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原來你是想打雞卵的主意啊?嗯,這東西是挺貴的,老夫平日收藥時,少說也得花個五六十文才能買到一枚。不過據我所知,雞卵也是很難取得。有時三五天都下不出一枚,想靠它發財,是不是有點難了?”
聞言後,華興表示認可的點了點頭:
“華老說的沒錯!僅靠現在這種散養模式,想要發家確實不易。雖然散養比較省心,但一來雞的數量太少,二來單靠它們自己找吃的,怕是天天都得餓肚子,所以很難規律的產蛋。”
“數量少?”華佗微微皺眉,試探著問道:“那華老弟想養多少隻啊?一百隻夠不夠?”
“一百隻怎麽夠,最少也得一千隻吧!”華興如實迴道。
“啊?一、一千隻?”
聽過這個數字,華佗就跟當初的雍興旺一模一樣,張著大嘴半天說不出話來。
“沒錯!基數大了,產量才能上去。要是發展的不錯,以後還能再增加。”
華興說話時雖是信心滿滿,可在場三人卻紛紛麵帶憂色。
沒隔多久,就聽對麵的董白直言問道:
“數量多了也不一定有用,萬一都不下蛋怎麽辦啊?”
“關於下蛋的事……”華興一邊迴憶一邊講道:
“我以前看過一個節目……呃不,是一本書,嗬嗬,書上有講,母雞下蛋的頻率和它們的飲食結構息息相關。不僅要吃飽,還得吃得好,這樣才能多下雞蛋。”
“你、你說啥?給雞吃飽,還、還要吃好?”
此話剛一出口,就見華佗一臉詫異的放下了米粥,好似聽到了一個天大的笑話一般:
“華老弟,咱們人都經常吃不飽,你卻要給雞吃好?這也太離譜了吧?寫書之人,他家是種了多少田啊?”
“嗬嗬,人家是在傳授養雞經驗,您管他家裏多少田幹嘛啊?”華興無奈的搖了搖頭。
“當然得管了!沒田吃啥啊?行,那你告訴我,你養一千隻雞,你準備給它們喂些啥啊?才能既吃飽又吃好?”
關於飼料的問題,華興其實也不是很懂,他隻記得電視裏曾介紹過一些配方,便迴憶著道:
“喂得東西比較雜,像什麽粟米殼、野菜、雜草、昆蟲之類都可以喂,混在一起還能增加營養。要還是不夠呢,再配些小米、小麥之類,反正得讓它們吃飽才行。”
在戰亂不斷的東漢年間,尋常百姓經常會食不果腹,糧食乃是非常珍貴之物。
可現在,聽華興居然要給雞喂小米和小麥,華佗實在是無法接受,當場搖起了腦袋:
“嘖嘖嘖!我說華老弟,你居然要給雞崽子喂糧食?那可是人吃的東西,你這不是暴殄天物嗎?你這麽做肯定行不通的,我勸你還是趁早放棄的好。”
華興也明白,想讓大夥在這麽短的時間內接受此事絕非易事,所以他並不急於說服對方,而是拍著華佗肩膀笑嗬嗬念道:
“舍得、舍得,若不肯舍,又怎能有得?華老您就放心好了,這事咱們肯定虧不了!”
“既然你都想好了,那還問我們幹啥?”見華興是心意已決,華佗一臉不解道。
“思路雖然有了,但還缺人管事。將來我會經常外出,不可能天天在養雞場待著,所以想找個責任人幫我管理養雞場。不知大夥有沒有人選推薦?”
