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劉嶽也沒有想到事情會發展的這麽快,大漢的造船工業帶動了一些相關產業的發展,,大漢的運輸航線也帶動了沿途新生經濟的發展,大漢的影響力在兩年之內隨著航路延伸開始不斷的擴大,劉寄之前曾經說過自己就接到過一些海外的訂單。
當然,他並沒有追根溯源去求證這些商品最終是被誰買去了,所以就有很多的船隻變成了除漢人之外的人手上的利器。
這種船隻雖然並沒有裝備現代款的發動機,但是也有大漢最先進的風帆技術,所以在海上航行還是非常快速的。
有了交通工具,自然就有人想別的事情來謀求生路和利益,自然就形成了一種新勢力,這股子新興勢力那就是海寇,這些家夥或是搶奪別人的船隻充當工具或者壓根就是通過各種手段購取了船隻,他們在大漢的船隊帶動繁榮的航路上變成了一種很危險的獵手。
當然,大漢的船隊上麵都有精銳的武裝力量進行護航,而且他們的船隻也是非常強大的,自然是沒有人敢打他們的念頭,可是,那些通過給大漢提供各種供給換取生計的新行業卻是糟了殃。
當然,更重要的是,隨著大型船隻的開建,那些遠洋捕撈行業就變得更加的容易,他們的收入增加,自然也引誘了一部分的海寇。
劉嶽是沒有義務去管理這些情況的,因為他們並沒有影響到劉嶽的利益,但是他現在遇到的情況卻很糟心,因為他獲得最新的情報表明,杉木村已經勾結了一批海寇,準備開啟他流動作案的行程。
這一點是劉嶽難以接受的,對他來說,這些事情是難以接受的,因為大海和叢林那可不是能夠同日而語的,要是他們真的跑到海上去為禍,到時候倒黴的那可就隻剩下大漢了,因為周圍那都是大漢的領土,並且這裏有最大的造船機構,還有正在籌建的能源中心。
海寇一直都是一個禍患,即便是到了劉嶽當時的那個時代,這種禍患也是屢禁不絕的,所以,劉嶽就決定在這個時候給他們來上一點長記性的東西,他知道倭人擅海,所以堅決不能讓他們駕馭海洋!
就在劉嶽決定向這個杉木村進軍的時候,同時向這個倭島上所有的倭人下了禁海令,每年定期開放海洋,隻有在開放時段,倭人才能入海,其餘時候下海,一律視作違禁,將會對他們做出全部處死的刑罰。
這樣的禁令不可謂不殘酷,實際上,劉嶽現在已經意識到這個島國的民眾經過自己的教化,開竅的很快,總是覺得他們有點想要超出控製的跡象。
劉嶽不願意這種情況蔓延,但是大漢的人口基數並不很大,所以這個時候並不是很適合推行移民政策的時候,再加上這個地方確實很危險,火山地震時有發生,劉嶽也不是很願意大漢的民眾過來這裏,就因為這樣,他才開始推行嚴刑峻法,希望能夠通過這種行為將他們逼反,然後給漢軍創造更多的對手。
而這一次,他就要從杉木村的勢力開始做出一個好的示範,杉木村勢力也並非一開始就向海上傾斜,實際上,杉木村,那是一個土生土長的陸地人,他從出生到加入山本原的城市,一直到後來再退出,嘯聚山林,他的蹤跡都是和陸地緊密相關的,這就是劉嶽對他所有情報的顯示。
