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聘先迴過神來,急忙笑道:“來和兄台討杯酒吃,不知?”
林凡瞧他們器宇不凡,不是常人,於是笑道:“兄台若能賞臉,我自然榮幸之至。”
這時崔琰也迴過了神,他看林凡溫文儒雅,和文聘有些相似,有了些好感,他最喜結交這些儒生,於是急忙道:“冒昧之處還請見諒!”
“言重了。”林凡言畢扭頭對圍在兩側的姑娘與龜公道:“添兩套酒具可以下去了。”
崔琰和文聘也不客氣,坐在了林凡的對麵。
龜公和姑娘們聽了林凡的話後像是解脫了一般,急忙退開了。
青樓中不少客人還在瞧著他們,像是見了多稀罕的寶貝似的。
崔琰最不喜給人這樣瞅著,於是他橫眉冷目環顧了一圈。
效果出奇的好,崔掌舵警示的眼神在鄧縣意味著什麽,不言而喻。
那些人都收迴了眼神,底下腦袋竊竊私語了起來,再沒人敢向這邊瞧了。
林凡瞧在眼裏,心中著實歎服,於是道:“兄台好手段,拜服!”
崔琰笑道:“雕蟲小技不足掛齒,這世上蒼蠅太多,容易影響雅興。”
文聘輕搖折扇,“我這位兄長言辭犀利,你莫要見怪。”
崔琰瞅了下文聘有些尷尬,“你怎麽掀我老底?”
文聘笑道:“我正要誇你,你就堵我嘴,我又有何奈何?”
“那?兄台的意思是,是要欲揚先抑了?”林凡對文聘道。
文聘輕搖折扇道:“正是是如此。”
文聘搖動折扇的動作並不快,
林凡卻看不清他扇子上的圖案與筆墨,不禁有些咋舌,這其中必然暗藏玄機,想不到他儒雅書生樣,卻也是武林高手。
先前還真是小瞧他了,這天下之大奇人異士之多,讓人歎為觀止。
於是林凡道:“兄台可否借我看看你的折扇?”
文聘怔了片刻有些遲疑,“這......。”
林凡見狀急忙笑道:“若是不情願也就罷了,我也隻是好奇。”
文聘搖了搖頭道:“倒不是不情願。”之後將扇子內側翻過來對著林凡道:“你瞧!”
林凡倒吸了口涼氣,原來這折扇在正麵看是竹片撐著紗帛,背麵卻大有文章。
原來那些竹片都給挖有暗槽,裏麵都鑲砌著短小的小刀。
“這?”林凡道。
崔琰笑道:“別看這些刀樣子小,卻不容小覷。”
林凡認可的點了點頭,這個確實不假,許多東西就是這樣,越是不起眼,越渺小,反而越可怕,越是駭人,越是龐大的反而是紙老虎。
“兄台可否讓我瞧瞧上麵的字畫?”林凡問文聘到。
“好。”文聘將折扇展開,正立向林凡,“沒有畫,隻是些筆墨。”
林凡定眼一瞧,上麵赫然寫著兩排字。“傷心小刀,例不虛發!”
傷心小刀是何意思?例不虛發?這四個字有點狂吧,但是很熟悉,仔細思索之下才想了起來,對,當時典韋的飛戟不就是如此嗎?
典韋也是出自江湖,難道這其中有什麽聯係嗎?
文聘見林凡一直發呆,於是疑惑道:“兄台看了我這浮誇之辭,是?”
林凡峨嵋緊蹙道:“倒不是如兄台所想。”
“哦?為何?”文聘追問。
“例不虛發讓我想起了個人。”林凡道。
“何人?”文聘與崔琰神色大變,同時問到。
林凡一字一頓道:“典,韋。”
文聘將折扇收迴胸前笑靨如花,“原來你遇到了他。”
“哦?你認識他?”林凡追問道。
文聘輕搖折扇,偏偏儒雅的君子樣,“豈止是認識,他是我師兄,我和他有不共戴天之仇。”
有仇?談起仇人還這樣談笑風聲?這人很可怕!“此話怎講?和師兄有仇?”
