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悆要和楊汕約法三章。
第一絕對不許傷害百姓,第二絕對不能肆意作惡,第三絕對不能損害太子殿下的名聲。楊汕隻是略作思考,就全部同意了。
他原本也沒打算為禍鄉裏,更別說仇悆的要求幾乎等於沒有任何要求。
總而言之對於仇悆這個人,楊汕還是很欣賞的。這人不似那種迂腐之輩,又有真正的大本領;如果他願意幫忙或者投靠楊汕,對楊汕絕對屬於如虎添翼的大驚喜。楊汕身邊從來都沒有過一個正兒八經的文官,更不要提仇悆未來還能夠被單獨列傳,可想而知是一個多麽了不起的人物。
隻可惜這種事情隻能想想罷了,哪怕楊汕把太子放在嘴邊,也沒辦法辦法和說服仇悆改變陣營。
大宋以文為尊,哪怕再加上一個太子,也隻能誘惑到蘇明澤以及伍端這種沒有經曆過殿試的的讀書人。像仇悆這種本身就擁有遠大前途的,那是決計不可能因為楊汕拿太子做招牌,就可以吸引他上鉤的。甚至別說是太子,哪怕是當今官家要肆意妄為,這些個文人都不一定會給趙佶太多顏麵?
蔡京為什麽背負永世罵名?除了他確實無能以外,他給趙佶當舔狗,完全不顧讀書人臉麵,也是重要原因。
話說遠了。
總而言之仇悆是個聰明人,他很清楚想要用幾句話就讓楊汕滾出濟州,那是不可能的。
同時他手下沒有兵馬,也沒有能夠信任的人;真要鬧僵硬起來,還真不是楊汕的對手。萬一要是引的楊汕肆無忌憚的爆炸,到時候禍亂濟州吃虧的還不是他這個費縣縣令?所以從這方麵來講,仇悆選擇安撫楊汕也散應有之意。他甚至還考慮到要利用楊汕手下這些兵馬,達到變私為公的效果。
換言之你的就是我的,區區一個武夫,怎麽能允許不聽士大夫的命令?
總而言之雙方各有算計,但大體上的規矩卻沒有發生變化。總體而言所有一切的前提就是大宋,或者說濟州的穩定,其餘的東西反而成了次要的;所謂一個合格的縣令,仇悆明白硬不如疏的道理。
於是雖然狼狽,雖然心情不好,雖然因為獨龍岡幾家蠢貨沒腦子的而頭疼,但終歸事情算是結束了。
仇悆找楊汕要了二十個人做保鏢,而後連夜迴了縣城。
他這會兒由於祝朝奉的翻臉,對縣衙裏的諸多衙役那是一點信任也沒有。因為要說祝朝奉乃至李應,和縣衙裏的人半點關係也沒有,這仇悆是絕對不會相信的。祝朝奉能夠做出連他這個縣令一起滅口的事情,誰敢保證衙門裏的某些人就不會鋌而走險?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這種事仇悆比任何人都要清楚。他雖然才剛剛來到費縣沒多久,卻也打算趁這個機會把縣衙整理一番。
“仇大人就這麽走了?”
楊林有些不敢相信,這個看起來挺有威嚴的縣令大人,原來是這麽好說話的麽?
楊汕點頭,吐出一口氣然後在椅子上癱坐下來。聽著楊林的口氣,楊汕撇嘴道:“還就這麽走,人家這一次可是賺大了啊!咱們的把柄給他握在手裏,以後少不得要被他要求償還人情。而後這獨龍岡祝家李家,原本是打算偷偷發展的,這會兒也已經暴露在他人眼睛裏了。整個算起來他仇悆幾乎沒有付出任何東西,就得到了控製咱們的辦法!也許在你看來他是走了,可事實上咱們脖子上卻套上了一道繩索!”
