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兄此言當真?敢問這是何處得來的消息?”裴卓霍然起身,震驚的問道。
裴卓的反應印證了蘇成糖隱隱有過的擔心,蘇成糖現在心裏有了幾分譜,追問道:“你不知道嗎?李陽前幾天來我這,跟我說的好像是梁子衿不行了,請我去醫治她,裴兄與梁子衿如影相隨,怎麽會不知道呢?”
聽蘇成糖一口一個梁子衿,裴卓一愣一愣的,郡主何時將蘇兄得罪死了?
但現在梁子衿的消息更為重要,裴卓抱拳道:“不瞞蘇兄,前些時日,小弟奉王府密令,暫歸王城司,聽令行事,日前方才迴到襄城,並不知曉郡主之事,郡主怎會走火入魔?”
“你都不知道的事情,我更沒法確認了~”蘇成糖聳了聳肩,正好炊事兵送來了早飯,煮雞蛋,以及用奶粉衝泡的牛奶,蘇成糖捏起一枚雞蛋,嫻熟的剝殼,對裴卓示意道:“每天一枚雞蛋,一杯牛奶,健康一輩子,一起吃吧。”
……
散關,是京畿南部的咽喉要地,通雲山東西數百裏,散關是唯一可供大隊人馬通行的山口。梁國自京師立國之時,梁國與當時的割據勢力沿通雲山對峙,正是有通雲山的地利,梁國才能以少量兵力駐守在此,以護京師,梁國統一北方之後,為了鞏固京師防務,便在山口中段依山建造了散關,並於此常駐一營兵馬。散關的險要地勢,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一支打著“襄”字旗號的騎兵隊伍正在急速向散關馳來,通雲山的平均海拔超過800米,是京畿大平原中僅見的山地環境,散關道深陷大山之中,南窄北寬,從高空看去,南段山道仿佛是被巨斧劈開了山體形成的一線天,最窄處隻可容四馬並行,若想自南向北強攻散關,絕對是白白送死。
領兵之人是蒙武麾下猛將謝彬,京畿地區已全麵進入戰爭狀態,各城關均已戒嚴,散關自然是大門緊閉,城上軍士林立。謝彬單人獨騎來到關牆下,運足鬥氣,對關上吼道:“襄王殿前,振威中郎將,謝彬,奉命領前鋒騎軍五千,馳援京畿護駕,請關上守將速速打開城門!”
片刻之後,散關城上,一名頂盔摜甲的將領出現在的垛口處,質疑道:“太尉府並未向我部通報,今日有南來的兵馬通過,恕我部不能開關!”
謝彬從懷中取出火漆文書揚了揚:“京畿戰事吃緊,各路兵馬集結調動頻繁,太尉府的通知興許有所遺漏。此是太尉府向襄國征調兵馬的信函,上麵有太尉府與襄王殿下的印鑒,你若不信,可放吊籃下來,自己拿去看!”
守將不明就裏,對身旁點了點頭,城上果真放下了一個吊籃,謝彬驅馬前行數步,信手一投,火漆信函劃過一道弧線,投入了吊籃。
守將將信函看罷,對謝彬拱手道:“此函確有太尉府印鑒,可末將沒有接到太尉府之令,暫不能開關,請將軍稍待,末將這就命人攜此信函,與太尉府通信確認。”
謝彬怒道:“瞎了你的狗眼!本將千裏迢迢領兵到此,還能作偽不成?速速打開關門,若貽誤了戰機,以致陛下有所不測,你擔待得起嗎!!!若非戰事緊急,我等怎會星夜兼程至此!速速開關!否則本將即刻揮軍攻關,取爾項上人頭!”
守將被謝彬的氣勢所攝,加上近期送來的邸報,確實表明京師還在不斷向各地召集援軍,守將的心裏便有所動搖。都說襄軍不好惹,謝彬的猛將名號也是梁國有數的,守將自認在謝彬麵前矮了不止一頭,若真是陛下急令護駕,卻因為自己過於教條,擋著襄國來的援兵不讓過,等事後清算,別說自己的腦袋要搬家,恐怕還要禍及家人!
唉!朝廷都有些亂套了,我又何必墨守成規?況且人家也有太尉府的調令……
守將在壓力下,最終選擇了妥協:“請將軍稍待,末將這就命人開關!”
