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伏兵出擊的同時,關、張這邊也沒閑著,二人帶著身後六百兵士一並向敵軍衝去,對華興軍展開了新一輪的攻擊。
雖然之前的幾次嚐試都失敗了,但關羽相信,他們這次定能利用兵力的優勢和突然出現的伏兵,給對方帶去毀滅性的打擊!
一邊是從西山衝下的伏兵;另一邊是由北而來的敵軍,這兩撥人馬幾乎是同時抵達,瞬間對華興軍形成了夾擊。
關於伏兵一事,其實早在來此的途中,華興就跟全軍將士知會過了,從上到下每個人都知道,等下會有伏兵出現。
所以,在見到西山上衝下的敵軍時,華興軍中並無一人感到驚訝,紛紛按照主帥的要求,舉盾的舉盾,刺矛的刺矛,待命的待命。
雖然表情略顯緊張,但行動起來是井井有條,沒有半分的慌亂。
隻要軍心不亂,陣型不散,敵軍就很難突破他們的黑鐵盾陣。
再加上華興還是會時不時命令第二排的戟兵執行突刺,使得幽州軍也不敢太過靠近黑色鐵盾。
所以幾個迴合下來,華興軍雖被對方的大軍包圍,但並未受到任何實質性的傷害,雙方依舊處在一種僵持狀態。
見到此景,站在隊中的關羽當即皺起了眉頭。
他很清楚再這麽消耗下去,最後吃虧的肯定是己方。
為了盡快打開局麵,就聽主帥關羽一聲怒喝,兩腿用力一夾,一馬當先,提著手中的偃月刀飛速向盾陣衝去。
不過眨眼的功夫,便傳迴了一聲巨響,關羽手中的大刀已經砸在了一麵黑盾之上。
由於關羽此擊力道十足,偃月刀與盾麵接觸之時,還激起了幾許耀眼的火光。
而站在盾後的兵士,瞬間感到雙臂傳迴了一陣酸麻的痛楚,整個人也在可怕的衝擊力下向後倒去,一個踉蹌便躺在了地上。
武聖不愧是武聖,隻此一刀,關羽便將鐵桶大陣打開了一個缺口。
見到此景,關羽是情不自禁的捋了捋胸前的長須,眼中也閃過一抹得意之色。
可他剛想趁機攻入之時,就見又有一個家夥舉著麵黑色大盾站在了他的麵前,將剛剛打出的“缺口”給填補上了。
“哼!真是自不量力!”
一聲輕蔑的冷哼過後,就見關羽再次舉起了手中的偃月刀,用力朝盾麵砸去:
“本將軍倒要看看,誰能擋得住我手中的大刀!”
緊跟著,就聽當的一聲,勢大力沉的刀鋒又一次和盾牌撞在了一起,電火之光比起剛才還要更盛幾分。
但令人萬萬沒想到的是,此次撞擊過後,這位新來的持盾男子並未如剛才的兵士一般受傷倒地,他隻是向後略微退了兩步便化解了攻勢,很快又迴到了空缺之處。
看到如此一幕,關羽當場麵露驚訝!
居然有人能用盾牌擋住自己的全力一擊還不跌倒,此事著實令他意外,很快就聽他張口問道:
“盾後何人?速速報上名來!”
由於盾牌的遮擋,關羽雖然是砍了一刀,但他始終沒有見到盾後之人的樣貌,所以才會有此一問。
聽過對方問話,持盾男子這才將腦袋從盾牌後麵探了出來,帶著一臉戲謔的笑意衝關羽說道:
“關將軍真是貴人多忘事啊?這才過去多久,就不記得張某了?”
“哼!原來是你?”
看到此人的樣貌後,關羽很快就明白是怎麽迴事了。
原來手持盾牌與自己對抗的男子,正是剛才和他單挑過的敵軍將領——張遼。
“張將軍,你好歹也是位軍中將領!居然偷偷摸摸藏在盾後不敢見人,是羞也不羞?”
聞言,張遼卻是一臉不在乎的迴道:
“關將軍此言差矣!您這一刀下來是力拔山河,我若不躲在盾後,豈不得被你劈成兩半了?我又不是傻子,有盾為何不用啊?你要是厲害,那咱們換換,你把刀給我,我來砍你,我就不信你不躲!”