談話間幾個姑娘送來了酒具,也添了筷子。
林凡示意她們退下,盯著文聘等他解釋。
文聘拿起酒壺給自己斟滿,又將酒壺遞給崔琰,“有仇就是有仇,沒有緣由。”之後笑對崔琰道:“崔琰大哥感覺我的話有道理嗎?”
崔琰斟滿酒後將酒壺遞給林凡,“豈止是有道理,是非常有道理。”
林凡接過酒壺,抱在胸前,“不懂!”
文聘怔了下,他本來是想和林凡鬥嘴的,沒有想到林凡會這樣迴答他,“他功夫比我好,我不服。”
林發瞧了瞧文聘弱雞般的樣子,這人即便是白色沙裾罩著,也瞧出他的瘦骨嶙峋。
隻是這瘦骨嶙峋的樣子卻沒有體現在臉上,臉色紅潤飽滿的緊,自然也很好看。
再想想典韋那身板,對比之下還真不是一個級別的。
話說迴來,這樣比不怎樣好,功夫的好壞,在達到一定境界後就和體格關係不大了,不過,典韋得肌肉可不是白長的,如此說來是可以權衡下的。
想到這裏林凡笑道:“典韋大哥的武藝確實了得。”話鋒一轉又問道:“敢問二位仁兄的名諱?”
崔琰拱拳道:“在下崔琰!字季皂。”
文聘拱拳道:“不才文聘!字仲業。”
於是林凡也急忙拱手道:“在下司馬懿!”
“什麽?”文聘將剛剛舉起酒杯就又砸在了桌子上。
崔琰也是別有用意的端詳起了林凡,之後笑著對文聘道:“原來是他。”
這文聘先前提起典韋的時候都不曾失態,怎麽聽到他的名字後反而情緒這樣激動呢?
“文聘兄這是?”林凡疑惑的問道。
文聘急忙拾起桌子上的紗巾擦拭濺到桌子上的酒水,“一時失態,見笑了。”
“失態?為何失態?”林凡問道。
文聘麵紅耳赤,隻顧著擦拭桌子,完全沒有搭理林凡。
崔琰見狀解釋道:“他久仰你司馬仲達的大名,因為實在仰慕才會如此。”
林凡自然不相信他,於是問崔琰道:“為何仰慕我?”
崔琰笑道:“仰慕你的風流倜儻,竟然娶了南陽第一美女,陰姑娘為妻。”
“嗯?”林凡將手中捧著的酒壺放在桌子上,“你們知道的不少啊!”
文聘將折扇合上,“這天下有幾人不知司馬仲達?虎牢關力挫呂布的壯舉,想必就是鄉野村夫也是有所而耳聞的。”
林凡還當真將這件事忘記了,但是轉念想想還是覺得哪裏不對,於是問崔琰道:“那閣下為何先談及我的夫呢?”
“這!”崔琰頓住了。
文聘眸間劃過一抹沒落,“仲達多慮了,季皂不過是想到哪裏說到哪裏罷了。”
崔琰見狀急忙道:“正是如此,正是如此。”
他們談話的時間,拓跋木瑤已經填飽肚子,開始環顧起了周圍的壞境。
諾大的青樓人聲鼎沸,處處都坐滿了,達官顯貴家的公子哥,微服便衣的地方小吏,甚至還有些市井小民在坐。
這些人不敢明著向這邊瞅,卻是都在偷偷瞄著看拓跋木瑤,她實在是太美了。
拓跋木瑤是鮮卑的公主,她雖然並未來過中原,但是竹簡卻也是沒少看,自然也明白這是什麽樣的地方。
她才不管那麽多呢,也不在乎什麽聲譽影響,玩的開心就好。
拓跋木瑤雖然看似文靜淡雅,骨子裏卻有著一股子塞北草原民族獨有的狂野與紈絝。
拓跋木瑤這樣環顧周圍不打緊,有個人卻是又呆了,除了崔琰又會是何人?再說,有他這位爺在坐,其他人也不敢明目張膽的向過看的。
林凡看在眼裏,自然明白崔琰的狀況,雨水斟滿酒對崔琰與文聘道:“初識二位兄台實感榮幸,小弟敬二位。”
文聘見狀有些尷尬,輕輕碰了碰崔琰道:“仲達在敬酒。”
崔琰這才迴過神來,雖然還是有些意猶未盡,卻急忙舉起舉杯,“哦,請。”
一杯酒吃完,文聘別有深意地對林凡道:“久聞仲達文武雙全,一曲問君能有幾多愁令小弟佩服的五體投地。”
問君能有幾多愁?什麽東東?大腦迅速轉動,開始迴憶,猛的靈光一閃想了起來,當時在蔡邕府邸被逼無奈之時,確實用人家李煜的詩句搪塞過。
林凡想到這裏有些慚愧,這詩句是盜版別人的,不是什麽真才實學,又何談文武雙全?
