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承疇笑著搖了搖頭:“哪裏是將軍和我練習,完全是我和將軍一起在切磋將軍的習武天賦不在任何人之下,可以稱之為一等一的高手。”
原來這段時間以來,隻要李宏有時間就會找董承疇學習一下馬戰和刀術,這兩點都是目前帶兵打仗時最為依賴的。
尤其是刀術,更是李宏最近苦心鑽研的剛才用來對付昂仁的那一招,就是他改良的騎馬拖刀式,原本騎馬拖刀式用的應該是長刀,騎著戰馬身上,借助戰馬的力量才能用出此招。
可是經過他的改良之後,通過臂力和身體的慣性就可以結合唐刀用處這一招,畢竟在大唐還沒有大規模使用大刀的慣例,類似於他們這種將領用的全都是唐刀。
李宏擺了擺手:“還是你這個老師教導有方,否則我也不能有這麽快的進步,這昂仁想必就是這月氏國一等一的高手了,能夠把他挫敗,想必再也沒人敢小覷的咱們了。”
剛來這裏的時候,他們可是受到了一番非人的歧視和對待,這群人仗著自己能爭冠戰,根本沒有把他們三人放在眼裏,尤其是李宏,本身就是一副白麵儒生的模樣,年紀也不大。
這次征戰他們全都以為李宏不過是被過度誇張的一個包裝品而已,根本沒有把他放在眼裏,如果不是李宏在這裏漏了一手,挫敗了匈奴王手下的昂仁大將,恐怕他們還會這麽想。
來到朝堂上,匈奴王此時已經重新備好了酒菜,隻等李宏上殿,來到之後匈奴王說道:“之前我一直以為將軍隻是浪得虛名,沒想到將軍竟然真有如此手段,我十分敬佩,同時我也的確領略到了大唐之威,來來來,喝酒。”
李宏端起酒杯把杯中酒一飲而盡,隨後開口說道:“我大唐有人才濟濟,能爭冠戰之爭無數,而我不過是最下等的,之所以被派來與陛下和談,完全是因為我能言善辯,不過想必陛下也知道我對於大唐的重要性。”
“這次之所以能把我拍來,也是為了表達大唐的誠意,之前我們雖然發生過摩擦和不愉快,不過那也是不打不相識。”
匈奴王笑道:“不錯,的確是不打不相識啊!”
“所以我們大唐希望能與月氏國結成邦交,之所以打這場仗並非是為了侵略,而是為了認識一下彼此,隻有如此才能在彼此的眼中贏得尊重,您說對嗎陛下。”
李宏這一番話說的不卑不亢,說的不僅僅是兩國之間的關係,說的也是剛才他和昂仁之間的一場爭端。
匈奴王是聰明人,聽到這番話之後略微點了點頭:“一切都是使者所說這般,而你也的確在我國中贏得了尊重,同時也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自古英雄出少年,我月氏國願意臣服。”
這一次匈奴王說的可是真心話,與此同時,他身邊有人遞上的那隻錦盒,匈奴王伸手接過,然後恭恭敬敬地從裏邊捧出了那隻馬鞭。
“我在此敬謝唐王饋贈,請使者迴去之後向唐王表明我的心意,我願意統一草原諸部,自此效忠於大唐。”
李宏立馬站起身,站在匈奴王麵前,然後用右手搭在左手的胸口,恭恭敬敬的對匈奴王鞠了一躬:“您今天所說的話帶我返迴大唐之後,一定會完完整整的迴稟陛下。”
隨後他們又是在這裏喝酒作樂,完全不提剛才所發生的事情,一直到了晚上,李宏等三人方才被送迴驛館。
曹猛已經喝的人事不省,不過董承疇和李宏倒是精神得很,尤其是董承疇,更是滴酒未沾,迴到驛館之後他對李宏開口道:“將軍,您感覺匈奴王是真的臣服了嗎?”
