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在南半球的其它地方,你們還能想辦法避開“咆哮西風帶”核心區的影響,


    那麽,在完全處於這一區間的德雷克海峽,船隻就避無可避了。


    包括最開始被命名為“風暴角”的“好望角”,實際也隻在南緯35度附近。


    即使在科技發達的21世紀,船隻在經行德雷克海峽時,船員們同樣要做足準備。


    相比之下,麥哲倫海峽雖然也處於這一區間,但由於大部分的航程,有兩岸的陸地阻滯海風和浪湧,情況則要好的多。


    現在,將麥哲倫海峽甩在身後的金鹿號,還顧不上去考慮德雷克海峽的海況,對於將來英國的海洋戰略,有著何種影響。


    進入太平洋意味著,為西班牙貢獻核心財富的秘魯,就將呈現在海盜船長德雷克的麵前。


    雖然今時不同往日,麵對西班牙的苦心經營,金鹿號並無可能在秘魯,取得“皮薩羅式的勝利”,


    但襲擊那些不設防的西班牙船隻,實在是再容易不過的事了。


    一路向北攻擊前進的金鹿號,沿途收獲頗豐。


    德雷克最著名的一次劫掠,當屬西班牙寶船“卡卡弗戈號”(cacafuego)。


    1577年,德雷克海盜船隊再次出擊,而他此次出航,得到了伊麗莎白女王的資助。


    由於英國私掠船在加勒比海猖獗一時,西班牙大大加強了該地區的海軍力量。


    德雷克於是避實擊虛,率領船隊繞過麥哲倫海峽,來到南美洲的太平洋一側尋找目標。


    德雷克很快得到情報,西班牙一艘滿載金銀財寶的運輸船卡卡弗戈號,正從秘魯駛向巴拿馬城。


    德雷克於是在巴拿馬外海設伏,於1579年3月3日,將遠道而來的卡卡弗戈號候個正著。


    經過短暫的炮戰以後,卡卡弗戈號投降,德雷克擄獲黃金80磅,白銀20噸,銀幣13箱,以及數箱珍珠寶石。


    德雷克和手下花了整整四天,才把所有的戰利品裝上船。


    德雷克打劫卡卡弗戈號得手以後繼續西行,利用繳獲的西班牙海圖,穿過太平洋和印度洋,一年多以後才迴到英國,


    成為第一個環繞地球航行的英國人。


    1580年9月26日,德雷克船隊滿載財寶駛進普利茅斯港,受到隆重歡迎。


    伊麗莎白女王登上德雷克的旗艦“金牝號”,在甲板上授予德雷克騎士爵位,並任命他為普利茅斯市長。


    伊麗莎白女王對德雷克的表彰理所應當,因為她在德雷克身上每1英鎊的投資,獲得了47英鎊的迴報。


    那麽,在美洲西海峽如入無人之境的金鹿號,就沒有遇到一點挑戰嗎?當然是有的。


    出現在美洲西海岸金鹿號,除了打劫西班牙船隻以外,甚至還襲擊了利馬的港口。


    從戰略角度看,這種做法示威的成分更多。


    就像1938年的我國空軍,派遣兩架飛機前往倭國本土,投下100多萬份傳單一樣。


    然而,無論是攻擊港口,還是搶劫西班牙寶船,都無法改變金鹿號孤軍深入的窘境。


    在船隻滿載搶劫得來的財富之後,德雷克接下來所要考慮的首要問題,將是如何安全迴到英國。


    返迴麥哲倫海峽,看起來是最不可能的選擇。


    即使西班牙人還沒有在麥哲倫海峽設防,金鹿號這一路的劫掠行為,也早已讓身後,被他驚嚇到的西班牙殖民地,進入了一級戒備狀態。


    登陸巴拿馬,在穿越地峽後,劫持一艘西班牙船隻返迴英國,也是一種選擇。


    問題是,這樣做的話,德雷克又得把搶劫來的財富,再次埋到巴拿馬,並且是以後未必再有機會,探訪的太平洋海岸。


    對於海盜們來說,他們寧願選擇原路返迴,殺出一條血路。


    最後一條可行的線路,就是沿著當年,麥哲倫指明的方向橫穿太平洋,然後走葡萄牙人打通的東方航線,繞過好望角迴到英國。


    問題在於,英國人可以想到,西班牙人同樣可以想到。


    為了徹底擺脫西班牙人的追擊,德雷克在經行巴拿馬之後,並沒有當即選擇西行,而是繼續向北進入墨西哥以西海域。


    在巴拿馬以北,最有價值的港口,應該是新西班牙總督所在的“墨西哥城”以南,約300餘公裏的“阿卡普爾科港”。


    往返於太平洋東西兩端的“西班牙大帆船”,將通過這個太平洋港口,收轉來自亞洲和新墨西哥城的商品。


    說起來,阿卡普爾科港之所以能有這樣的地位,還與我國有關。


    我們知道,當年麥哲倫的環球航行,在地理和地緣z治上,最起碼有三個貢獻:一是驗證了地球是圓的。


    二是發現連接太平洋、大西洋的“麥哲倫海峽”。


    三是幫助西班牙得到了f律賓。


    麥哲倫本人,則在登陸f律賓中部的米沙鄢群島時,因參與當地部族衝突而殞命。


    這位海盜兼殖民者,當時之所以要卷進衝突,是為了說服,接待他的土著首領皈依tz教,以為西班牙的下一步殖民打下基礎。


    然而,從後來的曆史進程看,麥哲倫的這種犧牲,並沒有什麽意義,因為直到44年後的1565年,西班牙人才重新迴到他當日,用生命傳j的“宿霧島”。


    在21世紀,宿霧為f律賓第二大城市,位於米沙鄢群島中部,並開始對菲律賓進行殖民。


    公元1570年,西班牙人登陸f律賓s都m尼拉,將這個原為綠教商人據點的港口,變身成為了西班牙在f律賓的經濟、貿易中心。


    西班牙在f律賓的這一係列動作,與它急於打開我國市場有關。


    在登陸馬尼拉之前,我朝正經曆一場,關於海洋政策調整的重大變革,後世稱“隆慶開關”。


    從源頭上說,朝庭的這種做法,並非為了對接,來自“西洋”的貿易請求,而是為了緩解,來自“東洋”的壓力。


    由於長期堅持“海禁政策”,我國東南沿海的走私商們,不得不與渴求天朝商品的,倭國地方諸侯聯合,形成了長期為患我國沿海的“倭寇之亂”。


    其實所謂的倭亂,我朝的士紳官員們心知肚明,發起之人全部是沿海的士紳官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移民全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陳健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陳健鋼並收藏移民全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