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不光是張遼和呂玲綺沒聽說過,就連曹操和夏侯兄弟也毫無頭緒,紛紛搖頭表示不知。
就在眾人麵麵相覷之時,一直守在帳門附近的趙雲忽然上前一步:
“若沒記錯的話,丁貝乃是袁紹麾下的一名將領。”
“什麽?袁紹的人?”張遼豎眉確認道。
“沒錯!前些年我在冀州時,曾在袁紹軍中待過數月,我記得有一中年將領就叫丁貝。當時,他給過我一張清單,讓我去幽州采購軍備,上麵的字跡與此信是一模一樣。”
聽趙雲這麽一講,張遼再無懷疑。
嗖的一下從椅上跳起,帶著滿目怨恨,拿起月牙戟便朝門外走去:
“竟是袁紹幹的好事?哼!子龍、玲綺聽命,速速點兵,即刻隨我出征!”
見張遼竟要引兵出戰,曹操當然不會同意,趕忙上前勸阻。
然而,已被仇恨蒙蔽雙目的張遼,這會兒是誰的話也聽不進去。
無論曹操如何勸說,他就是不肯罷休。
曹、華兩軍雖結為盟友,但說到底,他們仍是兩支獨立部隊。
所以,就算曹操不同意,他也無權幹預張遼的決定。
最終,他隻能眼睜睜看著張遼帶著華軍眾部,好似飛蛾撲火一般,朝著敵營衝去……
見張遼這頭勸不住,曹操隻得滿心無奈的返迴了軍帳。
看華佗正蹲在地上處理屍體,曹操立刻上前一步,抱拳說道:
“華老,曹某有一不情之請,還望您能答允。”
見曹操去而又返,華佗緩緩站起身來:“將軍有何吩咐,但說無妨。”
“實不相瞞,華將軍對咱們聯軍至關重要,毫不誇張的說,他的影響力比起曹某都要大得多。如今他突然斃命,若被兵士知曉,定會影響軍心。所以曹某懇請華老暫時保密,待戰事結束後再行發喪,不知可不可行?”
對保密一事,華佗並無意見,很快就點頭應道:
“華將軍臨終前交代過,讓我們守口如瓶。所以將軍大可放心,老夫定會封鎖消息,盡量隱瞞。”
聽聞此言,曹操才長舒了口氣,帶著夏侯兄弟離開軍帳,快步向內城趕去……
見帳內再無他人,華佗俯下身子,坐在了華興身邊。
一邊摸著他耳下脈搏,一邊翻著白眼,喃喃自語道:
“你個臭小子,死就死吧,還給老夫安排了一堆工作……唉!真是麻煩的要命,早知如此,就不該幫你的忙。”
……
一個時辰後,許昌以東,袁術帳內。
與袁術共進過晚餐,陸普剛打算迴帳休息,帳外突然傳來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
“末將張勳,有緊急軍情求見主公!”
聽到“緊急軍情”四個字,袁術立刻將張勳喚入帳內。
張勳,年約三旬,乃袁術麾下將領。
之前一直未被重用,在袁術軍中算是個二流將軍。
但近日,隨著紀靈、橋蕤等人接連被抓,袁術身邊可用之人是越來越少。
張勳便趁機一躍而上,成為了袁術身邊的“第一大將”。
“是何軍情?速速道來!”
“喏!居然探子迴報,有隊敵軍正從西麵向我軍趕來,企圖發動突襲。”
“什麽?有、有敵軍來襲?”
自上次交手後,袁曹雙方一直很克製,從未發生過大規模廝殺,似乎都在等待良機。
可今日,對方突然發起進攻,搞得袁術頓時方寸大亂:
“可惡!竟在這會兒突襲?你速派人將此消息傳給我那庶出的兄長,讓他全力應對……另外,你再調五千人馬,和我一起向東退去。待戰鬥結束後,咱們再見機行事。”
說完此話,袁術連看都沒看陸普一眼,扔下酒杯便向帳外跑去。
“請將軍留步!”
見袁術是啥都沒問清楚便要逃跑,陸普內心是一陣鄙夷,但麵上依舊恭敬道:
“此時正值日落,說黑不黑,說白不白,敵軍現在來攻,極不合理。說不定隻是佯攻,請將軍勿慌。不如讓張將軍把軍情道完,再做決斷如何?”