隻是,當時搪塞蔡邕的詩句,這文聘怎會知曉?“仲業兄本事了得,讓仲達歎為觀止!”
“怎講?”文聘淡淡道,想必他心底已經恨死了林凡,談吐卻平靜的不見波瀾,可見城府之深。
林凡斟滿酒後將酒壺遞給文聘,“當時在洛陽的塗鴉之語,仲業遠在宛城,竟然知曉,真是通天徹地之能啊!”
文聘將酒壺放在桌子上忙道:“哪裏,哪裏,蔡邕先生已經將仲達的詩句轉述給了許多幕客,現在這曲“問君能有幾多愁”,已經傳遍了天下,非不才之能。”
林凡心頭一凜,如何也沒想到,自己盜版來的詩句,卻弄的世人傳唱!
與此同時,鄧縣城外,諸葛孔明著一襲白衣,手握竹簡,負手而立。
此時的諸葛孔明麵部尚有稚氣,卻已經滿負韜略,他雖然比林凡長了幾歲,也沒大多少,同樣是個少年。
書童伴在身側喃喃道:“公子真要拿鄧縣試法?”
諸葛孔明淡笑道:“我且在這裏試試這八陣圖的威力!”
“但是,會死很多人的。”書童有些膽怯的提醒諸葛亮道。
諸葛孔明聽畢,表情沒有絲毫波動,淡淡笑道:“死人?為我試陣,死得其所!”
書童聽了諸葛孔明的話後臉色變得慘白,默默低下頭去,不敢再說一句話。
諸葛孔明也沒再搭理書童,卻是喃喃唱道:“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唱到這裏他饒有興致笑道:“有意思,很有意思!”
林凡瞧他們器宇不凡,不是常人,於是笑道:“兄台若能賞臉,我自然榮幸之至。”
這時崔琰也迴過了神,他看林凡溫文儒雅,和文聘有些相似,有了些好感,他最喜結交這些儒生,於是急忙道:“冒昧之處還請見諒!”
“言重了。”林凡言畢扭頭對圍在兩側的姑娘與龜公道:“添兩套酒具可以下去了。”
崔琰和文聘也不客氣,坐在了林凡的對麵。
龜公和姑娘們聽了林凡的話後像是解脫了一般,急忙退開了。
青樓中不少客人還在瞧著他們,像是見了多稀罕的寶貝似的。
崔琰最不喜給人這樣瞅著,於是他橫眉冷目環顧了一圈。
效果出奇的好,崔掌舵警示的眼神在鄧縣意味著什麽,不言而喻。
那些人都收迴了眼神,底下腦袋竊竊私語了起來,再沒人敢向這邊瞧了。
林凡瞧在眼裏,心中著實歎服,於是道:“兄台好手段,拜服!”
崔琰笑道:“雕蟲小技不足掛齒,這世上蒼蠅太多,容易影響雅興。”
文聘輕搖折扇,“我這位兄長言辭犀利,你莫要見怪。”
崔琰瞅了下文聘有些尷尬,“你怎麽掀我老底?”
文聘笑道:“我正要誇你,你就堵我嘴,我又有何奈何?”
“那?兄台的意思是,是要欲揚先抑了?”林凡對文聘道。
文聘輕搖折扇道:“正是是如此。”
文聘搖動折扇的動作並不快,
林凡卻看不清他扇子上的圖案與筆墨,不禁有些咋舌,這其中必然暗藏玄機,想不到他儒雅書生樣,卻也是武林高手。
先前還真是小瞧他了,這天下之大奇人異士之多,讓人歎為觀止。
於是林凡道:“兄台可否借我看看你的折扇?”
