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人?誰啊?男的女的?”張遼是一臉的好奇。
“當然是男人了,而且是兩位重量級的人物!”
呂玲綺雖然沒有張遼那麽好事,但聽華興說完“重量級”三個字後,她也情不自禁的豎起了耳朵。
“師傅,你就別賣關子了!快說吧,你到底見誰了啊?”
“嗬嗬,這兩個人你們都知道,他們就是……”
又拖了一個長長的尾音後,華興才終於道出了這兩個名字:
“袁紹和袁術!”
此話一出,張遼和呂玲綺是不約而同的露出了驚愕之色。
“師傅,你是在說笑吧?咱們正和他們打仗呢,你、你怎麽可能見到他們?”
“嗬嗬,這個就不用你操心了,為師自有妙計!據我所知,袁術這兩天便會對陳留發動佯攻……”
一臉神秘的笑了笑後,華興便將二袁的進攻計劃,一五一十的告訴了張、呂二人。
張遼雖對“見麵”一事充滿了好奇,但見師傅不肯透漏,他也隻好放棄探究,轉而聊起了進攻之事:
“哦!他們想靠佯攻陳留分散許昌的兵力?這個主意倒是不錯,就不知道曹操會不會上當呢?”
“按理說不會!”華興則搖頭迴道:
“我之前有跟他講過,陳留由我來守。隻要他信得過我,就不會輕易分兵。”
“沒錯!將軍是有說過。”
在一旁聆聽了許久的呂玲綺,也在此時加入了探討:
“但可惜的是,您現在既不在許昌,也不在陳留。再加上,曹操還有一大半手下都支持營救陳留。在這種情況下,曹操真的很難不為所動啊!”
不得不說,呂玲綺的分析不無道理。
聽完之後,華興的眼底也不由自主的閃過一抹擔憂之色:
“唉!但願曹操能頂住壓力。他一旦分兵而出,此戰就很難翻盤了……”
“師傅,那你有沒有傳書告訴曹操呢?”
“嗯,我有給子龍發信,讓他替我轉告曹操,希望子龍能說服對方吧……”
“如果曹操沒有發兵救陳,那二袁準備什麽時候匯合兵力呢?”過了十來秒後,就聽張遼在一旁二次問道。
“倘若曹操沒有中計,按照計劃,袁術的五萬大軍隻會在陳留城下逗留三日,之後便會轉向許昌,與袁紹匯合。”
“隻有三日啊……”
聞言後,就見張遼一邊扳著手指,一邊分析著道:
“從陳留到許昌,也就二三日的腳程。這麽說來,二袁最快會在五日後對許昌發動進攻?”
“沒錯!所以咱們爭取要在五日之內趕迴許昌。”
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後,張遼突然又想起一事,張口便道:
“對了師傅,您到現在還沒跟我們說呢,咱們到底去弘農幹嘛?”
“嗬嗬,還能幹嗎?”一陣微笑過後,華興終於道出了他此行的意圖:
“當然是去借兵嘍!”
聽到“借兵”二字,張遼立馬顯出了一臉的苦笑:
“師傅,您不是開玩笑吧?當初……咱們不僅偷了人家的物資,還拐走了上百兵士。高將軍不找咱們算賬,就謝天謝地了。他怎麽可能借兵給咱們呢?”
“唉!你說得這些,我能不知道嗎?”華興則搖頭輕歎著道:
“但如今,就靠許昌那點兵力,肯定是無法與敵軍二十萬大軍抗衡的。所以就算再難,咱們也得幫曹操借到援軍!”
“可是、可是……”
“不要可是了!”
見張遼還是一臉的猶豫,華興直接打斷了對方:
“正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連試都沒試,你又怎知一定會失敗呢?你要是怕死,現在就調頭迴去,我是絕不會阻攔你的。”
“我才不是怕死呢!”張遼立刻反駁道:
“我隻是擔心陳宮會借機報仇。您是不知道,那陳公台可是出了名的小心眼。當初咱們擺了他一道,現在主動送上門去,他是絕不會輕易放過咱們的……哎?師傅,你怎走了?你有沒有聽我說話啊?”
看自己嘟嘟了半天,可華興就好似吃了秤砣般,仍是一臉堅定的向前走去。
張遼隻得無奈的搖了搖頭,催馬追了上去:
“唉!算了、算了,那我就舍命陪君子,跟您去試上一遭吧!不過師傅啊,我心裏其實還有個問題。”
“嗬嗬,王子殿下請問吧。”華興一臉無奈道。
“王子殿下?”