說到這裏楊汕眯起眼睛,很無奈的道:“如果仇悆也像梁中書一樣能夠收買,那就好了。隻可惜這人分明就是一個好官性子,單純的錢財收買對他沒有任何意義。為今能做的,也隻能用大義勸服他。”
“大義,嘿嘿……”楊林冷笑著,對這大宋的文官兒是分外不屑。
也對,他跟隨楊汕到現在,無論是青州知府慕容彥達還是大名府梁中書,都不是那種能夠讓人信服的好官。梁中書好歹還有些名聲,可那慕容彥達在青州當真能用聲名狼藉來形容。其實他倒也沒做過什麽喪盡天良的壞事,但是僅僅隻說那貪錢到不顧一切,就足以讓楊林把他當狗官看待。
“你可別給我亂搞!等我走之後,這李家莊就由你來負責,一定別弄壞了仇悆對咱們的印象。”
楊汕看楊林的態度,趕緊提醒。
雖然說有七竅玲瓏的朱富輔助,而且楊林自己也是聰明人,但是楊汕卻還是擔心楊林一旦倔強起來,那就會什麽也不顧。到時候其他人還好說,可一旦把仇悆得罪狠了,文人的手段可是防不勝防的。到那時候萬一仇悆真的一下狠心要對獨龍岡出手,以楊林的手段除了動刀兵,還真想不出結局。
到時候要麽楊林被逼造反,要麽就是兩敗俱傷而後楊林退走,不會有其他可能。
總歸就一個意思,楊汕不認為楊林能夠是仇悆的對手。
而反倒是另外一邊祝家莊,楊汕就能夠放心許多。以裴宣的能力,掌控一個莊子簡直是輕而易舉。
“你以後,多聽聽裴宣的意見。我將朱富安排給你,也是因為這廝有些手段。總而言之整個李家莊別的沒什麽,相信你都能處理,不聽話的直接打殺了也沒有關係。但是唯獨那仇悆,一定必須要好好應對。我還指望以後跟他搞好關係得到他的幫忙呢,你可別把人得罪狠了。”楊汕很認真的囑咐楊林,卻是因為他已經必須要離開濟州了。這眼看著年關將至,青州那邊作為大本營,可不能丟開太久。再加上過年這種儀式性的節日,也是收買人心的好機會,楊汕自然不會錯過。
唯一遺憾的,青州和濟州還是相隔太遠,否則如果兩邊力量能夠匯合,那才是真正的完美無缺。
就如今而言,楊汕還需要像隻老鼠一樣小偷小摸,借助太子的名義來做那些他沒有權利去做的事情。這就是實力弱小還有名義不夠的無奈,否則真像小說裏寫的一出身就是大將軍,皇二代,楊汕哪裏還需要這樣戰戰兢兢?他但凡能夠有一點點的支援,也不至於像現在這樣一次次拿人命去拚!
大宋很弱小,所以每一次對戰遼人哪怕西夏,都是用人命去填。一次邊境紛爭,死個上萬幾萬人,都是常事。
楊汕很弱小,所以每一場戰鬥也同樣隻能用人命去填。哪怕他給將士的撫恤再高,這犧牲也是實打實的。但是楊汕有其他的辦法嗎?沒有!孤立無援的情況下,楊汕隻能精心計算再計算,隻希望能得到更多的助力,減少更多的傷亡。然而到如今為止,他真正得到的能算助力的,也就梁中書而已。
慕容彥達,從頭到尾對楊汕都不屑一顧!
楊誌,心有餘而力不足!
曹俊,選擇了撇棄!
而梁中書雖然屢次對楊汕進行支援,可那也是因為楊汕付出了巨大的代價!若非如此,豈能打動他?可即使如此,從索超的態度就能看出來,楊汕在梁中書眼裏其實並沒有什麽地位。他更多的是隻是一個順勢而為的態度,指望梁中書主動去給楊汕幫忙幫楊汕考慮,那是癡心妄想!