得到開關承諾,謝彬沒有再說什麽,撥馬迴返,不過在他剛轉身的時候,嘴角露出了一絲得逞的笑容。
散關城高牆厚,五米高的大門被吱呀打開,同時,城門內的千斤斷龍鐵閘,也在緩緩被拉起。謝彬耐著性子等到城門完全打開,才向前揮了揮手,帶領麾下騎兵小跑著向散關內湧去。
散關守將已經在關城內,部分守軍士兵列隊在兩側,以向遠道而來的襄軍致意。謝彬端坐馬上,經過散關守將的時候,微笑著說道:“方才情急,言語有所衝撞,請將軍海涵!”
守將受寵若驚的迴道:“謝將軍的大名,末將如雷貫耳,今日得見將軍雄姿,是末將之幸!方才阻攔將軍,末將也是不得已!”
謝彬感慨道:“是啊,你我都是不得已。”
守將一驚,他還以為能不捱謝彬的馬鞭就不錯了,沒想到謝彬居然這麽和藹,守將鬆了口氣,看來今天這關過去了。
襄軍騎兵已經有過千人進了關城,但沒有一人穿關而出,隨著襄軍陸續進城,關城內逐漸變得擁擠。
謝彬一邊留意著手下士兵的狀態,一邊對守將問道:“散關中有兵幾何?”
守將躬身道:“迴將軍,散關中有正卒三千,輔兵五千。”
謝彬笑到:“散光兵多將廣啊~”
守將惶恐道:“不敢稱兵多將廣,但嚴守散關,必不在話下。”
謝彬的副將已隨中軍入關,隱蔽的衝謝彬打了個手勢,謝彬會意,不經意的往守將身旁靠近了些,對守將說道:“此去山高路遠,必定惡戰一場,不知散關可否借一物,以助本將討敵?”
守將:“不知將軍需要何物?末將必傾力相助!”
謝彬笑道:“將軍公忠體國,本將若能有幸得見陛下,必向陛下明言!”
守將正待向謝彬道謝,謝彬突然發難,手起刀落,散關守將頓時人頭落地,到死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麽。
謝彬提著帶血的刀,冷笑道:“本將需借你人頭一用!”
裴卓的反應印證了蘇成糖隱隱有過的擔心,蘇成糖現在心裏有了幾分譜,追問道:“你不知道嗎?李陽前幾天來我這,跟我說的好像是梁子衿不行了,請我去醫治她,裴兄與梁子衿如影相隨,怎麽會不知道呢?”
聽蘇成糖一口一個梁子衿,裴卓一愣一愣的,郡主何時將蘇兄得罪死了?
但現在梁子衿的消息更為重要,裴卓抱拳道:“不瞞蘇兄,前些時日,小弟奉王府密令,暫歸王城司,聽令行事,日前方才迴到襄城,並不知曉郡主之事,郡主怎會走火入魔?”
“你都不知道的事情,我更沒法確認了~”蘇成糖聳了聳肩,正好炊事兵送來了早飯,煮雞蛋,以及用奶粉衝泡的牛奶,蘇成糖捏起一枚雞蛋,嫻熟的剝殼,對裴卓示意道:“每天一枚雞蛋,一杯牛奶,健康一輩子,一起吃吧。”
……
散關,是京畿南部的咽喉要地,通雲山東西數百裏,散關是唯一可供大隊人馬通行的山口。梁國自京師立國之時,梁國與當時的割據勢力沿通雲山對峙,正是有通雲山的地利,梁國才能以少量兵力駐守在此,以護京師,梁國統一北方之後,為了鞏固京師防務,便在山口中段依山建造了散關,並於此常駐一營兵馬。散關的險要地勢,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一支打著“襄”字旗號的騎兵隊伍正在急速向散關馳來,通雲山的平均海拔超過800米,是京畿大平原中僅見的山地環境,散關道深陷大山之中,南窄北寬,從高空看去,南段山道仿佛是被巨斧劈開了山體形成的一線天,最窄處隻可容四馬並行,若想自南向北強攻散關,絕對是白白送死。
領兵之人是蒙武麾下猛將謝彬,京畿地區已全麵進入戰爭狀態,各城關均已戒嚴,散關自然是大門緊閉,城上軍士林立。謝彬單人獨騎來到關牆下,運足鬥氣,對關上吼道:“襄王殿前,振威中郎將,謝彬,奉命領前鋒騎軍五千,馳援京畿護駕,請關上守將速速打開城門!”
