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對不是什麽的大事,舉手之勞。”李振江連忙開口道。
老李不置可否的說道:“說來聽聽。”
李振江等的就是這句話,“父皇您也知道,我的領地距離京城路途遙遠,而且一路上匪患嚴重,而兒臣府上可用的人手又嚴重並不足,在一些物資的運送上難免會出現照顧不到的地方。所以,兒臣可請父皇派出兩百精銳幫助兒臣運送人員和貨物,要是能有兩名禦醫跟隨就更好了。”
“恩。”老李點了點頭,確實不是什麽大事。
有了李振江獻禮的基礎,大臣們也沒有反對,其實,這時候他們還沉浸在那首歌的震撼當中。
“你要人手,朕可以理解,但是你要禦醫跟隨這是何道理?”老李好奇的問道。
李振江拱了拱手道:“啟稟父皇,兒臣為了領地的建設,特意購買了三千奴隸。這三千奴隸由於路途遙遠,舟車勞頓,難免會生病。您也知道,一旦生了病,如果得不到及時的治愈,他們麵對的最終結果隻有死亡。所以,兒臣想著帶上兩個禦醫,也好及時的對生病的奴隸展開救治。”
“可是,他們隻是一個奴隸而已。”
“在兒臣眼中,他們是兒臣未來的子民,是領地建設的中堅力量。”李振江迴答得斬釘截鐵。
兩個禦醫而已,京城不缺這兩個禦醫,老李之所以問問,隻不過是出於好奇。
“準了。到了封地,那兩個禦醫就留在你那裏吧。”老李一句話就決定了兩名禦醫未來的宿命。
“謝父皇!”李振江連忙感謝。
宴會依然繼續,可是在李振江之後,雖然還有人上前獻禮,但是光芒都掩蓋在李振江之下。
不過,這種情況也不全是壞的,至少心情大好的老李對那些後來者賞賜了不少好東西。
“六哥飽讀詩書,文采不凡,詩詞歌賦更是信手捏來,六哥何不當場作詩一首?”李澤天默默的在背後捅了李振江一刀。
李振江恨不得捏死他,他有個屁的文采,飽讀詩書的是熊孩子又不是他,他除了會抄襲古詩,其他根本就不會。
麻蛋的,有機會老子非弄死你這個白癡不可。
這話當著大家的麵,李澤天還特意提高了聲調,眾人的注意力都被吸引了過來。
老李向他這裏看來,沒有說話。
李振江站起身來拱手道:“父皇,兒臣學識有限,當真做不出什麽好詩來。”
老李一天天忙的要死哪有那麽多時間關心李振江,所以他並不知道李振江盜來的兩首詞的出處。他潛意識裏認為李振江確實有些才學,但是有限。
眼見老李就要張嘴放過李振江,這時驢臉兄的老爹孫玨,孫尚書站出來說道:“秦王謙虛了,京城現在誰不知道秦王的才學?一首水調歌頭,一首滿江紅現在已經成了文人口中傳送的曠世詩篇。”
尼瑪啊!這刀補得,李振江感覺分外的蛋疼。
“不知這位大人尊姓大名?”李振江不管中朝中的事情,對朝廷的官員也不認識。
孫玨拱手道:“微臣乃禮部尚書孫玨。”
“哦?不知令郎可是有‘君子劍’之稱的驢群兄?”李振江惡趣味的問道。
江湖人稱“君子劍”的不就是那個自宮的嶽不群嗎,當然,孫玨可不知道這個武俠典故啊!
雖然聽不懂李振江所說的“君子劍”是什麽玩應,不過這名號聽起來不錯,君子啊!
“不錯,正是令郎。”孫玨說道,完全沒有意識到被李振江給坑了。
李振江說道:“原來真的是驢群兄的父親,我就感覺孫大人與驢兄長得有九分像,就猜測孫大人與驢群兄應該是父子,看來果真如此,失敬,失敬啊!”
