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這小子是越說越離譜了,華興雖然隱約猜到了什麽,但他並未直接道破,而是轉口說道:
“老弟,咱哥倆之間用不著來這些虛的,有什麽事你就直說吧!”
聽華興這麽一說,劉協也就沒再拐彎抹角,而是帶著一臉諂媚說道:
“大哥送小弟的書,小弟昨日已拜讀完畢。不知今日……大哥有沒有將第二本帶來啊?”
“哦?你這麽快就看完了啊?”
華興這麽講,純屬明知故問。
他昨天送給劉協的畫書,滿共還不到三十頁,而且漢字很少,大多都是圖畫。
就算看得再慢,劉協也不可能一下午還看不完一本。
“當然了!小弟昨天用了一炷香的時間就看完了。這書真的是太好看了,隻看一遍都不過癮,之後我又看了好幾遍呢。隻可惜,第一本講到大娃被抓後就沒有了……”
遺憾的搖了搖頭後,就見劉協滿目期待的說道:
“大哥,你就別賣關子了,你到底有沒有帶第二本啊?”
“嗬嗬,帶,肯定是帶了。”微笑著點了點頭後,華興從懷中取出了第二本漫畫書。
但他並沒有第一時間將此書交給劉協,而是拿在手中自顧自的翻閱起來:
“第二本名叫《夢窟迷境》,講的是二娃出山救爺爺的故事。比起大娃,二娃的本領更神奇了,不僅有千裏眼,還有順風耳,而且他本身也是非常的聰明……”
聽過華興的介紹,劉協的心裏是又急又癢,好想現在就拿過來欣賞。
但見對方遲遲沒有交出之意,作為弱勢的一方,劉協自然不敢出手搶奪,隻能主動湊到了華興身邊,伸長脖子偷瞄了起來。
可是好景不長,他才剛看一頁半,就聽華興啪的一聲將書頁合上了:
“對了老弟,互不侵犯協議的事,你考慮的怎麽樣了?我記得昨天,你好像還沒給我最終答複啊?”
劉協雖然年幼,但他也看得出,對方多半是想以此書要挾自己。
若“表現”不好的話,華興是不會將此書送給他的。
但退一步講,劉協本就對互不侵犯協議沒什麽異議,再加上他確實很想拿到第二本畫書,所以幾乎沒怎麽考慮,劉協便給出了他的答案:
“大哥,協議的事小弟其實早就考慮好了,我是舉雙手讚成!隻要伏大人那過得去,我這就沒有任何問題,大哥盡管放心!”
“嗯,有你這句話,大哥就安心了!至於伏大人那邊你不用擔心,交給我就是!”
滿意的笑了笑後,聽過答案的華興才將手中的書冊緩緩向劉協送去。
可剛遞了一半,就見華興手臂驟停,又張口說了一句:
“哎!對了,我還有件事想跟老弟絮叨絮叨。”
見滿心期待的畫書就這麽停在了半路,劉協的心裏別提有多苦了,他恨不得當場爆上兩句粗口。
但礙於此刻的形勢,他又不敢當場發作,隻能眼巴巴的瞅著畫書,強裝笑容問道:
“呃,大哥還有什麽吩咐?小弟洗耳恭聽。”
“嗯,是件私事,我想找老弟幫幫忙。”
為了不讓劉協等得太久,華興開門見山的道:“老弟還不記得董卓有一個孫女,名叫董白啊?”
“董白?”
聽到這個名字,劉協先是愣了一下,隔了兩三秒後,他才想起了此人:
“哦!就是以前的渭陽君吧?”
“沒錯,正是此人!之前因為董卓之故,她不僅被罷免了郡君的稱號,也被列入了通緝的行列,一直以來都不敢出門見人。我的意思是,老弟能不能想個辦法,把這個通緝給消了啊?”
由於董白被漢室通緝之故,她去任何城池都很不方便。
尤其是去洛陽、弘農等地,更是危險重重,一旦被人發現,就有被抓走的風險。
所以華興在很早之前,就想要解決這個問題,但一直沒有好的辦法。
直到今天,他終於等到了良機。
“啊?取消通緝?大哥,董白可是董卓的親孫女,按照律法,她是必須誅殺的。再說了,董老賊可是死在你的手中,董白理應對你恨之入骨才對,你為何要替她求情呢?”