李宏點點頭:“匈奴王也知道大唐把他比作一匹烈馬,現如今他既然接受了那根馬鞭,那就說明他接受了大唐的束縛和鞭撻,從今以後他永遠都是大唐的降臣,這一點是無法抹去的,隻要他再敢對大唐用兵,不需要大唐出手,其他的番邦小國就會群起而攻之。”
畢竟今天他是在朝堂之上公開表示自己的誠意的,李宏相信一個統領國家的王不會用自己的信譽開玩笑,既然他已經答應臣服,那就一定會臣服。
董承疇點了點頭:“既然如此的話,咱們是不是還可以在這裏多逗留幾天,這一路之上,咱們的兄弟也吃了不少苦。”
的確,這次從邊關前往月氏國,路途遙遠,這些人的確是吃了不少苦頭,每天趕路的時間甚至比起上次出征的時間更長。
李宏也心疼手下這些士兵,不過他還是搖了搖頭:“不能在這裏多做逗留,咱們需要盡快返迴大唐,把匈奴王現在的態度稟告唐王,現在整個朝廷上下全都盯著這裏呢。”
董承疇先是一愣,隨後說道:“我明白了,將軍,那咱們什麽時候離開?”
李宏看了一眼天空,隨後說道:“明天中午吧,讓兄弟們在休息一上午,明天中午的時候我親自去皇宮辭行,然後咱們就返迴大唐。”
第二天中午的時候,李宏直接從驛館前往朝廷,來到的時候,匈奴王正在這裏等待,今天早晨他就已經提前約了匈奴王,為的就是能夠見他一麵。
看到李宏已經來到,匈奴王問道:“上使如此匆忙的相見朕,不知所為何事?”
李宏對匈奴王鞠了一躬,隨後開口道:“臣此次離開大唐已經將近二十天,現如今已經把所有的贈禮送到,也應該返迴大唐,把王的意思迴稟給我們大唐君主了,顧而在今天貿然叨擾,準備辭行。”
聽了他的話,匈奴王連忙開口道:“上使是因為我等招待不周,所以才想離開嗎?”
李宏搖了搖頭:“並非如此,大王招待周到,已經讓我頗受感動,何來招待不周之說呢?”
“既然如此,上使一路之上車馬勞頓,為什麽不願意在這裏多歇息幾天呢,咱們現在都是一家人了,難道還有什麽不習慣嗎?”
原來這段時間以來,隻要李宏有時間就會找董承疇學習一下馬戰和刀術,這兩點都是目前帶兵打仗時最為依賴的。
尤其是刀術,更是李宏最近苦心鑽研的剛才用來對付昂仁的那一招,就是他改良的騎馬拖刀式,原本騎馬拖刀式用的應該是長刀,騎著戰馬身上,借助戰馬的力量才能用出此招。
可是經過他的改良之後,通過臂力和身體的慣性就可以結合唐刀用處這一招,畢竟在大唐還沒有大規模使用大刀的慣例,類似於他們這種將領用的全都是唐刀。
李宏擺了擺手:“還是你這個老師教導有方,否則我也不能有這麽快的進步,這昂仁想必就是這月氏國一等一的高手了,能夠把他挫敗,想必再也沒人敢小覷的咱們了。”
剛來這裏的時候,他們可是受到了一番非人的歧視和對待,這群人仗著自己能爭冠戰,根本沒有把他們三人放在眼裏,尤其是李宏,本身就是一副白麵儒生的模樣,年紀也不大。
這次征戰他們全都以為李宏不過是被過度誇張的一個包裝品而已,根本沒有把他放在眼裏,如果不是李宏在這裏漏了一手,挫敗了匈奴王手下的昂仁大將,恐怕他們還會這麽想。
來到朝堂上,匈奴王此時已經重新備好了酒菜,隻等李宏上殿,來到之後匈奴王說道:“之前我一直以為將軍隻是浪得虛名,沒想到將軍竟然真有如此手段,我十分敬佩,同時我也的確領略到了大唐之威,來來來,喝酒。”
李宏端起酒杯把杯中酒一飲而盡,隨後開口說道:“我大唐有人才濟濟,能爭冠戰之爭無數,而我不過是最下等的,之所以被派來與陛下和談,完全是因為我能言善辯,不過想必陛下也知道我對於大唐的重要性。”
“這次之所以能把我拍來,也是為了表達大唐的誠意,之前我們雖然發生過摩擦和不愉快,不過那也是不打不相識。”
匈奴王笑道:“不錯,的確是不打不相識啊!”