孫玨一聽,樂了。
別人都說孩子像他娘,這是第一個聽人說孩子長得像他的。
其實李振江也不太清楚,隻不過因為孫玨臉夠長的,所以才大膽猜測,沒想到真蒙對了。
“既然孫尚書都開了口,你就現場作一首詩吧!”老李開口道。
通過孫玨簡短的一段話,老李這才知道,那兩篇奇作乃是李振江所為。然後,他就突然來了興趣,想聽聽李振江還能做出什麽詩詞來。
李振江眼見躲不掉,隻能趕鴨子上架。
他腦筋飛速的旋轉這,搜索著自己所知道的,為數不多的詩詞中,有哪首能拿的出手。
他在大殿上走了五步,自心中默念道:“老曹同誌,這個世界沒有漢朝,自然也沒有三國,今天就借你的《短歌行》吧,也算是為你的才學在這個世界揚名千古了。”
他整理了一下嗓子,道:“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心念舊恩。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兒臣再次祝父皇心想事成,萬事如意。”
曹操的才情是毋庸置疑的,《三國演義》中對曹操的形象太過醜化,讓一代梟雄成為了人們口中心胸狹隘的小人。尤其那個“挾天子以令諸侯”本來是袁紹幹出來的事情,結果袁紹死的早,這罪名就被曆史不好的羅貫中同學安排到了曹操頭上。
也因此,曹操的“奉天子以令諸侯”湮滅在曆史的塵埃中。
李澤天臉色不好,麻煩沒找成,結果反而又給了李振江一次當著滿朝文武大臣的麵,顯露才學的機會。讓滿朝文武,尤其是老李記住了李振江的才華。
“好一個‘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皇兒的才能果然名不虛傳。”老李毫不吝嗇的誇讚道。
李振江笑道:“都是父皇平時教誨的功勞。”
“哈哈哈……”
尼瑪,你怎麽能如此的無恥!李澤天幾乎要抓狂了!
“父皇,兒臣素聞七弟的才情不在兒臣之下,甚至還要比兒臣高出不少,何不讓七弟再作詩一首?”李振江可不是吃啞巴虧的主,你不是想讓老子難堪嗎?那老子就讓你下不來台。
一個牙都沒長齊的小毛孩兒想跟我鬥?也不看看自己毛兒長齊了沒有!
還是讓我憋出來了……
(本章完)
老李不置可否的說道:“說來聽聽。”
李振江等的就是這句話,“父皇您也知道,我的領地距離京城路途遙遠,而且一路上匪患嚴重,而兒臣府上可用的人手又嚴重並不足,在一些物資的運送上難免會出現照顧不到的地方。所以,兒臣可請父皇派出兩百精銳幫助兒臣運送人員和貨物,要是能有兩名禦醫跟隨就更好了。”
“恩。”老李點了點頭,確實不是什麽大事。
有了李振江獻禮的基礎,大臣們也沒有反對,其實,這時候他們還沉浸在那首歌的震撼當中。
“你要人手,朕可以理解,但是你要禦醫跟隨這是何道理?”老李好奇的問道。
李振江拱了拱手道:“啟稟父皇,兒臣為了領地的建設,特意購買了三千奴隸。這三千奴隸由於路途遙遠,舟車勞頓,難免會生病。您也知道,一旦生了病,如果得不到及時的治愈,他們麵對的最終結果隻有死亡。所以,兒臣想著帶上兩個禦醫,也好及時的對生病的奴隸展開救治。”
“可是,他們隻是一個奴隸而已。”
“在兒臣眼中,他們是兒臣未來的子民,是領地建設的中堅力量。”李振江迴答得斬釘截鐵。
兩個禦醫而已,京城不缺這兩個禦醫,老李之所以問問,隻不過是出於好奇。
“準了。到了封地,那兩個禦醫就留在你那裏吧。”老李一句話就決定了兩名禦醫未來的宿命。
“謝父皇!”李振江連忙感謝。
宴會依然繼續,可是在李振江之後,雖然還有人上前獻禮,但是光芒都掩蓋在李振江之下。
不過,這種情況也不全是壞的,至少心情大好的老李對那些後來者賞賜了不少好東西。
“六哥飽讀詩書,文采不凡,詩詞歌賦更是信手捏來,六哥何不當場作詩一首?”李澤天默默的在背後捅了李振江一刀。
