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夏侯惇的暗示下,曹純很快就明白了對方的意思:
“將軍是說那些攻城武器?”
“沒錯!昨晚我派人外出打探,得知這些攻城武器夜裏都停在軍營外側。相比主帥的位置,更容易接近。隻要將這些武器毀了,敵軍就很難攻破城門,許昌之危也能得以緩解。所以在下認為,咱們理應將目標放在摧毀武器之上。”
袁軍所用的攻城武器不僅體型龐大,且做工複雜,絕不是一兩天就能輕易造好的。
隻要將這些武器毀了,短時間內袁軍的攻勢便會大打折扣。
效果雖然比不上擊殺主帥,但相比之下,它的風險較低,且更容易得手。
所以,在幾經思量之後,曹操還是聽取了夏侯惇的建議,決定當晚夜襲敵營,目標直指攻城武器。
既然隻是去破壞武器的,就必要去那麽多人了。
按照曹操的指令,夏侯惇和夏侯淵兩兄弟在當晚醜時各自領兵一萬,偷偷溜出了城門。
一半人手持兵器,另一半攜帶燃物,直奔二袁軍營,打算將對手的攻城武器統統燒毀。
可令人沒想到的是,就當曹軍抵達停放攻城武器的地點時,他們周邊突然亮起了無數火把!
隨後,就聽一陣遮天蓋地的呐喊聲從四麵八方湧出,殺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見此狀況,夏侯兄弟心知不妙,第一時間調轉馬頭,下令撤軍。
雖是勉強逃迴了許昌,但部隊損失慘重。
清點下來,與他們一同出征的兩萬兵士,隻有不到三千人逃了迴來,剩下的一萬七全被袁軍殺害。
此次夜襲,最終以慘敗收尾……
迴到許昌,夏侯兄弟連衣甲都沒換,便趕往了議事廳。
見到曹操後,二人是同時雙膝跪地,滿目愧疚的拜了下去:
“末將出兵不利,還請主公降罪。無論罪責大小,我二人絕無半句怨言!”
坐在主位的曹操,雖心中不悅,但聽完整件事的經過,他很清楚此事並怪不得夏侯兄弟,便起身上前想將這二人扶起:
“兩位將軍快快請起!此次失利與你二人無關,無需領罪。”
見曹操並無怪罪之意,夏侯惇的心裏就更加愧疚了,是死活不肯起來:
“主公,夜襲是我提的,兵也是我領去的,怎可能與我無關呢?還望主公重重責罰,否則元讓……誓死不起!”
“唉!主意雖是你出的,但最終的決定是我做的。我若不同意,你又豈能帶兵而出?所以要怪……也該怪我,而不是你們!”
強行將夏侯兄弟從地上扶起後,就聽曹操又二次說道:
“另外,就從你們剛說的情形來看,敵軍顯然早就猜到我軍會發動夜襲,便早早設下伏兵,等你們自投羅網。所以無論是誰領兵,最終的結果都不會有差,並非你二人之過。唉!這一次是我小瞧那袁氏兄弟了……”
聽主公這麽一講,夏侯惇的內心才好受了些,眼中的愧意也散去不少:
“主公,那接下來該如何是好?要不要過兩天……咱們再去試一次?”
聽聞此言,就見曹操搖頭歎息著道:
“唉!既然敵軍已然猜出我軍的意圖,那他們定會嚴防死守,去多少次也沒用。這夜襲之事……以後無需再提!”
說完,曹操便帶著一臉憂愁,起身離開了會廳。
……
經此一役,曹軍不僅白白損失了近兩萬兵力,營內的士氣也倍受打擊。
從上到下,每個人的臉上都掛著憂慮之色,城內的氣氛是一天比一天壓抑。
由於曹操不許外出迎敵,大夥隻能悶在城裏。
白天是嚴防死守,抵擋著袁軍雷雨般的攻勢;晚上則加班加點,全力修補城門。
但即便如此,也無法彌補投石器與衝車給城門帶來的損害,四麵城門每天都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產生著新的裂痕。
直到六日之後,在一枚巨石的撞擊下,許昌西側的城門終於扛不住了,被砸出了一個大洞。
洞口雖然隻有兩三人寬,並不難守。
但它的出現,就好似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瞬間將守兵的內心擊了個七零八落。
也不知是誰喊了聲“城門失守”後,門後的曹軍就好似退潮一般,瞬間四散而逃。
幾名膽大的袁軍則趁機從洞口鑽入,打開了城門,將上萬兵士放了進來。
常言道,好事不出門,惡事行千裏。
不到半柱香的功夫,西門被破的消息就傳遍了整個許昌。
為了活命,大部分兵士都選擇了放棄抵抗,跑的跑、降的降,隻有很少一部分性情堅毅的兵士,仍在街頭作戰。
但僅靠這點兵力,又怎麽可能擋得住城外數十萬大軍呢?
