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個時候,李宏等人突然聽到了一個聲音,轉頭看去,說話的人原來是司徒楓,而司徒楓的身後此時正跟著一名士兵。
這個士兵滿臉疲憊,風塵仆仆的來到這裏,再看到李宏之後,連忙跪倒在地:“屬下參見將軍。”
李宏連忙快走兩步,把他從地上扶了起來:“咱們都是自家兄弟,就不用如此客氣了,之前讓你送迴長安的信已經送到了吧。”
“屬下幸不辱命,不僅僅把那封書信送迴到了長安,而且現在還帶著長安城的批複改迴來了,我看到咱們有大批軍隊在這這裏駐紮,相比將軍已經順利收複了雙橋鎮,所以就特地把書信送到了這裏。”
李宏拍了拍他的肩膀:“辛苦你了。”
隨後伸手接過書信,然後對一旁的司徒楓吩咐道:“現在先安排這位兄弟下去休息,給他準備一些酒菜,為他接風洗塵。”
“明白了,將軍,我這就去做。”
司徒楓說完之後轉身離開了這裏,李宏隨便在這裏找了一個地方坐下來,然後打開了手上的信封。
這信封上麵還烙著印,主要就是為了防止有人在中途打開,現在看到上麵的烙印還在,李宏就知道這長安城中批複迴來的書信在途中並沒有被人打開過。
隨後,他直接伸手打開了書信。
李宏將軍,見信如晤。
轉瞬之間,將軍已經離開長安半年有餘,這半年時間裏,我一直對於將軍牽腸掛肚,一來盼望將軍早日迴歸,二來又怕將軍迴歸之後,邊關之事無人料理,可謂是憂患頗多。
正所謂國亂思良將,自從將軍入仕以後,整理長安法度,肅清朝內亂黨,平定匈奴混亂,可謂是屢建戰功。
朕聞聽將軍調任以後,平定突厥部落,整肅邊關政事,樁樁件件深得我心,唯盼望將軍能夠愛惜身體,日後還需調迴長安,陪伴於朕之左右,為朕攘除憂亂,肅清朝綱。
將軍,上書之事朕已和諸位大臣商討,雙橋鎮的確是兵家必爭之地,此地切不可失,希望將軍能夠盡快平定叛亂,收複雙橋鎮,此事,朕已應允,希望將軍切莫猶豫,早日出兵方為上策。
看完這封簡短的書信之後,李天滿意的點了點頭,最起碼現在朝野上下對他的非議已經不再是那麽多了,而且這次他主張攻打雙橋鎮之事,也是那些大臣商議允許之下方才決定的。
雖然李宏對於他們同不同意這件事也並不是那麽顧忌,即便是他們不同意,現在雙橋鎮也已經被打下來了,這裏距離長安畢竟是天高皇帝遠,他們即便是不同意也沒用。
不過李宏還是隨手把這封信遞給了曹猛:“把這封信妥善收起來,等我迴去之後再寫信告知長安。”
這邊的事情此時都已經全部解決,不過李宏其實想來還是頒布了另一條命令,那就是把這裏所有的糧食全都歸還給周圍的縣城。
之前他的軍隊駐紮在這裏,糧草輜重也沒有帶夠,糧草都是從周圍的縣鎮借過來的,現如今既然攻克了這裏,那就必須要把之前借來的糧食全都還迴去。
隨後李宏在這裏留下一部分人,讓他們繼續清點這一次他們所得到的東西,然後命令另一部分人把糧食全都裝到車上,準備歸還迴去。
至於他,則是率領軍隊先迴了軍營,身邊帶著兩名隨行的副將,正是董承疇和曹猛。
兩個人隨他一同迴到軍營,董俊此時則是率領著城中的官員前來迎接,在看到董俊之後,李宏第一句話就是立刻派遣軍隊前去保護草原之上的遊牧民族。
雖然他之前下令窮寇莫追,不過,他現在已經斷定,王建十之八九可能會率領自己的部隊侵占草原之上其他的部族。
此人狼子野心可見一斑,否則也不會在雙橋鎮這裏聚集軍隊和朝廷公然造反。
