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葵一臉喜色地走進李承乾的寢殿,激動地道:“啟奏太子殿下,陛下降旨太子妃和王良娣起駕來洛陽,說是年後陪太子殿下一起去幽州,同時給幽州傳旨命都督府為太子殿下修建行宮。”
李承乾抬頭看一眼坐在旁邊的杜荷問道:“城陽公主也一起來洛陽嗎?”
劉葵聞言一怔:“奴婢不知,旨意上沒有明說。”
“用飛鴿傳書長安,讓太子妃把城陽公主也一並帶來。”
“遵旨!”劉葵應一聲,忙出去安排。
李承乾放下手裏的文書,對杜荷道:“上疏朝廷幽州現在不必修建行宮,等孤王去了直接修建皇宮。”
“可是,皇宮未修成時,太子殿下和太子妃住哪裏?”杜荷道。
李承乾聲音微冷道:“這是幽州都督府該想的事情。”
“太子殿下是懷疑有人暗算我們?”
杜荷瞬間明白,皇太子前去幽州設立幽州大行台,幽州都督府都督隻要不是死人,就會給李承乾準備好舒適的行宮的。
哪裏用朝廷明發詔旨?
一旦明發詔旨,李承乾必然受到地方士族的非議。
李承乾不屑地道:“還用懷疑嗎?”
“陛下為什麽要聽信他的話呢?”杜荷不解道。
李承乾不想在這個問題上糾結,催促道:“快寫奏疏然後飛鴿傳書給長安。”
很快杜荷就把一份“李承乾憐惜民力不願勞民傷財,懇請不修行宮。”的奏疏寫好遞給李承乾。
李承乾接過一看奏疏寫的憂國憂民,言辭懇切很能給他加分,便還給杜荷道:“杜荷你親自去安排,讓馬周在陛下麵前策應一下,此事不要再有反複。”
“臣遵旨!”杜荷忙起身出去。
李承乾看著杜荷出去,又低頭繼續看河北道的資料。
看著看著就覺得麻煩。
唐朝所謂的五姓七家有四家都在幽州邊上,分別是趙郡李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範陽盧氏,這幾家的子弟都被李承乾收拾過,現在李承乾去他們的老巢建陪都,多少還是要小心一些。
李承乾放下河北道的資料,端起桌子上的茶喝一口淡淡地道:“傳許敬宗來見孤王。”
嵩縣的事情已經辦完,許敬宗和裴行儉已先後迴到洛陽,隻留下工部尚書薛大鼎繼續督修水庫。
裴行儉正和薛仁貴計劃率軍出塞。
不一時許敬宗被召來。
“臣許敬宗參見太子殿下。”
“許卿家平身,賜座。”
許敬宗抬頭看一眼李承乾,覺得李承乾越發的深不可測。
在最初時李承乾雖然行事霸道,但是諸事都顯在臉上,跟誰親近就你我相稱。現在則總是麵無表情,一般人都是稱唿卿家。
“不知太子殿下召來何吩咐?”許敬宗按下心裏的想法,鄭重問道。
李承乾不管許敬宗想法,看著許敬宗問道:“許卿家在嵩縣辛苦了,這幾日休養的可好?”
許敬宗一聽知道李承乾有新的差事要交給他辦,忙起身道:“為太子殿下辦事乃是臣的職責,又勞太子殿下關照命臣在洛陽修養了這幾日。臣早已休養的身強體壯,正要來求見太子殿下給安排個差事呢。”
李承乾心裏暗歎一口氣,跟古人說話果然還套路管用。以往我自說自話,說半天,這些大臣才能明白我的意思,如今依照古時的套路倒省了不少事情。
李承乾抬手道:“許卿家先坐下,聽孤王慢慢說。”絕世唐門
“請太子殿下示下。”許敬再行一禮才坐下。
李承乾深吸一口氣緩緩道:“近來東宮八風殿擴大了不少,除了長安洛陽,孤王準備派一批人去河北道,為幽州附近的百姓演一些咱們長安的新戲。
孤王有意擢升你為幽州大行台的禮部尚書,這宣揚教化的事情就交由你來辦理如何?”