“所以我們大唐希望能與月氏國結成邦交,之所以打這場仗並非是為了侵略,而是為了認識一下彼此,隻有如此才能在彼此的眼中贏得尊重,您說對嗎陛下。”
李宏這一番話說的不卑不亢,說的不僅僅是兩國之間的關係,說的也是剛才他和昂仁之間的一場爭端。
匈奴王是聰明人,聽到這番話之後略微點了點頭:“一切都是使者所說這般,而你也的確在我國中贏得了尊重,同時也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自古英雄出少年,我月氏國願意臣服。”
這一次匈奴王說的可是真心話,與此同時,他身邊有人遞上的那隻錦盒,匈奴王伸手接過,然後恭恭敬敬地從裏邊捧出了那隻馬鞭。
“我在此敬謝唐王饋贈,請使者迴去之後向唐王表明我的心意,我願意統一草原諸部,自此效忠於大唐。”
李宏立馬站起身,站在匈奴王麵前,然後用右手搭在左手的胸口,恭恭敬敬的對匈奴王鞠了一躬:“您今天所說的話帶我返迴大唐之後,一定會完完整整的迴稟陛下。”
隨後他們又是在這裏喝酒作樂,完全不提剛才所發生的事情,一直到了晚上,李宏等三人方才被送迴驛館。
曹猛已經喝的人事不省,不過董承疇和李宏倒是精神得很,尤其是董承疇,更是滴酒未沾,迴到驛館之後他對李宏開口道:“將軍,您感覺匈奴王是真的臣服了嗎?”
李宏點點頭:“匈奴王也知道大唐把他比作一匹烈馬,現如今他既然接受了那根馬鞭,那就說明他接受了大唐的束縛和鞭撻,從今以後他永遠都是大唐的降臣,這一點是無法抹去的,隻要他再敢對大唐用兵,不需要大唐出手,其他的番邦小國就會群起而攻之。”
畢竟今天他是在朝堂之上公開表示自己的誠意的,李宏相信一個統領國家的王不會用自己的信譽開玩笑,既然他已經答應臣服,那就一定會臣服。
董承疇點了點頭:“既然如此的話,咱們是不是還可以在這裏多逗留幾天,這一路之上,咱們的兄弟也吃了不少苦。”
的確,這次從邊關前往月氏國,路途遙遠,這些人的確是吃了不少苦頭,每天趕路的時間甚至比起上次出征的時間更長。
李宏也心疼手下這些士兵,不過他還是搖了搖頭:“不能在這裏多做逗留,咱們需要盡快返迴大唐,把匈奴王現在的態度稟告唐王,現在整個朝廷上下全都盯著這裏呢。”
董承疇先是一愣,隨後說道:“我明白了,將軍,那咱們什麽時候離開?”
李宏看了一眼天空,隨後說道:“明天中午吧,讓兄弟們在休息一上午,明天中午的時候我親自去皇宮辭行,然後咱們就返迴大唐。”
第二天中午的時候,李宏直接從驛館前往朝廷,來到的時候,匈奴王正在這裏等待,今天早晨他就已經提前約了匈奴王,為的就是能夠見他一麵。
看到李宏已經來到,匈奴王問道:“上使如此匆忙的相見朕,不知所為何事?”
李宏對匈奴王鞠了一躬,隨後開口道:“臣此次離開大唐已經將近二十天,現如今已經把所有的贈禮送到,也應該返迴大唐,把王的意思迴稟給我們大唐君主了,顧而在今天貿然叨擾,準備辭行。”
聽了他的話,匈奴王連忙開口道:“上使是因為我等招待不周,所以才想離開嗎?”
李宏搖了搖頭:“並非如此,大王招待周到,已經讓我頗受感動,何來招待不周之說呢?”
“既然如此,上使一路之上車馬勞頓,為什麽不願意在這裏多歇息幾天呢,咱們現在都是一家人了,難道還有什麽不習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