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城外山明水秀,一眾東宮舊屬,率領數萬洛陽城百姓出城三十裏迎接得勝歸來的李承乾。
洛陽城,五年前李承乾從這裏出發前往幽州。
那時候他平定陳定貞叛亂,收拾了洛陽周邊的士族,哄著李世民同意自己主持滅高句麗。
為了穩固自己的權位,他提議立李厥為皇太孫,把李厥交給李世民教養。
沒想到卻因此要了那個乖巧孩子的命,也間接害死了太子妃蘇氏。
李承乾迴到長安固然要找李世民、李治和長孫一家報仇,但是他內心早把自己罵了成百上千遍。
如今再來洛陽城,看著在城外迎接他的一眾東宮舊臣,李承乾不由又想起這些,一時竟忘了讓眾臣平身。
“太子殿下。”劉葵小聲提醒道。
“眾卿快快平身。”
李承乾猛然醒覺道。
群臣抬頭看見李承乾眼眶裏蓄滿了淚水,慌忙低下頭不敢看他。有幾個人準備了歌功頌德的話也都不敢說出來了,現場顯得有些沉默。
倒是李承乾看見一眾東宮舊臣皆身穿布衣前來迎接,不由歉然道:“諸位因為象兒之過被罷官流放,孤王心裏難安.......”
李承乾此言一出群臣皆麵露惶恐,褚遂良第一個站出來沉聲道:“太子殿下何出此言,陛下受妖人蠱惑服食毒品以致朝政大亂皇太孫薨逝,皆是臣等規勸不力,實在有負太子殿下所托,請太子殿下治罪。”
“請太子殿下治罪。”群臣轟然躬身請罪。
李承乾忙上前一一扶起他們道:“諸位卿家言重了。”
“太子殿下。”
群臣看著消瘦的李承乾心裏皆是百感交集,不知道該說些什麽勸慰的話。
李承乾見此深吸一口氣道:“宣旨。”
“奉天承運,皇太子令曰:鳳紀龍名……諮爾馬周、杜正倫、褚遂良、薛大鼎、程銘振、劉祥道識局周敏,理懷通悟。體忠勤而表性,資仁恕以立身……特加封為東宮詹事府詹事,領燕都行台尚書,遼州督都事,欽哉。”
“啊!”
群臣聽了這一道旨意,紛紛發出倒吸冷氣的聲音,李承乾居然直接下旨給他們封官!
一時間都愣住了,真不知道該不該謝恩接旨。
褚遂良心裏感到很矛盾,李承乾說的是“皇太子令曰”但格式和內容都是正經天子加封重臣的詔書。
他們都是久在中樞深知重臣加封規製,李承乾給他們加封的三個官職都是三品官職,看似都是李承乾現在轄下的官職,但是沒有一個是李承乾一個東宮皇太子能一言決定的。
能決定這些官員任免的隻有李世民正式地經過中書省出令,門下省覆核,尚書省宣行才算數的“天子詔書”。
李承乾發出的這份任命不光越職還不合朝廷規製,正常情況下他們再是李承乾的心腹也不敢領命的。
可是現在是正常情況嗎?
李承乾冷眼看著群臣猶豫不決也不催促,隻等他們自己決定。如果敢於接受自己的加封自然等於認了自己為帝,他以後無論對李世民做什麽,這些人也沒有立場為李世民張目。
不光這幾個人,為了收拾李世民李承乾還準備了很多的封官詔書,都是這種形式。
就在眾人都猶豫不決時,一個中氣十足的聲音大聲道:“臣程銘振謹奉太子殿下諭令,領旨謝恩。”
程銘振是李承乾一手提拔起來的,他的兒子程務挺也是李承乾的心腹,如果李承乾倒了,除了李象或李白沒有任何人能容得下他們父子。
李承乾抬手虛扶程銘振道:“程愛卿平身。”
程銘振直起身子,老實不客氣地站到李承乾身後反身看著對麵諸人。
如此一來對麵諸人感覺壓力更大。
“臣杜正倫領旨謝恩。”杜正倫同樣做為李承乾的鐵杆,此時也不再猶豫。
“太子殿下,洛陽雖居天下之中,可並非大唐龍氣的根源所在。”褚遂良鄭重開口道。
李承乾聽了知道褚遂良擔心自己在洛陽登基,那樣就等於有了兩個朝廷,弄不好就會天下大亂。
李承乾忙鄭重向諸臣保證道:“孤王是大唐皇太子,不會行悖逆之事,就算不顧後世評價,孤王也需考慮以後大唐皇位傳續的穩定。”
褚遂良聽了稍一思索即躬身道:“臣褚遂良領旨謝恩。”
