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點了點頭,隨後伸手說道:“我不是已經說了嗎?今天在這裏沒有君臣,隻有朋友,所以你盡管暢所欲言,有什麽過失我們也不會責備。”


    “既然如此的話,微臣便暢所欲言了,俗話說得好,治大國如烹小鮮,所有的油鹽醬醋多一分則溢,少一分則虧,治國同樣如此,微臣鬥膽把陛下之皇位比做庖丁,倘若如同陛下這般知人善用,每一位將領官員全都如同油鹽醬醋一般。”


    運用的恰到好處。倘若不能如同陛下這般,則會產生盈虧有失的情況,故而臣以為,欲立儲君,不可爭於朝夕,需要從長遠來看。


    “至於我朝以前就有立長不立賢的做法,依微臣所見,此舉實在是大錯特錯,我們正應當反其道而行之,立賢而不立長,天下大業應為有德者居之,不能如此倉促行事。”


    聽了這番話,李治也是讚歎不已:“愛卿果然是好文采,寥寥數語竟然把治國之道分析的如此透徹,依你所說,朕倒是真應該立賢而不立長了。”


    李宏聽了這番話,連忙開口道:“微臣不過是胡言亂語而已,希望陛下不要介意。”


    “愛卿所言很有道理,雖然你是武將,可這滿朝官員之中卻沒有幾個人的文采能出你之左右,就從你剛才的一番話來說,朕倒是真應該好好思忖一下之前的決斷是不是錯的了,要立王皇後之子為太子的決斷,是不是有些太過莽撞了?”


    “陛下自然沒有過失,不過臣隻是以為此事實在是有些太過草率,畢竟兩位皇子現在都未曾出世,也不知道誰的才能更高,現如今妄下決斷,實在是有失公允。”


    “可王皇後畢竟是正統,他本就是皇後,也是朕的正妻,她所誕下的龍子作為太子自然是正常。”


    李宏聽到這番話,無奈的說道:“陛下心中既然已經有了決斷,何必再宣臣入宮進行商討呢,既然陛下想要封臣為太子太傅,那未來無論是誰做儲君,微臣都應當盡心輔佐,不敢有失。”


    李治歎了口氣:“你還是不了解朕的心思啊,我也不想封王皇後之子為太子,隻怕她王家以後在朝中的勢力越來越大,可現如今我不答應又能怎麽樣,軍權現在全都掌握在王方翼手中,朕也是被逼無奈。”


    “倘若陛下有意的話,微臣可以輔佐陛下對王氏宗族進行削藩,咱們不如去掉王方翼的軍權,如此一來,陛下的心頭大患定然可以解除。”


    “哪有你想的那麽簡單,王家的勢力在朝中盤根錯節,即便我是皇帝,在朝中也需要看他們的臉色,你在長安尚且立足未穩,又如何能與他掰手腕呢?”


    “此事切不可操之過急,隻要陛下想這麽做的話,咱們可以慢慢來,眼看著就要到陛下所安排的祭祖的日子了,咱們不如在此機會給他來一次敲山震虎,也好讓他明白陛下的意思。”


    李治嗯了一聲:“看樣子你似乎早就有了想法,既然如此的話這件事就交由你安排吧,朕相信你一定能夠安排的妥當。”


    “微臣多謝陛下信任,定不辱使命。”


    迴去之後又是一段時間如火如荼的訓練,與此同時,小安子已經把那包藥酌量放進了王皇後日常所喝的飲品裏,而王皇後這段時間的臉色也越來越難看。


    那根本不是什麽保胎藥,而是墜胎藥喝完之後剛開始自然看不出什麽端倪,不過等到一段時間過後,嬰兒就會自動流產,並且對母體不會造成什麽損傷。


    借此造成一種養胎失敗的錯覺,到時候即便是皇帝陛下想要徹查此事也無法查清,隻能說是天命使然而已。


    如此一來也可以假借小安子之手為武媚娘排除異己,隻要王皇後這個孩子保不住,日後儲君之位必然就是武媚娘之子。


    至於替換掉王家在朝中的勢力,不僅僅是李宏有這樣的想法,李治也早有這樣的打算,隻不過投鼠忌器,想要做這件事之前還需要考慮一下王家在朝中的勢力。


    不僅僅王皇後是當朝皇後,她的遠房表親王方翼手握重權,之前還有一個做禦林軍統領的王林,可以說整個朝中幾乎大部分勢力全都掌握在他們手裏。


    後來李宏借機把王林流放在外,傳算是替他把禦林軍的權力收了迴來,可是眼看著現在還有幾股頗大的勢力,全都掌握在王家手裏,他還真有一些難辦。


    隨著祭祖的日子不斷臨近,李宏對於這兩支軍隊的訓練也是越來越刻苦,而在這種魔鬼訓練之下,這兩支軍隊的配合能力也越來越強。


    就在這一天早晨,李宏接到了調令,要求兩支軍隊前往長安城外的皇陵,在那裏進行集合。


    李宏當即命令自己手下的十位千夫長調集手下士兵在那裏集合,火銃軍騎兵開路,禦林軍騎兵護衛兩側,接下來就是浩浩湯湯的步兵前往那裏進行駐防。


    總共兩萬多人,一早就把那裏圍了一個水泄不通,畢竟今天早晨是當朝皇帝前來祭祖,在這裏絕對不容許發生任何閃失。


    隨後就是朝中的其他幾支軍隊在這裏出現,短短一天時間之內,這裏匯聚的軍隊已經達到了數萬人。


    不過其他軍隊站在火銃軍和禦林軍麵前,就顯得有些黯然失色了,他們完全不如這兩支軍隊如此訓練有素,身上的裝備也沒有這兩支軍隊好。


    這兩支軍隊身上所穿著的裝備全都是李宏托成鍾鐵匠特地打造的,尤其是火銃軍手中的火銃,全都是經過改良的新式火銃,更輕便,更靈巧,不過拿在手裏的時候威懾力也更大。


    在這種日子裏,李宏自然沒有資格和李治同行,因為他就隻是一個四品官而已。


    此時與李治同行的是王皇後,王方翼還有李績等人,隨著李治一同前往皇陵祭祖,來到這裏的時候,首先看到的自然就是這兩支在這裏整軍待發的軍隊。


    李治微笑著對王方翼問道:“王將軍,你看這兩支軍隊如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謀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最強銅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最強銅五並收藏謀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