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若,既然人齊了,咱們就開始吧。你先把這兩天取得的最新情報,和大夥通報一下!”
此言一出,廳內瞬間安靜了下來。
隨後,坐在左排首位的荀彧起身而立,為大夥通報起了最新軍情。
荀彧講述的情報,共由兩部分組成:
第一,敵軍的最新動向。
近幾日,無論是哥哥袁紹,還是弟弟袁術,二人都沒什麽動靜。
跟幾天前一樣,一直在原地待命,似乎是在等待進攻時機;
第二,是己方的最新消息。
為了鼓舞士氣,荀彧一上來,就將華興帶來了一萬援軍的好消息告訴了大夥。
雖然比起敵軍的二十萬大軍,這一萬兵力算不了什麽。
但這段時間裏,重壓之下的曹軍眾將,真的很久沒有聽到過“好消息”了。
一聽此言,眾人當場麵露欣喜,人人都向華興投去了感激的目光。
但是,好景不長。
在曹操的示意下,荀彧沒過多久便將華興的那幾點推測道了出來。
此話一出,立刻引發了眾人的熱議。
“喔!難怪袁術要駐兵陳留以東,原來是想堵我退路,奪取兗州啊?”
作為曹操的長子,曹昂是第一個發表了看法:
“父親,要我說,咱們應該即刻啟程,發兵陳留,決不能讓敵軍得逞!”
話音一落,就見坐在曹昂附近的曹純、任俊、典韋等人連連點頭,表示了支持。
可坐在曹昂對麵,曹操的同族堂弟——曹仁,卻並不認同此事,很快就聽他出言說道:
“主公,我倒認為咱們不可發兵陳留!我軍雖是多了一萬援軍,但整體兵力,還是與對方相差甚遠。若再拆分而開,隻會令形勢更加窘迫。到時候,很可能是許昌、陳留一個也守不住。所以,我不建議分兵支援。”
曹仁此言也不無道理,很快就得到了曹休、王必、張邈等人的讚成。
“曹仁將軍,你說的沒錯,分兵支援的確是有風險……”在短暫思量後,夏侯淵也加入了討論:
“可要是不去的話,不就等於將陳留拱手讓人了嗎?陳留隻有一千守兵,靠這點兵力,怕是一天都堅持不下來啊!”
夏侯淵所言不假,在十萬大軍的麵前,一千守兵真的可以忽略不計了。
隻要袁術發動進攻,此刻的陳留就好似空城一般,一日之內便會淪陷。
可不等曹仁開口,坐在夏侯淵身邊的夏侯惇,忽然拍了拍自家兄弟的小臂道:
“妙才老弟,若是能守的住,咱們定不會輕易放棄。但現在的情況是,即便給陳留調去三萬兵力,就能擋住袁術的十萬大軍了嗎?去了,會不會也是白搭呢?”
“元讓兄,我知道你的擔憂。”夏侯淵立馬扭頭迴道:
“可要是不去,不僅會丟了陳留,咱們退往兗州的道路也會被徹底堵死。到那時,一旦許昌失守,我軍可就真的無路可退了啊!”
關於是否發兵陳留一事,曹軍眾將目前分為兩派:
一派認為應該分兵而救,另一派則希望堅守許昌,雙方是各執一詞,互不相讓。
由於這兩個方案是各有利弊,且均有風險,所以曹操一時間也不知該如何決斷。
坐在椅上頻頻皺眉,始終未曾開口。
大約又聽了兩三分鍾,見場內所言再無新意,他才出言打斷了眾人:
“好了、好了,你們說的我都明白。至於該如何行事,本將軍還需再考慮一番……對了!”
說到這兒,曹操忽然想起,他請來的援兵華興還一言未發呢!
趕忙扭過頭去,望著華興問道:
“華老弟,在這件事上,你怎麽看啊?”
“呃,華某的建議是……”
拖了個長長的尾音後,就見華興一邊從椅上站起,一邊抱起雙拳,神情自若的迴道:
“陳留……必須救!”
“理由呢?”
