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這個變化是好是壞,不同的人、不同的標準,會有不同的解讀。


    對於葡萄牙來說,南非以及它所處的地緣板塊,都隻是前往印度時,所必須“繞過”的一片陸地。


    南非的殖民曆史,更多是由後崛起的荷蘭、英國來創造的。


    所以,等這兩個國家登上大航海舞台後,通過他們之間的博弈,包括與班圖h人部落間的戰爭,來解讀南非內部地緣結構是最為合適的。


    不過,這並不防礙我們現在,跟隨著達伽馬的航線,從更高層麵來審視一下,南非及其所屬板塊的地緣z治空間。


    以南非本身的基本麵來說,並不算突出,122萬平方公裏土地,5200萬的人口。


    即使能夠躋身於發達國家行列,在全球範圍內,也不過是個g20裏的二線國家水平。


    然而,實力這個東西,除了考慮絕對值,還要考慮相對值。


    放在非洲這個整體實力偏弱的環境裏,南非的綜合國力就能夠排第一了。


    以至於它能夠代表非洲,加入已經明顯,帶有地緣z治俱樂部性質的“金磚國家”。


    隨著葡萄牙人的探索腳步,西北非(馬格裏布)、西非、中非三個地緣板塊,已經相繼被解讀過了。


    盡管,以國境線為標準的地緣z治劃分法,與嚴格按照地理標準,劃定板塊的方法之間,總是不可能完全吻合。


    就好像東亞的天朝,實際擁有部分中亞土地一樣。


    但通過之前的解讀,最起碼,大家已經清楚了。


    在這些板塊裏,哪些是核心國家,哪些國家在地緣位置上,實際具有雙重屬性,並因此成為緩衝之地。


    從地緣z治層麵來說,“南非共和國”無疑,是所在板塊的核心國家,這使得它在為自己,貼上“南非”標簽時,


    比用同樣思路取名的“中非”,要有底氣的多,也由此成為了,我們在非洲南部關注的重心。


    隻是,這也會給我們帶來一個困擾,那就是把地理、地緣上的南非,與z治上的“南非共和國”概念想混淆。


    為此,接下來地理、地緣上範疇內的“南非”,會用“南部非洲”這個概念,以示區別。


    當然,“南部非洲”的概念,有時也會用來,泛指撒哈拉以南的整個黑非洲地區。


    如果,南非有能力,在整個黑非洲鶴立雞群的話,以撒哈拉為界,將非洲切割為南、北兩部分,會更有現實意義。


    現實的問題在於,南非雖然已成為了,通過加入金磚國家俱樂部,勉強躋身於世界地緣z治舞台的中心。


    但以其,過於偏南的位置和硬條件來說,不僅沒有可能將影響力,延伸至各方麵屬性完全不同的北非,甚至也沒有可能,成為黑非洲的唯一代表。


    為此,需要從地理、種族、文化等基本麵,研究“南部非洲”的地緣影響力,可能延伸至哪裏,


    或者說,“南非”可能向外圈定的地緣利益邊緣到底在哪。


    每一片大陸,都有它的基本地理特點,如果說,歐洲是一片“平原大陸”的話,那麽,非洲就是一片“高原大陸”。


    至於亞洲,由於qing藏高原“世界屋脊”般的存在。


    使得整個大陸的結構,大體上,有如美洲瑪雅文明的,“階梯金字塔”般的存在,將之稱之為“階梯大陸”,是再合適不過的了。


    當然,這隻是一個籠統的歸納方法,每片大陸內部依然會有高低差。


    就好像歐洲大陸,總體算是“平原大陸”,卻也有如阿爾卑斯山係,這樣的屋脊存在。


    非洲這片“高原大陸”也是如此。


    在其內部,整體呈現東、南高,西、北低的地勢走勢。


    其中分布於東、南方向,從紅海向南,一直延伸至,厄加勒斯角(非洲最南點)北部的這條高原帶。


    又可從北向南劃分為三大塊:埃塞俄比亞高原、東非高原,以及南非高原。


    當下所解讀的“南部非洲”板塊,對應的正是最南端的“南非高原”。


    南非高原,位於剛果盆地-東非高原之南,所涉及到非洲國家的大陸部分,包括有:


    安哥拉、讚比亞、津巴布韋、馬拉維、莫桑比克、納米比亞、博茨瓦納、南非、萊索托、斯威士蘭等11個國家。


    這其中,需要參考的另一個地理參數,是水流的方向。


    由於高原的北麓,是在為剛果盆地供水,北部邊緣隸於剛果河流域的高地,地緣上,會更容易與剛果盆地融合,並因此被歸於“中部非洲”。


    依照水係原則來解構中、南非地理分割線的話,可以得出一個標準:


    河流流向偏北,包括西北、東北的區域,屬於地理中非。


    河流流向偏南,包括西南、東南的區域,屬於地理南非。


    分水嶺原則,可以說是行政區域劃分中,最重要的原則。


    這一點也很好理解,生活在同一水係的族群,總會有更多的交流機會,並因此而產生共同點。


    不過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這一標準也並不是一萬不變的。


    總會有些橫跨兩大流域的行政板塊存在,以為緩衝。


    在中部非洲,曾經叫“法屬烏班吉夏利”的“中非g和國”,就是典型案例。


    其北部屬於乍得盆地水係;南部則歸屬於剛果盆地水係。


    在中、南部非洲之間,也有類似的跨界國家存在,它就是曾經的葡萄牙殖民地“安哥拉”。


    安哥拉的北部,剛果河流域所有或從屬,在盆地邊緣獨流入海。


    南部則匯入從非洲東南入海的讚比西河,南部非洲最大河流,以及南非高原中部的卡拉哈迪盆地,最終內流為馬卡迪卡迪鹽澤。


    北部算是中部非洲的一部分,南部則是南部非洲的地理邊緣。


    單純從流域麵積比來看,安哥拉的南北方算是基本平分秋色。


    然而在地緣z治劃分上,人口分布才是最值得參照的數據。


    天朝被劃為東亞國家,是因為它的絕大部分人口,生活在東亞板塊。


    即使整個中亞都歸屬於天朝,也不會改變原本的地緣z治屬性。


    後世安哥拉的情況也是如此,整個國家2500萬人口中的絕大部分,都生活在北部省份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移民全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陳健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陳健鋼並收藏移民全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