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伯賢這一番舉動著實感動到了李宏,雖然李宏也知道,呂伯賢如此對待自己,其實也是看中自己有利可圖。
不過最難能可貴的還是呂伯賢有這份心思,感動到了李宏,李宏趕著馬車離開了酒肆,前往李伶的酒肆。
昨天那份地契可是他們三個一起簽下來的,這也不算是李宏坑害他們,況且李宏之所以需要這麽大一筆錢,主要也是和武媚娘有關係。
李宏想要在這個世界謀求一個立足之地,首先就需要打開局麵,而前往感業寺,結識武媚娘就是他謀求立足之地的第一步而已。
至於這三家酒肆每月各提三成的收益,李宏反倒是沒有那麽看中,這不過就是他的一塊跳板而已,他所需要的,是攀附上武媚娘這隻鳳凰。
在李伶,黃平兩處李宏又借來了一千五百兩,李伶八百兩,黃平七百兩,雖然不多,不過也都比李宏預期要多。
李宏心裏清楚,這李伶,黃平二人酒肆規模本身就不如呂伯賢,況且人與人相交也有一個親疏遠近,所以李宏並不強求,總共借來兩千五百兩銀錢,滿滿的三筐。
迴去的路上李宏騎著驢,梁伯趕著車,梁伯對李宏問道:“兒啊,你要這麽多錢幹嘛,這錢雖然好,可卻是燙手的山芋啊。”
李宏笑道:“義父,這雖然是燙手的山芋,可也是孩兒平步青雲的仰仗,您放心吧,等到日後您會明白的。”
李宏現在總不能和梁伯說,其實我是從千年以後穿越來的,你別看現在武媚娘隻是一個小尼姑,可是人家以後會成為正宮**,權傾天下吧?
如果他這麽說,梁伯隻會以為他的腦子有問題,不會真的相信他是一個穿越者。
李宏自己心裏也清楚,所以有些事情隻能自己私下去做,現在切莫不能暴露自己的身份。
馬車晃晃悠悠來到感業寺山腳下的石屋小院,現在這周圍已經沒有行人路過,因為高宗皇帝明天就要來進香,這裏需要提前排空,以免到時候魚龍混雜,有人行刺。
迴到了石屋小院,父子二人把車上的銅錢搬下來,然後梁伯就去休息了,隻剩下李宏一人,躺在院裏的躺椅上,拿著蒲扇扇風,身邊點燃了一爐熏香。
這熏香就是他之前製作的蘭花熏香,裏麵放了幾位藥材,能夠安神,所以李宏不知不覺間就睡著了。
等到再度醒來已經是二更時分,感業寺附近一片幽靜,隻有蟲鳴悠悠,李宏拿著蒲扇驅趕蚊蟲,心中還在惦記明天高宗進香的事情。
明天一切他都幫不上忙,隻能看武媚娘自己怎麽做,不過這也不是那麽容易,明日守衛眾多,寺中的主持等人也會跟隨,隻怕到時候武媚娘行事不會方便。
可是即便是再擔憂,明天李宏也幫不上武媚娘,總不能取而代之,自己頂替武媚娘招待高宗皇帝吧?
李宏泡了一壺茶,坐在院子裏自斟自飲,一直到了天亮時分,雄雞報曉,梁伯也起來了,卻看到李宏還在院子裏喝茶。
他不免問道:“你這是怎麽了,就在院子裏坐了一夜?”
