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後,東京城發生了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
高俅的幹兒子,大名鼎鼎高衙內,竟然在外出瀟灑的時候,意外驚了自個兒的寶馬,被它從馬背上掀翻下去。
當時高衙內一隻腳踩在馬鐙裏,十分倒黴的被拖出去數十丈遠。
若不是恰好有巡邏差人及時發現並且斬殺那匹瘋馬,高衙內還不知道要吃多大的虧。可即使如此,高衙內也是糟了大罪。據說他的左腿被硬生生扯斷骨頭,從膝蓋處刺出來隻剩下肉皮相連。
以大宋的醫術水平,哪怕有禦醫救治,這輩子也是瘸定了。
而後高俅大發雷霆,強令開封府破案。他硬說是有歹人陷害高家,可多番探查最後的結論依然隻是巧合。
誰也不知道那匹馬為什麽會發瘋,誰也不知道為什麽剛巧是在高衙內上馬的那一瞬間。總而言之,開封府沒有發現任何不對勁的地方。哪怕最精明的仵作,也沒能從那匹馬的屍體上發現任何問題。
對於高俅硬要把林衝指認為兇殺,認為是他謀害高衙內的說法,開封府府尹趙鼎選擇無視。
若是旁人如此斷案,高俅還敢炸刺。可趙鼎偏偏是趙佶十分欣賞的新代相公種子,高俅也隻能打破牙含淚吞下,破口大罵卻無可奈何。
至於外界的議論……大概還是幸災樂禍吧。
畢竟無論高俅還是高衙內,這倆小人的名聲都是太臭,文臣裏麵誰也不會替他說話。
楊家,魯智深陰沉著臉怒視楊汕。
“是否是你做的?灑家不是說了,這種小家子氣的事情不要胡來麽!你看你做了什麽,居然如此奸險!”
楊汕被痛罵也不生氣,笑看著魯智深道:“大哥,你可千萬不要這樣想。高衙內是什麽人,我比你更加清楚。你以為我通過太子救了林衝,高衙內這小人就會善罷甘休?不可能的!這種小人,是不會放棄目標的。他既然盯上林娘子,那麽無論如何都會想方設法至二哥於死地!所以,他必須受限。”
魯智深皺起眉頭,卻是不爽道:“你不是說,太子已經要求高俅作罷了麽?”
“太子確實給高俅下了命令。”楊汕苦笑一聲,搖搖頭道:“但是大哥你不知道,前幾天太子又出事了。我送給太子的那麵鏡子,給太子轉送給了官家。然後不知道發生什麽,卻是引得官家勃然大怒。”
“啥?那寶貝被太子送給官家,結果反而還害了太子?”魯智深目瞪口呆,完全無法理解這是什麽節奏。
楊汕也是不能理解,但是事已至此,他隻能解釋道:“太子受挫,高俅是否還給太子麵子,這是一個未知數。被太子強令放了二哥,這廝肯定很羞惱。若是高衙內再起色心,高俅豈不是順勢報複?”
魯智深冷哼一聲,不屑道:“高俅要報複,沒了高衙內就會罷手?楊汕,你當灑家沒腦子不成?”
“大哥何出此言。”楊汕連忙擺手,哪敢真的惹惱魯智深。
而且其實魯智深說的沒做,這件事楊汕做的確實有些小家子氣。
但是哪又如何?
不報複高衙內,楊汕就不甘心!且不說這次林衝被他欺負的幾乎丟掉性命,就說高衙內在這東京城裏做過的那些壞事,也足夠楊汕自稱是懲奸除惡。廢掉高衙內,不知道能拯救東京城多少無辜女性。
至於說小家子氣,嘿嘿……楊汕的謀劃豈是報複高衙內那麽簡單?
這連天的,東京城各處都在傳揚說高俅是不祥之人。因為不祥所以觸怒上天,因此才被老天懲罰沒個後人。
兒女俱無且不說,哪怕認下幹親也會遭到上天報複。高衙內出事並不是別人惡意,而是老天的懲罰……
這樣的話傳揚出去,少不得給高俅找一堆麻煩。
而更重要的是,趙佶是個信道教的。對於老天,他恭謹的很。一旦聽聞說高俅不祥,他必然會擯棄。
這……才是對高俅最大的報複!
林衝沒死,所以也不要高俅的命。但是林衝糟了難,高俅憑什麽安然無恙?楊汕少不得也要讓高俅吃一番大虧!
想要重獲趙佶崇信,過幾年等事情平複後再說吧!
楊汕這番話出去,魯智深目瞪口呆。
他哪裏想到,楊汕陰謀高衙內,背後居然還有這樣的彎彎道道。真正的目標,居然是高俅麽?