“理由……剛剛大夥都說過了:一是不能拱手送城;二是,不能讓對方切斷我軍退路,這兩點我都讚成。”
此話一出,就見剛剛支持“營救”的將領,瞬間麵露喜色,對華興投去了讚許的目光。
而那些反對派們,則一個個嗤之以鼻,眼中也閃起了不屑之色。
對將領們的反應,曹操並未在意,很快就聽他又出言問道:
“華老弟,你說的這些都沒錯。如果兵力充足的話,為兄定會毫不猶豫的發兵支援。可現在,就算加上你的兵力,咱們一共才有六萬兵,對付袁紹都尚不夠用,若再分出一部分前往陳留的話……很可能會導致兩城全部失守啊!老弟難道不擔心此事嗎?”
“不瞞曹兄,此事我也頗為擔心!”
聽過曹操此言,華興卻出乎意料的點起了腦袋:
“所以,我並不建議從許昌分兵支援!”
此話一出,不僅曹操麵露困惑,在場的眾將也紛紛顯出了不解之色。
“啊?不從許昌分兵?那、那從何而來啊?難道老弟是說兗州的降卒?唉!實不相瞞,那些降卒暫時還派不上用場……”
見對方誤會了自己,華興第一時間搖頭迴道:
“曹兄,有關降卒之事,文若兄早都告訴我了,我並無調用之意。”
“什麽?”
一聽不用降卒,曹操的困惑之情瞬間又翻了一倍:
“不用?那、那由誰去救啊?華老弟,你的話我怎麽越來越聽不懂了啊?”
麵對眾人的疑惑,站在場內的華興,突然露出一副神秘的笑容,胸有成竹的說道:
“陳留,由我去救……就夠了!”
……
當晚酉時,曹操書房。
此刻屋內正坐有五人,分別是曹操、荀彧、夏侯惇、夏侯淵和曹昂。
五人剛聊了沒幾句,就聽到屋外傳來了一陣敲門聲,來者正是下午才見過的華興。
待華興剛一落座,荀彧就一邊斟茶,一邊迫不及待的打破了沉寂:
“華將軍,現在可以告訴我們你的計劃了吧?”
下午在議事廳內,說完“陳留由我去救”後,華興便當場離開了會廳。
搞得曹操等人是一頭霧水,不明白華興的葫蘆裏到底賣得什麽藥。
命荀彧前去一問才知曉,原來華興是擔心隔牆有耳,所以沒有當眾告知計劃。
為了弄清此事,曹操便安排了第二次見麵,也就是現在這場小型聚會。
此言一出,廳內瞬間安靜了下來。
隨後,坐在左排首位的荀彧起身而立,為大夥通報起了最新軍情。
荀彧講述的情報,共由兩部分組成:
第一,敵軍的最新動向。
近幾日,無論是哥哥袁紹,還是弟弟袁術,二人都沒什麽動靜。
跟幾天前一樣,一直在原地待命,似乎是在等待進攻時機;
第二,是己方的最新消息。
為了鼓舞士氣,荀彧一上來,就將華興帶來了一萬援軍的好消息告訴了大夥。
雖然比起敵軍的二十萬大軍,這一萬兵力算不了什麽。
但這段時間裏,重壓之下的曹軍眾將,真的很久沒有聽到過“好消息”了。
一聽此言,眾人當場麵露欣喜,人人都向華興投去了感激的目光。
但是,好景不長。
在曹操的示意下,荀彧沒過多久便將華興的那幾點推測道了出來。
此話一出,立刻引發了眾人的熱議。
“喔!難怪袁術要駐兵陳留以東,原來是想堵我退路,奪取兗州啊?”
作為曹操的長子,曹昂是第一個發表了看法:
“父親,要我說,咱們應該即刻啟程,發兵陳留,決不能讓敵軍得逞!”
話音一落,就見坐在曹昂附近的曹純、任俊、典韋等人連連點頭,表示了支持。
可坐在曹昂對麵,曹操的同族堂弟——曹仁,卻並不認同此事,很快就聽他出言說道:
“主公,我倒認為咱們不可發兵陳留!我軍雖是多了一萬援軍,但整體兵力,還是與對方相差甚遠。若再拆分而開,隻會令形勢更加窘迫。到時候,很可能是許昌、陳留一個也守不住。所以,我不建議分兵支援。”
曹仁此言也不無道理,很快就得到了曹休、王必、張邈等人的讚成。
“曹仁將軍,你說的沒錯,分兵支援的確是有風險……”在短暫思量後,夏侯淵也加入了討論:
“可要是不去的話,不就等於將陳留拱手讓人了嗎?陳留隻有一千守兵,靠這點兵力,怕是一天都堅持不下來啊!”