身份,地位,絕對的差距,讓楊汕無論做什麽都必須付出成倍的代價。
所謂如履薄冰就是如此,楊汕根本沒有能力去承受任何略嚴重一點的失敗。當然這值得不是損失多少官兵,大宋也不在乎一群丘八的傷亡,隻是楊汕不能跟那些‘大人物’交惡,否則必遭反噬。
從這一點,就能看出楊汕到底有多辛苦了。從一種一無所有的狀態走到現在,已經是足夠辛苦,足夠幸運。
接下來如果楊汕能夠保持住現在的這種態勢,穩定住青州和濟州的兩邊勢力,那他將終於能夠擁有,去改變某些個可能的實力。哪怕說楊汕依然不可能是大宋士大夫的對手,但是如果他所擁有的力量暴露出去,卻也足以讓對方在對他進行事關後果的略作斟酌。換言之如果楊汕拚著同歸於盡,那麽即便是朝廷也必須要考慮,逼反楊汕是否值得。也就是說這種能夠作為底牌的力量,總歸能讓楊汕多一種手段,也多一些信心。對於支持楊汕的太子而言,也是個好消息。
哪怕說楊汕肆意妄為的這種成果,一旦暴露就會使得楊汕成為眼中釘;但是同樣也不是每一個人都願意跟楊汕為敵,往後少不得看到更多的爾疑我炸,但是楊汕的地位卻也是實實在在的提高。
哪怕壞!也要壞的有檔次!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
當然不到萬不得已,楊汕是不會說把自己的全部實力都暴露出去的。就目前而言,值得楊汕去威脅和拚命的,現在也隻有遼人的打草穀行動而已。而同樣在最近兩年,這也是楊汕最大的挑戰。
隻有楊汕能夠一次有一次挫敗遼人的進攻與威脅,一次又一次保護百姓平安,他才能真正得到承認。
到那時候哪怕沒有楊家的身份,楊汕也會成為大宋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
就好比種家、折家於西夏的意義一樣,到那時候,楊汕才能擁有可以讓他肆意去發展和征戰的地位。
第一絕對不許傷害百姓,第二絕對不能肆意作惡,第三絕對不能損害太子殿下的名聲。楊汕隻是略作思考,就全部同意了。
他原本也沒打算為禍鄉裏,更別說仇悆的要求幾乎等於沒有任何要求。
總而言之對於仇悆這個人,楊汕還是很欣賞的。這人不似那種迂腐之輩,又有真正的大本領;如果他願意幫忙或者投靠楊汕,對楊汕絕對屬於如虎添翼的大驚喜。楊汕身邊從來都沒有過一個正兒八經的文官,更不要提仇悆未來還能夠被單獨列傳,可想而知是一個多麽了不起的人物。
隻可惜這種事情隻能想想罷了,哪怕楊汕把太子放在嘴邊,也沒辦法辦法和說服仇悆改變陣營。
大宋以文為尊,哪怕再加上一個太子,也隻能誘惑到蘇明澤以及伍端這種沒有經曆過殿試的的讀書人。像仇悆這種本身就擁有遠大前途的,那是決計不可能因為楊汕拿太子做招牌,就可以吸引他上鉤的。甚至別說是太子,哪怕是當今官家要肆意妄為,這些個文人都不一定會給趙佶太多顏麵?
蔡京為什麽背負永世罵名?除了他確實無能以外,他給趙佶當舔狗,完全不顧讀書人臉麵,也是重要原因。
話說遠了。
總而言之仇悆是個聰明人,他很清楚想要用幾句話就讓楊汕滾出濟州,那是不可能的。
同時他手下沒有兵馬,也沒有能夠信任的人;真要鬧僵硬起來,還真不是楊汕的對手。萬一要是引的楊汕肆無忌憚的爆炸,到時候禍亂濟州吃虧的還不是他這個費縣縣令?所以從這方麵來講,仇悆選擇安撫楊汕也散應有之意。他甚至還考慮到要利用楊汕手下這些兵馬,達到變私為公的效果。
換言之你的就是我的,區區一個武夫,怎麽能允許不聽士大夫的命令?