劉協是一臉困惑,他實在想不明白,華興為什麽要替仇人講話。
麵對劉協的詢問,華興也知道,他若給不出一個合適的理由,對方一來不願答允,二來就算答應了,也不會重視此事。
所以,為了讓此事更好的執行下去,華興在三思過後,還是決定將實情道了出來:
“不瞞老弟,當初我挾持董姑娘出宮時,她確實非常恨我,幾次都想殺我報仇……但話說迴來,就算再想報仇,那也得先活命不是?董白不過是一弱女子,舉目無親不說,當時還被朝廷通緝,單靠她一人定是無法在這亂世中存活的,所以她雖然心有不甘,但也隻能先與我同行……後來,隨著接觸越來越多,她心中的恨意倒是化解了不少,如今我二人已化敵為友,都住在鐶轅村內……”
在講述過往之時,華興的腦中又顯出了不少當時的場景。
一想起董白之前跟自己“鬧別扭”的模樣,華興的臉上不禁露出了淡淡的笑容。時而搖頭,時而歎息,往事曆曆在目。
劉協雖然人小,但心眼不小。
看過華興的表情後,他很快就猜到了什麽,一邊撓著頭一邊恍然大悟的說了一句:
“哦!我明白了。原來是大哥喜歡上董姑娘了啊?”
沒想到對方居然說了這麽一句“大實話”出來,華興當場一驚。
但為了掩飾內心的不安,他立馬故作不悅的道:
“胡說八道!我、我什麽時候說我喜歡董姑娘了?我們隻是化、化敵為友而已,沒有其他亂七八糟的東西,老弟不要亂猜!”
見華興不肯承認,劉協立馬偷笑了兩聲。
心說,大哥平日做起事來都是雷厲風行的,怎麽在感情的事上卻是如此婆媽,連喜歡都不敢承認呢?
但為了盡快拿到期盼已久書籍,就算心中不信,劉協也不敢當場反駁,隻能順著華興的意思點起了腦袋。
“老弟,咱哥倆之間用不著來這些虛的,有什麽事你就直說吧!”
聽華興這麽一說,劉協也就沒再拐彎抹角,而是帶著一臉諂媚說道:
“大哥送小弟的書,小弟昨日已拜讀完畢。不知今日……大哥有沒有將第二本帶來啊?”
“哦?你這麽快就看完了啊?”
華興這麽講,純屬明知故問。
他昨天送給劉協的畫書,滿共還不到三十頁,而且漢字很少,大多都是圖畫。
就算看得再慢,劉協也不可能一下午還看不完一本。
“當然了!小弟昨天用了一炷香的時間就看完了。這書真的是太好看了,隻看一遍都不過癮,之後我又看了好幾遍呢。隻可惜,第一本講到大娃被抓後就沒有了……”
遺憾的搖了搖頭後,就見劉協滿目期待的說道:
“大哥,你就別賣關子了,你到底有沒有帶第二本啊?”
“嗬嗬,帶,肯定是帶了。”微笑著點了點頭後,華興從懷中取出了第二本漫畫書。
但他並沒有第一時間將此書交給劉協,而是拿在手中自顧自的翻閱起來:
“第二本名叫《夢窟迷境》,講的是二娃出山救爺爺的故事。比起大娃,二娃的本領更神奇了,不僅有千裏眼,還有順風耳,而且他本身也是非常的聰明……”
聽過華興的介紹,劉協的心裏是又急又癢,好想現在就拿過來欣賞。
但見對方遲遲沒有交出之意,作為弱勢的一方,劉協自然不敢出手搶奪,隻能主動湊到了華興身邊,伸長脖子偷瞄了起來。
可是好景不長,他才剛看一頁半,就聽華興啪的一聲將書頁合上了:
“對了老弟,互不侵犯協議的事,你考慮的怎麽樣了?我記得昨天,你好像還沒給我最終答複啊?”