聽過華興的訴求,坐在一旁的貂蟬忽然眉梢一揚,眼中也閃過了一抹猶豫之色。
大約考慮了三四秒後,就見她抬頭望向華興道:
“若大人不嫌,奴婢願替大人分擔此憂。”
見貂蟬居然主動請纓,在場三人均麵露詫異,顯然吃了一驚。
“大人,小女雖不擅長養雞,但我相信隻要好好學習一番,用不了多久就能掌握要領。”
經過這段時間的接觸,無論是工作能力還是工作態度,華興對貂蟬都很放心。
除了沒有養雞經驗外,她確實是一個很好的人選。
而經驗這種東西,正如貂蟬所講,隻要肯用心學習,長期積累,人人都能掌握。
況且在這個年代,對這種大規模的養殖技術,其實大夥都沒有經驗,都是從零開始,差距不大。
所以想來想去,由貂蟬擔任養雞場的“廠長”,還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可是話說迴來,貂蟬雖不比董白出身金貴,但人家好歹也是王司徒的義女,算是一位大家閨秀。
如今讓她跑去幫自己養雞,華興心裏稍微有些過意不去,臉上也露出了為難之色:
“姑娘願擔此重任,華某真是感激不盡。可是……讓姑娘去幹這種粗活,總覺得還是有點、有點……”
貂蟬當然明白華興想表達的意思,所以不等對方說完,就見她微微一笑,毫不在乎的說道:
“在這方麵,大人無需多慮。隻要能幫到大人和村子,幹點粗活、累活沒什麽的。我看村中各家的雞崽都是婦人在養,奴婢又非金枝玉葉,有何不可呢?隻要大人信得過,小女願擔此任替大人分憂。”
聽過貂蟬的這番話語,華興的內心深處,真的是感動的稀裏嘩啦!
曆史上,人人都在稱讚貂蟬的美貌。但華興認為貂蟬最美的地方,其實是她的心靈。
出身官宦不說,還有著天仙般的容貌,在東漢年間,貂蟬絕對算是一位超高標準的“白富美”。
可在她身上,你卻看到不一點的嬌作,也找不到半絲的刁蠻。
就算麵對又髒又累的工作,她也毫無怨言,甚至還會站出來主動承擔。
就衝這份態度,華興必須給此女打個滿分。
此生能遇到如此賢淑的女子,真是華興天大的福分。
一聲長長的感歎過後,就見華興一臉真摯的說道:
“我當然信得過姑娘,姑娘肯擔當此任,華某真是銘感五內!好,那明天一早,你就與我一同去村長家中開會……”
本以為此事已然畫上句話,可沒想到華興話音剛落,坐在另一側的董白突然又冒出一句:
“明天……我也去!”
此話一出,眾人不約而同的望向了董白。
聞言後,華興表示認可的點了點頭:
“華老說的沒錯!僅靠現在這種散養模式,想要發家確實不易。雖然散養比較省心,但一來雞的數量太少,二來單靠它們自己找吃的,怕是天天都得餓肚子,所以很難規律的產蛋。”
“數量少?”華佗微微皺眉,試探著問道:“那華老弟想養多少隻啊?一百隻夠不夠?”
“一百隻怎麽夠,最少也得一千隻吧!”華興如實迴道。
“啊?一、一千隻?”
聽過這個數字,華佗就跟當初的雍興旺一模一樣,張著大嘴半天說不出話來。
“沒錯!基數大了,產量才能上去。要是發展的不錯,以後還能再增加。”
華興說話時雖是信心滿滿,可在場三人卻紛紛麵帶憂色。
沒隔多久,就聽對麵的董白直言問道:
“數量多了也不一定有用,萬一都不下蛋怎麽辦啊?”
“關於下蛋的事……”華興一邊迴憶一邊講道:
“我以前看過一個節目……呃不,是一本書,嗬嗬,書上有講,母雞下蛋的頻率和它們的飲食結構息息相關。不僅要吃飽,還得吃得好,這樣才能多下雞蛋。”
“你、你說啥?給雞吃飽,還、還要吃好?”
此話剛一出口,就見華佗一臉詫異的放下了米粥,好似聽到了一個天大的笑話一般:
“華老弟,咱們人都經常吃不飽,你卻要給雞吃好?這也太離譜了吧?寫書之人,他家是種了多少田啊?”
“嗬嗬,人家是在傳授養雞經驗,您管他家裏多少田幹嘛啊?”華興無奈的搖了搖頭。
“當然得管了!沒田吃啥啊?行,那你告訴我,你養一千隻雞,你準備給它們喂些啥啊?才能既吃飽又吃好?”