關羽剛才這一言,本是想激張遼放下盾牌與自己一戰。
結果對方並沒上當,關羽隻好放棄此計,拉著韁繩向一旁走去。
若由張遼來抵擋自己,即便強如關羽,他也沒有信心能在短時間內擊倒對方。
所以,為了盡快破陣,關羽並未與張遼糾纏,而是移步向東南走去,打算另尋一處突破。
然而,令關羽大感意外的是,當他來到十米開外再次舉刀砍向盾牌時,盾後之人依舊隻是後退了兩步,便止住了攻勢。
是既沒跌倒也沒受傷,情形與剛才是如出一轍。
見到此景,關羽是即刻皺起了眉頭。
心說,難不成是自己的力道大不如前了?
還是說,華興軍中能人太多,隨便來了個兵士都能擋住自己的全力一擊?
帶著滿腹狐疑,關羽再次要求盾後之人露臉相見。
結果對方一露麵他才明白過來,原來躲在盾後之人仍是他的“老朋友”張遼。
很顯然,張遼已經盯上自己了。
無論他走到哪裏,對方就會跟到哪裏,目的就是要阻止關羽破壞他們的黑盾大陣。
在搞清張遼的用意後,關羽隻得一聲暗歎。
他很清楚,若有強悍的張遼阻撓,在短時間內他肯定是無法破陣了。
想要迅速破陣,此刻唯有張飛最有希望!
一想到此點,關羽的目光便不由自主的投在了他三弟的身上。
可是才剛看了幾秒,關羽便情不自禁的又發出了一聲長歎。
因為他發現,張飛此刻的情況跟自己差不太多,那個名叫林麒的醜八怪,始終都擋在張飛的麵前,不給他突破陣型的機會。
雖然林麒在力量上無法跟張飛比擬,但此人是異常靈活,除了手持盾牌外,他還時不時會用方天戟對張飛發動反擊。
搞得張飛也不敢隨意的靠近大陣,想在一時半刻擊破盾陣,亦無可能!
其實華興之前就有料到,武藝超群的關、張二人,定會給他們的盾陣帶來麻煩。
所以他一早就叮囑過各位將領,讓他們多多注意這二人的行蹤,提前防範。
目前看來,這份擔憂確實存在,若不是張遼和林麒主動應戰,對方很可能已經突破盾陣了。
雖然之前的幾次嚐試都失敗了,但關羽相信,他們這次定能利用兵力的優勢和突然出現的伏兵,給對方帶去毀滅性的打擊!
一邊是從西山衝下的伏兵;另一邊是由北而來的敵軍,這兩撥人馬幾乎是同時抵達,瞬間對華興軍形成了夾擊。
關於伏兵一事,其實早在來此的途中,華興就跟全軍將士知會過了,從上到下每個人都知道,等下會有伏兵出現。
所以,在見到西山上衝下的敵軍時,華興軍中並無一人感到驚訝,紛紛按照主帥的要求,舉盾的舉盾,刺矛的刺矛,待命的待命。
雖然表情略顯緊張,但行動起來是井井有條,沒有半分的慌亂。
隻要軍心不亂,陣型不散,敵軍就很難突破他們的黑鐵盾陣。
再加上華興還是會時不時命令第二排的戟兵執行突刺,使得幽州軍也不敢太過靠近黑色鐵盾。
所以幾個迴合下來,華興軍雖被對方的大軍包圍,但並未受到任何實質性的傷害,雙方依舊處在一種僵持狀態。
見到此景,站在隊中的關羽當即皺起了眉頭。
他很清楚再這麽消耗下去,最後吃虧的肯定是己方。
為了盡快打開局麵,就聽主帥關羽一聲怒喝,兩腿用力一夾,一馬當先,提著手中的偃月刀飛速向盾陣衝去。
不過眨眼的功夫,便傳迴了一聲巨響,關羽手中的大刀已經砸在了一麵黑盾之上。
由於關羽此擊力道十足,偃月刀與盾麵接觸之時,還激起了幾許耀眼的火光。
而站在盾後的兵士,瞬間感到雙臂傳迴了一陣酸麻的痛楚,整個人也在可怕的衝擊力下向後倒去,一個踉蹌便躺在了地上。
武聖不愧是武聖,隻此一刀,關羽便將鐵桶大陣打開了一個缺口。
見到此景,關羽是情不自禁的捋了捋胸前的長須,眼中也閃過一抹得意之色。
可他剛想趁機攻入之時,就見又有一個家夥舉著麵黑色大盾站在了他的麵前,將剛剛打出的“缺口”給填補上了。
“哼!真是自不量力!”