劉協雖然年幼,但他也看得出,對方多半是想以此書要挾自己。
若“表現”不好的話,華興是不會將此書送給他的。
但退一步講,劉協本就對互不侵犯協議沒什麽異議,再加上他確實很想拿到第二本畫書,所以幾乎沒怎麽考慮,劉協便給出了他的答案:
“大哥,協議的事小弟其實早就考慮好了,我是舉雙手讚成!隻要伏大人那過得去,我這就沒有任何問題,大哥盡管放心!”
“嗯,有你這句話,大哥就安心了!至於伏大人那邊你不用擔心,交給我就是!”
滿意的笑了笑後,聽過答案的華興才將手中的書冊緩緩向劉協送去。
可剛遞了一半,就見華興手臂驟停,又張口說了一句:
“哎!對了,我還有件事想跟老弟絮叨絮叨。”
見滿心期待的畫書就這麽停在了半路,劉協的心裏別提有多苦了,他恨不得當場爆上兩句粗口。
但礙於此刻的形勢,他又不敢當場發作,隻能眼巴巴的瞅著畫書,強裝笑容問道:
“呃,大哥還有什麽吩咐?小弟洗耳恭聽。”
“嗯,是件私事,我想找老弟幫幫忙。”
為了不讓劉協等得太久,華興開門見山的道:“老弟還不記得董卓有一個孫女,名叫董白啊?”
“董白?”
聽到這個名字,劉協先是愣了一下,隔了兩三秒後,他才想起了此人:
“哦!就是以前的渭陽君吧?”
“沒錯,正是此人!之前因為董卓之故,她不僅被罷免了郡君的稱號,也被列入了通緝的行列,一直以來都不敢出門見人。我的意思是,老弟能不能想個辦法,把這個通緝給消了啊?”
由於董白被漢室通緝之故,她去任何城池都很不方便。
尤其是去洛陽、弘農等地,更是危險重重,一旦被人發現,就有被抓走的風險。
所以華興在很早之前,就想要解決這個問題,但一直沒有好的辦法。
直到今天,他終於等到了良機。
“啊?取消通緝?大哥,董白可是董卓的親孫女,按照律法,她是必須誅殺的。再說了,董老賊可是死在你的手中,董白理應對你恨之入骨才對,你為何要替她求情呢?”
劉協是一臉困惑,他實在想不明白,華興為什麽要替仇人講話。
麵對劉協的詢問,華興也知道,他若給不出一個合適的理由,對方一來不願答允,二來就算答應了,也不會重視此事。
所以,為了讓此事更好的執行下去,華興在三思過後,還是決定將實情道了出來:
“不瞞老弟,當初我挾持董姑娘出宮時,她確實非常恨我,幾次都想殺我報仇……但話說迴來,就算再想報仇,那也得先活命不是?董白不過是一弱女子,舉目無親不說,當時還被朝廷通緝,單靠她一人定是無法在這亂世中存活的,所以她雖然心有不甘,但也隻能先與我同行……後來,隨著接觸越來越多,她心中的恨意倒是化解了不少,如今我二人已化敵為友,都住在鐶轅村內……”
在講述過往之時,華興的腦中又顯出了不少當時的場景。
一想起董白之前跟自己“鬧別扭”的模樣,華興的臉上不禁露出了淡淡的笑容。時而搖頭,時而歎息,往事曆曆在目。
劉協雖然人小,但心眼不小。
看過華興的表情後,他很快就猜到了什麽,一邊撓著頭一邊恍然大悟的說了一句:
“哦!我明白了。原來是大哥喜歡上董姑娘了啊?”
沒想到對方居然說了這麽一句“大實話”出來,華興當場一驚。
但為了掩飾內心的不安,他立馬故作不悅的道:
“胡說八道!我、我什麽時候說我喜歡董姑娘了?我們隻是化、化敵為友而已,沒有其他亂七八糟的東西,老弟不要亂猜!”
見華興不肯承認,劉協立馬偷笑了兩聲。
心說,大哥平日做起事來都是雷厲風行的,怎麽在感情的事上卻是如此婆媽,連喜歡都不敢承認呢?
但為了盡快拿到期盼已久書籍,就算心中不信,劉協也不敢當場反駁,隻能順著華興的意思點起了腦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