李宏笑了笑:“孩兒昨夜憂思過重,未曾睡覺,就在這裏坐了一夜,今天高宗皇帝前來進香禮佛,我還未曾見過龍顏,不知道有沒有機會見一見。”
梁伯無奈的歎了口氣:“曆年來但凡是舉行進香儀式都不允許咱們靠近,害怕有人行刺皇上,這麽多年以來我也未曾見過,所以還是別想了,而且這感業寺周圍最近已經被肅清,根本不會有人靠近,你呀,還是好好休息休息吧。”
李宏聽到梁伯這麽說,自然也是頗感無奈,不過這也沒辦法,他們既不是達官顯貴,也不是佛門比丘僧,哪裏有機會踏入今天的感業寺,今天究竟如何,還是要靠武媚娘自己。
李宏隻能在心中暗暗祈禱,希望武媚娘機靈一些,今天能夠成功,否則一切計劃就都要泡湯了。
他這邊惦記著,另一邊感業寺此時正在如火如荼的準備著迎接高宗皇帝,皇帝親自前來進香,這可不是小事。
等到收拾完畢,此時也已經到了辰時,天氣逐漸迴暖,山路上的露水也都被蒸發殆盡,皇上的轎子可以抬上來了。
過了不多時,就聽到山門前有人高唿陛下駕到,緊接著就是文武列隊,軍隊也開始肅清道路,準備迎接皇上。
沿途之上必須要清空行人,以免衝撞,而感業寺的尼姑們也都需要在寺中等待高宗皇帝的到來。
其中武媚娘就站在和主持相對的位置,今天她就是招待高宗皇帝的人。
等到轎子來到,壓轎之時,還沒等隨行太監撩開轎簾,武媚娘就先迎了上去,因為距離不遠,而且不敢在佛前動刀兵,以免衝撞佛祖,所以感業寺內並沒有侍衛進來。
武媚娘伸手撩開轎簾,然後對裏麵的高宗皇帝開口道:“陛下,小尼明空,恭迎聖駕。”
一旁的太監想要阻攔,卻被高宗皇帝用眼神製止住,然後直接從轎子上走了下來。
武則天至今已經是二十來歲的年紀,高宗皇帝比起她尚要小上幾歲,所以下來的時候就是一個青澀少年,看到武媚娘率先低下了頭:“朕多謝法師厚意!”
隨後他下轎,武媚娘後退,這麽一進一退之間武媚娘袖口滑落出一張紙來,高宗皇帝這時候正好是彎腰下轎,正好看到了這張紙。
他本身對於武媚娘便是暗生情愫,如今看到這張紙,自然是偷偷收入囊中,此事極為隱蔽,除了轎子旁邊的太監之外,沒人看見。
見高宗拿了這張紙,武媚娘總算是鬆了一口氣,隨後隨著高宗皇帝一起朝著大雄寶殿走去,後麵是主持和一眾比丘尼。
此時大雄寶殿內部已經徹底肅清,高宗皇帝需要給佛祖上香,然後由主持敬茶,並且對高宗皇帝傳法。
這都是以往必須進行的流程,以示對於佛祖的尊重,可是今天卻不同,高宗皇帝進香完畢之後非要去如廁。
不過最難能可貴的還是呂伯賢有這份心思,感動到了李宏,李宏趕著馬車離開了酒肆,前往李伶的酒肆。
昨天那份地契可是他們三個一起簽下來的,這也不算是李宏坑害他們,況且李宏之所以需要這麽大一筆錢,主要也是和武媚娘有關係。
李宏想要在這個世界謀求一個立足之地,首先就需要打開局麵,而前往感業寺,結識武媚娘就是他謀求立足之地的第一步而已。
至於這三家酒肆每月各提三成的收益,李宏反倒是沒有那麽看中,這不過就是他的一塊跳板而已,他所需要的,是攀附上武媚娘這隻鳳凰。
在李伶,黃平兩處李宏又借來了一千五百兩,李伶八百兩,黃平七百兩,雖然不多,不過也都比李宏預期要多。
李宏心裏清楚,這李伶,黃平二人酒肆規模本身就不如呂伯賢,況且人與人相交也有一個親疏遠近,所以李宏並不強求,總共借來兩千五百兩銀錢,滿滿的三筐。
迴去的路上李宏騎著驢,梁伯趕著車,梁伯對李宏問道:“兒啊,你要這麽多錢幹嘛,這錢雖然好,可卻是燙手的山芋啊。”
李宏笑道:“義父,這雖然是燙手的山芋,可也是孩兒平步青雲的仰仗,您放心吧,等到日後您會明白的。”
李宏現在總不能和梁伯說,其實我是從千年以後穿越來的,你別看現在武媚娘隻是一個小尼姑,可是人家以後會成為正宮**,權傾天下吧?
