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惠掃了一下堂下的眾人,又開口說道:“感謝周老爺的信任,讓我擔任了周家的大掌櫃。我知道,肩膀上的這一副擔子,責任重大啊,因為周老爺給我定下了一個目標,那就是有朝一日,要打垮桑記綢緞鋪。麵對著這麽一個十分艱巨的任務,我想,光靠我一個人的努力,是不行的,是做不到的,還需要倚仗在座的各位。”
他這是說的客氣話,於是下麵馬上就有掌櫃的笑道:“大掌櫃客氣了。大掌櫃有什麽吩咐,就請直接說,我們太原郡人都是那後山上的楠竹,屬於那種直筒子人,沒有那麽多的花花腸子。”
他這一說話,把大家都逗笑了。
常惠道:“這位掌櫃的說得對。那我也直說了。大家也都知道,目前我們周記綢緞鋪,跟桑記相比,還是有一段不少的差距的。曆年來,我們與他們的競爭,都是處於下風的。所以,如果還是按老規矩出牌,我們是打不過他們的。你們肯定要問,那怎麽辦?《周易》上說:‘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是以自天佑之,吉無不利。’所以,我們要變,要改變以往的打法。”
“怎麽個變法?難道老祖宗留給我們的那一套都不要了嗎?”堂下有人問道。
常惠道:“是好的,我當然留下。我們要改變的,首先是我們的觀念。我這裏總結了四點,就是‘薄利多銷、分開經營;完善製度,重用人才。’十六個字。很好記的。”
“又是什麽觀念,又是什麽四點的,又是什麽十六字。我們不是孔夫子,不要那麽文縐縐的。有話就講,有屁就放,但求快點。”一個掌櫃站起來打斷常惠的話道。他們已經聽說了常惠的來曆,故意要給他難堪。
周鬆剛要出來訓斥他們幾句,常惠用眼神阻止了他,接著講道:“好,那我現在就逐一加以說明。所謂‘薄利多銷’,簡單的來講,就是降價。通過降價,我們就能賣更多的貨出去。以前一天賣二匹布,一匹賺二百錢,隻能賺四百錢。但是,我們通過降價後,就可能一天賣四匹布,一匹布賺一百五十錢,算下來,我們一天就能賺六百錢了,比以前一天賺四百錢還要多。那我們多賺的這些錢是從哪兒來的呢?就是通過搶占桑家的顧客賺來的。要買絲綢的還是這些人,他們買了我們的,就不會再買桑家的了。所以,我們賺錢,桑家就可能要賠錢了,或者說少賺錢了。因為他的顧客減少了。我這麽說,你們能聽明白嗎?”
常惠一下子把這個深奧的道理通過自己簡短的語言就表達出來了,聽得堂下的人麵麵相覷,看來這常惠還真的有幾把刷子,這牛皮還真的不是吹出來的。
“聽明白了。”有幾個已經被常惠折服了。
“那我們打算把價格降多少啊?”有人問道。
關於這個問題,常惠早已和周鬆通過氣的了,西漢的綢緞鋪,一般是在進貨價的基礎上加五成出售。毛利率也就三十多個點的。常惠覺得這中間賺得有點太多了,就提議統一降價五十錢一匹。
常惠道:“這個啊,我跟東家商量過了的,要降就降多一點,不論是麻布、葛布,還是帛和絹,統一下調五十錢一匹。素嘛,暫時不動。另外啊,這個價格,也並不是一成不變的,什麽時候定什麽價格,下麵的各個分號,一切要以總號的為準。我們改變價格後,會及時通知下麵分號的。”
每匹降價五十錢,這樣的降價幅度還是夠大的,有些人不禁在下麵暗暗吸了一口冷氣,要是這做法行不通的話,周記的綢緞鋪可能就要陷入全麵虧損的狀態了。
常惠沒有管這些,他接著往下講道:“我們下麵接著講分類經營。我們的顧客可以分成兩大類,一類就是有錢人,一類就是窮人。我們應該根據顧客的類型,分別製訂不同的銷售策略。窮人,本來就沒什麽錢,全是蚊子腿,吃一百個也沒有什麽肉。但富人呢?就不同了,這大象的腿,一條就夠你啃半年的。所以啊,我們在窮人身上,要少賺錢,多賺些人氣,多賺些名聲。要讓太原郡所有的人都知道周老爺是個大善人,每個人一提到老爺,就得豎個大拇指的。賺錢的任務呢,就落到了賺富人錢上麵了。特別有錢的人啊,他就講名聲,講地位。所以,對於這一部份人,就不要講價格,而是要提高對他們的服務意識,把他們當個爺爺供著。對於其它的有錢人呢,就要采取讓一小部份利的辦法,既滿足他們的虛榮心,同時也讓他們得到一些實惠。”
堂下的人聽得入了神,他的這些理念,可是他們這些做了一輩子、甚至幾輩子的生意人從來沒有去想過的。有一個舉起了手,問道:“大掌櫃的,你說要采取讓一小部分利的辦法,指的是什麽辦法?”