總而言之雙方各有算計,但大體上的規矩卻沒有發生變化。總體而言所有一切的前提就是大宋,或者說濟州的穩定,其餘的東西反而成了次要的;所謂一個合格的縣令,仇悆明白硬不如疏的道理。
於是雖然狼狽,雖然心情不好,雖然因為獨龍岡幾家蠢貨沒腦子的而頭疼,但終歸事情算是結束了。
仇悆找楊汕要了二十個人做保鏢,而後連夜迴了縣城。
他這會兒由於祝朝奉的翻臉,對縣衙裏的諸多衙役那是一點信任也沒有。因為要說祝朝奉乃至李應,和縣衙裏的人半點關係也沒有,這仇悆是絕對不會相信的。祝朝奉能夠做出連他這個縣令一起滅口的事情,誰敢保證衙門裏的某些人就不會鋌而走險?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這種事仇悆比任何人都要清楚。他雖然才剛剛來到費縣沒多久,卻也打算趁這個機會把縣衙整理一番。
“仇大人就這麽走了?”
楊林有些不敢相信,這個看起來挺有威嚴的縣令大人,原來是這麽好說話的麽?
楊汕點頭,吐出一口氣然後在椅子上癱坐下來。聽著楊林的口氣,楊汕撇嘴道:“還就這麽走,人家這一次可是賺大了啊!咱們的把柄給他握在手裏,以後少不得要被他要求償還人情。而後這獨龍岡祝家李家,原本是打算偷偷發展的,這會兒也已經暴露在他人眼睛裏了。整個算起來他仇悆幾乎沒有付出任何東西,就得到了控製咱們的辦法!也許在你看來他是走了,可事實上咱們脖子上卻套上了一道繩索!”
說到這裏楊汕眯起眼睛,很無奈的道:“如果仇悆也像梁中書一樣能夠收買,那就好了。隻可惜這人分明就是一個好官性子,單純的錢財收買對他沒有任何意義。為今能做的,也隻能用大義勸服他。”
“大義,嘿嘿……”楊林冷笑著,對這大宋的文官兒是分外不屑。
也對,他跟隨楊汕到現在,無論是青州知府慕容彥達還是大名府梁中書,都不是那種能夠讓人信服的好官。梁中書好歹還有些名聲,可那慕容彥達在青州當真能用聲名狼藉來形容。其實他倒也沒做過什麽喪盡天良的壞事,但是僅僅隻說那貪錢到不顧一切,就足以讓楊林把他當狗官看待。
“你可別給我亂搞!等我走之後,這李家莊就由你來負責,一定別弄壞了仇悆對咱們的印象。”
楊汕看楊林的態度,趕緊提醒。
雖然說有七竅玲瓏的朱富輔助,而且楊林自己也是聰明人,但是楊汕卻還是擔心楊林一旦倔強起來,那就會什麽也不顧。到時候其他人還好說,可一旦把仇悆得罪狠了,文人的手段可是防不勝防的。到那時候萬一仇悆真的一下狠心要對獨龍岡出手,以楊林的手段除了動刀兵,還真想不出結局。
到時候要麽楊林被逼造反,要麽就是兩敗俱傷而後楊林退走,不會有其他可能。
總歸就一個意思,楊汕不認為楊林能夠是仇悆的對手。
而反倒是另外一邊祝家莊,楊汕就能夠放心許多。以裴宣的能力,掌控一個莊子簡直是輕而易舉。
“你以後,多聽聽裴宣的意見。我將朱富安排給你,也是因為這廝有些手段。總而言之整個李家莊別的沒什麽,相信你都能處理,不聽話的直接打殺了也沒有關係。但是唯獨那仇悆,一定必須要好好應對。我還指望以後跟他搞好關係得到他的幫忙呢,你可別把人得罪狠了。”楊汕很認真的囑咐楊林,卻是因為他已經必須要離開濟州了。這眼看著年關將至,青州那邊作為大本營,可不能丟開太久。再加上過年這種儀式性的節日,也是收買人心的好機會,楊汕自然不會錯過。
唯一遺憾的,青州和濟州還是相隔太遠,否則如果兩邊力量能夠匯合,那才是真正的完美無缺。
就如今而言,楊汕還需要像隻老鼠一樣小偷小摸,借助太子的名義來做那些他沒有權利去做的事情。這就是實力弱小還有名義不夠的無奈,否則真像小說裏寫的一出身就是大將軍,皇二代,楊汕哪裏還需要這樣戰戰兢兢?他但凡能夠有一點點的支援,也不至於像現在這樣一次次拿人命去拚!
