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喬虎帶著喬村的壯勞力跟隨潘本淵一起來到了李家峪煤礦,馬不停蹄地就投入到了煤礦的建設狀態,大家砌牆的砌牆,挖地基的挖地基,修路麵的修路麵,很快就都熱火朝天地忙碌起來。
潘本淵和喬虎一起安排完大家,肩並肩地來到工棚的樣板間。潘本淵隨手拿起一塊展示的樣品煤塊,無限感慨地說:“喬虎啊!你看看,就是為了這個黑疙瘩塊兒,我晉商多少優秀商人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喬虎疑惑不解地說:“這東西除了生火做飯,到底還有啥用?”
潘本淵語重心長地說:“你可千萬別小看了它呀!早在一百五十多年前,歐洲爆發了工業革命,就是從蒸汽機的發明開始的。蒸汽機的發明,讓全世界開始不斷需求能源,讓能源進入到工業領域,各國的發展才開始突飛猛進。這個小小的煤塊兒,就是被稱作燃料的能源。燃料燃燒可以產生能量,升成蒸汽,然後驅動機械,產生電能,作用大了去了!”
喬虎有所領悟地說:“就是因為這個,西方人才開始發達並強大起來,到我們國家火燒圓明園的嗎?”
潘本淵若有所思地說:“你能這麽理解,也算是睿智啊!隻可惜你讀書少。如果我們晉商不敗,你們這一代人,還是完全有機會去西方發達國家學習先進技術的。”
喬虎憤慨地說:“弱肉強食,所以他們來搶我們的燃料資源?”
潘本淵肯定地說:“沒錯。弱肉強食,落後就要挨打,強者恆強。”
喬虎有些頓悟地說:“我現在算是理解我爹臨死之前說的那句話了,誠信經營,童叟無欺是咱晉商之道;大義行商,抵禦外侮是咱晉商之根;為天下先,利國利民是咱晉商之本……”
潘本淵感慨說:“是啊!我們晉商不僅僅深諳經商之道,還有一種精神,一種敢為天下先的精神,還有一種氣節,一種舍身取義的民族氣節。正像這黑乎乎的煤炭一樣,看似其貌不揚,卻有著一種靈魂,一種燃燒自己,挫骨揚灰,為了人類進步與光明的靈魂。”
喬虎怔怔地問道:“我們現在是不是一定要把這些東西盡快挖出來呢?”
潘本淵搖搖頭,無限悲涼地說:“隻可惜,我們根本就沒有資金銀兩來購買物料和設備啊!”
喬虎振振有辭地說:“那天四爺說到當鋪融資的事兒,我已經通知八爺和喬叔了,我想他們一定會想辦法的。”
潘本淵笑笑說:“那就好!這樣就可以緩解礦上的燃眉之急。據我所知,喬有寶可是一個擁有翡翠扳指的人。”
喬虎一愣,旋即問道:“四爺這個也知道?”
潘本淵笑嗬嗬地說:“那可不。全國總共才隻有六枚,咱祁縣喬家就有一枚,這可是咱祁縣的驕傲呀!我相信,他很快就可以搞到現銀的。”
喬虎聽了,心裏立刻充滿了無限遐想。
黃昏時分,喬虎帶著幾名隊員在壘圍牆,喬龍輕鬆愉快地趕來了。喬虎讓大家工間休息一會兒,本想利用這個時間,跟喬龍了解一下前段兒時間村裏發生的一些事情,沒承想喬龍竟然反客為主,帶著他參觀了煤礦的議事房和食堂,又參觀了工友們住的工棚,一路上不停地說話,根本沒給他插話的機會。
最後兩人又來到潘本淵自住的臨時房間,潘本淵正在房間裏專注地審視圖紙,對他們進來視而不見。
房間內陳列著潘本淵從國外帶迴來的書籍和一些稀奇的東西,喬龍像主人一樣帶著哥哥參觀,喬氏兄弟看了潘本淵帶迴的一些西洋玩意兒,大開眼界,愛不釋手,喜不自勝。
潘本淵看著他們兄弟倆開心的樣子,放下圖紙,起身從櫃子上方拿下一隻陳舊的棕色皮箱,摁動暗扣打開皮箱,從裏邊拿出一個精致的盒子,從盒子裏取出一瓶洋酒來說:“來!小兄弟!”