常惠道:“這辦法啊,我等下會跟考核製度一起講的,大家請稍安勿躁。我現在重點講講這個要重用人才。一個商鋪的興旺與否,跟人才是緊密聯係在一起的。這人才要到哪兒去找呢?說白了,也還是在我們現有的人員當中去發掘。我相信,隻要把每一個人的積極性都調動起來後,你們每一個人都是人才。而我這個大掌櫃要做的事呢,就是讓每一個想幹事的人有平台,讓每一個能幹事的人有待遇,讓每一個幹成事的人有地位。”
“好,說得好。”堂下有人開始在給常惠鼓掌了,看起來他們已經被常惠的知識折服了。
“你們可別光說好,聽起人讓人激動,做起來可就看不到行動。我跟你們講明白了吧。這就是說,從今天以後,並不是所有掌櫃的位子都是不動的。在我的眼裏,都是留給有能力的人坐的。有本事,你就可以坐下去,沒本事的話,對不起,你得給我把這個位子騰出來,讓那些有能力、有本事的人坐。”常惠進一步解釋道。
聽了常惠這麽一解釋,堂下的人有些坐不住了,一個個心裏有些發毛。
常惠喝了一口茶,又接著講道:“我剛才跟大家講了這麽多,那我的這一些觀念又靠什麽去保證實施呢?靠我嗎?”
“對,靠大掌櫃的。”有人奉承道,想在大掌櫃的眼裏留下一個好印象,將來考核的時候能保住他的掌櫃一職。
常惠搖了搖頭道:“非也!我隻有一個人,沒有什麽七頭六臂,下麵十多個分號,上麵還有個總號,光靠我一個人,怎麽管得過來呢?”
那人碰了個軟釘子,問道:“那要靠什麽啊?”
他這是說的客氣話,於是下麵馬上就有掌櫃的笑道:“大掌櫃客氣了。大掌櫃有什麽吩咐,就請直接說,我們太原郡人都是那後山上的楠竹,屬於那種直筒子人,沒有那麽多的花花腸子。”
他這一說話,把大家都逗笑了。
常惠道:“這位掌櫃的說得對。那我也直說了。大家也都知道,目前我們周記綢緞鋪,跟桑記相比,還是有一段不少的差距的。曆年來,我們與他們的競爭,都是處於下風的。所以,如果還是按老規矩出牌,我們是打不過他們的。你們肯定要問,那怎麽辦?《周易》上說:‘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是以自天佑之,吉無不利。’所以,我們要變,要改變以往的打法。”
“怎麽個變法?難道老祖宗留給我們的那一套都不要了嗎?”堂下有人問道。
常惠道:“是好的,我當然留下。我們要改變的,首先是我們的觀念。我這裏總結了四點,就是‘薄利多銷、分開經營;完善製度,重用人才。’十六個字。很好記的。”
“又是什麽觀念,又是什麽四點的,又是什麽十六字。我們不是孔夫子,不要那麽文縐縐的。有話就講,有屁就放,但求快點。”一個掌櫃站起來打斷常惠的話道。他們已經聽說了常惠的來曆,故意要給他難堪。
周鬆剛要出來訓斥他們幾句,常惠用眼神阻止了他,接著講道:“好,那我現在就逐一加以說明。所謂‘薄利多銷’,簡單的來講,就是降價。通過降價,我們就能賣更多的貨出去。以前一天賣二匹布,一匹賺二百錢,隻能賺四百錢。但是,我們通過降價後,就可能一天賣四匹布,一匹布賺一百五十錢,算下來,我們一天就能賺六百錢了,比以前一天賺四百錢還要多。那我們多賺的這些錢是從哪兒來的呢?就是通過搶占桑家的顧客賺來的。要買絲綢的還是這些人,他們買了我們的,就不會再買桑家的了。所以,我們賺錢,桑家就可能要賠錢了,或者說少賺錢了。因為他的顧客減少了。我這麽說,你們能聽明白嗎?”
