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李承乾竟然允許河北道諸州縣挖開運河抗旱,李世民差點跳起來。


    在大殿裏來迴轉了兩圈,唿唿喘著粗氣,馬周站在那裏也不知道該怎麽勸。


    李世民連轉幾圈,突然兩眼放光地看著馬周問道:“馬卿家,你看把這些貧民都遷到河東道去如何?”


    說著不待馬周答話,李世民轉身大馬金刀地坐在寶座上,語氣堅定地道:“朕想明白了,他們放出這麽多人就是為了壓垮承乾,壓垮朝廷。


    承乾雖然一時糊塗上了他們的當,但是他的仁愛之心卻沒有錯,借此機會把河北道那些堡塢主和士族收拾了,於朝廷有極大的益處。”


    馬周神色凝重地點點頭道:“陛下所說確實是一個辦法,隻是目前還不知道太子殿下有什麽打算?陛下是不是先去信詢問一下?”


    “好!朕立即命人飛鴿傳書給承乾,你也馬上命戶部迅速送糧去幽州!”


    想到這一次能把河北道四家望族收拾掉,李世民胸中豪氣幹雲。


    “臣遵旨!”


    在李承乾沒有特別關照的情況下,馬周能知道幽州的消息,長孫無忌也一樣能收到幽州的消息。


    長孫無忌這幾天正緊急準備出嫁他的庶女長孫瑩的嫁妝。


    長孫衝拿著長長的嫁妝單子去見長孫無忌,看著幾乎把長孫家在洛陽的田產全都陪送出去,說不心疼那是假的,畢竟他兩個嫡出的妹妹都沒有陪送那麽多嫁妝。


    來到長孫無忌的書房,長孫衝直接走進去,長孫無忌聽見腳步聲,扭頭看見是長孫衝又低頭看賬。


    “父親,這是瑩妹的嫁妝,請您過目。”長孫衝說著把嫁妝單子放在長孫無忌麵前的小幾上。


    長孫無忌拿起來仔細查看,還一一與他手裏的賬本作對照。


    “父親,瑩妹出嫁的日子是不是急了些,家裏許多東西都沒有準備好?”長孫衝在旁邊抱怨道。


    從年前派人去幽州求親,到現在也才兩三個月,去掉媒人來迴幾趟在路上走的時間,長孫家準備嫁妝的日子也隻有半個月。


    這在嫁衣還要一針一線縫製的唐朝,顯然是非常緊迫的。


    正在對賬的長孫無忌抬起頭來,歎口氣道:“公主的身體越來越差,說不定哪天就走了,若是公主一走咱們就辦喜事,陛下心裏肯定不好過。”


    長孫無忌的意思很明白,他要在長樂公主死之前跟盧家結成親家。


    長孫衝又想起一事便低聲道:“父親,現在太子殿下在幽州與河北道諸多士族和堡塢主正鬥到關鍵時候,咱們這個時候跟盧氏結親好嗎?”


    “嗬嗬……”


    長孫無忌聽了嗬嗬而笑,長孫衝不明白他笑什麽?


    過一會兒長孫無忌笑夠了,才悠然道:“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啊!說起來李承乾也算是有勇有謀,隻是太不知道天高地厚了。”


    長孫衝見狀陪笑問道:“李承乾固然不值一提,可是陛下會坐視李承乾大敗虧輸嗎?”


    長孫無忌擺手糾正道:“這一次李承乾的謀略並沒有錯。”


    “那父親為何笑他?”


    長孫無忌臉上露出傲然的神色道:“許多人都認為李承乾允許沿岸挖開運河灌溉,是一招錯棋,但李承乾若是不許他們挖運河,河北道的士族堡塢主借此生事不說,也不會輕易放出那麽多人去幽州。


    而且李承乾也知道這件事他隻需做成前一半,後麵送糧食的事,陛下和朝廷自然會替他辦成的。


    可是他根本不知道朝廷有多大能量?從洛陽走旱路往幽州運糧路上得損耗多少?


    就是把整個朝廷都拖垮,他也養不了河北道的那些貧民。


    李承乾慣用這些大手筆,這一迴他是玩脫了。”


    長孫衝想一下連忙問道:“這麽說李承乾這次是輸定了?”


    “朝廷有多大能耐為父心裏有數。”


    長孫衝鬆一口氣似,地點點頭道:“這就好!”


