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悄然過去,轉眼再恍然的時候,正月已經過完。
這段時間裏,整個青州都十分風平浪靜,就仿佛天下已經太平,什麽事情也不曾發生。
楊汕撤迴去搜尋遼人奸細的隊伍之後,已經不可能再一次繼續做同樣的事情了。反應過來楊汕在做什麽的各處衙門縣令,已經擁有足夠充裕的時間去應對楊汕所做的事情,甚至也能夠給楊汕帶去麻煩。
所以在伍端的勸說下,楊汕決定暫且偃旗息鼓。
繼續追敵,效率太低不說,還容易產生意外。所以接下來的行動,就以壯大自身為主。如果能夠在接下來的這段時間裏,將實力再次壯大到能夠承受風險的程度,也就不用太擔心對手的詭計了。
不管什麽時候,自身的強大都才是真重要的本錢。
又是幾天過去,楊汕見到了許久也不曾出現的趙全。
這個監軍太監平日決計不會跑來軍營礙眼,甚至被蘇明澤贈與一套房產之後,更是整日留在青州府。這個聰明的太監從來不對楊汕的任何命令指手畫腳,因此在青州府住的那是舒舒服服樂不思蜀。
不過這一次,他卻給楊汕帶來了太子的迴信,所以才不得不跑一趟。
楊汕接過信一看,發現終於算是來了一個好消息。
趙桓的親筆信裏,不但對楊汕這半年來的成果表示了稱讚,而且還對楊汕大肆鼓勵,並表示希望楊汕再接再厲,繼續壯大勢力。同時他也很幹脆的同意了楊汕所說的、招安王倫的請求。
堂堂太子殿下,那是一點也不吝嗇。他大筆一揮,就賞賜給了王倫一個新科同進士的身份。尋常學子辛辛苦苦十幾乃至幾十年也難以得到的珍貴身份,就這麽被趙桓輕鬆丟在王倫腦袋上。而後在其他新科進士還在等待派官的時候,王倫就已經得到了遂易縣新任主薄的任命,由賊變成了官。
因為區區主薄還不被朝廷看在眼裏,所以太子的請求這一次沒有受到阻礙。
隻是那些士大夫都以為王倫是一個拍須溜馬的小人,隻是不知道通過什麽方式得到太子信賴而已。所以朝廷甚至連一身新的主薄官服都沒興趣給王倫發派,隻丟給太子一個印鑒,讓他隨信帶了過來。
王倫是什麽身份,趙全也是清楚的。所以這會兒,連他也是羨慕至極。
區區一個賊頭子,居然這麽輕易就做官了?哪怕是大宋所有官員裏麵品級最低,地位權利最小的,那也是官,而非是吏啊!換言之在楊汕這邊,目前除了得到正規朝廷任命的楊汕以外,也就隻有同樣得到太子承認的林衝,勉強能說地位比王倫要高了。甚至哪怕林衝,手裏也沒有正式的官員印鑒。再加上大宋文武地位差異,林衝還真不敢說就一定比王倫現在的地位要高!
至於其他人,就更不用說了!
哪怕伍端,過去也隻是小吏而已。而趙全別看能仗著太子太子臉麵,可事實上也隻是一個沒有品級的奴才而已。
換言之王倫這一次是真的一下子飛了起來!這等一步登天的際遇,如何不讓人羨慕?
這廝……過去隻是個賊啊!
趙全眼睛裏滿是羨慕,忍不住低聲道:“我的楊大人呐,這樣真的好嗎?一旦你把這印鑒給了那王倫,這事情可就沒法改變了。到時候那廝如果選擇背叛或者轉身把咱們賣掉,咱們可就等於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啊!到時候即使那狗賊出爾反爾,朝廷為了臉麵也不可能取消他的主薄身份的。那時候,咱們豈不是虧大了?哪怕是氣的要死,也隻能眼睜睜看著他在咱們眼前晃悠啊。”
對於王倫,趙全是一萬個無法信任。
楊汕迴到軍營後,曾經將這個冬天做的事情給趙全做過詳細的描述,並且得到他的點頭背書接受牽扯。而那時候聽完楊汕的講述,趙全自己也曾經對王倫同意招安的大義擊節叫好。但是這也不代表說,趙全心裏對王倫就能夠百分之百的完全放心。王倫曾經的身份,很難得到外人認同。
如果不是說楊汕對他這個監軍態度端正,無論大事小事都不曾隱瞞與他。否則聽到這事,趙全少不得就要懷疑楊汕是不是可能吃裏扒外了。畢竟太子辛苦,能夠拿到一個官職也不容易,怎能便宜外人?