被陸普這麽一勸,袁術才稍微冷靜幾分,扭頭衝著張勳問道:
“快說,對方來了多少人?是佯攻,還是來真的?”
“呃,大約五六千的樣子。是不是佯攻……末將也不清楚。”
“啥?才五六千人?你他娘的,怎麽不早說?”
狠狠瞪了張勳一眼後,袁術立刻恢複常態,又坐迴了自己椅上:
“就這點兵有個屁用?還不夠塞牙縫的。張勳聽令,你速帶三萬兵士出營應戰,讓他們知道知道咱們的厲害!”
算上洛陽、弘農的援軍,曹軍目前兵力在七萬左右;
二袁方麵,加上從穎水調來的後備軍,約有九萬餘人。
從兵力來看,雙方差距不大,袁軍隻略占優勢。
但現在,曹軍卻莫名其妙的派了五千人馬前來挑釁,還不及總兵力的十分之一。
就憑這點兵力想拿下勝利,純屬癡人說夢,宛如以卵擊石。
所以在陸普看來,此舉一定另有玄機,他才不信華興和曹操會犯如此低級的錯誤!
於是,不等張勳離帳,就聽他再次說道:
“袁將軍,無論兵力或時點,敵軍此行都極為可疑,多半另有後招。所以陸某建議,隻派一萬兵力迎擊,以免中了敵軍埋伏或調虎離山之計。”
聽陸普這麽一講,袁術也覺得有理,當即改了軍令,讓張勳隻領了一萬兵力外出作戰。
待張勳走後,他又命人將此消息告知了袁紹,並通知營內兵士都做好戰鬥準備,以防情況有變。
……
一個時辰後。
沉寂了許久的帳門,終於傳來了一陣嘈雜之聲。
帳簾一開,就見張勳抱著光亮的銀盔,得意洋洋的走了進來。
“啟稟主公,末將不辱使命,已將來犯敵軍全部殲滅!”
此話一出,坐在正中的袁術立刻麵露欣喜,滿目自豪,感覺手下為自己爭了光。
但坐在其左右兩側的袁紹和陸普卻紛紛皺眉,眼中充滿疑惑。
待袁術道完嘉獎之詞,就聽陸普率先問道:
“張將軍,你能否跟我們講講剛才的戰鬥經過?”
就在眾人麵麵相覷之時,一直守在帳門附近的趙雲忽然上前一步:
“若沒記錯的話,丁貝乃是袁紹麾下的一名將領。”
“什麽?袁紹的人?”張遼豎眉確認道。
“沒錯!前些年我在冀州時,曾在袁紹軍中待過數月,我記得有一中年將領就叫丁貝。當時,他給過我一張清單,讓我去幽州采購軍備,上麵的字跡與此信是一模一樣。”
聽趙雲這麽一講,張遼再無懷疑。
嗖的一下從椅上跳起,帶著滿目怨恨,拿起月牙戟便朝門外走去:
“竟是袁紹幹的好事?哼!子龍、玲綺聽命,速速點兵,即刻隨我出征!”
見張遼竟要引兵出戰,曹操當然不會同意,趕忙上前勸阻。
然而,已被仇恨蒙蔽雙目的張遼,這會兒是誰的話也聽不進去。
無論曹操如何勸說,他就是不肯罷休。
曹、華兩軍雖結為盟友,但說到底,他們仍是兩支獨立部隊。
所以,就算曹操不同意,他也無權幹預張遼的決定。
最終,他隻能眼睜睜看著張遼帶著華軍眾部,好似飛蛾撲火一般,朝著敵營衝去……
見張遼這頭勸不住,曹操隻得滿心無奈的返迴了軍帳。
看華佗正蹲在地上處理屍體,曹操立刻上前一步,抱拳說道:
“華老,曹某有一不情之請,還望您能答允。”
見曹操去而又返,華佗緩緩站起身來:“將軍有何吩咐,但說無妨。”
“實不相瞞,華將軍對咱們聯軍至關重要,毫不誇張的說,他的影響力比起曹某都要大得多。如今他突然斃命,若被兵士知曉,定會影響軍心。所以曹某懇請華老暫時保密,待戰事結束後再行發喪,不知可不可行?”