大宋很弱小,所以每一次對戰遼人哪怕西夏,都是用人命去填。一次邊境紛爭,死個上萬幾萬人,都是常事。
楊汕很弱小,所以每一場戰鬥也同樣隻能用人命去填。哪怕他給將士的撫恤再高,這犧牲也是實打實的。但是楊汕有其他的辦法嗎?沒有!孤立無援的情況下,楊汕隻能精心計算再計算,隻希望能得到更多的助力,減少更多的傷亡。然而到如今為止,他真正得到的能算助力的,也就梁中書而已。
慕容彥達,從頭到尾對楊汕都不屑一顧!
楊誌,心有餘而力不足!
曹俊,選擇了撇棄!
而梁中書雖然屢次對楊汕進行支援,可那也是因為楊汕付出了巨大的代價!若非如此,豈能打動他?可即使如此,從索超的態度就能看出來,楊汕在梁中書眼裏其實並沒有什麽地位。他更多的是隻是一個順勢而為的態度,指望梁中書主動去給楊汕幫忙幫楊汕考慮,那是癡心妄想!
身份,地位,絕對的差距,讓楊汕無論做什麽都必須付出成倍的代價。
所謂如履薄冰就是如此,楊汕根本沒有能力去承受任何略嚴重一點的失敗。當然這值得不是損失多少官兵,大宋也不在乎一群丘八的傷亡,隻是楊汕不能跟那些‘大人物’交惡,否則必遭反噬。
從這一點,就能看出楊汕到底有多辛苦了。從一種一無所有的狀態走到現在,已經是足夠辛苦,足夠幸運。
接下來如果楊汕能夠保持住現在的這種態勢,穩定住青州和濟州的兩邊勢力,那他將終於能夠擁有,去改變某些個可能的實力。哪怕說楊汕依然不可能是大宋士大夫的對手,但是如果他所擁有的力量暴露出去,卻也足以讓對方在對他進行事關後果的略作斟酌。換言之如果楊汕拚著同歸於盡,那麽即便是朝廷也必須要考慮,逼反楊汕是否值得。也就是說這種能夠作為底牌的力量,總歸能讓楊汕多一種手段,也多一些信心。對於支持楊汕的太子而言,也是個好消息。
哪怕說楊汕肆意妄為的這種成果,一旦暴露就會使得楊汕成為眼中釘;但是同樣也不是每一個人都願意跟楊汕為敵,往後少不得看到更多的爾疑我炸,但是楊汕的地位卻也是實實在在的提高。
哪怕壞!也要壞的有檔次!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
當然不到萬不得已,楊汕是不會說把自己的全部實力都暴露出去的。就目前而言,值得楊汕去威脅和拚命的,現在也隻有遼人的打草穀行動而已。而同樣在最近兩年,這也是楊汕最大的挑戰。
隻有楊汕能夠一次有一次挫敗遼人的進攻與威脅,一次又一次保護百姓平安,他才能真正得到承認。
到那時候哪怕沒有楊家的身份,楊汕也會成為大宋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
就好比種家、折家於西夏的意義一樣,到那時候,楊汕才能擁有可以讓他肆意去發展和征戰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