聽到這個奇怪的稱唿,張遼是一臉的懵圈:
“您是叫誰啊?”
“當然是叫你了——問題王子!”
“哦,嘿嘿,您是說這個啊……我保證,這是最後一個了,問完我就閉嘴。”
撓頭訕笑之後,就聽張遼開口問道:
“我知道咱們和曹軍有同盟之約,援救對方也是理所當然。但我怎麽感覺,對這場戰役,您似乎比曹操還要上心啊?不僅將咱們所有兵力都調去了許昌,現在還要親自冒險去弘農借兵……這裏邊是不是還有其他什麽原因啊?”
張遼的感覺一點也不錯,華興對此戰的上心程度,絲毫不比曹操低。
因為這場戰鬥,從表麵上看是二袁與曹操的對決,其但實是華興和陸普之間的較量。
一旦曹操敗北,就意味著三國的格局會被徹底打亂。
到那時,這段黑暗的曆史便會持續更久,令中華文明再次倒退,並深陷戰亂之中。
所以無論如何,華興都得幫曹操拿下此役,不能讓敵人的奸計得逞。
但具體的緣由,華興一時間也很難跟張遼解釋清楚。
所以想了想後,他隻能含糊其辭的迴了一句:
“你說的沒錯!此戰確實非常重要。因為在我看來,唯有曹操取勝,方能天下太平!所以此戰不光是我,希望各位也能拚盡全力!”
說完此話,華興便不再解釋,馬鞭一揮,快步向西方奔去。
……
次日一早,華興帶著一行人等抵達了弘農城下。
由於華興和張遼都是弘農城內的名人,所以根本不用自報姓名,守城的衛兵很快就認出了來者,第一時間將他們到來的消息傳入了營中。
常言道: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一聽華興和張遼來了,正在營內晨練的高順,當即麵露喜色。
正打算出門迎接,卻被站在一旁麵色陰冷的陳宮給攔住了:
“高將軍請留步!老夫以為,他二人此刻來訪,定沒什麽好事,還是不見為妙!”
“當然是男人了,而且是兩位重量級的人物!”
呂玲綺雖然沒有張遼那麽好事,但聽華興說完“重量級”三個字後,她也情不自禁的豎起了耳朵。
“師傅,你就別賣關子了!快說吧,你到底見誰了啊?”
“嗬嗬,這兩個人你們都知道,他們就是……”
又拖了一個長長的尾音後,華興才終於道出了這兩個名字:
“袁紹和袁術!”
此話一出,張遼和呂玲綺是不約而同的露出了驚愕之色。
“師傅,你是在說笑吧?咱們正和他們打仗呢,你、你怎麽可能見到他們?”
“嗬嗬,這個就不用你操心了,為師自有妙計!據我所知,袁術這兩天便會對陳留發動佯攻……”
一臉神秘的笑了笑後,華興便將二袁的進攻計劃,一五一十的告訴了張、呂二人。
張遼雖對“見麵”一事充滿了好奇,但見師傅不肯透漏,他也隻好放棄探究,轉而聊起了進攻之事:
“哦!他們想靠佯攻陳留分散許昌的兵力?這個主意倒是不錯,就不知道曹操會不會上當呢?”
“按理說不會!”華興則搖頭迴道:
“我之前有跟他講過,陳留由我來守。隻要他信得過我,就不會輕易分兵。”
“沒錯!將軍是有說過。”
在一旁聆聽了許久的呂玲綺,也在此時加入了探討:
“但可惜的是,您現在既不在許昌,也不在陳留。再加上,曹操還有一大半手下都支持營救陳留。在這種情況下,曹操真的很難不為所動啊!”
不得不說,呂玲綺的分析不無道理。
聽完之後,華興的眼底也不由自主的閃過一抹擔憂之色:
“唉!但願曹操能頂住壓力。他一旦分兵而出,此戰就很難翻盤了……”
“師傅,那你有沒有傳書告訴曹操呢?”