對保密一事,華佗並無意見,很快就點頭應道:
“華將軍臨終前交代過,讓我們守口如瓶。所以將軍大可放心,老夫定會封鎖消息,盡量隱瞞。”
聽聞此言,曹操才長舒了口氣,帶著夏侯兄弟離開軍帳,快步向內城趕去……
見帳內再無他人,華佗俯下身子,坐在了華興身邊。
一邊摸著他耳下脈搏,一邊翻著白眼,喃喃自語道:
“你個臭小子,死就死吧,還給老夫安排了一堆工作……唉!真是麻煩的要命,早知如此,就不該幫你的忙。”
……
一個時辰後,許昌以東,袁術帳內。
與袁術共進過晚餐,陸普剛打算迴帳休息,帳外突然傳來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
“末將張勳,有緊急軍情求見主公!”
聽到“緊急軍情”四個字,袁術立刻將張勳喚入帳內。
張勳,年約三旬,乃袁術麾下將領。
之前一直未被重用,在袁術軍中算是個二流將軍。
但近日,隨著紀靈、橋蕤等人接連被抓,袁術身邊可用之人是越來越少。
張勳便趁機一躍而上,成為了袁術身邊的“第一大將”。
“是何軍情?速速道來!”
“喏!居然探子迴報,有隊敵軍正從西麵向我軍趕來,企圖發動突襲。”
“什麽?有、有敵軍來襲?”
自上次交手後,袁曹雙方一直很克製,從未發生過大規模廝殺,似乎都在等待良機。
可今日,對方突然發起進攻,搞得袁術頓時方寸大亂:
“可惡!竟在這會兒突襲?你速派人將此消息傳給我那庶出的兄長,讓他全力應對……另外,你再調五千人馬,和我一起向東退去。待戰鬥結束後,咱們再見機行事。”
說完此話,袁術連看都沒看陸普一眼,扔下酒杯便向帳外跑去。
“請將軍留步!”
見袁術是啥都沒問清楚便要逃跑,陸普內心是一陣鄙夷,但麵上依舊恭敬道:
“此時正值日落,說黑不黑,說白不白,敵軍現在來攻,極不合理。說不定隻是佯攻,請將軍勿慌。不如讓張將軍把軍情道完,再做決斷如何?”
被陸普這麽一勸,袁術才稍微冷靜幾分,扭頭衝著張勳問道:
“快說,對方來了多少人?是佯攻,還是來真的?”
“呃,大約五六千的樣子。是不是佯攻……末將也不清楚。”
“啥?才五六千人?你他娘的,怎麽不早說?”
狠狠瞪了張勳一眼後,袁術立刻恢複常態,又坐迴了自己椅上:
“就這點兵有個屁用?還不夠塞牙縫的。張勳聽令,你速帶三萬兵士出營應戰,讓他們知道知道咱們的厲害!”
算上洛陽、弘農的援軍,曹軍目前兵力在七萬左右;
二袁方麵,加上從穎水調來的後備軍,約有九萬餘人。
從兵力來看,雙方差距不大,袁軍隻略占優勢。
但現在,曹軍卻莫名其妙的派了五千人馬前來挑釁,還不及總兵力的十分之一。
就憑這點兵力想拿下勝利,純屬癡人說夢,宛如以卵擊石。
所以在陸普看來,此舉一定另有玄機,他才不信華興和曹操會犯如此低級的錯誤!
於是,不等張勳離帳,就聽他再次說道:
“袁將軍,無論兵力或時點,敵軍此行都極為可疑,多半另有後招。所以陸某建議,隻派一萬兵力迎擊,以免中了敵軍埋伏或調虎離山之計。”
聽陸普這麽一講,袁術也覺得有理,當即改了軍令,讓張勳隻領了一萬兵力外出作戰。
待張勳走後,他又命人將此消息告知了袁紹,並通知營內兵士都做好戰鬥準備,以防情況有變。
……
一個時辰後。
沉寂了許久的帳門,終於傳來了一陣嘈雜之聲。
帳簾一開,就見張勳抱著光亮的銀盔,得意洋洋的走了進來。
“啟稟主公,末將不辱使命,已將來犯敵軍全部殲滅!”
此話一出,坐在正中的袁術立刻麵露欣喜,滿目自豪,感覺手下為自己爭了光。
但坐在其左右兩側的袁紹和陸普卻紛紛皺眉,眼中充滿疑惑。
待袁術道完嘉獎之詞,就聽陸普率先問道:
“張將軍,你能否跟我們講講剛才的戰鬥經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