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紅色的夕陽斂去最後的光芒,夜色從地天相接處漫上穹頂,黑暗覆蓋住蒼穹。


    數艘大船在海河上一字排開,船上的投石架上裝著木箱大小的火藥包,對著下麵的士族叛民嚴陣以待。


    李承乾身體筆挺站在船上,麵無表情地看著下麵跪著的十餘萬百姓,心裏殺機彌漫。


    一眾文武大臣神情肅穆地站在他身後,等著李承乾發話。


    今天是李承乾自穿越以來第二次經曆性命之危,第一次是李泰張亮在魏征門口設伏,那一次他險些喪命。


    事後李泰的所有同黨,李承乾一個不留地全部殺掉。


    李承乾想起剛才,他站在數萬懵懵懂懂的百姓中間,百姓們隨時可能被人挑撥對他群起而攻之,心裏就不寒而栗。


    這些百姓李承乾沒有辦法殺幹淨,但是河北道的士族,一定要血流成河。


    想定這些,李承乾轉過身來看著李義府道:“李義府孤王現在封你為幽州大行台刑部尚書,調丘神績為幽州大行台刑部左侍郎,你們全力徹查河北道士族謀反案。”


    “臣遵旨!”


    “郝處俊你以幽州大行台戶部尚書檢校天津刺史,全麵負責天津開墾的一切政務。”


    郝處俊一聽見李承乾叫他,就躬身行禮,隻待李李承乾說完就遵旨卻聽見“天津”兩字,不由問道:“太子殿下,這‘天津’是哪裏啊?”


    李承乾伸手往東一指,道:“就是這裏,幾十萬人的轄區你隨便劃,劃好了報大行台,孤王直接下旨。”


    “臣遵旨。”郝處俊躬身行禮。


    “這裏的事情就交給你們了,所有叛賊務必全部揪出。”


    李承乾說罷轉身緩緩離開,去蘇定方為他準備的船殿休息。


    眾臣都知道李承乾這一次動了真怒,不敢待慢,李義府當夜就審出河北道諸家士族參與謀反的詳情,三天後從十多萬百姓中,抓出一萬多參與謀反的人。


    李義府帶著案卷,押著犯人,火速去幽州匯報。


    ……


    幽州行宮外,在離行宮大門口十丈遠的空地上,密密麻麻跪著百十個士族士紳。


    李義府覺得他這麽快的速度揪出主犯和一幹從犯,再怎麽說也算是大功一件。


    可是一見著李承乾,李義府就傻了。


    因為有人比他快,不但把一幹主犯送了來,還把一些從犯的家屬都送到幽州來。


    “河北道諸士族斷尾求生了。”


    李承乾臉色陰沉地道。


    李義府看罷河北道諸士族送來的名單,對李承乾道:“也算他們識相,沒有敢把謀逆的主犯隱匿起來。”


    李承乾不由提高聲音道:“可是他們把這些人的財產,全都隱匿起來了!”


    這是李承乾最不能忍受的,到了這一步,這些士族還糊弄他,想一毛不拔地推出幾十萬一無所有的貧民。


    如果不趁士族現在虛弱時一棍子打死,那就不是李承乾。


    李義府聞言一怔,沉聲道:“這就過份了。”


    李義府說罷眯起雙眼,低聲道:“臣以為他們或者也參與了謀反?”


    李承乾聽了這話,才緩和神色道:“你先暗中調查,找到罪證不要立時發作,等長安城的消息。”


    “臣遵旨。”


    李義府知道李承乾已經另外布下了局,便出了行宮暗中行事。


    李承乾和李義府心裏都清楚,栽贓陷害,很難用在這些大族身上。


    唐朝時朝廷不允許百姓共同祭奠五代以上的祖宗,一個家族到了一定的程度必然分宗,分宗後族譜都不在一起了,怎麽能一起論罪?


    但是河北道諸士族為了團結對外,他們分宗之後往往選一位主祭的族長年節共祭祖先。


    這個族長在一些對外的大事上,是可以代替全族做決定的,但是從唐朝的律法上來說他們又不能代表全族,他犯了罪,也隻能治理他一家人。


    比如有些士人對外自稱他出身清河崔氏,現在清河崔氏謀反,李承乾一查宗譜,發現就是誅九族都挨不著他。


    這些無罪的清河士族人家,把各姓涉及謀反的人家,包括三族以內的親屬,綁起來送到幽州大行台請李承乾發落。


    嚴格來說他們還是功臣,如果輕易牽連他們,天下人很難心服。


    所以,要先打擊他們的聲望,讓河北道諸士族變成臭狗屎。


    ……


    ……


    長安太極宮,臨湖殿。


    李世民坐在水殿裏看著湖中綠波緩緩蕩漾,心裏愁緒難排。


    旁邊的楊妃知道李世民是為長樂公主的病憂愁,也不敢多話,隻在一默默地陪著他。


    就在此時,有內侍進來稟報道:“啟奏陛下,長孫家的女公子明日出嫁。”


    前些日子李世民就聽長孫無忌稟報過,說嫁女兒是為了給長樂公主衝喜。李世民便命內侍到時候提醒他,在出嫁當日賞些東西,也算是替長樂公主盡心了。


    李世民此時雖然心情不好,還是下旨道:“前天讓楊妃娘娘挑了一對玉如意,明日派人送去就是了。”


    “遵旨。”


    內侍出去,楊妃忙陪笑道:“長孫家這一衝喜,公主的病也就好了,陛下不必再憂心。”


    李世民聽了勉強露出一個笑臉,點頭道:“但願如此,長樂是朕和皇後娘娘的長女……”