喬虎詫異潘四爺為什麽不止一次地喊他們小兄弟?喬龍笑嘻嘻地解釋說他和潘四爺已經是八拜之交,喬虎急忙勸說不可以,不可亂了輩分,不可對四爺大不敬。
誰知潘本淵卻不以為然地說:“我國自古就有忘年之交,我們何必又拘泥於年齡?何況輩分這個東西,本身就說不清楚。一個家族內部,有族譜的還差不多,其他的還真沒有太大差異。所以啊,我們不必患得患失,隻要脾性相投,忘記年齡輩分又能怎麽樣?”
喬虎見潘四爺堅持,也就不再多說什麽,但自己堅持不以兄弟與潘四爺相稱。喬龍卻滿不在乎,一會兒稱四爺,一會兒又稱潘大哥,還動不動和潘四爺摟膀子。喬虎看見,也不便再說什麽。
喬龍接過潘四爺遞過來的洋酒好奇地問道:“這是啥呀?還從來沒見過玻璃瓶子長成這個樣子的。”
潘本淵笑著迴答說:“這是一瓶酒,一瓶洋酒。這瓶酒我一直帶在身邊,舍不得喝,這是前些年我去參加英國工業博覽會的時候,一位外國友人送給我的。今天我高興,拿出來,犒勞犒勞你們兄弟倆。”
喬龍好奇地說:“這個能喝?”
喬虎暗示喬龍盡量少說話。
潘本淵微笑著說:“現在時代不同了,看來喬龍兄弟連酒都沒見過。記得我和你爹他們年輕的時候,隻要一見麵,我們必然是要把酒言歡的。”
喬虎聽了,高興地說:“是嗎?那我們今天也嚐嚐?”
潘本淵痛快地說:“對!都嚐嚐!”
喬虎和喬龍相視一笑,全都一臉的喜悅。
潘本淵走出工棚,看著天色漸黑,安頓栓柱讓大家立刻收工,並把喬村四十多位兄弟的住處都安排好,還特意安排食堂整幾個菜,沒事兒不要打攪他們,他要和喬氏兄弟一醉方休。
很快,工友們的住處全都安排好了,酒菜也都備齊了,喬虎兄弟倆除了在大奎婚禮上象征性地喝過一次酒外,這是他們人生的第二次喝酒。喬虎和喬龍和潘本淵在李家峪煤礦工棚潘本淵下榻的房間裏,一起喝了一瓶人頭馬,開始了人生一次新的裏程碑。
喬氏兄弟倆和潘本淵坐在小桌前,共同與潘本淵把酒言歡,聽著潘本淵一個個驚奇的故事,真正算是開了眼界,長了見識。
潘本淵給兄弟倆斟滿酒,爽快地說:“來!兩位小兄弟!沒想到能意外認識了喬龍,之後又認識了喬虎,你們哥兒倆都是咱晉商的後起之秀,一看就都是可以有大作為的人。把晉商的擔子交給你們,我潘本淵是絕對放心的。不過呢,我已經老了,在垂垂老矣的時候,有幸能認識你們二位小兄弟,此生足矣!來!我們喝一杯!”
喬虎還是不願意與潘本淵稱兄道弟,婉拒說:“四爺比我們的爹年齡都大,稱兄道弟多麽不合適啊!”
喬龍毫不在意地說:“哥哥!我就喜歡跟四爺稱兄道弟。你不知道,四爺可有趣了!前兩天我就睡在這兒,四爺天天給我講故事,每天講的都不一樣,跟今天講的也不一樣,可帶勁兒了!”
喬虎自豪地說:“那當然了,四爺走南闖北見多識廣,還去過英國哪!來,龍弟,我們端起來喝酒,四爺舉杯子舉得都困了。”
喬龍痛快地說:“來!喝!”
潘本淵慢慢地呷了一口,喬虎和喬龍也學著潘本淵的樣子,慢慢地呷一口。兩人喝完,一種從沒有過的味道,直接刺激鼻喉,分別表現出難堪和不適的表情。
喬虎咂吧著嘴說:“這是啥味道?好像跟中國酒不一樣?”
潘本淵疑惑地問道:“喝過中國酒嗎?怎麽能知道中國酒什麽樣?”
喬虎不假思索地說:“以前偶爾看到師父喝酒,感覺很香的樣子?上次大師兄結婚,總算喝了一點兒,好像跟這個酒不一樣。”
潘本淵疑惑地問道:“怎麽?難道洋酒不香嗎?”