關於飼料的問題,華興其實也不是很懂,他隻記得電視裏曾介紹過一些配方,便迴憶著道:
“喂得東西比較雜,像什麽粟米殼、野菜、雜草、昆蟲之類都可以喂,混在一起還能增加營養。要還是不夠呢,再配些小米、小麥之類,反正得讓它們吃飽才行。”
在戰亂不斷的東漢年間,尋常百姓經常會食不果腹,糧食乃是非常珍貴之物。
可現在,聽華興居然要給雞喂小米和小麥,華佗實在是無法接受,當場搖起了腦袋:
“嘖嘖嘖!我說華老弟,你居然要給雞崽子喂糧食?那可是人吃的東西,你這不是暴殄天物嗎?你這麽做肯定行不通的,我勸你還是趁早放棄的好。”
華興也明白,想讓大夥在這麽短的時間內接受此事絕非易事,所以他並不急於說服對方,而是拍著華佗肩膀笑嗬嗬念道:
“舍得、舍得,若不肯舍,又怎能有得?華老您就放心好了,這事咱們肯定虧不了!”
“既然你都想好了,那還問我們幹啥?”見華興是心意已決,華佗一臉不解道。
“思路雖然有了,但還缺人管事。將來我會經常外出,不可能天天在養雞場待著,所以想找個責任人幫我管理養雞場。不知大夥有沒有人選推薦?”
聽過華興的訴求,坐在一旁的貂蟬忽然眉梢一揚,眼中也閃過了一抹猶豫之色。
大約考慮了三四秒後,就見她抬頭望向華興道:
“若大人不嫌,奴婢願替大人分擔此憂。”
見貂蟬居然主動請纓,在場三人均麵露詫異,顯然吃了一驚。
“大人,小女雖不擅長養雞,但我相信隻要好好學習一番,用不了多久就能掌握要領。”
經過這段時間的接觸,無論是工作能力還是工作態度,華興對貂蟬都很放心。
除了沒有養雞經驗外,她確實是一個很好的人選。
而經驗這種東西,正如貂蟬所講,隻要肯用心學習,長期積累,人人都能掌握。
況且在這個年代,對這種大規模的養殖技術,其實大夥都沒有經驗,都是從零開始,差距不大。
所以想來想去,由貂蟬擔任養雞場的“廠長”,還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可是話說迴來,貂蟬雖不比董白出身金貴,但人家好歹也是王司徒的義女,算是一位大家閨秀。
如今讓她跑去幫自己養雞,華興心裏稍微有些過意不去,臉上也露出了為難之色:
“姑娘願擔此重任,華某真是感激不盡。可是……讓姑娘去幹這種粗活,總覺得還是有點、有點……”
貂蟬當然明白華興想表達的意思,所以不等對方說完,就見她微微一笑,毫不在乎的說道:
“在這方麵,大人無需多慮。隻要能幫到大人和村子,幹點粗活、累活沒什麽的。我看村中各家的雞崽都是婦人在養,奴婢又非金枝玉葉,有何不可呢?隻要大人信得過,小女願擔此任替大人分憂。”
聽過貂蟬的這番話語,華興的內心深處,真的是感動的稀裏嘩啦!
曆史上,人人都在稱讚貂蟬的美貌。但華興認為貂蟬最美的地方,其實是她的心靈。
出身官宦不說,還有著天仙般的容貌,在東漢年間,貂蟬絕對算是一位超高標準的“白富美”。
可在她身上,你卻看到不一點的嬌作,也找不到半絲的刁蠻。
就算麵對又髒又累的工作,她也毫無怨言,甚至還會站出來主動承擔。
就衝這份態度,華興必須給此女打個滿分。
此生能遇到如此賢淑的女子,真是華興天大的福分。
一聲長長的感歎過後,就見華興一臉真摯的說道:
“我當然信得過姑娘,姑娘肯擔當此任,華某真是銘感五內!好,那明天一早,你就與我一同去村長家中開會……”
本以為此事已然畫上句話,可沒想到華興話音剛落,坐在另一側的董白突然又冒出一句:
“明天……我也去!”
此話一出,眾人不約而同的望向了董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