至於他現在為何要將自己的勢力向海上傾瀉,那主要還是因為一個特殊的人加入了他的隊伍,這個人叫東鄉三郎。
此人那是海上的蛟鯊,就劉嶽的探子收集到的關於這個人的生平,竟然還有一些傳說,據說他的母親是跟海獸媾和才生下的他,而且他人就是生在水裏的。
當然劉嶽知道新生兒在水中分娩並不奇特,可是這個家夥說是因為他的母親和海獸結合才生下的他,那就有點扯了,簡直就是神話嘛,不過想想,這人應該有些頭腦,畢竟能夠傳出這種事情進行震懾民眾的人,要是沒有一點手段那還真不成。
劉嶽的探子隨著調查的深入,還真的發現了一些奇特的地方,據說這個東鄉三郎的生活習慣,很有一點老秦人的風格,就連服飾方麵都有些想象。
這個時候,劉嶽不禁想起了秦皇時代,那一支遠渡重洋的尋藥隊伍,此時再想想,一個未開化的民族生出的人知道愚民政策,還有,此人行為動作服飾,都有著老秦人的特點,這很難讓他不跟那些出走秦人聯係起來。
這也正是劉嶽徹底準備調查清楚這件事的真實原因所在,想象一下,這支船隊出海的時候,帶走了大秦很多的財富,還有年輕的生命,同時還有很多的先進技術,甚至還有一些種子之類的東西,如果他們發展的好,那麽現在已經成為一個很有規模的文明小國了,當然倭島之大,自不是劉嶽現在能夠遍尋的,所以漏掉這樣的一個小型文明也沒什麽問題。
現在既然有了線索,那就一定是不能放鬆偵查的,所以,劉嶽決定徹查到底,為此,他動用了全部的待訓官兵,並且給了他們每人百發實彈,當然還有那些演習彈。
兩彈分裝,隻有等到緊急情況下才能啟封實彈,除了單兵裝備,小組裝備劉嶽也給他們準備了一些,每個百人組兩挺持續重火器,還有四門拋彈器,以及基數不低於四個的供給配置。
至於藍軍團,那就更加精良了,當然他們沒有完全的分開兩種交戰模式,所有的持續補給都交給保障營了,同時海上分隊也出動了五艘戰艦用來給陸上部隊進行支援。
按照事先確定的情報,敵人在距離他們這座島的另外一端有一個基地,快馬行進需要兩三天的時間,而步軍行進則是需要兩到三倍的時間,當然海上的交通也不便利,在沿岸一代有暗礁密布,想要到達那個短點,不能沿著海岸線走動,而是需要繞道近海,這就很浪費時間。
不過劉嶽覺得多給他們幾天也不可能有什麽事情,所以就啟動了空軍進行偵查,同時也給了士兵們一些熟悉戰場的機會。
畢竟劉嶽還是要組織對抗的,上一次,藍軍團采用猛攻猛衝的辦法將官兵團打得七零八落,幾乎所有的組長全部都陣亡了,所以這一次,他們都是憋著一股勁兒,要將這氣兒還迴去。
但是很多的情況下,他們的作戰效力是不如藍軍的,而且單兵素質也很有差距,這一路上打打退退,甚至到了幾乎臨海的地方了,他們仍舊是減員,減員,減員,沒有一次勝利。
“劉嶽覺得藍軍團來磨練他們實在是有點太挫他們的銳氣了,這樣很不明智,不過幸好已經到了沿海地區,所以他就準備封存藍軍團的行動,讓他們作為支援部隊押後,然後命令官兵團開始抵近!”
