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平六年(公元189年),董卓廢少帝劉辯,擁立劉協為帝,漢朝名存實亡,百姓民不聊生。


    為推翻董卓暴政,曹操發檄邀十八路諸侯一同討伐,並推舉袁紹為盟主,開啟了著名的董卓討伐戰。


    次年年初,聯軍攻克汜水關,大軍直逼虎牢關,距洛陽城僅剩50裏地。


    一旦虎牢關失守,洛陽岌岌可危。


    虎牢關下,就見戰神呂布靠一己之力擊退數名聯軍大將。


    本以為無人敢戰,誰料一聲“三姓家奴”,一位黑衣壯士策馬揚鞭,手持蛇矛與呂布一打就是50迴合。


    隨後,一位綠袍壯士也加入戰團,揮舞大刀向呂布砍去。


    見兩位義弟都衝入場內,一旁觀戰的劉備也坐不住了。兩腿用力一夾,戰馬迅速竄出,雙劍直指呂布。


    可剛走兩步,天空忽然電閃雷鳴。


    舉頭望去,一個碩大火球從天而降,直衝自己飛來!


    由於速度太快,不等他反應,劉備已被砸中。


    仿佛炸彈爆破,一聲巨響過後,地表被炸出一個大坑。


    待硝煙散去,靠近一瞧,就見一赤裸男子雙目緊閉躺在坑內。


    而壓在他身下的劉備,早已化為灰燼。


    ……


    不知過了多久,男子醒了。


    剛一睜眼,發現他正身處鐵籠之中,手腳均被戴上了鐐銬。


    這男子看上去在20到30歲之間,短發、細眉、小眼,左眼下方還有一處刀疤。


    樣貌稱不上美男,但舉手投足之間,散發著一股英氣。


    由於身無遮擋,精煉的肌肉與滿身疤痕是一覽無餘。不用猜都知道,此人之前定參加過不少戰鬥。


    坐起身後,籠中男子先找了塊破毯遮住身子,才向籠外望去。


    鐵籠在一帳篷之中,棚內擺設簡單,應該是臨時搭建。


    此刻,除了他自己,帳內還有七人,均是古裝打扮的男性。


    見男子醒來,紛紛向籠內望去,眼神各不相同。


    有的充滿敵意,有的盡是困惑,還有的略顯畏懼,看得男子是一頭霧水。


    剛要詢問,卻被一聲炸雷般的咆哮搶了先:


    “賊子!說,為何害我大哥?”


    扭頭一瞧,說話之人豹頭環眼,燕頷虎須,眼內布滿了血絲。表情猙獰不說,語氣還充滿憎恨,搞得籠中男子一臉迷茫:


    “你大哥……是誰啊?”


    “跟我裝蒜?”咆哮男兩眼瞪得雞蛋大:“我大哥就是平原縣令劉玄德!”


    聽到劉玄德仨字,男子瞬間傻眼了!


    劉玄德不就是劉備麽?


    此人管劉備叫大哥,難道他是張飛?


    呃!什麽情況?我怎麽跑去漢朝了?


    等等,不會是在拍戲吧?


    見男子半天不迴話,暴躁的張飛急了,拔出腰間利劍直指男子:


    “賊子!快說,你到底為何害我大哥?”


    見“張飛”情緒十分激動,不像是在演戲,再加上有長劍的威脅,籠中男子立刻停止胡思亂想,鼻尖也不自覺的滲出汗珠,咧嘴苦笑:


    “這位……大俠,你誤會了吧?我什麽時候害過你大哥啊?”


    聽對方說是誤會,親眼目睹劉備葬身火海的張飛瞬間怒了,抬劍便往籠中刺去。


    幸好一旁的綠袍男比較冷靜,一把將他攔下:


    “三弟,先別急,等問個清楚再殺也不遲!”


    撿迴一條命後,男子第一時間向綠袍兄投去了感激的目光,可換來的卻是一對冰冷的眼眸:


    “哼!不久前,你從天而降砸中我大哥,就連屍首……都被你燒盡!滿場將士都能作證,你還想抵賴不成?”


    聽此人也叫劉備大哥,加上他那標誌性的紅顏與長須,男子立刻猜到此人多半是關羽了。


    雖對自己“砸死劉備”一說不太相信,但從關、張二人痛苦的表情來看,他感覺對方沒有說謊,這一切都是真的!


    幾經猶豫,就聽籠中男子一聲長歎,終於吐出了實情:


    “唉!對不住幾位,你們說的這些……我一點也想不起來了!”


    此話聽上去荒謬,但他並未說謊,關於戰場的事,他確實不記得了。


    不僅如此,就連他的身份、來曆,以及為何會出現於此,他都全然不知。


    換句話說,他失憶了!


    隻要和自己相關之事,仿佛都被封印,不管多麽努力他也想不起來。


    “呸!竟敢糊弄於我?”