其他大臣見褚遂良都同意了,當即也跟著躬身行禮,李承乾見此心中大定。
過了洛陽城終究要和長安城兵戎相見,如果沒有一個鐵杆的班子,做什麽事都會束手束腳,用力小了擔心天下人覺得你不可靠,反去支持長孫無忌,重了又被杜荷等人利用直接反了。
現在好了,褚遂良等人既然接受他的封官,天下人也都會認可他的命令,長安朝廷再難有威信向天下各地發號施令。
人群裏的杜荷見李承乾一出手就把諸臣降服,也不由驚歎李承乾手腕高超。
“三位愛卿快快平身。”
說著李承乾再次走上前去把三人扶起,然後看著還沒有被加封的眾人道:“諸位卿家不必心急,加封的旨意孤王都已經寫好了,隻待孤王探望了馬卿家,即刻宣旨。”
李承乾說罷,見有人明顯鬆一口氣的樣子,心裏不由一樂,暗道:這些人都是久居高位,被李世民貶謫數月如今果然一心想著恢複官位。
當下李承乾乘坐四望車在大批文武大臣的圍隨下一路緩緩來到求是園,馬周因為重病在身今日沒有去迎接李承乾,現在李承乾要親自來給他頒旨封官。
馬周是李世民一手提拔起來的寒門宰相,在中樞主政數年身份比褚遂良尊貴的多。
而且李承乾知道馬周已經行將就木,不像前來迎接他的這幾位,對仕途官位必然沒有這幾位看的重。
李承乾來到求是園不顧一路上舟車疲勞直奔馬周養病院子,去探望馬周。
隻是在此前一刻,馬周已經死了。
“薛元超參見太子殿下。”
雙眼通紅的薛元超在門口迎接李承乾。
“馬卿家病的怎麽樣了?”李承乾看出有異,低聲問道。
“迴太子殿下老師已經仙去。”薛元超道。
對於馬周的死李承乾和眾人早有心裏準備,現在聽了也不算突然,隻是想到一代名相就這麽死了,還是感覺很可惜。
現場一下子陷入沉默。
過了一會兒李承乾放下心中所有想法,默默往院裏走。
到了現在李承乾都不知道馬周算不算他的心腹,自從穿越以來李承乾曾多次盛讚馬周的才能,隻是他從未生出來招覽馬周的心思。
隻有這一次大封群臣,把被李世民所貶的大臣全都算計在內,才順帶連馬周也算在裏麵,不想他卻提前死了。
洛陽城,五年前李承乾從這裏出發前往幽州。
那時候他平定陳定貞叛亂,收拾了洛陽周邊的士族,哄著李世民同意自己主持滅高句麗。
為了穩固自己的權位,他提議立李厥為皇太孫,把李厥交給李世民教養。
沒想到卻因此要了那個乖巧孩子的命,也間接害死了太子妃蘇氏。
李承乾迴到長安固然要找李世民、李治和長孫一家報仇,但是他內心早把自己罵了成百上千遍。
如今再來洛陽城,看著在城外迎接他的一眾東宮舊臣,李承乾不由又想起這些,一時竟忘了讓眾臣平身。
“太子殿下。”劉葵小聲提醒道。
“眾卿快快平身。”
李承乾猛然醒覺道。
群臣抬頭看見李承乾眼眶裏蓄滿了淚水,慌忙低下頭不敢看他。有幾個人準備了歌功頌德的話也都不敢說出來了,現場顯得有些沉默。
倒是李承乾看見一眾東宮舊臣皆身穿布衣前來迎接,不由歉然道:“諸位因為象兒之過被罷官流放,孤王心裏難安.......”
李承乾此言一出群臣皆麵露惶恐,褚遂良第一個站出來沉聲道:“太子殿下何出此言,陛下受妖人蠱惑服食毒品以致朝政大亂皇太孫薨逝,皆是臣等規勸不力,實在有負太子殿下所托,請太子殿下治罪。”
“請太子殿下治罪。”群臣轟然躬身請罪。
李承乾忙上前一一扶起他們道:“諸位卿家言重了。”
“太子殿下。”
群臣看著消瘦的李承乾心裏皆是百感交集,不知道該說些什麽勸慰的話。
李承乾見此深吸一口氣道:“宣旨。”
“奉天承運,皇太子令曰:鳳紀龍名……諮爾馬周、杜正倫、褚遂良、薛大鼎、程銘振、劉祥道識局周敏,理懷通悟。體忠勤而表性,資仁恕以立身……特加封為東宮詹事府詹事,領燕都行台尚書,遼州督都事,欽哉。”
“啊!”
群臣聽了這一道旨意,紛紛發出倒吸冷氣的聲音,李承乾居然直接下旨給他們封官!