一聲輕蔑的冷哼過後,就見關羽再次舉起了手中的偃月刀,用力朝盾麵砸去:
“本將軍倒要看看,誰能擋得住我手中的大刀!”
緊跟著,就聽當的一聲,勢大力沉的刀鋒又一次和盾牌撞在了一起,電火之光比起剛才還要更盛幾分。
但令人萬萬沒想到的是,此次撞擊過後,這位新來的持盾男子並未如剛才的兵士一般受傷倒地,他隻是向後略微退了兩步便化解了攻勢,很快又迴到了空缺之處。
看到如此一幕,關羽當場麵露驚訝!
居然有人能用盾牌擋住自己的全力一擊還不跌倒,此事著實令他意外,很快就聽他張口問道:
“盾後何人?速速報上名來!”
由於盾牌的遮擋,關羽雖然是砍了一刀,但他始終沒有見到盾後之人的樣貌,所以才會有此一問。
聽過對方問話,持盾男子這才將腦袋從盾牌後麵探了出來,帶著一臉戲謔的笑意衝關羽說道:
“關將軍真是貴人多忘事啊?這才過去多久,就不記得張某了?”
“哼!原來是你?”
看到此人的樣貌後,關羽很快就明白是怎麽迴事了。
原來手持盾牌與自己對抗的男子,正是剛才和他單挑過的敵軍將領——張遼。
“張將軍,你好歹也是位軍中將領!居然偷偷摸摸藏在盾後不敢見人,是羞也不羞?”
聞言,張遼卻是一臉不在乎的迴道:
“關將軍此言差矣!您這一刀下來是力拔山河,我若不躲在盾後,豈不得被你劈成兩半了?我又不是傻子,有盾為何不用啊?你要是厲害,那咱們換換,你把刀給我,我來砍你,我就不信你不躲!”
關羽剛才這一言,本是想激張遼放下盾牌與自己一戰。
結果對方並沒上當,關羽隻好放棄此計,拉著韁繩向一旁走去。
若由張遼來抵擋自己,即便強如關羽,他也沒有信心能在短時間內擊倒對方。
所以,為了盡快破陣,關羽並未與張遼糾纏,而是移步向東南走去,打算另尋一處突破。
然而,令關羽大感意外的是,當他來到十米開外再次舉刀砍向盾牌時,盾後之人依舊隻是後退了兩步,便止住了攻勢。
是既沒跌倒也沒受傷,情形與剛才是如出一轍。
見到此景,關羽是即刻皺起了眉頭。
心說,難不成是自己的力道大不如前了?
還是說,華興軍中能人太多,隨便來了個兵士都能擋住自己的全力一擊?
帶著滿腹狐疑,關羽再次要求盾後之人露臉相見。
結果對方一露麵他才明白過來,原來躲在盾後之人仍是他的“老朋友”張遼。
很顯然,張遼已經盯上自己了。
無論他走到哪裏,對方就會跟到哪裏,目的就是要阻止關羽破壞他們的黑盾大陣。
在搞清張遼的用意後,關羽隻得一聲暗歎。
他很清楚,若有強悍的張遼阻撓,在短時間內他肯定是無法破陣了。
想要迅速破陣,此刻唯有張飛最有希望!
一想到此點,關羽的目光便不由自主的投在了他三弟的身上。
可是才剛看了幾秒,關羽便情不自禁的又發出了一聲長歎。
因為他發現,張飛此刻的情況跟自己差不太多,那個名叫林麒的醜八怪,始終都擋在張飛的麵前,不給他突破陣型的機會。
雖然林麒在力量上無法跟張飛比擬,但此人是異常靈活,除了手持盾牌外,他還時不時會用方天戟對張飛發動反擊。
搞得張飛也不敢隨意的靠近大陣,想在一時半刻擊破盾陣,亦無可能!
其實華興之前就有料到,武藝超群的關、張二人,定會給他們的盾陣帶來麻煩。
所以他一早就叮囑過各位將領,讓他們多多注意這二人的行蹤,提前防範。
目前看來,這份擔憂確實存在,若不是張遼和林麒主動應戰,對方很可能已經突破盾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