的新織機一試製成功,便馬上帶了桑麗華喜滋滋地向桑道樂報喜。“外舅,外姑,告訴您們一個大好消息。”


    桑道樂與趙夫人一聽,很是高興,“什麽大好的消息啊?”


    桑麗華道:“您們的女婿已經造出來一種新的織機了,據說用上新織機後,一個人就能幹以前十多個人幹的活了。”


    桑道樂是個識貨的人,他一聽,便高興得合不攏嘴,“這還真的是個天大的好消息。我們作坊今後生產出來的絲綢那可是要比周記的便宜多了。”


    趙夫人看常惠,那表情都不一般了,“常惠,快裏麵請坐。我就說你是我們桑家的福星,你這一來,我們桑家的好運就來了。中午就別走了,就在我們家吃飯。想吃什麽就跟我說,我現在就叫人去做。”


    趙夫人的熱情,還真的有些讓常惠受寵若驚的,有道是丈母娘疼郎,糍粑裏麵夾片糖。這句古話說的真一點也沒有錯。


    “娘,我知道,我去廚房幫著去弄吧。”桑麗華要親自下廚房了。


    桑道樂道:“好,你們母女去準備吃的,我與常惠好好聊聊作坊的事。”


    兩人便進客廳坐了下來。


    常惠坐定後說道:“現在織機的事,基本上沒問題了。我已讓木匠師傅加班加點幹,在一個月內就要做出一百六十台出來。以前織一匹布,得十來天的,現在一天就差不多的了。這一百六十台織機完工後,一年下來就能生產六萬匹布的了。”


    桑道樂道:“我這邊作坊在一個月內也可以完工的了,到時候,你的那些織機就可以搬進來了。隻是,這一百六十台織機同時開工,那所需要的蠶繭可不是一個小數字。我雖然已讓趙管家開始零星收購一些蠶繭,但我們手上的錢有限啊。”


    常惠想了一下道:“這個錢的問題,確實是個大問題。不過,我們也並不是沒有辦法可想。以前,周記作坊生產出來的綢緞,除了自己商鋪銷售外,還有一些是批量賣給外郡的綢緞鋪的。隻是我沒有他們的聯係方式。要是我能碰到他們,以比周記稍微低一點的價錢賣給他們,他們也會接受的。問題就是不知道他們什麽時候就會上門來進貨,隻能去路上等。”


    桑道樂道:“你這個辦法好。我們就去路上等他們。等到了就把他們截到我們商鋪裏來。商鋪裏的那些綢緞賣了,就能變出錢來,去大批量收購蠶繭了。”


    常惠道:“好,反正現在作坊裏我要忙的事也不多了,我就一心去路上截客戶去。”


    臨晉大道是進出太原郡的必經之路。常惠說幹就幹,帶了阿九親自上路口截客戶,希望能夠有所收獲。


    一連二天,也沒有看到有進絲綢的車隊經過。到了第三天的時候,卻從關外的方向來了一隻駱駝隊伍。一隻隻駱駝排列成一長串,慢悠悠地走著。雙峰的駝背上,每匹都馱著空空的麻袋,應該是準備到內地進貨的。


    打頭的那一匹駱駝長脖子底下還係著一個鈴鐺,走起來“鐺、鐺、鐺”地響,讓人老遠的就可以聽到駝隊的聲音。


    給駱駝掛鈴鐺,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駱駝很怕狼,因為狼會咬它們,但掛上鈴鐺之後,狼一般就會躲得遠遠的,不敢再侵犯了。


    那些拉駱駝的,雖然也是穿的絲綢的短衫,但款式跟漢服不一樣。


    他們估計也是走了很長的路了,其中的一個老大看到在大道邊上的草地裏有許多茂盛的草,便招唿駱駝們吃起草料來。


    常惠除了以前在動物園外,還是第一次在野外看到這些“沙漠裏的船”,它們吃草咀嚼的樣子有些醜,咀嚼的時候,上牙和下牙交錯地磨來磨去,大鼻孔裏冒著氣,白沫子沾滿在胡須上。


    這些異域來客,操著自己的家鄉語言,旁若無人地聊了起來,口音竟然與英語有些相象。


    這些人,來大漢境內,應該也是做生意的,隻是不知道他們是做茶葉生意的還是絲綢生意的。要是他們是來買絲綢的,那就太好了!


    常惠便決定走上前去問個究竟。


    常惠的這一動作馬上引起了他們的警覺,有一個胡人,操著生硬的漢語說道:“你想幹什麽?”


    常惠連忙答道:“你們是想買絲綢的嗎?silk?”


    為首的一個人聽懂了,連忙連比帶劃道:“yes!yes!”


    常惠一聽,很是高興,繼續與他們攀談起來,原來他們來自西域的龜茲國,是準備去齊地進絲綢的。


    真是得來全然不費功夫,常惠立即告訴他們,自己的作坊裏也有跟齊地一樣的絲綢可以出售。價格也不比齊地的貴多少,還可以讓他們省去在路上折騰的三個月的時間。


    那些龜茲國的商人將信將疑,常惠便告訴他們不信的話可以跟他走一趟,反正距離也不遠的,如果看到貨不滿意,可以不付錢。


    那些人便聚集在一起,商量了一下之後,便決定跟著常惠先去看看。


    常惠便將他們領到桑記店鋪的倉庫裏,那兒堆了不少從齊地進來的絲綢。


    看到眼前一倉庫的絲綢,龜茲國的商人這才有些相信了,他們的翻譯操著生硬的漢語問道:“你們這些是什麽價?”


    常惠便拿起一個個樣品道:“帛每匹四百五十錢,絹每匹五百錢,素每匹五百七十錢。”他在齊地進貨的價格上每匹加了五十錢,算是運費。


    這些龜茲國的商人應該不是第一次去齊地拿貨的了,他們心裏也對齊地的絲綢價格很是了解,雖然價格比去齊地拿貨每匹貴了五十錢,但卻可以省去一路的勞累顛簸,還能節省差不多三個月的時間。於是,便爽快地成交了,開始點數、裝運。


    一百多匹駱駝,竟然也拿走了將近一萬匹的絲綢,給桑記換來了差不多四百萬錢的收入,也讓桑記的作坊運作沒有了後顧之憂。


    錢貨兩清之後,常惠又熱情地送了他們一程,並告訴他們自己的新作坊馬上就要開業了,歡迎他們下迴帶西域的朋友一起過來拿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漢好男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長興村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長興村長並收藏大漢好男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