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點來說,新大陸的這個帝國,倒算是人類曆史上不多見的,橫跨南、北球的國家了,雖然赤道以北的領土很少。


    不過,印加帝國將厄瓜多爾並入帝國範圍內後,基本就止步了。


    當時控製哥倫比亞的,主要是被稱之為“奇布查人”的美洲原住民。


    在西班牙人入侵之前,奇布查人還沒有建立,像印加帝國這樣的,政權覆蓋麵積巨大的廣域王國。


    而是分布為,9個氏族特征明顯早期小王國,波哥大的前身,就是奇布查人的城鎮。


    這也是後世在美洲文明的序列中,沒有定位出“奇布查文明”,隻能稱之為“奇布查文化”的原因之一。


    基於地緣位置的關係,奇布查人能夠同時接收到,瑪雅文明和印加文明的影響。


    這使得他們既會像印加人那樣,開鑿梯田、種植土豆,包括鑄造金器、銅器。


    也能像瑪雅人那樣播種玉米,誕生發達的貿易經濟。


    由於降水較多,亞馬遜森林部落所主食的木薯,同樣會出現在奇布查人的食譜中。


    總的來說,處在兩大文明之間的“奇布查文化”,在z治結構上主要模仿印加帝國,在宗j文化上,則與瑪雅人更為接近。


    如果不是被西班牙人打斷了進程,還是很有機會,在北安第斯地區,塑造獨特文明和躋身帝國行列的。


    當然,也不排除印加帝國,在控製厄瓜多爾的山地之後,繼續向哥倫比亞境內擴張。


    不過,西班牙人的到來,讓這一切假設都變得沒有意義了。


    在整個西班牙殖民時期,利馬對於“新格拉納達”地區的統治都是薄弱的。


    除了地理距離以外,這很大程度與這地一區之於,海洋的地緣屬性不同有關。


    就地緣屬性來說,秘魯與最後留在“秘魯總督區”的智利,都屬於太平洋地區。


    而委內瑞拉全部,哥倫比亞、巴拿馬的半數海岸線,所麵對的則是加勒比海和大西洋。


    如果說,秘魯總督還可以要求聖地亞哥的貿易,必須經由利馬。


    那麽,對哥倫比亞、委內瑞拉,乃至巴拿馬的大西洋貿易,就無力這樣要求了。


    至於基多,這一被納入印加帝國不久,便被西班牙人的征服的中心城市,在大部分的殖民時期,與波哥大的z治關係更為緊密。


    與利馬、布宜諾斯艾利斯、墨西哥城,這三個,曾經在殖民時代的地區z治中心,在後殖民時代的,曾經有過的想法一樣。


    波哥大以及哥倫比亞在d立之初,也希望能夠,完整繼承“新格拉納達”的地緣z治遺產。


    1819年,包含哥倫比亞、委內瑞拉、厄瓜多爾、巴拿馬四地在內的“哥倫比亞g和國”成立。


    為了與21世紀的哥倫比亞g和國區別,這個野心勃勃的g和國,一般被稱之為“大哥倫比亞g和國”。


    “哥倫比亞”這個國名,源自於哥倫布,這樣做一定程度上,是為了與舊殖民統治做一個切割,建立一個全新的z治體。


    就像“上秘魯”在d立之時,用南美解放者“玻利瓦爾”之名,建立玻利維亞一樣。


    戲劇性的是,“大哥倫比亞g和國”的建立者,就是玻利瓦爾本人,因此,反而不能用自己的名字。


    然而,理想很豐富,現實很骨感。


    與其它地區z治中心,所作的類似努力最終失敗一樣,這個“大哥倫比亞g和國”,也僅僅存在了13年。


    在玻利瓦爾逝世之後,委內瑞拉和厄瓜多爾相繼宣布d立。


    盡管有兩個重要國家退出,但巴拿馬還在哥倫比亞的控製下。


    基於巴拿馬有開通運河,成為世界樞紐的潛質,哥倫比亞就算不再對合並,委內瑞拉和厄瓜多爾抱有想法,


    也希望能夠繼續控製這個潛力地區,並在有朝一日通過運河的開通,改善自己在地緣z治舞台上的身位。


    為了與之前的“大哥倫比亞”區別,1831年——1861年間,這個包含了後世哥倫比亞、巴拿馬的國家,


    曾一度更名為“新格拉納達g和國”,後又更名迴哥倫比亞。


    最終,哥倫比亞人果然等到了,巴拿馬運河開通的那一天。


    然而,這一變化,卻並沒有改善,哥倫比亞的經濟以及地緣z治地位。


    因為在運河開通的1903年,巴拿馬就宣布脫離哥倫比亞,建立d立的“巴拿馬g和國”。


    很明顯,相較於哥倫比亞的體量來說,如果隻是巴拿馬想這麽做,是完全沒有可能做到這點的。


    問題是,對於力圖主導運河的米、英、法等國來說,一個弱小、d立的巴拿馬,可比哥倫比亞好打交道的多。


    而對於巴拿馬人來說,獨享運河帶來的收益,也肯定比跟哥倫比亞人,一起分享要劃算得多。


    1903年11月3日,在運河投資、控製權的爭奪中,擊敗英、法兩國的米國,


    派出軍隊在巴拿馬登陸,幫助巴拿馬脫離哥倫比亞d立。


    後世哥倫比亞的m族主義者,仍然對巴拿馬脫離哥倫比亞一事耿耿於懷。


    他們並不願意將自己稱為“哥倫比亞人”,而更願意自稱“新格林納達人”。


    這一稱謂,即使不能幫助他們,繼續做“大哥倫比亞”夢,也能夠讓自己的心中,留有一點對巴拿馬的念想。


    拋開殖民時代的地緣z治遺產不說,單從現有的基本麵看,哥倫比亞仍然有資本,視自己為新格拉納達地區的地緣z治中心。


    這不僅僅是因為,哥倫比亞有114萬平方公裏的國土麵積,以及將近5000萬的人口數量,


    在新格拉納達地區居於首位,更因為即使失去了巴拿馬,哥倫比亞仍然是一個,橫跨兩洋的國家。


    當然,並不是說有了好的先天條件,就一定能夠上位,否則國家之間的競爭,就隻要比拚資源就行了。


    在後世很長一段時間,哥倫比亞留給世人的印象,可以歸結為一個詞——毒品。


    再準確點說,是“可卡因”。


    可卡因提取自於一種名叫“古柯”的灌木,安第斯山脈中北部,正是這種灌木的原產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移民全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陳健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陳健鋼並收藏移民全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