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先受益於地理大發現,成功擴張傳播範圍的,並不是我們熟知的玉米、牛、馬等動植物,而是一個生物等級偏低的物種——病毒。


    具體來說,就是“天花”。


    在“哥倫布大交換”中,被歐洲人帶入美洲的“天花”病毒,是一件與“黑死病”相當的,一件戰略性的生物武器,後者曾經讓歐洲損失過半人口。


    這種可以通過唿吸道傳染,能夠讓人全身長滿膿皰疹的致命病毒,在人口密集區的殺傷力巨大。


    不過,天花也有一個特別之處,那就是患過天花之後,如果沒有死的話,就會獲得免疫力。


    正是基於這一原理,國人最早在公元11世紀初,最遲在公元16世紀中期,就發明出了“種痘”法,以獲取免疫力。


    具體的做法是,以棉簽少量沾取天花患者身上的痘瘡,塞入接種者鼻中。


    或將幹化後痘痂磨成粉狀,用銀管吹入鼻中,以使接種者,通過輕度患病而獲取抗體。


    18世紀末,英國人則以同樣的原理,發明了種牛痘的方法。


    在種痘法未能普及之前,人類在天花麵前,就隻能依靠自然淘汰的手段,周期的淘汰掉,那些不能抵禦天花的人。


    在反複經曆這種選擇之後,人類整體對某種病毒的抵禦能力,將會整體被提高。


    有數字表明,在15世紀,天花在歐洲的死亡率,已經壓低到了10%左右。


    然而,在從來沒有遭遇過,天花病毒洗禮的美洲,感染病毒的死亡率卻高達90%。


    正是借助這種,無心插柳的生物武器,西班牙人在不到30年時間裏,就消滅了,超過90%的加勒比原住民。


    以至於不得不從非洲購買黑奴,來填充那些種植園。


    加勒比原住民的悲慘命運,隻是一個開端。


    在西班牙的征服過程中,源自“天花”的神助攻,一直在發揮著重要作用。


    不過,“交換”之所以被稱之為交換,在於有來有往。


    既然“天花”,能夠被舊大陸的人帶入新大陸,那麽,新大陸上有沒有什麽病毒,會被帶迴舊大陸呢?


    這種情況的確有可能存在。


    病毒的名稱,大家因該不會感到陌生,它就是楊梅瘡。


    據醫史學家考證,楊梅毒起源於美洲,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後,通過海員和士兵,使梅毒在歐亞兩洲迅速傳播。


    15世紀以前,我國尚無梅毒的記載。


    大約於1505年,梅毒由印度傳入我國廣東嶺南一帶,我們稱之為“廣東瘡”、“楊梅瘡”,此後梅毒向內地傳播。


    梅毒在歐洲開始流行的時間,是在公元1495年前後,考慮到這個日子,與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日子,是如此的接近。


    並且,哥倫布和他的手下,在加勒比島嶼上,有過大量不受約束的性行為,這種可能性的確存在。


    這種慢性傳染性疾病,不僅會造成大量引發,不適感的皮膚傷害,還有會對大腦造成影響。


    據歐洲人的說法,此病會引發狂躁情緒以及幻想,除了造成患者的巨大痛苦之外,還會刺激些藝術家的創作靈感。


    需要說明的是,我師傅醫治過不少此類的病症,有治好的,也有沒治好的。


    不管梅毒是否由哥倫布帶迴來,抑或它對患者的生理和心理,會造成多麽可怕的影響,有一點都是肯定的。


    比起類似黑死病、天花這種,一場疫病下來,能夠讓人口減半的傳染病,梅毒的影響力,並非是戰略級別的。


    如果有狂熱的宗jx仰者,認為這一切都是神的旨意的話,那麽歐洲人似乎有理由認為,


    他們的s帝,要比美洲人信仰的太陽神、羽蛇神更加的有威力。


    公元1519年,一支人數不到1000人的西班牙軍隊,離開他們在加勒比海的殖民地,開始向墨西哥高原進發。


    此前,西班牙人已經在古巴、海地等,西印度群島主要島嶼上,建立了殖民統治。


    在這些島嶼中,哥倫布最為垂青的是,土地肥沃、人口密集的海地島,以至於這座島嶼被命名為“西班牙島”,又譯伊斯帕尼奧拉島。


    然而,美中不足的是,海地島上那些,尚處在原始公社階段的原住民,並沒有太多的經濟積累。


    盡管,通過開拓種植園等手段,包括淘金,也能發掘出島嶼的經濟潛力,


    但對於渴望暴富的探險者來說,還是那些,累世積累的巨大財富吸引力比較大。


    以中美洲的情況而言,快速獲取財富的夢想,將集中在瑪雅和阿茲特克兩大文明身上。


    考慮到地理距離,西班牙人似乎,應該先征服尤卡坦半島上的瑪雅人,然後,再向墨西哥高原南部的阿茲特克推進。


    讓西班牙人優先選擇後者的原因很簡單,那就是“黃金”。


    盡管,在後來的研究者看來,瑪雅人在數學、天文學、文字、建築學等方麵,所取得的成就是非常高的,


    但境內缺乏礦脈的局限性,使之仍然處在完全的石器時代。


    他們對奢侈品的追求,並沒有體現在黃金這件普世的硬通貨上,而是像國人一樣,把石器文化上升到了“玉器文化”。


    化夏民族,估計是這個世界上,唯一懂得欣賞瑪雅玉器之美的民族。


    隻是,在渴望黃金的西班牙人眼中,那隻不過是一些,毫無價值的破石頭。


    順便說一下,石器在阿茲特克人社會中的作用同樣非常大。


    不過,最為阿茲特克人所看中的,是一種更為實用的石頭——黑曜石。


    這種散發著寶石般光澤的黑色石頭,並不是通常意義上的石頭,而火山噴發後,


    外流熔岩溫度迅速下降,通常是遇到海水而凝結形成的黑色天然玻璃。


    在21世紀,黑曜石經常被用來製作珠寶、護生符等飾物,但在石器時代,人類更看中的是,它的武器屬性。


    美洲三大文明中,阿茲特克人最以武力見長。


    在缺乏堅硬金屬的情況下,堅硬且斷麵異常的鋒利的黑曜石,是阿茲特克人所能夠找到的,最合適做武器的“石頭”。


    在阿茲特克人的軍隊中,精銳武士被稱之為“美洲虎戰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移民全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陳健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陳健鋼並收藏移民全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