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軍事家飯村穰說:“成吉思汗在八百年前就首先使用了凝固汽油彈。”


    成吉思汗采納了歸附者木海的建議,為了更好的攻堅,組織了一支以木海為首的,五百人的炮兵部隊。


    後來又設置了“往返迴炮手軍將上萬戶府”和“炮手萬戶府”。


    在一般萬戶府中,也設置了“炮手千戶府”。


    這支炮兵部隊在攻金、攻夏、攻花剌子模以及後來的攻宋、攻大理、攻高麗的戰鬥中,都發揮了巨大的做用。


    這個炮兵團用於攻城戰軍械齊全,不僅有拋石器、銅製火炮、火箭發射器,還有火焰噴射器、凝固汽油彈等。


    銅製火炮是成吉思汗時期世界上最先研製成功的殺傷力很強的熱兵器。


    《成吉思汗戰略戰術》的作者布勞丁說:“這個炮兵團,比歐洲人別爾多爾所發明的火炮,還要早十五年至百年”。


    4、組建了世界第一個參謀部


    成吉思汗在鬥智塞謀方麵,胸有妙計,高敵一籌,非常重視謀略上戰勝敵人。


    所以,他在采取一個戰略行動之前,總是長時間的進行調查研究,收集詳細的情報。


    在此基礎之上製定周密的計劃,做充分的準備工作。


    在征討乃蠻部之前,成吉思汗對其軍他委任了千戶之官、百戶之官並組建了千員中軍。


    委任了脫侖、朵歹等六名扯兒必(官名,即常侍),這是最初的總參謀部。


    1204年與乃蠻部戰,蒙古軍進至薩阿裏之野,共議:何以處之。


    就是朵歹扯兒獻計紀念品成吉思汗,使用了增火法,“凡有性命者,人各火五處,以火之驚”。


    此計果然奏效,騙了驕橫的乃蠻部陽汗,使他得出了“其火多於星辰雲,蒙古多矣”的結論。


    這是世界上最早的總參謀部。


    日本著名的軍事家飯村穰說:“這個參謀部,比拿破侖的參謀部還要早六百年”。


    1206年,成吉思汗稱大汗之後,對忽必來降恩旨說:“幾軍旅之事,汝其總領之”。


    忽必來就成了第一任總參謀長。


    從此,蒙古軍總參謀部就成了一個組織健全、效能極高之統帥部。


    這個參謀部裏有漢人,契丹人、畏兀兒人、阿拉伯人、往返迴人。


    5、世界上第一個發明了“閃電戰”


    布爾霖著《成吉思汗》書中說:“為什麽一個不開化的軍隊,於攻擊強盛開化人民時,均獲得成功,其理由安在?


    概言之,即進行近代閃電戰之方式也”。


    閃電戰,這是成吉思汗的首創。


    蒙古軍被西方人稱為“蒙古旋風”,它所入行的閃電戰,其特點,一是猶如急風。


    小林高四郎著《成吉思汗》書中說:蒙古軍“靠馬的機動性,有如急風襲來,進行掠奪”。


    “來如天墜,去如電逝”。二是飆風迅雷。


    中國近代軍事家萬耀煌將軍評論說:“成吉思汗之進兵也,如飆風迅雷,千裏瞬至,鷹鸇一擊,往往覆敵於猝不及防”。


    可謂“急行如風,侵略如火”。


    閃電戰的要點是突然襲擊,速戰速決。


    成吉思汗打了一輩子仗,絕大部分仗都是進攻戰,一般都用的是大膽奇襲、突襲和奔襲的戰法。


    他一貫主張用兵神速,利用神速機動,發起大膽、冒險的進攻,猛打猛衝,速戰速決。


    在出敵不意的時間、地點以出敵不意的兵力、兵器、速度和戰法,大規模使用騎兵集團,在很短的時間內,將敵人徹底殲滅。


    據說,他們在匈牙利平原作戰期間,三天內急行230英裏。


    他們攜帶著皮囊裝飲用水,皮囊倒完時可以充氣,用來泅渡江河。


    有必要時,可喝馬血和馬奶充饑解渴。


    他們在童年時代習得的狩獵技能,使他們能夠利用往來如飛的馬隊長途行軍,協同作戰。


    閃電戰,是殲滅戰、進攻戰、運動戰和速度戰的有機結合物。


    在“用兵如神”的成吉思汗指揮下,形成了整體力量,演出了有聲有色、威武雄壯的活劇來。


    (五)人類曆史上最大的成功者


    成吉思汗的名字與“成”字有關。


    在某種意義上說,解讀成吉思汗就是解讀一個“成”字。


    史學家之所以稱他為最大的成功者,是因為他和他的子孫首先統一了中國,之後征服了半個世界。


    震驚了整個世界,建立了世界上版圖最大的帝國。


    史學家稱“史無前例的成功”。


    在世界曆史上,可以說沒有一個人,獲得過像成吉思汗如此輝煌的業績。


    日本出版的《世界通史》說,“能夠同成吉思汗相提並論的英雄豪傑世界上從來沒有過”。


    印度前總理尼赫魯說:“成吉思汗即使不是世界上唯一的最偉大的統帥,也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統帥之一。”


    孫子是“偉大的軍事理論家”,而成吉思汗則是“百戰百勝的軍事實踐家”。


    傳奇征戰生涯,卓越的軍事天才,創新的建軍思想,深奧的用兵謀略,高超的指揮藝術,獨特的戰略戰術,使他永遠把握勝利。


    成吉思汗一生進行了60多場戰鬥,沒有一次失敗過。


    他每逢必戰、戰必勝的神奇將人類軍事天賦窮盡到了極點。


    中國學者說:“什麽人才能稱得上戰神?唯有成吉思汗!”


    這點本人也不認同,成吉思汗雖然是史無前例的戰爭天才。


    但他與劄木合在1190年,爆發了史上非常著名的“十三翼之戰”。


    劄木合集合泰赤烏等十三部三萬人進攻鐵木真。


    鐵木真亦以諸部三萬人,分作十三翼迎之於答闌巴勒主惕,鐵木真大敗。


    成吉思汗的確是成功的典範,是後人難以比肩的戰爭奇才。


    《世界征服者史》作者、波斯史學家誌費尼說:“說實話,倘若那運籌帷幄,料敵如神的亞曆山大活在成吉思汗時代。


    他會在使計用策方麵當成吉思汗的學生,而且在攻城略地的種種妙計中。


    他會發現,最好莫如盲目的跟著成吉思汗走”。


    美國軍事理論家利德爾·哈特在所著《戰略論》一書中指出:“在中世紀裏,戰略最好的例證並不出現在西方,而是來自東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移民全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陳健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陳健鋼並收藏移民全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