如果他這麽說,梁伯隻會以為他的腦子有問題,不會真的相信他是一個穿越者。
李宏自己心裏也清楚,所以有些事情隻能自己私下去做,現在切莫不能暴露自己的身份。
馬車晃晃悠悠來到感業寺山腳下的石屋小院,現在這周圍已經沒有行人路過,因為高宗皇帝明天就要來進香,這裏需要提前排空,以免到時候魚龍混雜,有人行刺。
迴到了石屋小院,父子二人把車上的銅錢搬下來,然後梁伯就去休息了,隻剩下李宏一人,躺在院裏的躺椅上,拿著蒲扇扇風,身邊點燃了一爐熏香。
這熏香就是他之前製作的蘭花熏香,裏麵放了幾位藥材,能夠安神,所以李宏不知不覺間就睡著了。
等到再度醒來已經是二更時分,感業寺附近一片幽靜,隻有蟲鳴悠悠,李宏拿著蒲扇驅趕蚊蟲,心中還在惦記明天高宗進香的事情。
明天一切他都幫不上忙,隻能看武媚娘自己怎麽做,不過這也不是那麽容易,明日守衛眾多,寺中的主持等人也會跟隨,隻怕到時候武媚娘行事不會方便。
可是即便是再擔憂,明天李宏也幫不上武媚娘,總不能取而代之,自己頂替武媚娘招待高宗皇帝吧?
李宏泡了一壺茶,坐在院子裏自斟自飲,一直到了天亮時分,雄雞報曉,梁伯也起來了,卻看到李宏還在院子裏喝茶。
他不免問道:“你這是怎麽了,就在院子裏坐了一夜?”
李宏笑了笑:“孩兒昨夜憂思過重,未曾睡覺,就在這裏坐了一夜,今天高宗皇帝前來進香禮佛,我還未曾見過龍顏,不知道有沒有機會見一見。”
梁伯無奈的歎了口氣:“曆年來但凡是舉行進香儀式都不允許咱們靠近,害怕有人行刺皇上,這麽多年以來我也未曾見過,所以還是別想了,而且這感業寺周圍最近已經被肅清,根本不會有人靠近,你呀,還是好好休息休息吧。”
李宏聽到梁伯這麽說,自然也是頗感無奈,不過這也沒辦法,他們既不是達官顯貴,也不是佛門比丘僧,哪裏有機會踏入今天的感業寺,今天究竟如何,還是要靠武媚娘自己。
李宏隻能在心中暗暗祈禱,希望武媚娘機靈一些,今天能夠成功,否則一切計劃就都要泡湯了。
他這邊惦記著,另一邊感業寺此時正在如火如荼的準備著迎接高宗皇帝,皇帝親自前來進香,這可不是小事。
等到收拾完畢,此時也已經到了辰時,天氣逐漸迴暖,山路上的露水也都被蒸發殆盡,皇上的轎子可以抬上來了。
過了不多時,就聽到山門前有人高唿陛下駕到,緊接著就是文武列隊,軍隊也開始肅清道路,準備迎接皇上。
沿途之上必須要清空行人,以免衝撞,而感業寺的尼姑們也都需要在寺中等待高宗皇帝的到來。
其中武媚娘就站在和主持相對的位置,今天她就是招待高宗皇帝的人。
等到轎子來到,壓轎之時,還沒等隨行太監撩開轎簾,武媚娘就先迎了上去,因為距離不遠,而且不敢在佛前動刀兵,以免衝撞佛祖,所以感業寺內並沒有侍衛進來。
武媚娘伸手撩開轎簾,然後對裏麵的高宗皇帝開口道:“陛下,小尼明空,恭迎聖駕。”
一旁的太監想要阻攔,卻被高宗皇帝用眼神製止住,然後直接從轎子上走了下來。
武則天至今已經是二十來歲的年紀,高宗皇帝比起她尚要小上幾歲,所以下來的時候就是一個青澀少年,看到武媚娘率先低下了頭:“朕多謝法師厚意!”
隨後他下轎,武媚娘後退,這麽一進一退之間武媚娘袖口滑落出一張紙來,高宗皇帝這時候正好是彎腰下轎,正好看到了這張紙。
他本身對於武媚娘便是暗生情愫,如今看到這張紙,自然是偷偷收入囊中,此事極為隱蔽,除了轎子旁邊的太監之外,沒人看見。
見高宗拿了這張紙,武媚娘總算是鬆了一口氣,隨後隨著高宗皇帝一起朝著大雄寶殿走去,後麵是主持和一眾比丘尼。
此時大雄寶殿內部已經徹底肅清,高宗皇帝需要給佛祖上香,然後由主持敬茶,並且對高宗皇帝傳法。
這都是以往必須進行的流程,以示對於佛祖的尊重,可是今天卻不同,高宗皇帝進香完畢之後非要去如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