不過既然是報複高俅,魯智深就不會抗拒了。
因此咧嘴笑起來,魯智深想一想後滿意點頭:“想不到你小子還有這樣的謀略,實在讓灑家刮目相看。能夠撇清楚自己就給林衝報仇,這也是一種本事。哪怕灑家看不上眼,也不得不說一聲了不起。”
見魯智深不再生氣,楊汕終於鬆了口氣。
而後事情的發展果然就好像楊汕說的一樣,皇宮裏的趙佶得知了東京城裏的傳聞。
抱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想法,趙佶罷免了高俅的禁軍殿前司太尉官職。當然好歹是王府舊人,趙佶還是給高俅留了一個‘太子太傅’的虛銜。換言之等到事情過去,遲早會有重新起複的一天。
不過未來的事情,誰說的清楚?僅僅從報複層麵上來講,已經足夠高俅吃一壺的了。
再加上文官們對於這廝小人心性的厭棄,少不得火上澆油,給他一些苦頭吃。
聽說這廝在家裏暴跳如雷,派出無數人外出尋找是誰在陷害他。隻可惜楊汕做的沒有痕跡,他卻是無功而返。聽聞後來高俅幹脆關了府門,長時間閉門不出,卻是按自忍耐下去,能伸能縮。
從這方麵來將,高俅也算是有些本事。
當然,這已經和楊汕無關了。
幾天之後,楊汕在家門口見到了一個不可思議的人。
太子趙桓最信任的宦官,伴當一樣的中年太監常公公,卻是親自來到楊家門口,帶來趙桓的口信。
對於被趙佶厭惡的事情,趙桓沒有怪到楊汕身上。反倒是答應的官職沒能弄到手,趙桓借常公公的口向楊汕表達了歉意。
“太子殿下說了,事情辦砸不是你的過錯。隻是那楊戩可惡,用小人手段害了太子殿下。所以你不用責怪自己,安心就是。”
“楊汕多謝太子殿下厚愛!區區官職,沒就沒了,還請太子殿下不要因為楊汕而煩心。”楊汕也是對著常公公向太子表達善意,同時又關切道:“常公公,太子殿下可好?這件事過去,沒出什麽事吧?”
“哼!太子率府從殿下手中丟了!”
高俅的幹兒子,大名鼎鼎高衙內,竟然在外出瀟灑的時候,意外驚了自個兒的寶馬,被它從馬背上掀翻下去。
當時高衙內一隻腳踩在馬鐙裏,十分倒黴的被拖出去數十丈遠。
若不是恰好有巡邏差人及時發現並且斬殺那匹瘋馬,高衙內還不知道要吃多大的虧。可即使如此,高衙內也是糟了大罪。據說他的左腿被硬生生扯斷骨頭,從膝蓋處刺出來隻剩下肉皮相連。
以大宋的醫術水平,哪怕有禦醫救治,這輩子也是瘸定了。
而後高俅大發雷霆,強令開封府破案。他硬說是有歹人陷害高家,可多番探查最後的結論依然隻是巧合。
誰也不知道那匹馬為什麽會發瘋,誰也不知道為什麽剛巧是在高衙內上馬的那一瞬間。總而言之,開封府沒有發現任何不對勁的地方。哪怕最精明的仵作,也沒能從那匹馬的屍體上發現任何問題。
對於高俅硬要把林衝指認為兇殺,認為是他謀害高衙內的說法,開封府府尹趙鼎選擇無視。
若是旁人如此斷案,高俅還敢炸刺。可趙鼎偏偏是趙佶十分欣賞的新代相公種子,高俅也隻能打破牙含淚吞下,破口大罵卻無可奈何。
至於外界的議論……大概還是幸災樂禍吧。
畢竟無論高俅還是高衙內,這倆小人的名聲都是太臭,文臣裏麵誰也不會替他說話。
楊家,魯智深陰沉著臉怒視楊汕。
“是否是你做的?灑家不是說了,這種小家子氣的事情不要胡來麽!你看你做了什麽,居然如此奸險!”
楊汕被痛罵也不生氣,笑看著魯智深道:“大哥,你可千萬不要這樣想。高衙內是什麽人,我比你更加清楚。你以為我通過太子救了林衝,高衙內這小人就會善罷甘休?不可能的!這種小人,是不會放棄目標的。他既然盯上林娘子,那麽無論如何都會想方設法至二哥於死地!所以,他必須受限。”
魯智深皺起眉頭,卻是不爽道:“你不是說,太子已經要求高俅作罷了麽?”