不甘心的想著,趙全臉色陰晴不定。
而楊汕也不介意趙全的陰私想法,甚至說趙全這麽明擺的當著楊汕的麵表現不滿,其實也是一種對楊汕的信任。所以楊汕也不生氣,而是笑著對趙全道:“我的趙監軍,你就放一萬個心吧。那王倫已經是我的人了,否則我怎麽怎麽可能將太子辛苦求來的官職便宜外人?而且說句老實話,區區一個主薄職位算得什麽?隻說梁山的價值,以及年前我送給太子的年禮,就超過無數個主薄官職了。”
“這倒也是!太子殿下手中一直拮據,你那筆銀錢可是幫了大忙。”
趙全一想也對,反正梁山最重要的好處已經拿到手了。無論是地盤還是銀錢,他王倫都可能再收迴去;如此一算,一個主薄又算什麽?隻說因為今年送上去的那筆錢,自己的名字便得到太子幾次稱讚,這就比什麽都夠了。再算上王倫初來青州時候送給自己的節禮……區區一個印鑒而已。
咧嘴笑起來,趙全很幹脆的將引薦丟到楊汕手中。
而後換一個話題,兩個人又略微聊了幾句。隻可惜實在沒有什麽共同話題可談,趙全嘮叨兩句後很自覺的離開。
“對於我先斬後奏招安梁山的事情,太子居然沒有任何態度?”楊汕有些玩味的翹起二郎腿,又打開信仔細的再讀了一遍。果然趙桓除了談論過往以及對楊汕大肆稱讚外,信中就什麽也沒說了。
這是對楊汕的信任?還是說打算拿這件事當往後的籌碼?
搖搖頭,楊汕選擇相信這是太子趙桓單純的信任。他如果但凡有半點私心,都不會同意楊汕請求立王倫為遂易縣新任主薄的請求。要知道楊汕的軍營就在遂意,這文武勾結的威脅,是個人都明白嚴重性。而偏偏太子就這麽做了,仿佛就完全沒考慮過楊汕是否可能另有計劃的可能性。
而後楊汕派人去遂易縣那邊,將王倫給喚了迴來。
這廝自從得到楊汕的承諾之後,那心啊是一刻也安定不下來。別人大冷天大過年的都在貓冬,他卻是一個人跑去遂易縣熟悉環境去了。這廝似乎完全沒想過承諾也可能失敗,他甚至都在遂易縣買了房子。而後接下來幾天又花錢大肆宴請楊汕麾下將領,將要落地生根的態度擺的實實在在。
甚至根據楊汕估算,王倫辛苦幾年攢下來的私財,估計應該也花的差不多了。他在用這種方式,向楊汕證明忠誠。
被人快馬喊來軍營,王倫趕的辛苦,身上滿是水濕氣息。
但是他態度依舊鎮定,甚至還有心情對楊汕開玩笑道:“大人喚我來所謂何事?莫不是那噴香撲鼻的火燒兒,今天又到了新口味?隻是不瞞大人,王倫口味清淡,那火燒兒還是太辛辣了一些。”
“哈哈,說到火燒兒,我忽然有些饞了。所以今日少不得王倫兄弟要大出血啊,這一次你怕是非請不可了。”楊汕揶揄的笑看王倫,又在王倫神情微動的注視中攤開手心,露出裏麵的銅色印鑒來。
“這是……”王倫的唿吸猛然一滯。
他雖然不曾做過官兒,但是但凡有些見識的,誰不知道印鑒是什麽作用?
如果說官服是一個官兒的威嚴,那麽印鑒就代表著一個官兒的身份。曆史上印鑒丟失或者被盜,而後導致官位被冒領的事情,說多不多,可說少也不少。隻要拿著印鑒,去那印鑒底部字跡裏的衙門一走,這官兒就到手了!至少其餘的那些旁枝末節,對王倫而言已經不可能造成麻煩。
因此這會兒看著眼前近在咫尺的官位,王倫卻是忽然躊躇起來。
這是真的嗎?
我沒有在做夢?
我王家,終於要出一個官兒了?
王倫的身體其實很瘦弱,也不知道他在梁山是怎麽壓服那些個魁梧好漢的。這會兒他瘦弱的身體微微顫抖,一雙眼睛也是緩緩的紅了。他看看楊汕,又看看楊汕手中印鑒,一時半會兒不敢去接。
真的……是主薄的印鑒?真的不是蘿卜刻的?我王倫,真的沒有做夢?
“王倫兄弟……哦,王倫大人還在遲疑什麽?這印鑒其實不輕,我可是要拿不穩了”說著楊汕又從旁邊桌子上將信紙拿到一旁,把信紙下麵的一個紅綢捆著的文書卷兒也一起遞給王倫道:“還有這個,政和五年會試第三百二十四名的賜同進士文書!有了這個,你以後也是真正的‘好漢’了。”
楊汕這一聲好漢,讓王倫的情緒更加激動。東華門唱名者方為好漢,這句話作為讀書人他如何不懂?
