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到現在的問題上,就是要在了解上述地理結構的基礎上,描畫出西非中世紀的地緣z治進程。


    以為即將到來的摩爾人和葡萄牙人“指明”方向。


    基於撒哈拉沙漠的阻隔,黑非洲曾經長期被隔離在舊大陸文明圈之外。


    缺乏交流的後果,就是黑非洲進入“文明”狀態的時間較晚。


    需要說明的是,所謂“文明”並沒有特別統一的標準,一般認為城市的出現是基礎的硬件標準。


    而軟件方麵的要求,則是需要建立一套國家統治製度。


    簡單點說,你最起碼得有個能讓一部分人脫離第一產業,開始製定各種規則的“城”。


    不一定要有城牆,才算是有資格,進入以“國家”為標誌的文明狀態。


    至於是否使用了文字、金屬工具,倒並不是最重要的。


    黑非洲到底有沒有d立發展出來的“原生文明”,一直以來是個非常有爭議的話題。


    中世紀先後出現在西非的加納、馬裏、桑海三個古國,經常會被用來充當黑非洲文明的門麵。


    很多資料中,甚至會將這三個國家,冠以“帝國”之稱,以區別於周邊那些部落式,或體量較小的西非土著政權。


    先且不論這三個古國的文明因子,到底是原生還是受其它文明影響而次生的。


    也不管到底夠不夠得上“帝國”的標準,僅就三者在西非文明的地位。


    以及彼此間的地緣關係來說,倒是可以和同樣為“中華文明”奠基的上古三代:


    夏、商、周做一個類比,以幫助我們熟悉這個陌生的版塊。


    世界上大多數農耕文明,都與一條或數條大型河流密不可分,由此也有了“大河文明”的說法。


    如果說華夏文明的源頭是黃河的話,那麽西非文明的大河自然就是“尼日爾河”了。


    這其中,最早依托尼日爾河流域建立強大政權的,就是古加納王國了。


    提到“加納”,後世也有一個叫“加納”的西非國家。


    不過時過境遷,類似這種地緣遺產,向來容易被當成一筆富貴財富為後世所爭奪。


    後世叫某個曆史地名的地方,未必就是它的原生地。


    加納也是這種情況,後世位於西非南部,與幾內亞灣相接的“加納共和國”。


    並非古加納王國的所在,也不屬於尼日爾河流域。


    15世紀末,當葡萄牙人到來之後,他們為這片土地所取的名字“黃金海岸”的。


    以類似方式命名的,還有加納的西鄰“象牙海岸”(科特迪瓦)。


    黃金海岸、象牙海岸之稱帶有濃厚的殖民色彩。


    因此20世紀兩國在獲得d立之後,都在嚐試擺脫這段屈辱的曆史。


    其中,黃金海岸在20世紀50年代d立並更名,率先搶到了“加納”這筆豐厚的地緣z治遺產。


    至於“象牙海岸”,其實還是叫這個名字。


    所謂“科特迪瓦”就是“象牙海岸”的法語發音。


    也正因為如此,後世在海外華語地區,科特迪瓦很多時候,還是會直譯為“象牙海岸”的。


    不過科特迪瓦人顯然對此也不滿意。


    以至於在1985年做出決定,要求其它國家,隻用“科特迪瓦”的音譯,而非意譯“象牙海岸”來稱唿他們的國家。


    類似的做法並非孤立,後世我國周圍也出現了一個案例。


    在2005年,韓g要求天朝將其首都的漢譯名,從“漢c”改稱為音譯的“s爾”的做法。


    盡管加納g和國,搶注了西非曆史最悠久的“加納”標簽,但其地理位置來說,卻並不屬於古加納王國的範疇。


    除了尼日爾河這條核心河流之外,西非弧狀的海岸線,還均勻分布著許多獨流入海的河流。


    並成為後世西非眾多沿海國家立國的地理基礎。


    其中加納的核心河流叫做“沃爾特河”,河流上遊為布基納法索。


    科特迪瓦則有三條體量相當的河流並列,分別是:薩桑德拉河、邦達馬河、科莫埃河。


    雖然在日後歐洲殖民者,從海路深入西非的過程中,這些河流都像岡比亞河、塞內加爾河那樣發揮了重要作用。


    但就西非文明初始的中世紀來說,卻並沒有太大用處。


    有機會與外部交流,並藉此建立強大政權的,還是能夠與撒哈拉商道,直接對接的尼日爾河、塞內加爾河等北部河流地區。


    其實後世的加納與古代加納之間,也不能說一點關聯都沒有。


    古加納之所以能夠,在眾多西非土著部族政權中脫穎而出,是因為它最先接通了跨地區的黃金貿易。


    而“黃金海岸”的知名度,也同樣源自於黃金貿易。


    最當然,西非產金的地方,並不止於“黃金海岸”一處。


    僅憑這一共同點,就想繼承與1000多年前“黃金之國”的z治遺產,還是說不過去的。


    為此加納人相信,自己的祖先便是古加納王國建立者。


    也就是說,古加納人在滅國之後,向南遷移到了現在的加納。


    至於這到底是不是曆史事實,倒是並不重要的。


    所謂文化繼承的重點,並不在於二者的聯係是否緊密,而在於後者願不願意繼承。


    既然現在的加納不是“古加納”,那麽古加納到底在哪呢?


    基於文明初始時那麽鬆散的z治結構,我們要解決的問題其實是,古加納王國的核心區到底在哪裏。


    概括的說,古加納王國的位置,是在富塔賈隆高原以北,塞內加爾河-尼日爾河上遊,河穀平原包夾的這個v型地帶。


    從馬裏境內的熱帶草原區,向北延伸至毛裏塔裏亞南部的薩赫勒地帶。


    這裏需要著重解讀一下的,是“薩赫勒地帶”。


    所謂“薩赫勒”的原意是“邊緣”,這個邊緣客觀上有兩重含義:


    一是沙漠的邊緣(南緣),二是草原的邊緣。


    簡單點說,薩赫勒地帶,是撒哈拉沙漠與非洲南部熱帶草原之間的過渡地帶,地貌上則可以將之歸類於“荒漠草原”。


    應該說,在兩個地貌區之間存在一條緩衝地帶,是非常自然的現象。


    就像典型幹草原地區與森林地帶之間,會有森林草原地帶一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移民全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陳健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陳健鋼並收藏移民全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