    這般荒誕的說辭,張飛鐵定不信,抬劍又向籠內刺去。


    也不知是這男子命大,還是張飛倒黴,這一次又被人攔了下來。


    但出手之人不再是關羽,而是站在關、張背後的一位白盔將軍。


    “賢弟息怒!我聽人說過,有人頭部受傷後會出現類似症狀,他或許並未說謊。況且,他萬一是董卓派來的,定知曉不少軍情,現在殺了有些可惜。”


    一方麵是出於尊敬,另一方麵他也知此話不假,氣憤的咬了咬牙後,張飛終究放下了長劍。


    “在下遼西公孫瓚。你……真不記得之前的事了?”


    公孫瓚是劉備生前好友,對劉備還有提拔之恩,所以他的話張飛還是聽得進去的。


    見公孫瓚問起自己,籠中男子又努力迴想了一番,但仍舊一無所獲,遺憾的搖了搖頭。


    “那你因何從天而降?”


    “不知道。”


    “為何身披烈火?”


    “不知道。”


    “來此有何目的?”


    “我……不知道。”


    見此人是一問三不知,公孫瓚下意識皺起了眉頭:


    “那你是人是魔,這……總清楚吧?”


    “啊?”


    男子一愣,沒想到對方會有這種疑惑,立馬答道:


    “我當然是人了!”


    一聽是人不是魔,在場眾人才紛紛鬆了口氣,但很快就聽公孫瓚又道:


    “若是人,為何從那麽高掉下來,既沒摔傷也沒燒傷啊?”


    “呃……我不知道。”


    “唉!那你姓氏名誰總記得吧?”


    這一迴,籠中男子終於點了點頭,根據他有限的記憶說道:


    “我叫……華興。”


    剛聽到二字,一旁的張飛不知為何又激動了起來:


    “看吧!他果然是董老賊派來的殺手!”


    嗯?幾個意思?單憑一個名字,就斷定我是殺手?華興是麵露不解。很快就聽張飛解釋道:


    “前日在汜水關,我二哥剛斬了華雄,沒隔幾天你就冒了出來。大夥聽聽,華雄、華興,多像啊?要我說,他定是華雄的親戚,是來替華雄報仇的!”


    聞言,華興真是哭笑不得。


    他是失憶了沒錯,也確實姓華,但他百分百確定,他絕不是什麽華雄的親戚。


    因為他根本就不是這個時代的人!


    在他看來,華雄也好,張飛也罷,都是曆史人物。


    他們的生平事跡,華興都能一一道出,又怎可能是同一個時代的人呢?


    但若問他具體來自哪一年,華興卻想不起來。他隻知道自己生活的年代,要比漢朝靠後許多。


    當然,關於穿越一事,華興可沒打算跟對方提及。


    之前他從天而降就已經夠玄了,要是再加點時空穿梭,對方多半會把自己當作妖孽給殺了。


    為了安全起見,華興還是決定將其隱瞞下來。


    聽過張飛的推理,不光是華興,場內眾人也不太認可。沒過多久,就見一身材偉岸的男子衝張飛問道:


    “僅靠姓氏斷案,稍顯武斷。翼德賢弟,此事你可有證據?”


    “這、這是俺瞎猜的,沒得證據。但他……確實殺了我大哥,還望盟主準許我手刃此人,替我大哥報仇!”


    之前,見這男子立於大帳正中,氣質不俗,華興就猜他身份不低。


    如今聽到“盟主”二字方確認了身份,他就是反董聯軍的盟主——袁紹。


    袁紹身出名門,四世三公,勢力極大。


    在當時,即便自視極高的曹操,也不敢小覷此人,所以才推舉他出任盟主一職。


    聽過張飛的訴求,袁紹沉吟不語,眼中閃過一線猶豫。


    就在此刻,站在他身邊,與袁紹同父異母的弟弟袁術忽然湊到他耳邊,小聲說道:


    “本初兄,此人殺不得!”


    “為何?”


    “不管他是不是效忠董賊,單說他從天而降取人性命的本領,也非同一般!留下此人定有大用,沒必要為個小縣令報什麽仇。”


    袁術此言雖是無情,但是在理!


    聽完後,袁紹也覺得留下此人價值更大。


    但身為盟主,為了彰顯公正,他又不好直接拒絕張飛,便想了個冠冕堂皇的理由給搪塞過去,說是需要與眾諸侯商議一番方能定奪此事,讓他們切莫著急。


    張飛是個暴脾氣,一聽袁紹讓他們等,立馬不樂意。


    剛要上前吵吵,卻被關羽和公孫瓚拉住。告知有事迴去說,不可對盟主無禮!


    見自己逃過一劫,華興長舒了口氣。


    可氣還沒吹完,就聽帳外突然有人來報,說是在坑內發現了重要物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再見了皇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之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之壹並收藏再見了皇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