    費心費力把妹妹嫁去範陽盧氏,還陪送那麽多東西,若是一過去盧氏就被李承乾收拾了,長孫家可就虧大了。


    長孫無忌看著兒子沒有出息的樣子,心裏很是不屑。


    抬頭看著窗戶,暗道:等李承乾大敗迴長安,我就親自去修建燕都。有範陽盧氏的支持,我一定能建成燕都,到時候燕都就是我長孫家說的算了。我愛電子書


    長孫無忌的這些想法,已經與盧氏當代族長交流過了,盧氏是很歡迎他去幽州修建燕都的。


    ……


    ……


    李承乾這幾年確實得了不少人心,李世民的旨意一下去,經過柳奭暗中一串聯,長安和洛陽都動起來了。


    “陛下,有道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押送糧草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皇家軍政學院的學生聽說太子殿下在幽州缺少糧草,紛紛向老臣請戰,願意去為太子殿下押送糧草。”李靖紅光滿麵地向李世民請戰。


    李世民很是欣慰地道:“藥師有心了。”


    李靖卻不居功,直接道:“太子殿下取有功將士入讀皇家軍政學院,讓他們能夠出人頭地,實是再造之恩,他們為朝廷赴湯蹈火也是應該的。”


    李世民聞言頓生豪氣,霍然站起來大聲道:“好!他們本來就是有功將士,又跟著藥師你學習兵法,都是朝廷的棟梁之材,這次也該讓他們經曆經曆了。”


    有皇家軍政學院做表帥,龍首原上的百姓也行動起來。


    本來李承乾就對他們下令,命他們全力打造農具送去洛陽。


    現在他們聽說李承乾在幽州遇上困難,不用別人多說,連夜就新建五十餘個煉鋼爐。鐵礦石和煤碳不夠除了必須要進行春耕的人,男女老少都上山采礦,並且運到龍首原。


    長安城其他地方的百姓也紛紛抽出家裏的壯勞力,自發去為龍首原上的煉鋼廠采礦。


    皇家軍政學院的幾百名學生騎上戰馬從通化門出發東赴洛陽,走到灞橋就見一千多長安壯士牽著馬在橋東等候了。


    前來送行的李靖一見,忙騎馬過橋笑嗬嗬地道:“老夫李靖這廂有禮了。”


    “拜見衛國公!”


    對麵眾人一陣答禮之後,李靖笑嗬嗬地問道:“不知諸位壯士整裝備馬要往何處去?”


    其中一個壯漢似是領頭的人,上前答話道:“迴衛國公的話,我等聽說河北道遭災,太子殿下正往河北道調糧,我等自願去河北道助太子殿下救災。”


    李靖聽了十分高興,麵上卻故意沉著臉道:“救災自有朝廷,汝等平民百姓當嚴守朝廷法令,專務穡稼也就是了。”


    為首的壯士卻一臉正氣地道:“衛國公此言差矣,《春秋》大義,救災恤鄰乃是禮數。如今車同軌,書同文,天下一家,河北道乃是大唐的地方,河北道有災難我等理當救助。


    況我等都受過太子殿下的大恩,自當助太子殿下戰勝一切困難。


    當然我等也知道自己本領低微,不能為國為民做成大事,今日等在這裏,就是要追隨皇家軍政學院的諸位高賢,為往幽州送糧出一膀子力氣。”


    李靖一聽他說話就知道這裏麵有文章,忙大聲讚道:“好!你們一同前去。”


    “多謝衛國公成全。”眾人轟然應諾。


    這些人和皇家軍政學院的學生,騎著快馬一道前往洛陽而去,此事迅速轟動整個長安城。


    ……


    長安城東市,匯昌金號。


    一個年輕的夥計一邊小心擦拭手裏的金釧,一邊對掌櫃的道:“掌櫃的,現在全長安城的人都在想辦法支持太子殿下,咱們都是太子殿下的家奴,是不是也派些人去幽州給太子殿下送些糧食?”


    這個夥計剛才聽客人說灞橋上千人馳援李承乾的事情,心裏十分向往。


    匯昌金號的掌櫃聽了他的話,把頭從賬本上抬起來,嗬嗬一笑道:“咱們隻要在長安多換些銅錢,就是幫太子殿下的大忙了。”


    “這也能幫上太子殿下?”夥計有些不解。


    掌櫃的嗬嗬一笑也不解釋,繼續低頭看賬本,他今天要算清楚這段時間往揚州轉多少錢了。按李承乾的飛鴿傳書,餘下的錢三天後一定要全部起運發往揚州。


    ……


    ……


    靈州城外,兩萬頭牛和五萬頭驢還有十萬餘隻羊已經集結完畢。


    頂盔慣甲的劉仁軌騎著高大的戰馬,來迴巡視幾遍沒有找出一頭瘦弱的牲口,滿意地點點頭。


    然後朝著一千盔明甲亮的大唐騎兵拱手道:“有勞弟兄們把咱們靈州軍民的心意,給太子殿下送去!”


    “遵令!”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易如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易如意並收藏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