李振江恨不得捏死他,他有個屁的文采,飽讀詩書的是熊孩子又不是他,他除了會抄襲古詩,其他根本就不會。
麻蛋的,有機會老子非弄死你這個白癡不可。
這話當著大家的麵,李澤天還特意提高了聲調,眾人的注意力都被吸引了過來。
老李向他這裏看來,沒有說話。
李振江站起身來拱手道:“父皇,兒臣學識有限,當真做不出什麽好詩來。”
老李一天天忙的要死哪有那麽多時間關心李振江,所以他並不知道李振江盜來的兩首詞的出處。他潛意識裏認為李振江確實有些才學,但是有限。
眼見老李就要張嘴放過李振江,這時驢臉兄的老爹孫玨,孫尚書站出來說道:“秦王謙虛了,京城現在誰不知道秦王的才學?一首水調歌頭,一首滿江紅現在已經成了文人口中傳送的曠世詩篇。”
尼瑪啊!這刀補得,李振江感覺分外的蛋疼。
“不知這位大人尊姓大名?”李振江不管中朝中的事情,對朝廷的官員也不認識。
孫玨拱手道:“微臣乃禮部尚書孫玨。”
“哦?不知令郎可是有‘君子劍’之稱的驢群兄?”李振江惡趣味的問道。
江湖人稱“君子劍”的不就是那個自宮的嶽不群嗎,當然,孫玨可不知道這個武俠典故啊!
雖然聽不懂李振江所說的“君子劍”是什麽玩應,不過這名號聽起來不錯,君子啊!
“不錯,正是令郎。”孫玨說道,完全沒有意識到被李振江給坑了。
李振江說道:“原來真的是驢群兄的父親,我就感覺孫大人與驢兄長得有九分像,就猜測孫大人與驢群兄應該是父子,看來果真如此,失敬,失敬啊!”
孫玨一聽,樂了。
別人都說孩子像他娘,這是第一個聽人說孩子長得像他的。
其實李振江也不太清楚,隻不過因為孫玨臉夠長的,所以才大膽猜測,沒想到真蒙對了。
“既然孫尚書都開了口,你就現場作一首詩吧!”老李開口道。
通過孫玨簡短的一段話,老李這才知道,那兩篇奇作乃是李振江所為。然後,他就突然來了興趣,想聽聽李振江還能做出什麽詩詞來。
李振江眼見躲不掉,隻能趕鴨子上架。
他腦筋飛速的旋轉這,搜索著自己所知道的,為數不多的詩詞中,有哪首能拿的出手。
他在大殿上走了五步,自心中默念道:“老曹同誌,這個世界沒有漢朝,自然也沒有三國,今天就借你的《短歌行》吧,也算是為你的才學在這個世界揚名千古了。”
他整理了一下嗓子,道:“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心念舊恩。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兒臣再次祝父皇心想事成,萬事如意。”
曹操的才情是毋庸置疑的,《三國演義》中對曹操的形象太過醜化,讓一代梟雄成為了人們口中心胸狹隘的小人。尤其那個“挾天子以令諸侯”本來是袁紹幹出來的事情,結果袁紹死的早,這罪名就被曆史不好的羅貫中同學安排到了曹操頭上。
也因此,曹操的“奉天子以令諸侯”湮滅在曆史的塵埃中。
李澤天臉色不好,麻煩沒找成,結果反而又給了李振江一次當著滿朝文武大臣的麵,顯露才學的機會。讓滿朝文武,尤其是老李記住了李振江的才華。
“好一個‘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皇兒的才能果然名不虛傳。”老李毫不吝嗇的誇讚道。
李振江笑道:“都是父皇平時教誨的功勞。”
“哈哈哈……”
尼瑪,你怎麽能如此的無恥!李澤天幾乎要抓狂了!
“父皇,兒臣素聞七弟的才情不在兒臣之下,甚至還要比兒臣高出不少,何不讓七弟再作詩一首?”李振江可不是吃啞巴虧的主,你不是想讓老子難堪嗎?那老子就讓你下不來台。
一個牙都沒長齊的小毛孩兒想跟我鬥?也不看看自己毛兒長齊了沒有!
還是讓我憋出來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