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成糖鼓掌道:“果然是大快人心!老伯的名聲就是從此開始創下的?”


    湯恩和:“正是如此,伺候經鄉人推薦,老朽在縣府謀了份差事,告老之後又擔負鄉老之責。紅巾軍破城之後,諸多百姓被紅巾軍裹挾,前些日子,趁紅巾軍疏於看管之際,我們這些被裹挾的百姓大量出逃,許多黎縣出來的鄉親沒有主心骨,老朽便義不容辭,挑了這個頭,帶著大夥返鄉。”


    蘇成糖:“這麽多的鄉親願意跟隨老伯歸鄉,足見老伯在鄉親們心中的地位非比尋常,是值得信任和托付的,不知道老伯今後為鄉親們如何打算?”


    湯恩和聞言,愁眉不展的說道:“老朽也正為此擔心,雖說有恩公相助,鄉親們還能吊著一口氣,可是待戰事結束,官府歸任,不知是否會清算……若如此,又不知有多少家破人亡啊……”


    他在黎縣縣府任職過,難道是受到不公正對待,所以對官府沒好感?但是也不對啊,他剛才說他是在官府任上榮退的,如果真是有不公,還能讓他順利退休?


    不懂就要問,蘇成糖好奇道:“戰事結束,官府歸任,對百姓來說不是好事嗎?為什麽老伯會憂心忡忡?”


    “還是襄國恨極了紅巾軍,我等皆為紅巾軍裹挾,雖說鄉親們都是被迫的,現在也逃出來了,而終歸我們是和紅巾軍同流合汙過,事後一定會被官府追究的!”湯恩和無奈的說道。


    “這我就聽不懂了。”蘇成糖感到很費解:“百姓被流寇裹挾,是官府失職,應該設法解救才是,怎麽能怪罪百姓與流寇同流合汙?這是什麽道理?”


    湯恩伯:“恩公千萬不要由此說,否則引火上身啊!”


    蘇成糖冷哼道:“老伯說的,是梁國的規矩,還是襄王殿下的規矩?”


    “那還不都一樣嗎……唉!百姓苦啊!”湯恩和掩麵,難過的說道。


    蘇成糖輕拍湯恩和說道:“那可未必,如果是梁國的規矩,我不好說什麽,如果是襄國的規矩,我還真能保你們平安。”


    這些突然出現的難民本在蘇成糖的計劃之外,不過既然出現了,蘇成糖不忍見死不救,可是付出了許多食物,並且就近安置之後,蘇成糖可不想百忙,該用就要用起來!這麽多人口,那都是資源啊!雖然青壯的比例低一些,但是做做後勤工作是可以的啊!


    當然,蘇成糖不會像接納歸義軍那樣,將這些難民接到基地裏麵去,能讓他們在黎縣縣城裏麵生活就是最大的照顧了,黎縣的土地肥沃,本來就是產糧重地,由於戰亂的關係,大量的肥沃良田被拋荒,如果能發動這些難民接管這些良田,不僅能給蘇成糖創收,還能掩蓋蘇成糖的地下無土栽培食品工廠。


    等無土栽培食品工廠建立完畢,四海軍的糧食就能自給自足,這種黑科技地下工廠,蘇成糖自然不想讓別人知道,可是長時間不生產糧食,又不從外界購入糧食,早晚會被有心人察覺出異常,如果有難民在外麵種地,豈不是完美掩蓋了這個問題?


    “恩公?恩公?”


    “嗯?啊……老伯什麽事?”蘇成糖剛才一時走神,沒注意湯恩和說了什麽。


    湯恩和當然沒有怨言,他見蘇成糖迴過神,依舊恭敬的說道:“老朽想問恩公,有何辦法能幫鄉親們躲避官府的清算?”


    蘇成糖故作輕鬆的解釋道:“哦,我是襄王封的黎侯,黎縣現在是我的封地,這裏的事情我說了算。”


    “什麽???”湯恩和聞言癱坐在地上:“恩公就是黎侯?”


    “喲,你好像聽說過我?”蘇成糖笑道。


    湯恩和:“據說黎侯幾次壞了紅巾軍的大事,紅巾軍早已開出賞格,要黎侯的項上人頭!恩公,您真是黎侯?”


    看湯恩和惶恐中透露著驚喜的神色,看來黎侯這塊招牌很好用!蘇成糖笑道:“如假包換!你們願意的話,以後就在黎縣縣城裏生活,不會有官府的人打擾你們,你們隻需要給我交稅就行,對了,你們以前的稅率是多少?”


    湯恩和:“迴侯爺!過去的農稅一直是十稅一。”


    這連稱唿都換了哈~蘇成糖也沒在意,倒是這個稅率出乎蘇成糖的意料,十稅一,那不就是才10%嗎?這比想象的低很多啊!


    蘇成糖帶著疑惑問道:“十稅一的稅率,不高啊,不至於讓百姓吃不上飯吧?我聽說,跟著紅巾軍幹的有很多都是吃不上飯的老百姓。”


    湯恩和歎息道:“唉!侯爺有所不知啊!這農稅雖說隻有十稅一,可是……大興土木,我們要捐稅、打仗了要助餉、就連縣裏的官員家裏起宅子,我們都要攤派……即使是豐年,也要花去收成的七七八八,若遇上災年,賣兒賣女也……唉!其實那紅巾軍中人,也多是貧苦出身,若不是不得已,誰願意冒著掉腦袋的風險,去幹那造反的勾當喲!”


    “原來是這樣!”這不就是剝削加腐敗嘛~蘇成糖搖搖頭,封建社會苦啊……


    “恩公……奧,恕老朽冒犯!侯爺!”湯恩和陪著小心的問道:“不知侯爺入駐黎縣,打算收幾成稅?”


    “這個嘛……”蘇成糖剛想說不收稅,這些地裏刨食的百姓本就不易,而且他們的收成,蘇成糖也看不上。可是蘇成糖轉念一想,通過稅收,能夠調節領地內的經濟狀況,收成好了,自己替他們收起來存著,等到荒年或者需要的時候,再開倉放糧,這也算是引導領地裏的百姓自給自足,對,就這麽幹!


    有了思路,蘇成糖清了清嗓子說道:“湯老伯,我打算在黎縣範圍內,還是按照以前十稅一的稅率來征收,不過,除此以外,絕無攤牌,助餉之類的苛捐雜稅。您老以前在縣府當過差,現在又受這些災民的愛戴,所以新任的黎縣縣長,就由湯老伯來擔任,不知湯老伯意下如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炮平四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夏日之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夏日之楓並收藏炮平四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