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是史上第一個把間諜,提升到國家利益高度的民族。


    每逢戰前,他們都會派出間諜。


    盡量收集有關敵人的道路、河流、防禦工事、政治和經濟狀況等方麵的情報。


    他們還派間諜散布關於蒙古軍力強大、任何抵抗都無濟於事的流言,使敵人士氣低落。


    13世紀的蒙古人之所以會戰無不勝,間諜在其中立下了不少功勞。


    在蒙古統治期間,俄羅斯全盤傳承了蒙古間諜製度,把間諜作為服務君主的工具。


    伊凡四世在位後期,曾一度實行間諜恐怖統治。


    他組成了一支人數為1000人的“特轄軍(oпpnчhnk)”。


    後來彼得一世設立了“秘密辦公廳”,負責抓捕和審查政治犯,從而開始了秘密偵探和間諜製度。


    “秘密辦公廳”與之前的蒙古間諜,和之後蘇聯時期的“克格勃”是一脈相承的。


    蒙古帝國派往各地的達魯花赤(鎮守官),即是後來蘇聯黨高官的前身。


    而蒙古這些好的製度,卻又繼承於中國。


    著名軍事曆史家休·科爾:“1914年喀爾巴阡山戰役中。


    俄國所采取的戰術,便是以當年蒙古軍戰術為範本的。


    時至今日,我們仍能感到,當年蒙古人對我們今天的軍事,還有著深遠影響。


    利德爾·哈特曾以蒙古軍隊為例,說服人們將騎兵作戰方法運用於坦克。


    蘇聯紅軍秉承蒙古人的戰術之精髓,以高速機動為主要戰法,以大麵積平原為主要戰場。


    蒙古騎士日行80公裏,在驛站製度下則可日行500公裏。


    蒙古人作戰時的推進速度同樣快得驚人,攻占北俄羅斯用了2個月零5天。


    平均每天推行85至90公裏;攻占南俄羅斯用了2個月零10天,平均每天55到60公裏。


    攻占匈牙利和波蘭用時三個月,每天58到62公裏。


    相比之下,二戰時期行軍速度最快的蘇聯紅軍,在基本沒有阻力的情況下。


    從波蘭的維瓦斯河直撲德國的奧得河,20天裏隻推進了500公裏。


    平均每天隻有25到30公裏,而此戰役被視為現代戰爭中推進速度最快的戰役。”


    公元12世紀末的韃靼(塔塔爾)部,位於蒙古中部。


    韃靼部是今天蒙古人的重要組成部分。


    也是今天俄羅斯韃靼族的主要組成部分,與俄羅斯人有大規模的混血。


    金帳汗國,建立於蒙古帝國西北部,由拔都及其後裔管理。


    金帳汗國逐漸***化而喪失了蒙古文化的特性。


    不過拔都率領的蒙古戰士後裔,始終是社會的上層階級。


    這些蒙古人包括山隻斤、許兀慎、弘吉剌、乞顏。


    政治上,金帳汗國原為蒙古帝國之一脈(法律基礎是成吉思汗法典)。


    汗國的統治者是由庫裏爾台自拔都的後裔中選舉出來,可汗以下有宗王。


    宗王以下有大臣以及一種名為答剌罕的人,他們是行政和軍事長官。


    行政文書使用迴鶻文、察合台文和阿拉伯文,外交文書用蒙古文。


    拔都汗,蒙古金帳汗國創始者,俄羅斯人稱他為“沙皇”。


    蒙古人因他對部下寬大,稱他“薩因汗”。


    1237-1251年,拔都率軍西征大破日耳曼、波蘭、波西米亞以及匈牙利60萬聯軍,席卷東歐與中歐。


    1242年,拔都建都於伏爾加河下遊的欽察草原的薩萊,將整個俄羅斯納入蒙古轄地。


    拔都曾憑借其強大的軍事力量,扶植拖雷係的蒙哥(忽必烈的哥哥)登上汗位。


    金帳汗國第二代大汗、俄羅斯沙皇薩爾塔克汗,與他的結拜兄弟亞曆山大·涅夫斯基。


    亞曆山大·涅夫斯基拒絕接受羅馬教皇的自殺性的、與蒙古人血戰到底的命令。


    而選擇依附於蒙古人,這通常被認為是俄羅斯脫離歐洲,投向亞洲的轉折點。


    1246年,金帳汗封他為基輔大公。


    俄羅斯與蒙古的結合,使俄羅斯從此對歐洲立於不敗之地。


    2008年,俄羅斯國家電視台舉行了一次“史上最偉大的俄羅斯人”的評選活動,結果涅夫斯基名列首位。


    蒙古人實行****,在俄羅斯大規模興建東正教堂。


    巧妙地通過教會對俄羅斯各地發號施令,東正教會也負責為金帳大汗祈福而獲得免稅權。


    蒙古人到來俄羅斯之前,俄羅斯東正教堂不到100座,在蒙古人統治期間增加至300餘座。


    在蒙古勢力往俄羅斯西北延伸時,莫斯科和東正教會是兩大助力。


    1327年,伊凡一世的對手,亞曆山大因背叛蒙古人而被追捕,逃至普斯柯夫。


    普斯柯夫民眾為了保護亞曆山大而戰,可是就在戰爭一觸即發時。


    東正教會竟然宣稱支持異教徒的蒙古人,並將亞曆山大和普斯柯夫民眾逐出了教會。


    馬邁,青帳汗國及金帳汗國的軍事強人。


    他是成吉思汗的後裔,諾蓋汗的孫子,伊琳娜·格林絲卡婭(伊凡雷帝的母親)的直係祖先。


    1360年,納兀魯斯將哥哥忽裏納刺殺後繼位。


    在位不到一年,金帳汗國完全瓦解,此後直到1382年,脫脫迷失重新統一金帳汗國。


    短短的二十年間就有十八個可汗,勢力最大的便是權臣馬麥。


    在金帳汗國挾天子以令諸侯(他主要控製烏克蘭與克裏米亞),馬邁的記憶延續了數個世紀。


    俄羅斯人常以“kakmamanпpoшeл”(如同馬邁的來臨)來形容事情的嚴重程度。


    蒙古克裏米亞汗國,國徽是成吉思汗的徽章蘇魯錠。


    克裏米亞汗國的統治階層是格來家族,是成吉思汗的直係後裔(拔都的兄弟禿花·帖木兒係)。


    這個家族1427-1783年統治克裏米亞,喀山汗國的王族也是他們家族的。


    克裏米亞汗國的創始人是哈吉·格來,他是成吉思汗十一世孫。


    格雷家族也是奧斯曼帝國的王族成員,“假如羅馬和拜占廷代表了三個國際皇族正統中的兩個,那麽蒙古就是第三個。


    假如奧斯曼家族滅絕,那麽成吉思汗的後裔,就是奧斯曼帝國的正統繼位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移民全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陳健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陳健鋼並收藏移民全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