偵查自然是必須要有的,畢竟敵人不會在沙灘上暴露等著你去發現他,不過,隨後的偵查和探子的匯報對上了號,這裏確實有著一個小村鎮,沒錯,就是小村鎮,但是他們都像是有巢氏那樣居住在樹上,並且還在一些高大的樹木之間構建了吊橋一樣的東西,由於藤蔓纏繞,很多的吊橋儼然已經跟這裏的環境融為一體。
“如此仙境,給一幫倭人虧了!”劉嶽不禁有些感慨,而且隨後,他發現了這裏還有天然的良港,好像還是經過人工建造過的,這一幕就讓劉嶽更加篤定自己的猜測,這裏定是老秦族生活過的,或許他們現在還有後代留存。
於是,一萬多官兵團的士兵慢慢的包圍了這裏,準備用武力驅趕這裏的人們,看看他們私藏海寇的底氣到底在哪裏。
“實際上收到空軍的報告之後,劉嶽就明白了,那些海寇此時此刻,已經出海了,因為這裏隻見碼頭不見船隻,甚至連男人都很少見到,這算是給劉嶽提了一個醒。”
輕鬆的而進入村鎮,將裏麵的老弱婦孺集中了起來,劉嶽看了他們的服飾,更加確定了他們的身份,這分明就是老秦的遺族。
“老秦遺族,算起來也算是有著一些漢人血統的,所以劉嶽並沒有傷害他們,而是開始向他們詢問這裏曾經發生的事情。”
這不問不知道,一問還真的是下了一跳,他們就是徐家後人,所謂徐家後人正是老東西徐福領的尋藥船隊組成的一個家族。
當然,很多的事情有些遺憾,當時老徐出海,為了顯示對神仙的敬仰,並沒有帶太多的兵丁,這造成了他們來到這裏之後被當地土著襲擊,童男童女有些被留了下來,有些竟然慘遭毒手,很長一段時間之後,這些人竟然就和這裏的土著融合起來,形成了一個新的文明。
不過兵器的落後器具的粗糙,讓他們受了很長時間的困擾,文明並沒有繼續蓬勃發展,而是碰到了瓶頸,他們開始走上了另外的一條發展之路。
他們提到了一些船隻,當年秦皇建造的船隻自然也是非常巨大,而且科技含量很高的,隻不過當年那些土著為了防止這些人逃走將它們毀的毀,藏的藏,直到現在才發現那東西的好處,所以就把它們從一些海邊溶洞當中翻了出來,修補一番之後準備用來做強盜營生。
“果然這些畜生不學好,即便有著高貴血統融入,也改變不了他們強盜的本性!”劉嶽有些憤憤,同時也知道了這裏的人原本的徐家血脈已經不剩啥了,但是憑借老祖宗留下的東西他們還是獲得了一隅安身立命,就在對麵的島上,而這些老如婦孺中有很多都是強盜從那邊擄過來用以威脅他們的,所以,這兩者之間也形成了一種平衡。
“王爺,對麵好像有大型旱塢,應該是用來修補戰船之用!”情報官的匯報證明了這些婦孺所言不假,同時他們的秦語也證明了這一點,所以,劉嶽準備送他們迴去,同時在這裏設伏,等待那些出去的海寇歸來。
杉木村大概也沒有想到,東鄉三郎給他的一份禮物會如此的燙手,以至於招來了殺身之禍。
是的,這裏錯綜複雜的勢力實際上正是東鄉三郎的統治之下形成的畸形文明,想象一下任何一個開明的統治者恐怕早就用老秦人的技術弄出了一個小型國家了,但是他們現在卻還隻是村鎮模式,實在讓人唏噓。
官兵團做了很多的部署,但是劉嶽也有很多的要求,那就是不能破壞這裏已經和樹林融為一體的建築。它們的形成代表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同時也是大自然賜予自己的一種賺錢的方式。
等到將來這裏的防衛嚴密了,他就可以從那些富人身上掏腰包了,尤其是那些喜歡遊曆的富人,這個世界會多一種活動叫做旅遊,旅遊能夠增加大漢對世界的了解,更能增加世界對大漢的了解,讓他們找到指引,找到歸附的方向。
劉嶽現在有很多東西,交通工具,海陸空三種發展,無論你是想來一場慢的還是想來一場快的,劉嶽都能夠給你提供,同時劉嶽還有各種人才,這也是他的一大優勢。