許敬宗連忙起身,神情激動地道:“臣謝太子殿下隆恩,臣定不負太子殿下厚望。”
根據以往的慣例,大行台的各部尚書在品級上跟朝廷尚書省的尚書是平級的,許敬宗由原來的四品官員一躍晉升為正三品自然高興。
李承乾微笑著抬抬手道:“好了,你去準備吧!”
打發走許敬宗,李承乾繼續低頭看河北道的資料。
-----------------------
長安,長孫無忌府。
“見過父親。”長孫衝走進長孫無忌的書房。
長孫無忌正在寫信,抬起頭看著長孫衝道:“為父叫你來不為別的,隻是要問問公主的病如何了。”
長孫衝神色一黯道:“公主這次病的兇險,諸位禦醫都束手無策,怕是——”
長孫無忌看著黯然神傷的長孫衝,歎口氣道:“公主是陛下的嫡長公主,你是我的嫡長子,當初讓你尚公主無論是陛下、你姑母先皇後、還是為父我都是希望你們能白頭偕老。不想——”
夫婦乃是五倫之一,在古代無論什麽人家喪妻都是不祥之兆,不光是死了的人,就是活著的人也會覺得家門不幸,受到了上天的懲罰才會喪妻。
父子倆沉默了一會,長孫無忌便把剛寫的信封上口遞給長孫衝道:“派人送去範陽給盧承思。”
長孫衝接過信好奇地問道:“盧承思是什麽人,能讓父親親筆給他去信?”
“盧承思是盧承慶的大哥,他沒有出來做官,現在主持範陽盧氏的祭祀。”長孫無忌淡淡地道。
“父親,晉王不堪大用,您為何還——”
長孫衝說到這裏被長孫無忌抬手止住。
隻見長孫無忌滿麵嚴霜道:“不是為父不識時務,實在是為父和李承乾已經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陛下萬歲之後,若是李承乾登基我長孫氏一族都難有好下場,至輕也要被他發配到海外去。”
長孫衝聽了也知道確實如長孫無忌所言,李承乾不會對他們長孫家網開一麵的。
長孫衝皺著眉頭道:“父親給盧承思寫信是讓他對付李承乾?可是李承乾並不好對付,這一次在嵩縣雖然父親及時出手,嵩縣和伊川的士紳還是被東宮打的落花流。”
長孫無忌不屑一笑道:“伊川、嵩縣緊鄰洛陽,那裏的士紳不過是各族的支節末葉,這些人不聽祖訓,不行仁義,盡失人心。
他們敢在洛陽邊上跳出來對抗李承乾,隻能說是上天要滅他們,所以讓他們昏了頭腦,失了靈智,自取滅亡。這些人的敗亡實不足為訓。”
長孫衝聽了點點頭,又問道:“可,即便李承乾吃了河北道士族的虧,建不成燕都也難動搖他的東宮之位。”
長孫無忌扭頭認真地看著長孫衝,長孫衝連忙低下頭。
過了一會長孫無忌道:“你是不是覺得為父老了,敗給李承乾不過一死,你們卻要跟著受苦?”
“孩兒不敢有此想法。”長孫衝急忙道。
長孫無忌看著長孫衝,越看越有氣,半晌直接道:“這封信不是什麽挑撥的信,隻是為父要與範陽盧氏聯姻。”
“向範陽盧氏求親?”
長孫衝吃驚地看著長孫無忌道,暗想:父親不是得了失心瘋了吧?。
他們長孫家是北魏拓跋氏皇族的後人,但是在唐朝初年一個鮮卑族的後人想娶範陽盧氏的閨女,簡直是癡心妄想。
長孫無忌險些被長孫衝的樣子氣死,不耐煩地道:“範陽盧氏也曾是北魏臣子,娶過北魏的公主。所以我想把你三妹嫁到範陽盧氏去,這有什麽好大驚小怪的?”
