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惠目的已經達到了,便起身告辭,“桑叔叔,叔母,既然我們已經達成協議,那我們就從明天起正式休戰。其它事項,就按今日約定的進行。不才還有其它的事要忙,就先行告退。”


    趙夫人道:“好,常大掌櫃慢走。”


    站在旁邊一直偷聽的菊香見常惠要走了,連忙飛奔上樓報告給桑麗華,“大小姐,常惠要走了!”


    桑麗華最為關心的是常惠有沒有跟自己的父母談及自己的事,連忙問道:“他們都談了些什麽?難道沒有說我的事嗎?”


    菊香搖了搖頭,“沒有,他們談的都是些生意場上的事。”


    桑麗華有些失落,坐到了箏前,信手彈奏起了自己的心事。


    常惠走出桑府的客廳,步入院子裏,忽然聽得箏聲響起,耳邊傳來一陣悅耳之音,還夾雜著一絲淡淡的憂傷。


    “古鎮杏花酒一醉,十裏桃花紅。青石板橋頭不見你迴眸。山色繾綣煙雨樓,暗香添衣袖。紫燕飛過窗簷,帶著清風柔。玲瓏剔透紅酥手,描眉才知道人消瘦。


    潑墨傘下畫中遊,淋濕牆外垂楊柳。我彈春水流,蓑翁撐船在渡口。等一夜守候,掛一盞燈籠。我唱離人愁,穿針引線桃花繡。不知幾春秋,仍相思依舊。


    我彈春水流,天涯過客不停留。隻一夜等候,點一盞燭火。我唱離人愁,陰晴月缺有離合。桃花相印紅,引相思淚流。”


    常惠不禁放慢了腳步,直到這一曲彈完,他已隱約聽出了彈琴人的心事。以前,聽授課的古箏老師講過,當年蔡邕琴上造詣很深,能從鄰居家的琴聲中聽出他家院子裏螳螂想要捕食鳴蟬的殺意,沒想到自己穿越到西漢,琴藝已增進不少。雖然還不能做到象蔡邕那樣,不過,他還是能聽出來桑麗華在琴聲中所要表達的意思了。


    他摸了摸那一天被打的臉,頓時心生許多感歎。這個小母犢子,牽著不走,騎上就飛走。我不理你了,你反而拿這琴聲來勾引於我,莫非還想要我繼續以前那樣死皮厚臉的去追你?哼!反正你的清白也沒有了,我這一迴要來一個反其道而行之,要讓你自己主動送上門來求著嫁給我!


    主意已定,也不迴頭,大踏步的走出桑府的大門,上了牛車,去找匠人蓋自己的新房子去了。


    常惠走後,趙夫人又問桑道樂,“老爺,您看這常惠都親自上門來道歉了,也願意與我們和解了。你看,麗兒之事----”


    桑道樂一聽,連忙道:“不行,這事想都別想。一碼歸一碼,這同行是冤家,目前這種妥協的局麵隻是暫時的。那小子,肚子裏的花花腸子多著呢!一不小心,就會著了他的道。你不會被他送幾塊餅就給收買了吧?”


    趙夫人道:“老爺,你怎麽能這麽想呢?你看我是那幾塊餅就能收買的人嗎?我隻是覺得如今麗兒的名聲在外麵也不太好聽,那些嚼舌頭的都說麗兒的清白被他沾汙了。我想,其實他人也是蠻不錯的,倒不如真的讓麗兒嫁給他,也省得人家在背後議論咱們的麗兒。”


    桑道樂臉色一變,道:“我說過不行就是不行,要想讓我們的阿嬌嫁給他,除非是我死了!”