當然,目前最重要的還是要將這一股子海寇給他殲滅掉,畢竟這是大漢的地盤,在大漢的地盤上撒野,這是劉嶽最不能容忍的事情,當然這也更是因為這種東西流毒深遠,劉嶽不願意見到他們發展。
劉嶽這邊埋伏好了,但是沒有等到那些返迴的海寇,倒是等來了對麵島上的居民,這些可都是純種的老秦人了,他們見到故鄉人,自然是非常的開心的,但是當聽到秦王覆滅,還是忍不住有些傷感。
可是,當劉嶽表明如果他們願意迴歸,那麽自己還是可以接納他們的,畢竟自己現在是鹹陽之主,就相當於是老秦土地上的新主人了。
對方一聽這個消息,馬上又開心了起來,同時開始給劉嶽介紹起那些海寇的情況,說他們已經擁有四艘戰船,雖然是修補的,但是卻異常堅固,而且其中有一艘是完好的,因為保存在溶洞當中,老秦人幾代人每年過節都會王那船上刷耐火桐油,現在那個船已經被油浸透了。
當然,他並沒有追根溯源去求證這些商品最終是被誰買去了,所以就有很多的船隻變成了除漢人之外的人手上的利器。
這種船隻雖然並沒有裝備現代款的發動機,但是也有大漢最先進的風帆技術,所以在海上航行還是非常快速的。
有了交通工具,自然就有人想別的事情來謀求生路和利益,自然就形成了一種新勢力,這股子新興勢力那就是海寇,這些家夥或是搶奪別人的船隻充當工具或者壓根就是通過各種手段購取了船隻,他們在大漢的船隊帶動繁榮的航路上變成了一種很危險的獵手。
當然,大漢的船隊上麵都有精銳的武裝力量進行護航,而且他們的船隻也是非常強大的,自然是沒有人敢打他們的念頭,可是,那些通過給大漢提供各種供給換取生計的新行業卻是糟了殃。
當然,更重要的是,隨著大型船隻的開建,那些遠洋捕撈行業就變得更加的容易,他們的收入增加,自然也引誘了一部分的海寇。
劉嶽是沒有義務去管理這些情況的,因為他們並沒有影響到劉嶽的利益,但是他現在遇到的情況卻很糟心,因為他獲得最新的情報表明,杉木村已經勾結了一批海寇,準備開啟他流動作案的行程。
這一點是劉嶽難以接受的,對他來說,這些事情是難以接受的,因為大海和叢林那可不是能夠同日而語的,要是他們真的跑到海上去為禍,到時候倒黴的那可就隻剩下大漢了,因為周圍那都是大漢的領土,並且這裏有最大的造船機構,還有正在籌建的能源中心。
海寇一直都是一個禍患,即便是到了劉嶽當時的那個時代,這種禍患也是屢禁不絕的,所以,劉嶽就決定在這個時候給他們來上一點長記性的東西,他知道倭人擅海,所以堅決不能讓他們駕馭海洋!
就在劉嶽決定向這個杉木村進軍的時候,同時向這個倭島上所有的倭人下了禁海令,每年定期開放海洋,隻有在開放時段,倭人才能入海,其餘時候下海,一律視作違禁,將會對他們做出全部處死的刑罰。
這樣的禁令不可謂不殘酷,實際上,劉嶽現在已經意識到這個島國的民眾經過自己的教化,開竅的很快,總是覺得他們有點想要超出控製的跡象。
劉嶽不願意這種情況蔓延,但是大漢的人口基數並不很大,所以這個時候並不是很適合推行移民政策的時候,再加上這個地方確實很危險,火山地震時有發生,劉嶽也不是很願意大漢的民眾過來這裏,就因為這樣,他才開始推行嚴刑峻法,希望能夠通過這種行為將他們逼反,然後給漢軍創造更多的對手。
而這一次,他就要從杉木村的勢力開始做出一個好的示範,杉木村勢力也並非一開始就向海上傾斜,實際上,杉木村,那是一個土生土長的陸地人,他從出生到加入山本原的城市,一直到後來再退出,嘯聚山林,他的蹤跡都是和陸地緊密相關的,這就是劉嶽對他所有情報的顯示。
至於他現在為何要將自己的勢力向海上傾瀉,那主要還是因為一個特殊的人加入了他的隊伍,這個人叫東鄉三郎。
此人那是海上的蛟鯊,就劉嶽的探子收集到的關於這個人的生平,竟然還有一些傳說,據說他的母親是跟海獸媾和才生下的他,而且他人就是生在水裏的。