文聘怔了片刻有些遲疑,“這......。”
林凡見狀急忙笑道:“若是不情願也就罷了,我也隻是好奇。”
文聘搖了搖頭道:“倒不是不情願。”之後將扇子內側翻過來對著林凡道:“你瞧!”
林凡倒吸了口涼氣,原來這折扇在正麵看是竹片撐著紗帛,背麵卻大有文章。
原來那些竹片都給挖有暗槽,裏麵都鑲砌著短小的小刀。
“這?”林凡道。
崔琰笑道:“別看這些刀樣子小,卻不容小覷。”
林凡認可的點了點頭,這個確實不假,許多東西就是這樣,越是不起眼,越渺小,反而越可怕,越是駭人,越是龐大的反而是紙老虎。
“兄台可否讓我瞧瞧上麵的字畫?”林凡問文聘到。
“好。”文聘將折扇展開,正立向林凡,“沒有畫,隻是些筆墨。”
林凡定眼一瞧,上麵赫然寫著兩排字。“傷心小刀,例不虛發!”
傷心小刀是何意思?例不虛發?這四個字有點狂吧,但是很熟悉,仔細思索之下才想了起來,對,當時典韋的飛戟不就是如此嗎?
典韋也是出自江湖,難道這其中有什麽聯係嗎?
文聘見林凡一直發呆,於是疑惑道:“兄台看了我這浮誇之辭,是?”
林凡峨嵋緊蹙道:“倒不是如兄台所想。”
“哦?為何?”文聘追問。
“例不虛發讓我想起了個人。”林凡道。
“何人?”文聘與崔琰神色大變,同時問到。
林凡一字一頓道:“典,韋。”
文聘將折扇收迴胸前笑靨如花,“原來你遇到了他。”
“哦?你認識他?”林凡追問道。
文聘輕搖折扇,偏偏儒雅的君子樣,“豈止是認識,他是我師兄,我和他有不共戴天之仇。”
有仇?談起仇人還這樣談笑風聲?這人很可怕!“此話怎講?和師兄有仇?”
談話間幾個姑娘送來了酒具,也添了筷子。
林凡示意她們退下,盯著文聘等他解釋。
文聘拿起酒壺給自己斟滿,又將酒壺遞給崔琰,“有仇就是有仇,沒有緣由。”之後笑對崔琰道:“崔琰大哥感覺我的話有道理嗎?”
崔琰斟滿酒後將酒壺遞給林凡,“豈止是有道理,是非常有道理。”
林凡接過酒壺,抱在胸前,“不懂!”
文聘怔了下,他本來是想和林凡鬥嘴的,沒有想到林凡會這樣迴答他,“他功夫比我好,我不服。”
林發瞧了瞧文聘弱雞般的樣子,這人即便是白色沙裾罩著,也瞧出他的瘦骨嶙峋。
隻是這瘦骨嶙峋的樣子卻沒有體現在臉上,臉色紅潤飽滿的緊,自然也很好看。
再想想典韋那身板,對比之下還真不是一個級別的。
話說迴來,這樣比不怎樣好,功夫的好壞,在達到一定境界後就和體格關係不大了,不過,典韋得肌肉可不是白長的,如此說來是可以權衡下的。
想到這裏林凡笑道:“典韋大哥的武藝確實了得。”話鋒一轉又問道:“敢問二位仁兄的名諱?”
崔琰拱拳道:“在下崔琰!字季皂。”
文聘拱拳道:“不才文聘!字仲業。”
於是林凡也急忙拱手道:“在下司馬懿!”
“什麽?”文聘將剛剛舉起酒杯就又砸在了桌子上。
崔琰也是別有用意的端詳起了林凡,之後笑著對文聘道:“原來是他。”
這文聘先前提起典韋的時候都不曾失態,怎麽聽到他的名字後反而情緒這樣激動呢?
“文聘兄這是?”林凡疑惑的問道。
文聘急忙拾起桌子上的紗巾擦拭濺到桌子上的酒水,“一時失態,見笑了。”
“失態?為何失態?”林凡問道。
文聘麵紅耳赤,隻顧著擦拭桌子,完全沒有搭理林凡。
崔琰見狀解釋道:“他久仰你司馬仲達的大名,因為實在仰慕才會如此。”
林凡自然不相信他,於是問崔琰道:“為何仰慕我?”