隻是事到臨頭,依然有些懷疑在夢中。
這段時間裏,整個青州都十分風平浪靜,就仿佛天下已經太平,什麽事情也不曾發生。
楊汕撤迴去搜尋遼人奸細的隊伍之後,已經不可能再一次繼續做同樣的事情了。反應過來楊汕在做什麽的各處衙門縣令,已經擁有足夠充裕的時間去應對楊汕所做的事情,甚至也能夠給楊汕帶去麻煩。
所以在伍端的勸說下,楊汕決定暫且偃旗息鼓。
繼續追敵,效率太低不說,還容易產生意外。所以接下來的行動,就以壯大自身為主。如果能夠在接下來的這段時間裏,將實力再次壯大到能夠承受風險的程度,也就不用太擔心對手的詭計了。
不管什麽時候,自身的強大都才是真重要的本錢。
又是幾天過去,楊汕見到了許久也不曾出現的趙全。
這個監軍太監平日決計不會跑來軍營礙眼,甚至被蘇明澤贈與一套房產之後,更是整日留在青州府。這個聰明的太監從來不對楊汕的任何命令指手畫腳,因此在青州府住的那是舒舒服服樂不思蜀。
不過這一次,他卻給楊汕帶來了太子的迴信,所以才不得不跑一趟。
楊汕接過信一看,發現終於算是來了一個好消息。
趙桓的親筆信裏,不但對楊汕這半年來的成果表示了稱讚,而且還對楊汕大肆鼓勵,並表示希望楊汕再接再厲,繼續壯大勢力。同時他也很幹脆的同意了楊汕所說的、招安王倫的請求。
堂堂太子殿下,那是一點也不吝嗇。他大筆一揮,就賞賜給了王倫一個新科同進士的身份。尋常學子辛辛苦苦十幾乃至幾十年也難以得到的珍貴身份,就這麽被趙桓輕鬆丟在王倫腦袋上。而後在其他新科進士還在等待派官的時候,王倫就已經得到了遂易縣新任主薄的任命,由賊變成了官。
因為區區主薄還不被朝廷看在眼裏,所以太子的請求這一次沒有受到阻礙。
隻是那些士大夫都以為王倫是一個拍須溜馬的小人,隻是不知道通過什麽方式得到太子信賴而已。所以朝廷甚至連一身新的主薄官服都沒興趣給王倫發派,隻丟給太子一個印鑒,讓他隨信帶了過來。
王倫是什麽身份,趙全也是清楚的。所以這會兒,連他也是羨慕至極。
區區一個賊頭子,居然這麽輕易就做官了?哪怕是大宋所有官員裏麵品級最低,地位權利最小的,那也是官,而非是吏啊!換言之在楊汕這邊,目前除了得到正規朝廷任命的楊汕以外,也就隻有同樣得到太子承認的林衝,勉強能說地位比王倫要高了。甚至哪怕林衝,手裏也沒有正式的官員印鑒。再加上大宋文武地位差異,林衝還真不敢說就一定比王倫現在的地位要高!
至於其他人,就更不用說了!
哪怕伍端,過去也隻是小吏而已。而趙全別看能仗著太子太子臉麵,可事實上也隻是一個沒有品級的奴才而已。
換言之王倫這一次是真的一下子飛了起來!這等一步登天的際遇,如何不讓人羨慕?
這廝……過去隻是個賊啊!
趙全眼睛裏滿是羨慕,忍不住低聲道:“我的楊大人呐,這樣真的好嗎?一旦你把這印鑒給了那王倫,這事情可就沒法改變了。到時候那廝如果選擇背叛或者轉身把咱們賣掉,咱們可就等於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啊!到時候即使那狗賊出爾反爾,朝廷為了臉麵也不可能取消他的主薄身份的。那時候,咱們豈不是虧大了?哪怕是氣的要死,也隻能眼睜睜看著他在咱們眼前晃悠啊。”
對於王倫,趙全是一萬個無法信任。
楊汕迴到軍營後,曾經將這個冬天做的事情給趙全做過詳細的描述,並且得到他的點頭背書接受牽扯。而那時候聽完楊汕的講述,趙全自己也曾經對王倫同意招安的大義擊節叫好。但是這也不代表說,趙全心裏對王倫就能夠百分之百的完全放心。王倫曾經的身份,很難得到外人認同。
如果不是說楊汕對他這個監軍態度端正,無論大事小事都不曾隱瞞與他。否則聽到這事,趙全少不得就要懷疑楊汕是不是可能吃裏扒外了。畢竟太子辛苦,能夠拿到一個官職也不容易,怎能便宜外人?
