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者的地緣中心,為後世的j埔寨首都j邊;後者的核心,則是當年被稱之為,“東方巴黎”的h誌明市。


    不過,相比這個z治色彩濃厚的名稱,它的舊名“西貢”,聽起來會更具浪漫色彩。


    西貢本身其實不是在湄公河三角洲,而是依附於三角洲邊緣一條,獨流入海的小河“西貢河”之上。


    當然,無論從地理還是地緣角度,這都不影響它,劃入湄公河三角洲板塊。


    純粹從地理位置上看,正處在湄公河三角洲,與下遊幹流的分割點的“金邊”,


    更應該是整個湄公河下遊,包括三角洲地區的地緣中心。


    一般而言,類似的節點,是很容易成為全流域的地緣中心的,天朝的金陵、埃及的k羅,都是此類位置的受益者。


    從地緣z治角度看,安南人當年沒有能夠,再把國土向北方延伸一些,也與金邊是高棉人的都城有關。


    不過,金邊並非一直是高棉人的z治中心。


    公元1431年之前,高棉帝國的都城,是在那個著名的世界遺產——吳哥窟,後為j埔寨暹粒市所轄。


    那次遷都,也意味著,吳哥王朝和高棉帝國時代的終結,新的高棉王朝,被稱之“金邊王朝”,並一直延續至後世。


    值得一提的是,高棉曆代王朝之間,都有直接的血統繼承關係。


    這使得後世的j埔寨王室,可以追溯到扶南王朝初創的公元1世紀。


    從這個角度說,j埔寨王室足以壓倒,隻能追溯到公元4世紀倭國皇室,成為世界上,延續時間最長的王室,21世紀後任國王為第97世。


    吳哥窟位於金邊平原的西北部,金邊則位於南端,連接兩者的是一條,名叫“洞裏薩河”的湄公河右岸支流。


    由於吳哥與金邊之間的低窪地形,洞裏薩河在這個區間,得以擴張成為了,東南亞最大的淡水湖。


    它的另一個名稱是“金邊湖”,如果當年高棉人不遷都的話,就可能叫“吳哥湖”了。


    從控製整個湄公河平原的角度來看,吳哥其實比之金邊要更為合適。


    在這個位置上,高棉人不僅可以向北,控製湄公河中遊的嗬叻盆地,還更容易往西部的,t國境內的湄南河三角洲滲透。


    位置從來都是雙刃劍,在你強大之時,這樣一個位置,固然能夠幫助你,向外擴張勢力範圍,一旦衰弱,卻又容易讓自己陷入危險之中。


    最終,逼迫高棉人遷都,並失去嗬叻盆地的,同時也喪失了對上僚高原的影響力,正是崛起的t國。


    隻是,高棉人應該沒想到,當年為了躲避強敵而選定的新都,隨著安南人對湄公河三角洲的入侵,


    在200多年後,又變成了“天子守國門”的局麵。


    事實上,從高棉人手中,拿到湄公河中遊平原(嗬叻盆地)的t國,以及,同樣收獲到湄公河三角洲的安南,


    依然對j埔寨最後保有的這塊肥沃土地,抱有極大的興趣。


    高棉帝國衰弱後,這兩個方向,也多次對金邊的存在,構成直接威脅。


    最近的一次,就是安南在上世紀70年代末的那次入侵了。


    值得慶幸的是,當時的世界地緣z治舞台,正發生著一次重大變化,退無可退的j埔寨,得到了來自天朝的援手。


    投桃報李,在關乎天朝海洋戰略的nan海問題上,j埔寨一直是天朝最堅守的支持者。


    一切一切,都那麽符合遠交近攻的外交邏輯。


    現在,大家基本搞清的j埔寨的情況。


    接下來,能夠真正對馬來地區,構成威脅的“暹羅王國”,將正式登上地緣政z舞台。


    中南半島所有國家,都在湄公河流域擁有領土。


    但從地緣層麵看,隻有領土範圍幾乎全在湄公河流域的j埔寨,除沿海部分,n撾才算是真正的“湄公河國家”。


    大家要知道,湄公河一名,隻是中南半島國家的叫法,在天朝被稱之為“瀾滄江”。


    這條大河發源天朝的qing海,再經由西南的橫斷山脈流入中南半島。


    由於瀾滄江流域深入高山縱穀之中,它本身所滋養的人口數量,其實是非常有限的。


    換句話說,這條亞洲第三大河流,在天朝乃至西南的地緣z治史中,影響力並不算大。


    不過,橫斷山脈所收集的巨量降水,如果能夠被控製起來,顯然將對下遊的湄公河國家造成影響。


    雖然,在技術有限的古代,這一地緣影響力可以忽略不計,但在工業化之後,情況則大有不同了,技術影響地緣關係的典型。


    一個例子是在21世紀,湄公河流域因厄爾尼諾現象,導致嚴重的旱災。


    天朝主動開閘放水兩周,以緩解湄公河平原的災情。


    除了水量的分配、調節以外,一條能夠通航的河流,還能夠在人流、物流兩方麵,正麵影響相關國家的關係。


    以偵破7名天朝船員遇害的“湄公河慘案”為契機,我們與中南半島相關國家,大力推進的“瀾湄合作”機製,


    目的就是依托湄公河航運,在地區經濟、安全兩方麵,進一步拉近相關國家的地緣關係。


    剛才所說的放水之舉,就是天朝積極推進這一合作機製的努力之一。


    當然,“水可載舟即可覆舟”,瀾滄江之水,在能帶來合作雙贏前景的背後,所隱藏的戰略威懾力,也是不言而喻的。


    從這兩方麵來說,n撾、j埔寨兩個完全的湄公河國家,如果跟我們在戰略層麵走的跟近,並不會讓人感到奇怪。


    相比之下,雖然在湄公河流域也擁有大量領土,如嗬叻盆地的t國,對湄公河的地緣依賴性,就沒那麽大了。


    因為t國的崛起及核心之地,並不在湄公河,而是在與之相鄰的湄南河。


    與中南半島其它主要河流,如:安南的紅河、m甸的伊諾瓦底江、薩爾溫江(怒江)的境外發源不同,


    發源於泰北山地的湄南河,是一條完完全全的t國河流。


    這一地理特點,決定了t國在地緣z治上的選擇,將擁有更多的自主空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移民全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陳健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陳健鋼並收藏移民全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