    趙夫人一見桑道樂動了真怒,也不敢再多提什麽。


    周鬆幫常惠在縣衙將他房子隔壁的地買了下來,又請來了許多的工匠。有木匠工、有石匠工、還是瓦匠工。


    這一批人一來就迅速的忙開了。常惠對於古代建築要怎麽搞也不懂,就依了周鬆的全部交給一個為頭的,讓他去按照他們行業的規矩辦理。用現代的話語來講,就叫總包了,自己就在一旁當個小業主,空閑的時候便跑去兼職當個監理,看看工程的進度,了解一下工程的質量。


    現代的房屋建築,在開工之前,都是要進行地基加固處理的,如果是高層建築,還要在地基層預埋管樁。這些方法,在西漢已經很流行的了。


    不過,他們對建築基礎的處理則沒有現代的那麽先進。首先進行平地挖槽,槽的深淺不一,根據房屋荷載而定。然後再用獨輪車將一些長方形或不規則形狀的柱石埋入槽中。柱石有大有小,大者長寬分別在一米左右,小者長寬約半米不等。柱石的埋深一般與槽基同深。


    地基定了,房屋的大小形狀也就基本上定了。接下來便是將房屋內的土進行夯實。要把生土挖掉,鋪上一層砂墊層,再夯實。


    至此,石匠工的工作就已全部結束。


    木匠工早已在一邊忙開了。他們將樹木運來,鋸成一片片木板,再用斧頭、鑿子、刨子、鏟子、墨鬥、角尺、木鑽等工具,將木板加工成自己想要的形狀。


    各式各樣的刨子可以將木料刨削平、直、光滑。木鑽是用來在木頭上鑽眼固定各種聯接部位的。鑿子則是用來製作各種結合部位的孔眼,聯接不同的部位。


    墨鬥是用來拉直線的。其工作原理是由墨線繞在活動的輪子上,墨線經過墨鬥輪子纏繞後,端頭的線拴在一個定針上。使用時,拉住定針,在活動輪的轉動下,拉直墨線在木材上彈出需要加工的線。


    這些都是現代社會裏不可能見到的東西了,常惠對於古代的每一樣木工工具都感到很驚奇,不停地問它們的使用方法。


    一位老木匠師父開玩笑地說道:“東家,你問得這麽仔細,是不是想學木匠啊?我跟你講吧,學木匠可是有好多的規矩的。”


    常惠連忙問道:“你說說看,都有些什麽規矩?”


    那老木匠師父便道:“木匠的規矩主要有:凳不離三,門不離五,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總結起來就是三五七八九。”


    常惠笑道:“為什麽一定要是三五七八九啊,變一下不行嗎?”


    那老木匠師父道:“規矩就是規矩,沒有規矩就不成方圓。這三五七八九啊,其實就是指它的尺寸數。製作木凳的時候,長度的尺寸末尾數必須帶有‘三’,比如二尺三,三尺三等。‘三’就代表了兄弟義氣,既然坐在同一凳子上,大家都是兄弟朋友。這就是凳不離三的原因。在製作木門的時候,無論大小寬窄,它的尺寸末尾處數,都離不開‘五’,尺寸帶有五,寓意著‘五福臨門’。‘七’和‘妻’諧音,有床怎能少得了妻呢?尺寸末尾有了這個七,寓意不用擔心找不到老婆了。‘八’與‘發’諧音,正所謂見棺發財嘛。無論給誰製作棺材,棺材的尺寸都隻有八尺,不多不少。這桌不能離開‘九’這個數字,就更簡單了。無酒不成席,桌上吃飯怎能少得了酒呢?”


    常惠聽後,恍然大悟,“原來是這樣啊,你這麽一說,還真有些道理。”


    木匠們把自己製作的各個部件拚裝起來,常惠的新院子很快就成形了。他仿的是周鬆院子三進式結構。兩邊皆以迴廊聯通三棟主體建築。唯一與周鬆家不同的是他的第一棟主樓建成了二層樓閣。聽為首的那個總承包商道,這是西漢最新、最流行的。為了節約成本開支,剩下的二棟還是以前矮小的單層房屋結構。不過,這樣看上去,縱橫參差的屋頂,以及門窗上的雨塔,使整個院子呈現有主有從,富於變化的輪廓。


    屋頂的形式,常惠選用的是廡殿屋頂。廡殿屋頂,正脊短,屋麵、屋脊和簷口平直,屋頂正脊中央還裝飾有鳳凰。討個有鳳來儀的喜兆。


    總的來說,這樣一棟建築既古樸簡潔,但又不乏朝氣,常惠對它還是很滿意的。


    新房子一建好,常惠就馬上與娟姑娘、張三、阿九、楊媽都搬了進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漢好男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長興村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長興村長並收藏大漢好男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