“哦!”長孫衝垂頭喪氣地離開了。
李承乾抬頭看一眼坐在旁邊的杜荷問道:“城陽公主也一起來洛陽嗎?”
劉葵聞言一怔:“奴婢不知,旨意上沒有明說。”
“用飛鴿傳書長安,讓太子妃把城陽公主也一並帶來。”
“遵旨!”劉葵應一聲,忙出去安排。
李承乾放下手裏的文書,對杜荷道:“上疏朝廷幽州現在不必修建行宮,等孤王去了直接修建皇宮。”
“可是,皇宮未修成時,太子殿下和太子妃住哪裏?”杜荷道。
李承乾聲音微冷道:“這是幽州都督府該想的事情。”
“太子殿下是懷疑有人暗算我們?”
杜荷瞬間明白,皇太子前去幽州設立幽州大行台,幽州都督府都督隻要不是死人,就會給李承乾準備好舒適的行宮的。
哪裏用朝廷明發詔旨?
一旦明發詔旨,李承乾必然受到地方士族的非議。
李承乾不屑地道:“還用懷疑嗎?”
“陛下為什麽要聽信他的話呢?”杜荷不解道。
李承乾不想在這個問題上糾結,催促道:“快寫奏疏然後飛鴿傳書給長安。”
很快杜荷就把一份“李承乾憐惜民力不願勞民傷財,懇請不修行宮。”的奏疏寫好遞給李承乾。
李承乾接過一看奏疏寫的憂國憂民,言辭懇切很能給他加分,便還給杜荷道:“杜荷你親自去安排,讓馬周在陛下麵前策應一下,此事不要再有反複。”
“臣遵旨!”杜荷忙起身出去。
李承乾看著杜荷出去,又低頭繼續看河北道的資料。
看著看著就覺得麻煩。
唐朝所謂的五姓七家有四家都在幽州邊上,分別是趙郡李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範陽盧氏,這幾家的子弟都被李承乾收拾過,現在李承乾去他們的老巢建陪都,多少還是要小心一些。
李承乾放下河北道的資料,端起桌子上的茶喝一口淡淡地道:“傳許敬宗來見孤王。”
嵩縣的事情已經辦完,許敬宗和裴行儉已先後迴到洛陽,隻留下工部尚書薛大鼎繼續督修水庫。
裴行儉正和薛仁貴計劃率軍出塞。
不一時許敬宗被召來。
“臣許敬宗參見太子殿下。”
“許卿家平身,賜座。”
許敬宗抬頭看一眼李承乾,覺得李承乾越發的深不可測。
在最初時李承乾雖然行事霸道,但是諸事都顯在臉上,跟誰親近就你我相稱。現在則總是麵無表情,一般人都是稱唿卿家。
“不知太子殿下召來何吩咐?”許敬宗按下心裏的想法,鄭重問道。
李承乾不管許敬宗想法,看著許敬宗問道:“許卿家在嵩縣辛苦了,這幾日休養的可好?”
許敬宗一聽知道李承乾有新的差事要交給他辦,忙起身道:“為太子殿下辦事乃是臣的職責,又勞太子殿下關照命臣在洛陽修養了這幾日。臣早已休養的身強體壯,正要來求見太子殿下給安排個差事呢。”
李承乾心裏暗歎一口氣,跟古人說話果然還套路管用。以往我自說自話,說半天,這些大臣才能明白我的意思,如今依照古時的套路倒省了不少事情。
李承乾抬手道:“許卿家先坐下,聽孤王慢慢說。”絕世唐門
“請太子殿下示下。”許敬再行一禮才坐下。
李承乾深吸一口氣緩緩道:“近來東宮八風殿擴大了不少,除了長安洛陽,孤王準備派一批人去河北道,為幽州附近的百姓演一些咱們長安的新戲。
孤王有意擢升你為幽州大行台的禮部尚書,這宣揚教化的事情就交由你來辦理如何?”