所以這個人不得不防備,而且他手下的軍隊雖然被打散了,可是想要凝聚到一起也並非不可能。
如果他真的率領軍隊和王建殊死一搏的話,即便能夠把王建的整支軍隊全殲,他恐怕也要付出不小的代價。
這就是他之前不允許軍隊進行追殺的原因,可是不進行追殺,是不進行追殺,也不能任由他們禍害其他的人。
隨後他又詢問了一下納蘭那隻部族的遷徙情況,納蘭的部落現在絕大多數人口都已經來到了這裏,而且正在加班加點的趕製弓弦。
至於納蘭和昂納吉措,現在還沒有過來,說是之前的部族那裏還有一些事情需要處理。
在迴來之後,李宏處理了一下這半個月的時間裏所積攢下來的軍務,晚上的時候開始給長安寫信,準備迴應這邊的情況。
陛下萬安,微臣李宏得陛下賞識,頗為感動,願為陛下肝腦塗地,在所不惜。
因為戰機轉瞬即逝,所以在之前的信件送往長安之後微臣就立刻調集軍隊,大舉攻襲雙橋鎮,至目前為止,雙橋鎮已經全部淪陷,盡歸我手,城中百姓未受到滋擾,至於此次戰爭所獲,微臣尚且沒有進行清點,清點完畢之後會統一上報朝廷。
微臣來到此處之後,對於軍費所用頗多,希望陛下能夠諒解,而且來到此處之後幾番對外征戰,不知道朝廷之中可否有人對我有意見。
希望陛下不要過度偏袒微臣,以免引起其他的朝臣不滿。
李宏寫完之後,命令傳信兵盡快把這封信送往長安,然後他也看了一下軍營中最近統籌出來的報告。
這半年時間裏,他總共對外發兵數次,和之前王方翼的治理方略不同,他來到這裏之後,則是主要對外發起攻擊,不過所獲得的成效也是頗為顯著,在最近這段時間裏,這裏的百姓沒有受到任何的騷擾,對於朝廷的認可度也比之前更高了。
而且李宏來到這裏之後鼓勵農民開荒,這些也全都被當地的縣令傳達給了長安,雖然他並沒有在表麵上邀功,不過現在長安那邊也全都知道了他來到這裏之後的所作所為。
這個士兵滿臉疲憊,風塵仆仆的來到這裏,再看到李宏之後,連忙跪倒在地:“屬下參見將軍。”
李宏連忙快走兩步,把他從地上扶了起來:“咱們都是自家兄弟,就不用如此客氣了,之前讓你送迴長安的信已經送到了吧。”
“屬下幸不辱命,不僅僅把那封書信送迴到了長安,而且現在還帶著長安城的批複改迴來了,我看到咱們有大批軍隊在這這裏駐紮,相比將軍已經順利收複了雙橋鎮,所以就特地把書信送到了這裏。”
李宏拍了拍他的肩膀:“辛苦你了。”
隨後伸手接過書信,然後對一旁的司徒楓吩咐道:“現在先安排這位兄弟下去休息,給他準備一些酒菜,為他接風洗塵。”
“明白了,將軍,我這就去做。”
司徒楓說完之後轉身離開了這裏,李宏隨便在這裏找了一個地方坐下來,然後打開了手上的信封。
這信封上麵還烙著印,主要就是為了防止有人在中途打開,現在看到上麵的烙印還在,李宏就知道這長安城中批複迴來的書信在途中並沒有被人打開過。
隨後,他直接伸手打開了書信。
李宏將軍,見信如晤。
轉瞬之間,將軍已經離開長安半年有餘,這半年時間裏,我一直對於將軍牽腸掛肚,一來盼望將軍早日迴歸,二來又怕將軍迴歸之後,邊關之事無人料理,可謂是憂患頗多。
正所謂國亂思良將,自從將軍入仕以後,整理長安法度,肅清朝內亂黨,平定匈奴混亂,可謂是屢建戰功。
朕聞聽將軍調任以後,平定突厥部落,整肅邊關政事,樁樁件件深得我心,唯盼望將軍能夠愛惜身體,日後還需調迴長安,陪伴於朕之左右,為朕攘除憂亂,肅清朝綱。
將軍,上書之事朕已和諸位大臣商討,雙橋鎮的確是兵家必爭之地,此地切不可失,希望將軍能夠盡快平定叛亂,收複雙橋鎮,此事,朕已應允,希望將軍切莫猶豫,早日出兵方為上策。