片刻之後,散關城上,一名頂盔摜甲的將領出現在的垛口處,質疑道:“太尉府並未向我部通報,今日有南來的兵馬通過,恕我部不能開關!”
謝彬從懷中取出火漆文書揚了揚:“京畿戰事吃緊,各路兵馬集結調動頻繁,太尉府的通知興許有所遺漏。此是太尉府向襄國征調兵馬的信函,上麵有太尉府與襄王殿下的印鑒,你若不信,可放吊籃下來,自己拿去看!”
守將不明就裏,對身旁點了點頭,城上果真放下了一個吊籃,謝彬驅馬前行數步,信手一投,火漆信函劃過一道弧線,投入了吊籃。
守將將信函看罷,對謝彬拱手道:“此函確有太尉府印鑒,可末將沒有接到太尉府之令,暫不能開關,請將軍稍待,末將這就命人攜此信函,與太尉府通信確認。”
謝彬怒道:“瞎了你的狗眼!本將千裏迢迢領兵到此,還能作偽不成?速速打開關門,若貽誤了戰機,以致陛下有所不測,你擔待得起嗎!!!若非戰事緊急,我等怎會星夜兼程至此!速速開關!否則本將即刻揮軍攻關,取爾項上人頭!”
守將被謝彬的氣勢所攝,加上近期送來的邸報,確實表明京師還在不斷向各地召集援軍,守將的心裏便有所動搖。都說襄軍不好惹,謝彬的猛將名號也是梁國有數的,守將自認在謝彬麵前矮了不止一頭,若真是陛下急令護駕,卻因為自己過於教條,擋著襄國來的援兵不讓過,等事後清算,別說自己的腦袋要搬家,恐怕還要禍及家人!
唉!朝廷都有些亂套了,我又何必墨守成規?況且人家也有太尉府的調令……
守將在壓力下,最終選擇了妥協:“請將軍稍待,末將這就命人開關!”
得到開關承諾,謝彬沒有再說什麽,撥馬迴返,不過在他剛轉身的時候,嘴角露出了一絲得逞的笑容。
散關城高牆厚,五米高的大門被吱呀打開,同時,城門內的千斤斷龍鐵閘,也在緩緩被拉起。謝彬耐著性子等到城門完全打開,才向前揮了揮手,帶領麾下騎兵小跑著向散關內湧去。
散關守將已經在關城內,部分守軍士兵列隊在兩側,以向遠道而來的襄軍致意。謝彬端坐馬上,經過散關守將的時候,微笑著說道:“方才情急,言語有所衝撞,請將軍海涵!”
守將受寵若驚的迴道:“謝將軍的大名,末將如雷貫耳,今日得見將軍雄姿,是末將之幸!方才阻攔將軍,末將也是不得已!”
謝彬感慨道:“是啊,你我都是不得已。”
守將一驚,他還以為能不捱謝彬的馬鞭就不錯了,沒想到謝彬居然這麽和藹,守將鬆了口氣,看來今天這關過去了。
襄軍騎兵已經有過千人進了關城,但沒有一人穿關而出,隨著襄軍陸續進城,關城內逐漸變得擁擠。
謝彬一邊留意著手下士兵的狀態,一邊對守將問道:“散關中有兵幾何?”
守將躬身道:“迴將軍,散關中有正卒三千,輔兵五千。”
謝彬笑到:“散光兵多將廣啊~”
守將惶恐道:“不敢稱兵多將廣,但嚴守散關,必不在話下。”
謝彬的副將已隨中軍入關,隱蔽的衝謝彬打了個手勢,謝彬會意,不經意的往守將身旁靠近了些,對守將說道:“此去山高路遠,必定惡戰一場,不知散關可否借一物,以助本將討敵?”
守將:“不知將軍需要何物?末將必傾力相助!”
謝彬笑道:“將軍公忠體國,本將若能有幸得見陛下,必向陛下明言!”
守將正待向謝彬道謝,謝彬突然發難,手起刀落,散關守將頓時人頭落地,到死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麽。
謝彬提著帶血的刀,冷笑道:“本將需借你人頭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