當然劉嶽知道新生兒在水中分娩並不奇特,可是這個家夥說是因為他的母親和海獸結合才生下的他,那就有點扯了,簡直就是神話嘛,不過想想,這人應該有些頭腦,畢竟能夠傳出這種事情進行震懾民眾的人,要是沒有一點手段那還真不成。
劉嶽的探子隨著調查的深入,還真的發現了一些奇特的地方,據說這個東鄉三郎的生活習慣,很有一點老秦人的風格,就連服飾方麵都有些想象。
這個時候,劉嶽不禁想起了秦皇時代,那一支遠渡重洋的尋藥隊伍,此時再想想,一個未開化的民族生出的人知道愚民政策,還有,此人行為動作服飾,都有著老秦人的特點,這很難讓他不跟那些出走秦人聯係起來。
這也正是劉嶽徹底準備調查清楚這件事的真實原因所在,想象一下,這支船隊出海的時候,帶走了大秦很多的財富,還有年輕的生命,同時還有很多的先進技術,甚至還有一些種子之類的東西,如果他們發展的好,那麽現在已經成為一個很有規模的文明小國了,當然倭島之大,自不是劉嶽現在能夠遍尋的,所以漏掉這樣的一個小型文明也沒什麽問題。
現在既然有了線索,那就一定是不能放鬆偵查的,所以,劉嶽決定徹查到底,為此,他動用了全部的待訓官兵,並且給了他們每人百發實彈,當然還有那些演習彈。
兩彈分裝,隻有等到緊急情況下才能啟封實彈,除了單兵裝備,小組裝備劉嶽也給他們準備了一些,每個百人組兩挺持續重火器,還有四門拋彈器,以及基數不低於四個的供給配置。
至於藍軍團,那就更加精良了,當然他們沒有完全的分開兩種交戰模式,所有的持續補給都交給保障營了,同時海上分隊也出動了五艘戰艦用來給陸上部隊進行支援。
按照事先確定的情報,敵人在距離他們這座島的另外一端有一個基地,快馬行進需要兩三天的時間,而步軍行進則是需要兩到三倍的時間,當然海上的交通也不便利,在沿岸一代有暗礁密布,想要到達那個短點,不能沿著海岸線走動,而是需要繞道近海,這就很浪費時間。
不過劉嶽覺得多給他們幾天也不可能有什麽事情,所以就啟動了空軍進行偵查,同時也給了士兵們一些熟悉戰場的機會。
畢竟劉嶽還是要組織對抗的,上一次,藍軍團采用猛攻猛衝的辦法將官兵團打得七零八落,幾乎所有的組長全部都陣亡了,所以這一次,他們都是憋著一股勁兒,要將這氣兒還迴去。
但是很多的情況下,他們的作戰效力是不如藍軍的,而且單兵素質也很有差距,這一路上打打退退,甚至到了幾乎臨海的地方了,他們仍舊是減員,減員,減員,沒有一次勝利。
“劉嶽覺得藍軍團來磨練他們實在是有點太挫他們的銳氣了,這樣很不明智,不過幸好已經到了沿海地區,所以他就準備封存藍軍團的行動,讓他們作為支援部隊押後,然後命令官兵團開始抵近!”
偵查自然是必須要有的,畢竟敵人不會在沙灘上暴露等著你去發現他,不過,隨後的偵查和探子的匯報對上了號,這裏確實有著一個小村鎮,沒錯,就是小村鎮,但是他們都像是有巢氏那樣居住在樹上,並且還在一些高大的樹木之間構建了吊橋一樣的東西,由於藤蔓纏繞,很多的吊橋儼然已經跟這裏的環境融為一體。
“如此仙境,給一幫倭人虧了!”劉嶽不禁有些感慨,而且隨後,他發現了這裏還有天然的良港,好像還是經過人工建造過的,這一幕就讓劉嶽更加篤定自己的猜測,這裏定是老秦族生活過的,或許他們現在還有後代留存。
於是,一萬多官兵團的士兵慢慢的包圍了這裏,準備用武力驅趕這裏的人們,看看他們私藏海寇的底氣到底在哪裏。
“實際上收到空軍的報告之後,劉嶽就明白了,那些海寇此時此刻,已經出海了,因為這裏隻見碼頭不見船隻,甚至連男人都很少見到,這算是給劉嶽提了一個醒。”
輕鬆的而進入村鎮,將裏麵的老弱婦孺集中了起來,劉嶽看了他們的服飾,更加確定了他們的身份,這分明就是老秦的遺族。