半個時辰後,許昌城內便被袁軍填的是滿滿當當。
曹軍是大勢已去,想再翻盤已絕無可能。
作為曹軍主帥,曹操本來正在北門附近視察。
聽說西門失守的消息後,曹操的第一個念頭便是棄城而逃。
但他跑了一圈才發現,每道城門之外都有袁軍駐守。
就靠他身邊的這點兵力,是絕無可能突圍而出的。
於是,曹操隻好帶著親兵扭頭向內城跑去。
內城,雖然沒有逃生之路,但有一圈三人多高的圍牆做保護。
隻要守好大門,多少還能抵擋一陣,比充滿敵軍的市井街道要安全得多。
在衛兵的保護下,曹操是邊走邊戰。
十來分鍾後,他們終於來到了內城附近。
但不幸的是,沒等他們抵達城下,從不遠處的街角裏突然鑽出了一夥袁軍。
少說也有兩三百人,正好停在了他們入城的必經之路上。
為首的將領是格外眼尖,第一時間就發現了身穿金甲的曹操,臉上也露出大喜之色:
“兄弟們,前麵那個穿金甲的矮子就是曹操!隻要殺了他,榮華富貴便享之不盡!可不能讓別人占了便宜,快跟我殺啊!”
在出征前,二袁便有言在先,無論生擒還是擊殺,隻要將曹操拿下,便有賞銀千兩。
所以,一聽金甲之人便是曹操,兵士們就跟打了雞血似得,瞬間一擁而上,將曹操一幹人等圍了結實。
“將軍是說那些攻城武器?”
“沒錯!昨晚我派人外出打探,得知這些攻城武器夜裏都停在軍營外側。相比主帥的位置,更容易接近。隻要將這些武器毀了,敵軍就很難攻破城門,許昌之危也能得以緩解。所以在下認為,咱們理應將目標放在摧毀武器之上。”
袁軍所用的攻城武器不僅體型龐大,且做工複雜,絕不是一兩天就能輕易造好的。
隻要將這些武器毀了,短時間內袁軍的攻勢便會大打折扣。
效果雖然比不上擊殺主帥,但相比之下,它的風險較低,且更容易得手。
所以,在幾經思量之後,曹操還是聽取了夏侯惇的建議,決定當晚夜襲敵營,目標直指攻城武器。
既然隻是去破壞武器的,就必要去那麽多人了。
按照曹操的指令,夏侯惇和夏侯淵兩兄弟在當晚醜時各自領兵一萬,偷偷溜出了城門。
一半人手持兵器,另一半攜帶燃物,直奔二袁軍營,打算將對手的攻城武器統統燒毀。
可令人沒想到的是,就當曹軍抵達停放攻城武器的地點時,他們周邊突然亮起了無數火把!
隨後,就聽一陣遮天蓋地的呐喊聲從四麵八方湧出,殺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見此狀況,夏侯兄弟心知不妙,第一時間調轉馬頭,下令撤軍。
雖是勉強逃迴了許昌,但部隊損失慘重。
清點下來,與他們一同出征的兩萬兵士,隻有不到三千人逃了迴來,剩下的一萬七全被袁軍殺害。
此次夜襲,最終以慘敗收尾……
迴到許昌,夏侯兄弟連衣甲都沒換,便趕往了議事廳。
見到曹操後,二人是同時雙膝跪地,滿目愧疚的拜了下去:
“末將出兵不利,還請主公降罪。無論罪責大小,我二人絕無半句怨言!”
