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等堂堂文人,豈能與武夫為伍?若是讓人知道大哥你恥與和武夫交談,小弟我看你怎麽跟父王解釋!”


    趙楷頗為無禮的甩身就走,嘴裏罵罵咧咧把太子趙桓直接甩到一邊。


    他無視趙桓,就當他沒來過,徑直走進讀書人群中,很快笑鬧在了一起。


    這副態度若是在其他人家,恐怕早就被揍的生活不能自理。偏偏以趙桓的性子,卻是笑吟吟仿佛什麽都不曾發生。


    哪怕那邊文會熱鬧,趙桓也沒打算移動腳步。


    他就當沒見過趙楷一樣,轉身對楊汕道:“多謝楊兄弟相助之恩,想不到你小小年紀,文武卻都是不凡。那樣一首詠竹,實在當的上是流傳千古之名句。如今卻掛在我的身上,實在讓趙桓羞愧難當啊。”


    “太子殿下就不生氣?”楊汕搖搖頭,看著趙桓道:“鄆王殿下如此輕視殿下,難道殿下就一點想法也沒有?”


    趙桓笑的和煦,眯著眼睛道:“作為兄長的,讓著弟弟一點那是應該的。他畢竟是我三弟,難道我還能打殺他不成?若是傳揚出去,豈不是要被人說我趙桓心胸狹窄,眼睛裏容不得兄弟?”


    楊汕恍然,卻還是反駁道:“可是如此一來,外人豈不是依舊要傳揚說太子懦弱?若是被人看輕,還怎麽執掌江山?”


    “哈哈……事情豈會像你想的一樣簡單?”趙桓擺擺手笑起來:“我大宋以武開國,卻是與士大夫共天下。隻要我不犯錯,不觸怒那些相公們,這太子之位就必然穩如泰山。哪怕父王再怎麽喜歡三弟,他也不可能冒天下之大不為,將太子之位交到三弟手上。莫說相公們,就說天下讀書人,也不會同意。”


    說到這裏的時候,趙桓眼睛充滿著信心。


    倒不是說他相信自己比趙楷更強,也不是說相信趙楷決計不是他的對手。而是以大宋的傳統,文人們需要的是一個穩定的政治環境。因此除非他趙桓做出什麽犯眾怒的事情,否則他的地位就不會動搖。


    這件事,趙桓自從登上太子之位的那一天,就已經被老師們教導的清清楚楚。


    哪怕趙佶想要換太子,中書門下省各位相公也不會同意。即使蔡京,也不會在這種事情上任由趙佶胡來。


    文人們不在乎皇帝如何懦弱,但是絕對不允許他在道德上有所瑕疵。隻要皇帝‘穩重’,文人們就喜歡。


    這就是趙桓的信心。


    因此他寧可一直慫下去,也不願意被趙楷找到針對的理由。


    但是對於這樣的想法,楊汕是決計不能讚同的。


    不得不承認,‘無為而治’確實是趙桓坐穩太子之位以及未來皇位的最輕鬆手段。


    不需要多想,不需要做些什麽,甚至都不需要去勾連任何官員,就能夠輕而易舉坐穩皇位。


    但是這樣的皇帝在楊汕的眼睛裏,和泥胎木菩薩沒什麽區別!


    就好比趙佶,他這一生除了在藝術方麵以外,還有什麽成就?沒有!他那個皇帝,和被圈養沒什麽區別。


    搖搖頭,楊汕沒有把心中的想法說出來。


    他很清楚,即使說出來這些個意見,趙桓也是不會放在心上的。畢竟相比朝中相公,他算得個什麽?


    看一眼遠處書聲鼎沸熱鬧昂然的文會氛圍,再看看那些讀書人當中周旋的遊刃有餘的趙楷,楊汕眼睛裏閃過一絲陰晦。這個時代的人,眼界就是如此狹窄!儒家延續千年,從未有過任何改變!他們永遠隻想著穩定,從未想過進取。世界在他們眼睛裏就中原這麽大,一隻隻井底之蛙。


    “不要多想!我很看好你。”


    趙桓不知道楊汕在想什麽,他卻是像個小大人一樣笑著拍拍楊汕的肩膀。


    稚嫩的動作頗有一種學著某些人的感覺,估計是有人如此教導過,也有可能是在模仿趙佶的行為。


    楊汕甚至懷疑,趙桓之前的那些話,也是他的那些老師們刻意交代過的。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年,應該沒有這樣深沉的想法才對。少年就是應該活躍而肆意妄為,哪能像這趙桓一樣的老成。


    但是對於趙桓的看中,楊汕還是有些感激的。


    低頭拱手,楊汕對趙桓道:“太子殿下看中,楊汕感激莫名。往後殿下但有驅使,楊汕敢不效命。”


    “嗬嗬……你才多大,哪裏需要為我效死!”趙桓擺擺手,又從腰間拔下一塊玉佩塞給楊汕:“我一般時間都在宮中,很難見到像你這樣有趣的人。以後若有機會,我能出宮就再來尋你頑。這玉佩你收著,以後若有事情尋我幫助,可以帶著它去皇宮東門處,我的東宮距離東華門不遠。”


    趙桓並不知道,楊汕其實還沒有完全將太子率府都頭的職位弄到手。


    畢竟對他而言兩千貫並不算什麽,堂堂太子哪知道百姓窮困?同時,他哪知道楊汕還在想方設法找關係?


    趙桓隻想著,既然楊汕遲早是東宮守衛,那他提前交好也沒有什麽錯誤的地方。


    之前楊汕的那一首詠竹給趙桓漲了臉麵,卻也因為讓趙桓相信了楊汕的文采。他哪怕再蕭規曹隨厭惡武人,也不會對一個文采耀然的有才之人視而不見。能夠見到一個出口成詩的青年才俊,哪怕趙桓再怎麽窩囊,也隻會高興。交好這樣一個才俊,對於他未來掌控朝廷也有幫助不是嗎?


    楊汕沒有矯情,收好玉佩才又躬身:“楊汕多謝太子殿下看中。”


    “免禮免禮!其實我不喜歡這太多禮節,待之後出去鄆王府,你就無需繼續這樣客套了。”趙桓擺擺手。


    眼見一名鄆王府下人領著二妹從角門處繞出來,趙桓眼睛一亮趕緊追上去。


    楊汕也是看到了趙金奴身邊的丫頭,她卻是得到趙金奴喜愛,竟是被她牽著頭一同並肩而行。


    在趙金奴的另一邊,則是一個衣著華貴的女人。


    被下人叫出來的趙金奴一臉不耐煩,那年輕漂亮衣著豔麗的雍容華貴女孩,正邊走邊輕聲安慰著什麽。


    這個女人是趙楷今年剛娶的王妃,朱鳳英,也是趙桓即將進門太子妃的親妹妹。


    哥哥姐姐還未成親,弟弟妹妹就先穿上喜服。僅此一點,就能看出來這兄弟二人在老爹那裏截然不同的重視程度。如果不是說趙桓‘運氣’好早生一年,這太子之位如何也輪不到他來坐。


    當然,這是趙楷自己的想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有將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俠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俠雨並收藏大宋有將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