“太子確實給高俅下了命令。”楊汕苦笑一聲,搖搖頭道:“但是大哥你不知道,前幾天太子又出事了。我送給太子的那麵鏡子,給太子轉送給了官家。然後不知道發生什麽,卻是引得官家勃然大怒。”
“啥?那寶貝被太子送給官家,結果反而還害了太子?”魯智深目瞪口呆,完全無法理解這是什麽節奏。
楊汕也是不能理解,但是事已至此,他隻能解釋道:“太子受挫,高俅是否還給太子麵子,這是一個未知數。被太子強令放了二哥,這廝肯定很羞惱。若是高衙內再起色心,高俅豈不是順勢報複?”
魯智深冷哼一聲,不屑道:“高俅要報複,沒了高衙內就會罷手?楊汕,你當灑家沒腦子不成?”
“大哥何出此言。”楊汕連忙擺手,哪敢真的惹惱魯智深。
而且其實魯智深說的沒做,這件事楊汕做的確實有些小家子氣。
但是哪又如何?
不報複高衙內,楊汕就不甘心!且不說這次林衝被他欺負的幾乎丟掉性命,就說高衙內在這東京城裏做過的那些壞事,也足夠楊汕自稱是懲奸除惡。廢掉高衙內,不知道能拯救東京城多少無辜女性。
至於說小家子氣,嘿嘿……楊汕的謀劃豈是報複高衙內那麽簡單?
這連天的,東京城各處都在傳揚說高俅是不祥之人。因為不祥所以觸怒上天,因此才被老天懲罰沒個後人。
兒女俱無且不說,哪怕認下幹親也會遭到上天報複。高衙內出事並不是別人惡意,而是老天的懲罰……
這樣的話傳揚出去,少不得給高俅找一堆麻煩。
而更重要的是,趙佶是個信道教的。對於老天,他恭謹的很。一旦聽聞說高俅不祥,他必然會擯棄。
這……才是對高俅最大的報複!
林衝沒死,所以也不要高俅的命。但是林衝糟了難,高俅憑什麽安然無恙?楊汕少不得也要讓高俅吃一番大虧!
想要重獲趙佶崇信,過幾年等事情平複後再說吧!
楊汕這番話出去,魯智深目瞪口呆。
他哪裏想到,楊汕陰謀高衙內,背後居然還有這樣的彎彎道道。真正的目標,居然是高俅麽?
不過既然是報複高俅,魯智深就不會抗拒了。
因此咧嘴笑起來,魯智深想一想後滿意點頭:“想不到你小子還有這樣的謀略,實在讓灑家刮目相看。能夠撇清楚自己就給林衝報仇,這也是一種本事。哪怕灑家看不上眼,也不得不說一聲了不起。”
見魯智深不再生氣,楊汕終於鬆了口氣。
而後事情的發展果然就好像楊汕說的一樣,皇宮裏的趙佶得知了東京城裏的傳聞。
抱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想法,趙佶罷免了高俅的禁軍殿前司太尉官職。當然好歹是王府舊人,趙佶還是給高俅留了一個‘太子太傅’的虛銜。換言之等到事情過去,遲早會有重新起複的一天。
不過未來的事情,誰說的清楚?僅僅從報複層麵上來講,已經足夠高俅吃一壺的了。
再加上文官們對於這廝小人心性的厭棄,少不得火上澆油,給他一些苦頭吃。
聽說這廝在家裏暴跳如雷,派出無數人外出尋找是誰在陷害他。隻可惜楊汕做的沒有痕跡,他卻是無功而返。聽聞後來高俅幹脆關了府門,長時間閉門不出,卻是按自忍耐下去,能伸能縮。
從這方麵來將,高俅也算是有些本事。
當然,這已經和楊汕無關了。
幾天之後,楊汕在家門口見到了一個不可思議的人。
太子趙桓最信任的宦官,伴當一樣的中年太監常公公,卻是親自來到楊家門口,帶來趙桓的口信。
對於被趙佶厭惡的事情,趙桓沒有怪到楊汕身上。反倒是答應的官職沒能弄到手,趙桓借常公公的口向楊汕表達了歉意。
“太子殿下說了,事情辦砸不是你的過錯。隻是那楊戩可惡,用小人手段害了太子殿下。所以你不用責怪自己,安心就是。”
“楊汕多謝太子殿下厚愛!區區官職,沒就沒了,還請太子殿下不要因為楊汕而煩心。”楊汕也是對著常公公向太子表達善意,同時又關切道:“常公公,太子殿下可好?這件事過去,沒出什麽事吧?”
“哼!太子率府從殿下手中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