坐在主位的曹操,雖心中不悅,但聽完整件事的經過,他很清楚此事並怪不得夏侯兄弟,便起身上前想將這二人扶起:
“兩位將軍快快請起!此次失利與你二人無關,無需領罪。”
見曹操並無怪罪之意,夏侯惇的心裏就更加愧疚了,是死活不肯起來:
“主公,夜襲是我提的,兵也是我領去的,怎可能與我無關呢?還望主公重重責罰,否則元讓……誓死不起!”
“唉!主意雖是你出的,但最終的決定是我做的。我若不同意,你又豈能帶兵而出?所以要怪……也該怪我,而不是你們!”
強行將夏侯兄弟從地上扶起後,就聽曹操又二次說道:
“另外,就從你們剛說的情形來看,敵軍顯然早就猜到我軍會發動夜襲,便早早設下伏兵,等你們自投羅網。所以無論是誰領兵,最終的結果都不會有差,並非你二人之過。唉!這一次是我小瞧那袁氏兄弟了……”
聽主公這麽一講,夏侯惇的內心才好受了些,眼中的愧意也散去不少:
“主公,那接下來該如何是好?要不要過兩天……咱們再去試一次?”
聽聞此言,就見曹操搖頭歎息著道:
“唉!既然敵軍已然猜出我軍的意圖,那他們定會嚴防死守,去多少次也沒用。這夜襲之事……以後無需再提!”
說完,曹操便帶著一臉憂愁,起身離開了會廳。
……
經此一役,曹軍不僅白白損失了近兩萬兵力,營內的士氣也倍受打擊。
從上到下,每個人的臉上都掛著憂慮之色,城內的氣氛是一天比一天壓抑。
由於曹操不許外出迎敵,大夥隻能悶在城裏。
白天是嚴防死守,抵擋著袁軍雷雨般的攻勢;晚上則加班加點,全力修補城門。
但即便如此,也無法彌補投石器與衝車給城門帶來的損害,四麵城門每天都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產生著新的裂痕。
直到六日之後,在一枚巨石的撞擊下,許昌西側的城門終於扛不住了,被砸出了一個大洞。
洞口雖然隻有兩三人寬,並不難守。
但它的出現,就好似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瞬間將守兵的內心擊了個七零八落。
也不知是誰喊了聲“城門失守”後,門後的曹軍就好似退潮一般,瞬間四散而逃。
幾名膽大的袁軍則趁機從洞口鑽入,打開了城門,將上萬兵士放了進來。
常言道,好事不出門,惡事行千裏。
不到半柱香的功夫,西門被破的消息就傳遍了整個許昌。
為了活命,大部分兵士都選擇了放棄抵抗,跑的跑、降的降,隻有很少一部分性情堅毅的兵士,仍在街頭作戰。
但僅靠這點兵力,又怎麽可能擋得住城外數十萬大軍呢?
半個時辰後,許昌城內便被袁軍填的是滿滿當當。
曹軍是大勢已去,想再翻盤已絕無可能。
作為曹軍主帥,曹操本來正在北門附近視察。
聽說西門失守的消息後,曹操的第一個念頭便是棄城而逃。
但他跑了一圈才發現,每道城門之外都有袁軍駐守。
就靠他身邊的這點兵力,是絕無可能突圍而出的。
於是,曹操隻好帶著親兵扭頭向內城跑去。
內城,雖然沒有逃生之路,但有一圈三人多高的圍牆做保護。
隻要守好大門,多少還能抵擋一陣,比充滿敵軍的市井街道要安全得多。
在衛兵的保護下,曹操是邊走邊戰。
十來分鍾後,他們終於來到了內城附近。
但不幸的是,沒等他們抵達城下,從不遠處的街角裏突然鑽出了一夥袁軍。
少說也有兩三百人,正好停在了他們入城的必經之路上。
為首的將領是格外眼尖,第一時間就發現了身穿金甲的曹操,臉上也露出大喜之色:
“兄弟們,前麵那個穿金甲的矮子就是曹操!隻要殺了他,榮華富貴便享之不盡!可不能讓別人占了便宜,快跟我殺啊!”
在出征前,二袁便有言在先,無論生擒還是擊殺,隻要將曹操拿下,便有賞銀千兩。
所以,一聽金甲之人便是曹操,兵士們就跟打了雞血似得,瞬間一擁而上,將曹操一幹人等圍了結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