“嗯,我有給子龍發信,讓他替我轉告曹操,希望子龍能說服對方吧……”
“如果曹操沒有發兵救陳,那二袁準備什麽時候匯合兵力呢?”過了十來秒後,就聽張遼在一旁二次問道。
“倘若曹操沒有中計,按照計劃,袁術的五萬大軍隻會在陳留城下逗留三日,之後便會轉向許昌,與袁紹匯合。”
“隻有三日啊……”
聞言後,就見張遼一邊扳著手指,一邊分析著道:
“從陳留到許昌,也就二三日的腳程。這麽說來,二袁最快會在五日後對許昌發動進攻?”
“沒錯!所以咱們爭取要在五日之內趕迴許昌。”
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後,張遼突然又想起一事,張口便道:
“對了師傅,您到現在還沒跟我們說呢,咱們到底去弘農幹嘛?”
“嗬嗬,還能幹嗎?”一陣微笑過後,華興終於道出了他此行的意圖:
“當然是去借兵嘍!”
聽到“借兵”二字,張遼立馬顯出了一臉的苦笑:
“師傅,您不是開玩笑吧?當初……咱們不僅偷了人家的物資,還拐走了上百兵士。高將軍不找咱們算賬,就謝天謝地了。他怎麽可能借兵給咱們呢?”
“唉!你說得這些,我能不知道嗎?”華興則搖頭輕歎著道:
“但如今,就靠許昌那點兵力,肯定是無法與敵軍二十萬大軍抗衡的。所以就算再難,咱們也得幫曹操借到援軍!”
“可是、可是……”
“不要可是了!”
見張遼還是一臉的猶豫,華興直接打斷了對方:
“正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連試都沒試,你又怎知一定會失敗呢?你要是怕死,現在就調頭迴去,我是絕不會阻攔你的。”
“我才不是怕死呢!”張遼立刻反駁道:
“我隻是擔心陳宮會借機報仇。您是不知道,那陳公台可是出了名的小心眼。當初咱們擺了他一道,現在主動送上門去,他是絕不會輕易放過咱們的……哎?師傅,你怎走了?你有沒有聽我說話啊?”
看自己嘟嘟了半天,可華興就好似吃了秤砣般,仍是一臉堅定的向前走去。
張遼隻得無奈的搖了搖頭,催馬追了上去:
“唉!算了、算了,那我就舍命陪君子,跟您去試上一遭吧!不過師傅啊,我心裏其實還有個問題。”
“嗬嗬,王子殿下請問吧。”華興一臉無奈道。
“王子殿下?”
聽到這個奇怪的稱唿,張遼是一臉的懵圈:
“您是叫誰啊?”
“當然是叫你了——問題王子!”
“哦,嘿嘿,您是說這個啊……我保證,這是最後一個了,問完我就閉嘴。”
撓頭訕笑之後,就聽張遼開口問道:
“我知道咱們和曹軍有同盟之約,援救對方也是理所當然。但我怎麽感覺,對這場戰役,您似乎比曹操還要上心啊?不僅將咱們所有兵力都調去了許昌,現在還要親自冒險去弘農借兵……這裏邊是不是還有其他什麽原因啊?”
張遼的感覺一點也不錯,華興對此戰的上心程度,絲毫不比曹操低。
因為這場戰鬥,從表麵上看是二袁與曹操的對決,其但實是華興和陸普之間的較量。
一旦曹操敗北,就意味著三國的格局會被徹底打亂。
到那時,這段黑暗的曆史便會持續更久,令中華文明再次倒退,並深陷戰亂之中。
所以無論如何,華興都得幫曹操拿下此役,不能讓敵人的奸計得逞。
但具體的緣由,華興一時間也很難跟張遼解釋清楚。
所以想了想後,他隻能含糊其辭的迴了一句:
“你說的沒錯!此戰確實非常重要。因為在我看來,唯有曹操取勝,方能天下太平!所以此戰不光是我,希望各位也能拚盡全力!”
說完此話,華興便不再解釋,馬鞭一揮,快步向西方奔去。
……
次日一早,華興帶著一行人等抵達了弘農城下。
由於華興和張遼都是弘農城內的名人,所以根本不用自報姓名,守城的衛兵很快就認出了來者,第一時間將他們到來的消息傳入了營中。
常言道: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一聽華興和張遼來了,正在營內晨練的高順,當即麵露喜色。
正打算出門迎接,卻被站在一旁麵色陰冷的陳宮給攔住了:
“高將軍請留步!老夫以為,他二人此刻來訪,定沒什麽好事,還是不見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