    後麵的話李世民沒有說,比如李泰已經死了雲雲,人一遇上這樣的事,總會多想一些。


    此時,長安城裏的人還不知道範陽盧氏參與謀反,對於長孫家與範陽盧氏結親都是十分羨慕。


    到了發嫁之日,長安城中文武百官紛紛前來長樂公主府賀喜。


    長孫無忌在長樂公主府出嫁女兒,既能討好李世民,又提高出嫁女兒的身份,好匹配範陽盧氏。


    長孫無忌發嫁女兒,觀禮的文武百官從公主府的正殿一直排隊到大門口。百官看著光彩奪目的婚車和兩百多車豐厚的嫁妝,無不嘖嘖稱羨。


    快到吉時一隊內侍穿著吉服,送來李世民賞賜的一對玉如意和百匹綾羅。


    長孫無忌率領全家人在公主府正殿外行禮接旨。


    長孫衝親自出麵接待前來下旨內侍,領著他們去後院見長樂公主,那內侍十分謙虛地笑道:“怎也敢勞動駙馬爺親自接待?”


    “公公代表陛下前來賞賜,我等怎麽能待慢。”長孫衝臉上帶著溫和的笑容道。


    待內侍一走,長孫無忌立在庭中,向兩旁的官員抱拳道:“有勞諸位前來觀禮,招待不周還望海涵。”


    “哪裏,哪裏,長孫大人太客氣了……”


    “我等能預此盛禮,已深感滿足……”


    “範陽盧氏和長孫家聯姻,乃是天作之合……”


    ……


    頓時一陣熱烈的彩虹屁響起,吹的長孫無忌都有些熏熏然了,不由想到遠在幽州的李承乾。


    心裏咬牙道:李承乾,你可能看到這裏天下人心?老夫不用巴巴跑到幽州去,就能穩穩得到天下士人之心。


    等婚禮辦完,範陽盧氏必然能成為河北道諸姓之首,到時候我們內外合力,你李承乾在幽州又能做成什麽?


    長孫無忌想到這,心裏更加開心,笑容燦爛地和前來賀喜的文武百官寒喧。


    ……


    ……


    柳奭如今已經是禮部左侍郎,在禮部尚書李道宗基本不管政務的況下,他就是禮部的大當家。


    當然禮部左侍郎雖然比中書舍人級別高,但是不如中書舍人接近權力中心,能影響國家大政。


    不過柳奭作為李承乾的外戚,在李承乾鎮守一方時他被留在長安城,無論如何李世民也不能把他留在中書省了。


    柳奭上任以來所關注最多的事情,就是在長安城的學校推廣四書,李世民對此持默認態度。


    長孫無忌嫁女柳奭也親自去觀禮,當然他還懷著別的心思,要在他正在寫的奏疏裏加上這場婚禮的盛況。


    柳奭迴到禮部衙門,從門口守衛那裏知道禮部尚書李道宗沒有去給長孫無忌賀喜,心裏不由暗喜。


    李道宗是李世民的堂弟,而且在李唐得天下時立下過汗馬功勞,所以在李世民廢除宗室諸王時他得以保留王爵。


    李道宗與長孫無忌不和,在曆史上長孫無忌借高陽公主謀反案把李道宗也牽連進去一並害死了。


    今天長孫無忌嫁女因為打著給長樂公主衝喜的旗號,滿朝文武大臣都去賀喜,李道宗卻連麵都不露,也算是有骨氣。


    柳奭知道李道宗的態度後,迴到衙署寫好彈劾河北道士族婚嫁大肆鋪張浪費,敗壞民風的奏疏,便朝尚書官署走去。


    柳奭走進尚書官署,朝李道宗行禮道:


    “參見尚書大人。”


    “子邵兄不必多禮。”李道宗笑吟吟地朝柳奭拱手。


    不管官階大小,柳奭是李承乾外戚,算起跟李道宗也是平輩的遠房親戚,李道宗跟柳奭向來是平輩論交。


    兩人簡單地寒喧後,坐下喝茶,柳奭便道明來意,把奏疏拿給李道宗看,並請他聯名一同彈劾。


    李道宗看完奏疏輕輕合上,抬頭看著柳奭道:“子邵兄果然大才,一篇文章寫的如此慷慨激昂,讓人一讀,忍不住拍案叫好。”


    柳奭聞言臉色淡了一些道:“長孫無忌雖然樹大根深,但是尚書大人也不至於怕他吧?”


    李道宗心道:柳奭的手段差了不少,但是想到他背後的李承乾。


    也不跟柳奭計較,笑著搖搖頭道:“我雖然添列為禮部尚書,但是到底是武將出身,這樣的事不能輕碰,否則太子殿下也難保不被人多想。”


    多想的人當然就是李世民。


    柳奭聞言身上不由驚出一身冷汗,他險些給李承乾招來禍事,忙起身朝李道宗行禮道:“多謝尚書大人指點。”


    李道宗見此扶他坐下,緩緩道:“雖然長孫辦事慌唐,但還是打著給長樂公主衝喜辦的,這樣的奏疏送上去不一定能動得了他。”


    柳奭點點頭,又接著道:“可是河北道的百姓實在被奢侈婚禮害的不淺啊。”


    李道宗點點頭,略一沉吟道:“那就在後天大朝上提起,子邵更要做好與百官舌辯的準備。


    正好這些日子,河北道諸士族鬧騰的不像話,到時候陛下應該能以大局為重。”


    柳奭點點頭,再次朝李道宗行禮,然後就退出尚書官署。


    柳奭當然不會自己準備,他要聯係所有在長安的太子黨一起在大朝上發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易如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易如意並收藏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