喬龍呷完酒,咂吧咂吧嘴,幹脆把杯子裏剩下的洋酒,一飲而盡說:“啊?四爺,咋這麽難喝啊?”
潘本淵和喬虎一起安排完大家,肩並肩地來到工棚的樣板間。潘本淵隨手拿起一塊展示的樣品煤塊,無限感慨地說:“喬虎啊!你看看,就是為了這個黑疙瘩塊兒,我晉商多少優秀商人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喬虎疑惑不解地說:“這東西除了生火做飯,到底還有啥用?”
潘本淵語重心長地說:“你可千萬別小看了它呀!早在一百五十多年前,歐洲爆發了工業革命,就是從蒸汽機的發明開始的。蒸汽機的發明,讓全世界開始不斷需求能源,讓能源進入到工業領域,各國的發展才開始突飛猛進。這個小小的煤塊兒,就是被稱作燃料的能源。燃料燃燒可以產生能量,升成蒸汽,然後驅動機械,產生電能,作用大了去了!”
喬虎有所領悟地說:“就是因為這個,西方人才開始發達並強大起來,到我們國家火燒圓明園的嗎?”
潘本淵若有所思地說:“你能這麽理解,也算是睿智啊!隻可惜你讀書少。如果我們晉商不敗,你們這一代人,還是完全有機會去西方發達國家學習先進技術的。”
喬虎憤慨地說:“弱肉強食,所以他們來搶我們的燃料資源?”
潘本淵肯定地說:“沒錯。弱肉強食,落後就要挨打,強者恆強。”
喬虎有些頓悟地說:“我現在算是理解我爹臨死之前說的那句話了,誠信經營,童叟無欺是咱晉商之道;大義行商,抵禦外侮是咱晉商之根;為天下先,利國利民是咱晉商之本……”
潘本淵感慨說:“是啊!我們晉商不僅僅深諳經商之道,還有一種精神,一種敢為天下先的精神,還有一種氣節,一種舍身取義的民族氣節。正像這黑乎乎的煤炭一樣,看似其貌不揚,卻有著一種靈魂,一種燃燒自己,挫骨揚灰,為了人類進步與光明的靈魂。”
喬虎怔怔地問道:“我們現在是不是一定要把這些東西盡快挖出來呢?”
潘本淵搖搖頭,無限悲涼地說:“隻可惜,我們根本就沒有資金銀兩來購買物料和設備啊!”
喬虎振振有辭地說:“那天四爺說到當鋪融資的事兒,我已經通知八爺和喬叔了,我想他們一定會想辦法的。”
潘本淵笑笑說:“那就好!這樣就可以緩解礦上的燃眉之急。據我所知,喬有寶可是一個擁有翡翠扳指的人。”
喬虎一愣,旋即問道:“四爺這個也知道?”
潘本淵笑嗬嗬地說:“那可不。全國總共才隻有六枚,咱祁縣喬家就有一枚,這可是咱祁縣的驕傲呀!我相信,他很快就可以搞到現銀的。”
喬虎聽了,心裏立刻充滿了無限遐想。
黃昏時分,喬虎帶著幾名隊員在壘圍牆,喬龍輕鬆愉快地趕來了。喬虎讓大家工間休息一會兒,本想利用這個時間,跟喬龍了解一下前段兒時間村裏發生的一些事情,沒承想喬龍竟然反客為主,帶著他參觀了煤礦的議事房和食堂,又參觀了工友們住的工棚,一路上不停地說話,根本沒給他插話的機會。
最後兩人又來到潘本淵自住的臨時房間,潘本淵正在房間裏專注地審視圖紙,對他們進來視而不見。
房間內陳列著潘本淵從國外帶迴來的書籍和一些稀奇的東西,喬龍像主人一樣帶著哥哥參觀,喬氏兄弟看了潘本淵帶迴的一些西洋玩意兒,大開眼界,愛不釋手,喜不自勝。
潘本淵看著他們兄弟倆開心的樣子,放下圖紙,起身從櫃子上方拿下一隻陳舊的棕色皮箱,摁動暗扣打開皮箱,從裏邊拿出一個精致的盒子,從盒子裏取出一瓶洋酒來說:“來!小兄弟!”