不甘心的想著,趙全臉色陰晴不定。
而楊汕也不介意趙全的陰私想法,甚至說趙全這麽明擺的當著楊汕的麵表現不滿,其實也是一種對楊汕的信任。所以楊汕也不生氣,而是笑著對趙全道:“我的趙監軍,你就放一萬個心吧。那王倫已經是我的人了,否則我怎麽怎麽可能將太子辛苦求來的官職便宜外人?而且說句老實話,區區一個主薄職位算得什麽?隻說梁山的價值,以及年前我送給太子的年禮,就超過無數個主薄官職了。”
“這倒也是!太子殿下手中一直拮據,你那筆銀錢可是幫了大忙。”
趙全一想也對,反正梁山最重要的好處已經拿到手了。無論是地盤還是銀錢,他王倫都可能再收迴去;如此一算,一個主薄又算什麽?隻說因為今年送上去的那筆錢,自己的名字便得到太子幾次稱讚,這就比什麽都夠了。再算上王倫初來青州時候送給自己的節禮……區區一個印鑒而已。
咧嘴笑起來,趙全很幹脆的將引薦丟到楊汕手中。
而後換一個話題,兩個人又略微聊了幾句。隻可惜實在沒有什麽共同話題可談,趙全嘮叨兩句後很自覺的離開。
“對於我先斬後奏招安梁山的事情,太子居然沒有任何態度?”楊汕有些玩味的翹起二郎腿,又打開信仔細的再讀了一遍。果然趙桓除了談論過往以及對楊汕大肆稱讚外,信中就什麽也沒說了。
這是對楊汕的信任?還是說打算拿這件事當往後的籌碼?
搖搖頭,楊汕選擇相信這是太子趙桓單純的信任。他如果但凡有半點私心,都不會同意楊汕請求立王倫為遂易縣新任主薄的請求。要知道楊汕的軍營就在遂意,這文武勾結的威脅,是個人都明白嚴重性。而偏偏太子就這麽做了,仿佛就完全沒考慮過楊汕是否可能另有計劃的可能性。
而後楊汕派人去遂易縣那邊,將王倫給喚了迴來。
這廝自從得到楊汕的承諾之後,那心啊是一刻也安定不下來。別人大冷天大過年的都在貓冬,他卻是一個人跑去遂易縣熟悉環境去了。這廝似乎完全沒想過承諾也可能失敗,他甚至都在遂易縣買了房子。而後接下來幾天又花錢大肆宴請楊汕麾下將領,將要落地生根的態度擺的實實在在。
甚至根據楊汕估算,王倫辛苦幾年攢下來的私財,估計應該也花的差不多了。他在用這種方式,向楊汕證明忠誠。
被人快馬喊來軍營,王倫趕的辛苦,身上滿是水濕氣息。
但是他態度依舊鎮定,甚至還有心情對楊汕開玩笑道:“大人喚我來所謂何事?莫不是那噴香撲鼻的火燒兒,今天又到了新口味?隻是不瞞大人,王倫口味清淡,那火燒兒還是太辛辣了一些。”
“哈哈,說到火燒兒,我忽然有些饞了。所以今日少不得王倫兄弟要大出血啊,這一次你怕是非請不可了。”楊汕揶揄的笑看王倫,又在王倫神情微動的注視中攤開手心,露出裏麵的銅色印鑒來。
“這是……”王倫的唿吸猛然一滯。
他雖然不曾做過官兒,但是但凡有些見識的,誰不知道印鑒是什麽作用?
如果說官服是一個官兒的威嚴,那麽印鑒就代表著一個官兒的身份。曆史上印鑒丟失或者被盜,而後導致官位被冒領的事情,說多不多,可說少也不少。隻要拿著印鑒,去那印鑒底部字跡裏的衙門一走,這官兒就到手了!至少其餘的那些旁枝末節,對王倫而言已經不可能造成麻煩。
因此這會兒看著眼前近在咫尺的官位,王倫卻是忽然躊躇起來。
這是真的嗎?
我沒有在做夢?
我王家,終於要出一個官兒了?
王倫的身體其實很瘦弱,也不知道他在梁山是怎麽壓服那些個魁梧好漢的。這會兒他瘦弱的身體微微顫抖,一雙眼睛也是緩緩的紅了。他看看楊汕,又看看楊汕手中印鑒,一時半會兒不敢去接。
真的……是主薄的印鑒?真的不是蘿卜刻的?我王倫,真的沒有做夢?
“王倫兄弟……哦,王倫大人還在遲疑什麽?這印鑒其實不輕,我可是要拿不穩了”說著楊汕又從旁邊桌子上將信紙拿到一旁,把信紙下麵的一個紅綢捆著的文書卷兒也一起遞給王倫道:“還有這個,政和五年會試第三百二十四名的賜同進士文書!有了這個,你以後也是真正的‘好漢’了。”
楊汕這一聲好漢,讓王倫的情緒更加激動。東華門唱名者方為好漢,這句話作為讀書人他如何不懂?
隻是事到臨頭,依然有些懷疑在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