一時間都愣住了,真不知道該不該謝恩接旨。
褚遂良心裏感到很矛盾,李承乾說的是“皇太子令曰”但格式和內容都是正經天子加封重臣的詔書。
他們都是久在中樞深知重臣加封規製,李承乾給他們加封的三個官職都是三品官職,看似都是李承乾現在轄下的官職,但是沒有一個是李承乾一個東宮皇太子能一言決定的。
能決定這些官員任免的隻有李世民正式地經過中書省出令,門下省覆核,尚書省宣行才算數的“天子詔書”。
李承乾發出的這份任命不光越職還不合朝廷規製,正常情況下他們再是李承乾的心腹也不敢領命的。
可是現在是正常情況嗎?
李承乾冷眼看著群臣猶豫不決也不催促,隻等他們自己決定。如果敢於接受自己的加封自然等於認了自己為帝,他以後無論對李世民做什麽,這些人也沒有立場為李世民張目。
不光這幾個人,為了收拾李世民李承乾還準備了很多的封官詔書,都是這種形式。
就在眾人都猶豫不決時,一個中氣十足的聲音大聲道:“臣程銘振謹奉太子殿下諭令,領旨謝恩。”
程銘振是李承乾一手提拔起來的,他的兒子程務挺也是李承乾的心腹,如果李承乾倒了,除了李象或李白沒有任何人能容得下他們父子。
李承乾抬手虛扶程銘振道:“程愛卿平身。”
程銘振直起身子,老實不客氣地站到李承乾身後反身看著對麵諸人。
如此一來對麵諸人感覺壓力更大。
“臣杜正倫領旨謝恩。”杜正倫同樣做為李承乾的鐵杆,此時也不再猶豫。
“太子殿下,洛陽雖居天下之中,可並非大唐龍氣的根源所在。”褚遂良鄭重開口道。
李承乾聽了知道褚遂良擔心自己在洛陽登基,那樣就等於有了兩個朝廷,弄不好就會天下大亂。
李承乾忙鄭重向諸臣保證道:“孤王是大唐皇太子,不會行悖逆之事,就算不顧後世評價,孤王也需考慮以後大唐皇位傳續的穩定。”
褚遂良聽了稍一思索即躬身道:“臣褚遂良領旨謝恩。”
其他大臣見褚遂良都同意了,當即也跟著躬身行禮,李承乾見此心中大定。
過了洛陽城終究要和長安城兵戎相見,如果沒有一個鐵杆的班子,做什麽事都會束手束腳,用力小了擔心天下人覺得你不可靠,反去支持長孫無忌,重了又被杜荷等人利用直接反了。
現在好了,褚遂良等人既然接受他的封官,天下人也都會認可他的命令,長安朝廷再難有威信向天下各地發號施令。
人群裏的杜荷見李承乾一出手就把諸臣降服,也不由驚歎李承乾手腕高超。
“三位愛卿快快平身。”
說著李承乾再次走上前去把三人扶起,然後看著還沒有被加封的眾人道:“諸位卿家不必心急,加封的旨意孤王都已經寫好了,隻待孤王探望了馬卿家,即刻宣旨。”
李承乾說罷,見有人明顯鬆一口氣的樣子,心裏不由一樂,暗道:這些人都是久居高位,被李世民貶謫數月如今果然一心想著恢複官位。
當下李承乾乘坐四望車在大批文武大臣的圍隨下一路緩緩來到求是園,馬周因為重病在身今日沒有去迎接李承乾,現在李承乾要親自來給他頒旨封官。
馬周是李世民一手提拔起來的寒門宰相,在中樞主政數年身份比褚遂良尊貴的多。
而且李承乾知道馬周已經行將就木,不像前來迎接他的這幾位,對仕途官位必然沒有這幾位看的重。
李承乾來到求是園不顧一路上舟車疲勞直奔馬周養病院子,去探望馬周。
隻是在此前一刻,馬周已經死了。
“薛元超參見太子殿下。”
雙眼通紅的薛元超在門口迎接李承乾。
“馬卿家病的怎麽樣了?”李承乾看出有異,低聲問道。
“迴太子殿下老師已經仙去。”薛元超道。
對於馬周的死李承乾和眾人早有心裏準備,現在聽了也不算突然,隻是想到一代名相就這麽死了,還是感覺很可惜。
現場一下子陷入沉默。
過了一會兒李承乾放下心中所有想法,默默往院裏走。
到了現在李承乾都不知道馬周算不算他的心腹,自從穿越以來李承乾曾多次盛讚馬周的才能,隻是他從未生出來招覽馬周的心思。
隻有這一次大封群臣,把被李世民所貶的大臣全都算計在內,才順帶連馬周也算在裏麵,不想他卻提前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