喬虎詫異潘四爺為什麽不止一次地喊他們小兄弟?喬龍笑嘻嘻地解釋說他和潘四爺已經是八拜之交,喬虎急忙勸說不可以,不可亂了輩分,不可對四爺大不敬。
誰知潘本淵卻不以為然地說:“我國自古就有忘年之交,我們何必又拘泥於年齡?何況輩分這個東西,本身就說不清楚。一個家族內部,有族譜的還差不多,其他的還真沒有太大差異。所以啊,我們不必患得患失,隻要脾性相投,忘記年齡輩分又能怎麽樣?”
喬虎見潘四爺堅持,也就不再多說什麽,但自己堅持不以兄弟與潘四爺相稱。喬龍卻滿不在乎,一會兒稱四爺,一會兒又稱潘大哥,還動不動和潘四爺摟膀子。喬虎看見,也不便再說什麽。
喬龍接過潘四爺遞過來的洋酒好奇地問道:“這是啥呀?還從來沒見過玻璃瓶子長成這個樣子的。”
潘本淵笑著迴答說:“這是一瓶酒,一瓶洋酒。這瓶酒我一直帶在身邊,舍不得喝,這是前些年我去參加英國工業博覽會的時候,一位外國友人送給我的。今天我高興,拿出來,犒勞犒勞你們兄弟倆。”
喬龍好奇地說:“這個能喝?”
喬虎暗示喬龍盡量少說話。
潘本淵微笑著說:“現在時代不同了,看來喬龍兄弟連酒都沒見過。記得我和你爹他們年輕的時候,隻要一見麵,我們必然是要把酒言歡的。”
喬虎聽了,高興地說:“是嗎?那我們今天也嚐嚐?”
潘本淵痛快地說:“對!都嚐嚐!”
喬虎和喬龍相視一笑,全都一臉的喜悅。
潘本淵走出工棚,看著天色漸黑,安頓栓柱讓大家立刻收工,並把喬村四十多位兄弟的住處都安排好,還特意安排食堂整幾個菜,沒事兒不要打攪他們,他要和喬氏兄弟一醉方休。
很快,工友們的住處全都安排好了,酒菜也都備齊了,喬虎兄弟倆除了在大奎婚禮上象征性地喝過一次酒外,這是他們人生的第二次喝酒。喬虎和喬龍和潘本淵在李家峪煤礦工棚潘本淵下榻的房間裏,一起喝了一瓶人頭馬,開始了人生一次新的裏程碑。
喬氏兄弟倆和潘本淵坐在小桌前,共同與潘本淵把酒言歡,聽著潘本淵一個個驚奇的故事,真正算是開了眼界,長了見識。
潘本淵給兄弟倆斟滿酒,爽快地說:“來!兩位小兄弟!沒想到能意外認識了喬龍,之後又認識了喬虎,你們哥兒倆都是咱晉商的後起之秀,一看就都是可以有大作為的人。把晉商的擔子交給你們,我潘本淵是絕對放心的。不過呢,我已經老了,在垂垂老矣的時候,有幸能認識你們二位小兄弟,此生足矣!來!我們喝一杯!”
喬虎還是不願意與潘本淵稱兄道弟,婉拒說:“四爺比我們的爹年齡都大,稱兄道弟多麽不合適啊!”
喬龍毫不在意地說:“哥哥!我就喜歡跟四爺稱兄道弟。你不知道,四爺可有趣了!前兩天我就睡在這兒,四爺天天給我講故事,每天講的都不一樣,跟今天講的也不一樣,可帶勁兒了!”
喬虎自豪地說:“那當然了,四爺走南闖北見多識廣,還去過英國哪!來,龍弟,我們端起來喝酒,四爺舉杯子舉得都困了。”
喬龍痛快地說:“來!喝!”
潘本淵慢慢地呷了一口,喬虎和喬龍也學著潘本淵的樣子,慢慢地呷一口。兩人喝完,一種從沒有過的味道,直接刺激鼻喉,分別表現出難堪和不適的表情。
喬虎咂吧著嘴說:“這是啥味道?好像跟中國酒不一樣?”
潘本淵疑惑地問道:“喝過中國酒嗎?怎麽能知道中國酒什麽樣?”
喬虎不假思索地說:“以前偶爾看到師父喝酒,感覺很香的樣子?上次大師兄結婚,總算喝了一點兒,好像跟這個酒不一樣。”
潘本淵疑惑地問道:“怎麽?難道洋酒不香嗎?”
喬龍呷完酒,咂吧咂吧嘴,幹脆把杯子裏剩下的洋酒,一飲而盡說:“啊?四爺,咋這麽難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