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在經過近半個世紀的統治後,使英格蘭成為歐洲最強大,富有的國家之一。


    英格蘭文化也在此期間達到了一個頂峰,湧現出了諸如莎士比亞、弗朗西斯·培根這樣的著名人物。


    英國在北美的殖民地亦在此期間開始確立。


    她的統治期在英國曆史上被稱為“伊麗莎白時期”,亦稱為“黃金時代”。


    伊麗莎白女王一世被普遍認為是英國曆史上最偉大傑出的君主。


    在她當政的45年期間,英國的經濟繁榮昌盛,文學璀燦輝煌。


    軍事上一躍成為世界首屈一指的海軍強國。


    在她生活的時代英國國王不是隻充當傀儡的角色。


    因此英國黃金時代所取得的成就,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應歸功於她。


    而維多利亞的伯父威廉四世,被人民親切的稱為水手國王。


    威廉四世在位期間,重用了霍雷肖·納爾遜。


    納爾遜在1798年尼羅河口海戰,及1801年哥本哈根戰役等重大戰役中,帶領皇家海軍勝出。


    他在1805年的特拉法爾加戰役擊潰法國及西班牙組成的聯合艦隊。


    迫使拿破侖徹底放棄海上進攻英國本土的計劃,為英國奠定了後麵一百多年的日不落霸權。


    1837年6月20日,英國國王兼漢諾威國王威廉四世去世,年僅18歲的維多利亞繼位。


    同時,她將漢諾威王位讓予她另一叔父,從此漢諾威不再屬於英國。


    1839年,女王的婚姻大事被提上了日程。


    維多利亞認識了比她小三個月的表弟薩克森-科堡與哥達的阿爾伯特親王。


    他們於1840年2月10日舉行了婚禮。


    婚後女王夫婦共育有九個孩子,生下的九位兒女又紛紛與歐洲各國王室婚嫁。


    後來的結果大家都知道了,維多利亞成了歐洲王室噩夢“血友病”祖母。


    而飽受禿頭困擾的英國王室,據說是由女王表弟帶入王室的。


    但是迴溯曆史,悲催的英國王室在禿頂困擾之前,還深受血友病的摧殘。


    血友病是一種x染色體疾病,男性患病率比女性要高。


    因為血液中缺乏凝固蛋白,最小的傷口都會致命。


    維多利亞女王有九個子女,其中兩個女兒帶有血友病基因,一個兒子是患者。


    幼子利奧波德親王是血友病患者,五位公主雖個個健康美麗。


    但次女艾麗斯公主和幼女貝亞特麗絲公主是血友病基因攜帶者。


    她們與歐洲王室聯姻的結果,使這一可怕的疾病在歐洲王室中蔓延。


    導致了可怕的後果,很多王室成員相繼去世。


    維多利亞女王的後代很多都與歐洲各國的王室成員聯姻:


    維多利亞長公主成為德國腓特烈三世的皇後。


    她的一個兒子,就是發動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德國皇帝威廉二世。


    一個女兒是希臘王後;第二個孩子是後來即位的英國國王愛德華七世。


    他的一個女兒是挪威國王哈康七世的王後。


    第三個孩子愛麗絲成為德國西南黑森親王路易四世的王妃。


    她的一個女兒是沙皇俄國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的皇後。


    另一個女兒是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丈夫菲利普親王的外祖母。


    另外三個女兒其中兩個是德國南部巴登堡和德國北部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親王的王妃。


    還有一個嫁給蘇格蘭的一位公爵,後來成為加拿大的總督。


    而兒子們則都是娶了丹麥、俄國和德國各地的公主、郡主們為妻。


    正因如此,維多利亞女王又被稱為歐洲的祖母。


    後來的沙俄尼古拉二世的後裔裏都受到了這種可怕的“詛咒”。


    其餘分別嫁入了法國、西班牙、葡萄牙、荷蘭······


    所以這些王室的後嗣,就這麽染上了血友病的基因······


    女王在世時,曾有一張和這些著名的孫子輩親戚們的全家福合影。


    更有趣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實際是在這些親戚們之間打起來的。


    這位歐洲祖母維多利亞一世,是英國曆史上最偉大的君主之一。


    英國曆史上在位時間第二長的君主,在位時間長達64年,僅次於******女王。


    維多利亞也是第一個以“大不列顛和愛爾蘭國女王和印度女皇”名號稱唿的英國女王。


    她在位的期間(1837年―1901年)是英國最強的“日不落帝國”時期。


    她在位時期,英國曆史上稱為“維多利亞時代”。


    英國加大殖民擴張,在一定範圍內建立和占領了很多殖民地。


    她在位的幾十年正值英國自由資本主義由方興未艾到頂尖、進而過渡到壟斷資本主義的轉變時期。


    經濟、文化空前繁榮,君主立憲製得到充分發展,使維多利亞女王成了英國和平與繁榮的象征。


    維多利亞時期,是大英帝國對外領土擴張最輝煌的時期,為了擴張領土,英國不惜使用一切手段。


    1857年,英法兩國爭奪蘇伊士運河的統治權達到白熱化的程度。


    但是一場設計巧妙的陰謀,使英國獲得了蘇伊士運河的控股權,法國隻能乖乖地退讓。


    次年,在大英帝國殖民地的版圖中又增加了印度,這可是大英帝國王冠上的一顆明珠。


    維多利亞於1876年加冕為印度女皇。


    英國還讓俄國在1877年~1878年與土耳其的戰爭中的勝利果實幾乎化為烏有。


    當時,俄國軍隊離伊斯坦布爾隻有一步之遙。


    俄土雙方簽訂協議,將巴爾幹半島的一部分土地歸屬俄國。


    而維多利亞不希望看到俄國勢力深入到巴爾幹半島。


    她以武力和外交雙重施壓,迫使俄國做出退讓。


    維多利亞女王在位期間,英國的經濟迅速成長,不斷繁榮強大。


    女王登基的時候,英國隻有幾條鐵路。


    在她統治的中期,工業革命更讓英國成為無可爭辯的經濟強權。


    維多利亞時代的大英帝國步入了鼎盛時期,當時,英國統治著全世界大約5億人。


    也就是當時全球人口的約四分之一,都是大英帝國的子民。


    其領土麵積則有約3367萬平方公裏,是世界陸地總麵積的20%。


    僅次於蒙古帝國,位居第二,蒙古帝國麵積為3400萬平方公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移民全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陳健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陳健鋼並收藏移民全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