“老秦遺族,算起來也算是有著一些漢人血統的,所以劉嶽並沒有傷害他們,而是開始向他們詢問這裏曾經發生的事情。”
這不問不知道,一問還真的是下了一跳,他們就是徐家後人,所謂徐家後人正是老東西徐福領的尋藥船隊組成的一個家族。
當然,很多的事情有些遺憾,當時老徐出海,為了顯示對神仙的敬仰,並沒有帶太多的兵丁,這造成了他們來到這裏之後被當地土著襲擊,童男童女有些被留了下來,有些竟然慘遭毒手,很長一段時間之後,這些人竟然就和這裏的土著融合起來,形成了一個新的文明。
不過兵器的落後器具的粗糙,讓他們受了很長時間的困擾,文明並沒有繼續蓬勃發展,而是碰到了瓶頸,他們開始走上了另外的一條發展之路。
他們提到了一些船隻,當年秦皇建造的船隻自然也是非常巨大,而且科技含量很高的,隻不過當年那些土著為了防止這些人逃走將它們毀的毀,藏的藏,直到現在才發現那東西的好處,所以就把它們從一些海邊溶洞當中翻了出來,修補一番之後準備用來做強盜營生。
“果然這些畜生不學好,即便有著高貴血統融入,也改變不了他們強盜的本性!”劉嶽有些憤憤,同時也知道了這裏的人原本的徐家血脈已經不剩啥了,但是憑借老祖宗留下的東西他們還是獲得了一隅安身立命,就在對麵的島上,而這些老如婦孺中有很多都是強盜從那邊擄過來用以威脅他們的,所以,這兩者之間也形成了一種平衡。
“王爺,對麵好像有大型旱塢,應該是用來修補戰船之用!”情報官的匯報證明了這些婦孺所言不假,同時他們的秦語也證明了這一點,所以,劉嶽準備送他們迴去,同時在這裏設伏,等待那些出去的海寇歸來。
杉木村大概也沒有想到,東鄉三郎給他的一份禮物會如此的燙手,以至於招來了殺身之禍。
是的,這裏錯綜複雜的勢力實際上正是東鄉三郎的統治之下形成的畸形文明,想象一下任何一個開明的統治者恐怕早就用老秦人的技術弄出了一個小型國家了,但是他們現在卻還隻是村鎮模式,實在讓人唏噓。
官兵團做了很多的部署,但是劉嶽也有很多的要求,那就是不能破壞這裏已經和樹林融為一體的建築。它們的形成代表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同時也是大自然賜予自己的一種賺錢的方式。
等到將來這裏的防衛嚴密了,他就可以從那些富人身上掏腰包了,尤其是那些喜歡遊曆的富人,這個世界會多一種活動叫做旅遊,旅遊能夠增加大漢對世界的了解,更能增加世界對大漢的了解,讓他們找到指引,找到歸附的方向。
劉嶽現在有很多東西,交通工具,海陸空三種發展,無論你是想來一場慢的還是想來一場快的,劉嶽都能夠給你提供,同時劉嶽還有各種人才,這也是他的一大優勢。
當然,目前最重要的還是要將這一股子海寇給他殲滅掉,畢竟這是大漢的地盤,在大漢的地盤上撒野,這是劉嶽最不能容忍的事情,當然這也更是因為這種東西流毒深遠,劉嶽不願意見到他們發展。
劉嶽這邊埋伏好了,但是沒有等到那些返迴的海寇,倒是等來了對麵島上的居民,這些可都是純種的老秦人了,他們見到故鄉人,自然是非常的開心的,但是當聽到秦王覆滅,還是忍不住有些傷感。
可是,當劉嶽表明如果他們願意迴歸,那麽自己還是可以接納他們的,畢竟自己現在是鹹陽之主,就相當於是老秦土地上的新主人了。
對方一聽這個消息,馬上又開心了起來,同時開始給劉嶽介紹起那些海寇的情況,說他們已經擁有四艘戰船,雖然是修補的,但是卻異常堅固,而且其中有一艘是完好的,因為保存在溶洞當中,老秦人幾代人每年過節都會王那船上刷耐火桐油,現在那個船已經被油浸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