許敬宗連忙起身,神情激動地道:“臣謝太子殿下隆恩,臣定不負太子殿下厚望。”
根據以往的慣例,大行台的各部尚書在品級上跟朝廷尚書省的尚書是平級的,許敬宗由原來的四品官員一躍晉升為正三品自然高興。
李承乾微笑著抬抬手道:“好了,你去準備吧!”
打發走許敬宗,李承乾繼續低頭看河北道的資料。
-----------------------
長安,長孫無忌府。
“見過父親。”長孫衝走進長孫無忌的書房。
長孫無忌正在寫信,抬起頭看著長孫衝道:“為父叫你來不為別的,隻是要問問公主的病如何了。”
長孫衝神色一黯道:“公主這次病的兇險,諸位禦醫都束手無策,怕是——”
長孫無忌看著黯然神傷的長孫衝,歎口氣道:“公主是陛下的嫡長公主,你是我的嫡長子,當初讓你尚公主無論是陛下、你姑母先皇後、還是為父我都是希望你們能白頭偕老。不想——”
夫婦乃是五倫之一,在古代無論什麽人家喪妻都是不祥之兆,不光是死了的人,就是活著的人也會覺得家門不幸,受到了上天的懲罰才會喪妻。
父子倆沉默了一會,長孫無忌便把剛寫的信封上口遞給長孫衝道:“派人送去範陽給盧承思。”
長孫衝接過信好奇地問道:“盧承思是什麽人,能讓父親親筆給他去信?”
“盧承思是盧承慶的大哥,他沒有出來做官,現在主持範陽盧氏的祭祀。”長孫無忌淡淡地道。
“父親,晉王不堪大用,您為何還——”
長孫衝說到這裏被長孫無忌抬手止住。
隻見長孫無忌滿麵嚴霜道:“不是為父不識時務,實在是為父和李承乾已經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陛下萬歲之後,若是李承乾登基我長孫氏一族都難有好下場,至輕也要被他發配到海外去。”
長孫衝聽了也知道確實如長孫無忌所言,李承乾不會對他們長孫家網開一麵的。
長孫衝皺著眉頭道:“父親給盧承思寫信是讓他對付李承乾?可是李承乾並不好對付,這一次在嵩縣雖然父親及時出手,嵩縣和伊川的士紳還是被東宮打的落花流。”
長孫無忌不屑一笑道:“伊川、嵩縣緊鄰洛陽,那裏的士紳不過是各族的支節末葉,這些人不聽祖訓,不行仁義,盡失人心。
他們敢在洛陽邊上跳出來對抗李承乾,隻能說是上天要滅他們,所以讓他們昏了頭腦,失了靈智,自取滅亡。這些人的敗亡實不足為訓。”
長孫衝聽了點點頭,又問道:“可,即便李承乾吃了河北道士族的虧,建不成燕都也難動搖他的東宮之位。”
長孫無忌扭頭認真地看著長孫衝,長孫衝連忙低下頭。
過了一會長孫無忌道:“你是不是覺得為父老了,敗給李承乾不過一死,你們卻要跟著受苦?”
“孩兒不敢有此想法。”長孫衝急忙道。
長孫無忌看著長孫衝,越看越有氣,半晌直接道:“這封信不是什麽挑撥的信,隻是為父要與範陽盧氏聯姻。”
“向範陽盧氏求親?”
長孫衝吃驚地看著長孫無忌道,暗想:父親不是得了失心瘋了吧?。
他們長孫家是北魏拓跋氏皇族的後人,但是在唐朝初年一個鮮卑族的後人想娶範陽盧氏的閨女,簡直是癡心妄想。
長孫無忌險些被長孫衝的樣子氣死,不耐煩地道:“範陽盧氏也曾是北魏臣子,娶過北魏的公主。所以我想把你三妹嫁到範陽盧氏去,這有什麽好大驚小怪的?”
“哦!”長孫衝垂頭喪氣地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