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戰略的客觀依據:


    (1)國防戰略形勢和戰爭預測。


    (2)我朝周邊安全環境。


    (3)分析國家安全環境的基本著眼點和方法,要對威脅做出正確判定:


    他國與本國是否有利益衝突。


    他國是否具有危害本國的能力。


    他國與本國是否有危害本國的企圖。


    我朝周邊的威脅;(1)對國家安全利益的威脅:


    陸上:東北的韃子,有葡萄牙的炮兵教官。


    安南有葡萄牙的步炮兵教官。


    外加西域,蒙古。


    海上:倭國半島,濠鏡澳,雞籠島,馬六甲海峽。


    “西班牙人占領了馬六甲海峽,對我移民進行了大屠殺。


    黃龍、張炯、柳海我給你們五年時間,我希望把這個島上的一幫雜碎,全部清空,為移民報仇。


    另外,隻要我們的海軍強大起來了,西班牙的國王和總督,我會給他們發一張紅色通緝令,全天下通緝他們,賞銀一百萬兩,我要將他們碎屍萬段。”陳遠宏咬牙切齒的說道。


    (2)外國和國內的顛覆活動:經濟利益;晉商八大家,包括士紳利益集團。


    政治利益:民族、宗教、信仰。


    傳教士全部是一幫間諜,他們盜取我們的茶葉種植技術,絲綢紡織技術,養蠶技術,瓷器燒製技術。


    我們的科技文化被他們傳遞到他們國家以後,他們篡改曆史,編造成他們的文明,他們的發明。


    用一神宗教思想編撰的各種書籍來讓我們學習,瓦解我們的文明。


    這是一幫無恥之徒,他們無所不用其極,最後差一點顛覆了我們的文明,消滅了我們這個民族。


    後世我們結婚都穿的婚紗行宗教儀式,這是他們宗教洗禮最重要的一種儀式。


    這些事情,會在我的《理想國》中下冊裏麵詳細的寫出來。


    我們這一代人,和下一代人的使命,就是支解他們,讓這個世界,除了我國以外,沒有超過一百萬人口以上的大國。


    綜上所述,陸地和來自海洋的威脅,大家心裏應該有一個大概的輪廓了。


    而對我們威脅最大的,是來自海洋的威脅,背後黑手是歐洲人、大食人和他們的一神宗教。


    宗教消滅得了嗎?消滅不了,那就必須掌控在我們自己的手裏。


    任何宗教人士,包括教宗的任命,都要經過我們的手,它才具有合法性,這是我們努力的方向。


    陳遠宏又轉身在黑板上寫下:


    五、軍事法規;陳遠宏照搬了後世的兵役法。


    從太白學校開學開始,除有嚴重生理缺陷或者嚴重殘疾不適合服兵役的人免服兵役,老百姓都有義務依照本法的規定服兵役。


    學校學生在學習期間必須接受基本軍事訓練。


    根據國防建設的需要,對適合擔任軍官職務的學生,再進行短期集中訓練,考核合格的,經軍事機關批準,服軍官預備役。


    孩子從上學開始,就必須接受軍事教育,這是華夏民族立於世界之林的根本。


    隨後幾天,陳遠宏又細分了個科目。


    分為步、騎、炮、工、輜重五科。


    教官和各科隊長也多提拔學員中的優秀人員擔任。


    按各自的專長編隊,分別進行教育訓練。


    隊長為少校級,擔任生活管理和本兵科的術科教練。


    軍事教程由中校教官擔任;技術課為指揮,行軍路線,安營紮寨、劈刺、隊列訓練、武術等。


    由技術教官,一般是上尉擔任,另有技術助教輔助技術訓練。


    隨後對學生編隊做了一次改革,各兵種混合編隊,一般的軍事課和生活管理均在混合隊。


    專科訓練除外,隊長提為中校級,夥食也改為連隊辦理。


    騎兵和輜重科由騎兵科隊長兼管,減少了兵種負責人,軍事教官由中校降為少校。


    課堂教育,每天至少有半天時間教授課程,除有關軍事的戰術、兵器、測繪、築壘及典範令外。


    並增加理化、數學、曆史、地理等,每節課為三刻鍾,也就是後世的四十五分鍾一堂課。


    普通知識和各種方言,各個國家的語言是輔助教育,聘文職教員擔任,以充實學生的軍事知識,為逐步全麵學習各種軍事演習準備條件。


    術科訓練,先在操場進行各種製式教練,再到各教練場演習。


    野外演習,先由簡入繁,再逐步進入全麵聯合演習。


    陳遠宏花大價錢買了六百把魯密銃。


    魯密銃是中國在明朝時期,由傑出火器研製家趙士楨所發明的一種火繩槍,原型是土耳其魯密國。也就是奧斯曼帝國所進貢的火繩槍改進型。


    於1598年(萬曆二十六年)趙士楨向魯密國使者朵思麻請教魯密國火槍的構造及製作方法,經改進後製成魯密銃。


    魯密銃約重七八斤,有的六斤,約長六七尺,發射的機關在床裏。


    捏一下就掉,火燃複起,床尾有鋼刀,若敵人逼近,即可作斬馬刀用。


    放時,前捉托手,後掖床尾,發機隻捏,沒瞄準時手不能動,準星和眼睛對準處稍遠,初發煙起,不致熏目驚心。


    它比倭人的鳥槍還好使,用藥四錢,鉛彈三錢。


    魯密銃是一種比鳥嘴銃射程更遠的火繩槍。


    這種銃加長了槍管(4尺5寸),重量略大於鳥銃(6―8斤),射程遠大約150米,威力大,在結構上更優於鳥嘴銃。


    故《武備誌》說:“鳥銑;唯魯密銃最遠最毒。”


    趙士禎同時還研製出當時最先進的燧發槍;掣電銃和迅雷銃,前者兼具西洋銃和佛郎機的優點,後者並有鳥銃和三眼銃的長處。


    這些新式火器隻有等到趙士禎的兒子和另外一批大家的到來,改進它的不足之處,陳遠宏相信他們會帶來革命性的飛躍。


    實彈射擊有打靶場,乘馬訓練有馬場,炮兵訓練有炮場,工兵有土木工作業場、架橋作業場,爆破演習則選擇不致造成危害的場所。


    輔助術科如行軍路線,安營紮寨、劈刺、隊列訓練、武術等,都有專業教官,在大廣場進行。


    同時陳遠宏把熱氣球和望遠鏡也整出來了,這些器械操演校也在大廣場上同時進行。


    這些訓練每課多為一小時,正式出操訓練一般兩小時,野外演習至少用半天的時間,科目複雜且遠離學校時,則增加到一至數日。


    大演習還攜帶帳蓬、炊具,在演習地組織宿營生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移民全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陳健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陳健鋼並收藏移民全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