常惠一下子把這個深奧的道理通過自己簡短的語言就表達出來了,聽得堂下的人麵麵相覷,看來這常惠還真的有幾把刷子,這牛皮還真的不是吹出來的。
“聽明白了。”有幾個已經被常惠折服了。
“那我們打算把價格降多少啊?”有人問道。
關於這個問題,常惠早已和周鬆通過氣的了,西漢的綢緞鋪,一般是在進貨價的基礎上加五成出售。毛利率也就三十多個點的。常惠覺得這中間賺得有點太多了,就提議統一降價五十錢一匹。
常惠道:“這個啊,我跟東家商量過了的,要降就降多一點,不論是麻布、葛布,還是帛和絹,統一下調五十錢一匹。素嘛,暫時不動。另外啊,這個價格,也並不是一成不變的,什麽時候定什麽價格,下麵的各個分號,一切要以總號的為準。我們改變價格後,會及時通知下麵分號的。”
每匹降價五十錢,這樣的降價幅度還是夠大的,有些人不禁在下麵暗暗吸了一口冷氣,要是這做法行不通的話,周記的綢緞鋪可能就要陷入全麵虧損的狀態了。
常惠沒有管這些,他接著往下講道:“我們下麵接著講分類經營。我們的顧客可以分成兩大類,一類就是有錢人,一類就是窮人。我們應該根據顧客的類型,分別製訂不同的銷售策略。窮人,本來就沒什麽錢,全是蚊子腿,吃一百個也沒有什麽肉。但富人呢?就不同了,這大象的腿,一條就夠你啃半年的。所以啊,我們在窮人身上,要少賺錢,多賺些人氣,多賺些名聲。要讓太原郡所有的人都知道周老爺是個大善人,每個人一提到老爺,就得豎個大拇指的。賺錢的任務呢,就落到了賺富人錢上麵了。特別有錢的人啊,他就講名聲,講地位。所以,對於這一部份人,就不要講價格,而是要提高對他們的服務意識,把他們當個爺爺供著。對於其它的有錢人呢,就要采取讓一小部份利的辦法,既滿足他們的虛榮心,同時也讓他們得到一些實惠。”
堂下的人聽得入了神,他的這些理念,可是他們這些做了一輩子、甚至幾輩子的生意人從來沒有去想過的。有一個舉起了手,問道:“大掌櫃的,你說要采取讓一小部分利的辦法,指的是什麽辦法?”
常惠道:“這辦法啊,我等下會跟考核製度一起講的,大家請稍安勿躁。我現在重點講講這個要重用人才。一個商鋪的興旺與否,跟人才是緊密聯係在一起的。這人才要到哪兒去找呢?說白了,也還是在我們現有的人員當中去發掘。我相信,隻要把每一個人的積極性都調動起來後,你們每一個人都是人才。而我這個大掌櫃要做的事呢,就是讓每一個想幹事的人有平台,讓每一個能幹事的人有待遇,讓每一個幹成事的人有地位。”
“好,說得好。”堂下有人開始在給常惠鼓掌了,看起來他們已經被常惠的知識折服了。
“你們可別光說好,聽起人讓人激動,做起來可就看不到行動。我跟你們講明白了吧。這就是說,從今天以後,並不是所有掌櫃的位子都是不動的。在我的眼裏,都是留給有能力的人坐的。有本事,你就可以坐下去,沒本事的話,對不起,你得給我把這個位子騰出來,讓那些有能力、有本事的人坐。”常惠進一步解釋道。
聽了常惠這麽一解釋,堂下的人有些坐不住了,一個個心裏有些發毛。
常惠喝了一口茶,又接著講道:“我剛才跟大家講了這麽多,那我的這一些觀念又靠什麽去保證實施呢?靠我嗎?”
“對,靠大掌櫃的。”有人奉承道,想在大掌櫃的眼裏留下一個好印象,將來考核的時候能保住他的掌櫃一職。
常惠搖了搖頭道:“非也!我隻有一個人,沒有什麽七頭六臂,下麵十多個分號,上麵還有個總號,光靠我一個人,怎麽管得過來呢?”
那人碰了個軟釘子,問道:“那要靠什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