看完這封簡短的書信之後,李天滿意的點了點頭,最起碼現在朝野上下對他的非議已經不再是那麽多了,而且這次他主張攻打雙橋鎮之事,也是那些大臣商議允許之下方才決定的。
雖然李宏對於他們同不同意這件事也並不是那麽顧忌,即便是他們不同意,現在雙橋鎮也已經被打下來了,這裏距離長安畢竟是天高皇帝遠,他們即便是不同意也沒用。
不過李宏還是隨手把這封信遞給了曹猛:“把這封信妥善收起來,等我迴去之後再寫信告知長安。”
這邊的事情此時都已經全部解決,不過李宏其實想來還是頒布了另一條命令,那就是把這裏所有的糧食全都歸還給周圍的縣城。
之前他的軍隊駐紮在這裏,糧草輜重也沒有帶夠,糧草都是從周圍的縣鎮借過來的,現如今既然攻克了這裏,那就必須要把之前借來的糧食全都還迴去。
隨後李宏在這裏留下一部分人,讓他們繼續清點這一次他們所得到的東西,然後命令另一部分人把糧食全都裝到車上,準備歸還迴去。
至於他,則是率領軍隊先迴了軍營,身邊帶著兩名隨行的副將,正是董承疇和曹猛。
兩個人隨他一同迴到軍營,董俊此時則是率領著城中的官員前來迎接,在看到董俊之後,李宏第一句話就是立刻派遣軍隊前去保護草原之上的遊牧民族。
雖然他之前下令窮寇莫追,不過,他現在已經斷定,王建十之八九可能會率領自己的部隊侵占草原之上其他的部族。
此人狼子野心可見一斑,否則也不會在雙橋鎮這裏聚集軍隊和朝廷公然造反。
所以這個人不得不防備,而且他手下的軍隊雖然被打散了,可是想要凝聚到一起也並非不可能。
如果他真的率領軍隊和王建殊死一搏的話,即便能夠把王建的整支軍隊全殲,他恐怕也要付出不小的代價。
這就是他之前不允許軍隊進行追殺的原因,可是不進行追殺,是不進行追殺,也不能任由他們禍害其他的人。
隨後他又詢問了一下納蘭那隻部族的遷徙情況,納蘭的部落現在絕大多數人口都已經來到了這裏,而且正在加班加點的趕製弓弦。
至於納蘭和昂納吉措,現在還沒有過來,說是之前的部族那裏還有一些事情需要處理。
在迴來之後,李宏處理了一下這半個月的時間裏所積攢下來的軍務,晚上的時候開始給長安寫信,準備迴應這邊的情況。
陛下萬安,微臣李宏得陛下賞識,頗為感動,願為陛下肝腦塗地,在所不惜。
因為戰機轉瞬即逝,所以在之前的信件送往長安之後微臣就立刻調集軍隊,大舉攻襲雙橋鎮,至目前為止,雙橋鎮已經全部淪陷,盡歸我手,城中百姓未受到滋擾,至於此次戰爭所獲,微臣尚且沒有進行清點,清點完畢之後會統一上報朝廷。
微臣來到此處之後,對於軍費所用頗多,希望陛下能夠諒解,而且來到此處之後幾番對外征戰,不知道朝廷之中可否有人對我有意見。
希望陛下不要過度偏袒微臣,以免引起其他的朝臣不滿。
李宏寫完之後,命令傳信兵盡快把這封信送往長安,然後他也看了一下軍營中最近統籌出來的報告。
這半年時間裏,他總共對外發兵數次,和之前王方翼的治理方略不同,他來到這裏之後,則是主要對外發起攻擊,不過所獲得的成效也是頗為顯著,在最近這段時間裏,這裏的百姓沒有受到任何的騷擾,對於朝廷的認可度也比之前更高了。
而且李宏來到這裏之後鼓勵農民開荒,這些也全都被當地的縣令傳達給了長安,雖然他並沒有在表麵上邀功,不過現在長安那邊也全都知道了他來到這裏之後的所作所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