夏侯淵所言不假,在十萬大軍的麵前,一千守兵真的可以忽略不計了。
隻要袁術發動進攻,此刻的陳留就好似空城一般,一日之內便會淪陷。
可不等曹仁開口,坐在夏侯淵身邊的夏侯惇,忽然拍了拍自家兄弟的小臂道:
“妙才老弟,若是能守的住,咱們定不會輕易放棄。但現在的情況是,即便給陳留調去三萬兵力,就能擋住袁術的十萬大軍了嗎?去了,會不會也是白搭呢?”
“元讓兄,我知道你的擔憂。”夏侯淵立馬扭頭迴道:
“可要是不去,不僅會丟了陳留,咱們退往兗州的道路也會被徹底堵死。到那時,一旦許昌失守,我軍可就真的無路可退了啊!”
關於是否發兵陳留一事,曹軍眾將目前分為兩派:
一派認為應該分兵而救,另一派則希望堅守許昌,雙方是各執一詞,互不相讓。
由於這兩個方案是各有利弊,且均有風險,所以曹操一時間也不知該如何決斷。
坐在椅上頻頻皺眉,始終未曾開口。
大約又聽了兩三分鍾,見場內所言再無新意,他才出言打斷了眾人:
“好了、好了,你們說的我都明白。至於該如何行事,本將軍還需再考慮一番……對了!”
說到這兒,曹操忽然想起,他請來的援兵華興還一言未發呢!
趕忙扭過頭去,望著華興問道:
“華老弟,在這件事上,你怎麽看啊?”
“呃,華某的建議是……”
拖了個長長的尾音後,就見華興一邊從椅上站起,一邊抱起雙拳,神情自若的迴道:
“陳留……必須救!”
“理由呢?”
“理由……剛剛大夥都說過了:一是不能拱手送城;二是,不能讓對方切斷我軍退路,這兩點我都讚成。”
此話一出,就見剛剛支持“營救”的將領,瞬間麵露喜色,對華興投去了讚許的目光。
而那些反對派們,則一個個嗤之以鼻,眼中也閃起了不屑之色。
對將領們的反應,曹操並未在意,很快就聽他又出言問道:
“華老弟,你說的這些都沒錯。如果兵力充足的話,為兄定會毫不猶豫的發兵支援。可現在,就算加上你的兵力,咱們一共才有六萬兵,對付袁紹都尚不夠用,若再分出一部分前往陳留的話……很可能會導致兩城全部失守啊!老弟難道不擔心此事嗎?”
“不瞞曹兄,此事我也頗為擔心!”
聽過曹操此言,華興卻出乎意料的點起了腦袋:
“所以,我並不建議從許昌分兵支援!”
此話一出,不僅曹操麵露困惑,在場的眾將也紛紛顯出了不解之色。
“啊?不從許昌分兵?那、那從何而來啊?難道老弟是說兗州的降卒?唉!實不相瞞,那些降卒暫時還派不上用場……”
見對方誤會了自己,華興第一時間搖頭迴道:
“曹兄,有關降卒之事,文若兄早都告訴我了,我並無調用之意。”
“什麽?”
一聽不用降卒,曹操的困惑之情瞬間又翻了一倍:
“不用?那、那由誰去救啊?華老弟,你的話我怎麽越來越聽不懂了啊?”
麵對眾人的疑惑,站在場內的華興,突然露出一副神秘的笑容,胸有成竹的說道:
“陳留,由我去救……就夠了!”
……
當晚酉時,曹操書房。
此刻屋內正坐有五人,分別是曹操、荀彧、夏侯惇、夏侯淵和曹昂。
五人剛聊了沒幾句,就聽到屋外傳來了一陣敲門聲,來者正是下午才見過的華興。
待華興剛一落座,荀彧就一邊斟茶,一邊迫不及待的打破了沉寂:
“華將軍,現在可以告訴我們你的計劃了吧?”
下午在議事廳內,說完“陳留由我去救”後,華興便當場離開了會廳。
搞得曹操等人是一頭霧水,不明白華興的葫蘆裏到底賣得什麽藥。
命荀彧前去一問才知曉,原來華興是擔心隔牆有耳,所以沒有當眾告知計劃。
為了弄清此事,曹操便安排了第二次見麵,也就是現在這場小型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