崔琰笑道:“仰慕你的風流倜儻,竟然娶了南陽第一美女,陰姑娘為妻。”
“嗯?”林凡將手中捧著的酒壺放在桌子上,“你們知道的不少啊!”
文聘將折扇合上,“這天下有幾人不知司馬仲達?虎牢關力挫呂布的壯舉,想必就是鄉野村夫也是有所而耳聞的。”
林凡還當真將這件事忘記了,但是轉念想想還是覺得哪裏不對,於是問崔琰道:“那閣下為何先談及我的夫呢?”
“這!”崔琰頓住了。
文聘眸間劃過一抹沒落,“仲達多慮了,季皂不過是想到哪裏說到哪裏罷了。”
崔琰見狀急忙道:“正是如此,正是如此。”
他們談話的時間,拓跋木瑤已經填飽肚子,開始環顧起了周圍的壞境。
諾大的青樓人聲鼎沸,處處都坐滿了,達官顯貴家的公子哥,微服便衣的地方小吏,甚至還有些市井小民在坐。
這些人不敢明著向這邊瞅,卻是都在偷偷瞄著看拓跋木瑤,她實在是太美了。
拓跋木瑤是鮮卑的公主,她雖然並未來過中原,但是竹簡卻也是沒少看,自然也明白這是什麽樣的地方。
她才不管那麽多呢,也不在乎什麽聲譽影響,玩的開心就好。
拓跋木瑤雖然看似文靜淡雅,骨子裏卻有著一股子塞北草原民族獨有的狂野與紈絝。
拓跋木瑤這樣環顧周圍不打緊,有個人卻是又呆了,除了崔琰又會是何人?再說,有他這位爺在坐,其他人也不敢明目張膽的向過看的。
林凡看在眼裏,自然明白崔琰的狀況,雨水斟滿酒對崔琰與文聘道:“初識二位兄台實感榮幸,小弟敬二位。”
文聘見狀有些尷尬,輕輕碰了碰崔琰道:“仲達在敬酒。”
崔琰這才迴過神來,雖然還是有些意猶未盡,卻急忙舉起舉杯,“哦,請。”
一杯酒吃完,文聘別有深意地對林凡道:“久聞仲達文武雙全,一曲問君能有幾多愁令小弟佩服的五體投地。”
問君能有幾多愁?什麽東東?大腦迅速轉動,開始迴憶,猛的靈光一閃想了起來,當時在蔡邕府邸被逼無奈之時,確實用人家李煜的詩句搪塞過。
林凡想到這裏有些慚愧,這詩句是盜版別人的,不是什麽真才實學,又何談文武雙全?
隻是,當時搪塞蔡邕的詩句,這文聘怎會知曉?“仲業兄本事了得,讓仲達歎為觀止!”
“怎講?”文聘淡淡道,想必他心底已經恨死了林凡,談吐卻平靜的不見波瀾,可見城府之深。
林凡斟滿酒後將酒壺遞給文聘,“當時在洛陽的塗鴉之語,仲業遠在宛城,竟然知曉,真是通天徹地之能啊!”
文聘將酒壺放在桌子上忙道:“哪裏,哪裏,蔡邕先生已經將仲達的詩句轉述給了許多幕客,現在這曲“問君能有幾多愁”,已經傳遍了天下,非不才之能。”
林凡心頭一凜,如何也沒想到,自己盜版來的詩句,卻弄的世人傳唱!
與此同時,鄧縣城外,諸葛孔明著一襲白衣,手握竹簡,負手而立。
此時的諸葛孔明麵部尚有稚氣,卻已經滿負韜略,他雖然比林凡長了幾歲,也沒大多少,同樣是個少年。
書童伴在身側喃喃道:“公子真要拿鄧縣試法?”
諸葛孔明淡笑道:“我且在這裏試試這八陣圖的威力!”
“但是,會死很多人的。”書童有些膽怯的提醒諸葛亮道。
諸葛孔明聽畢,表情沒有絲毫波動,淡淡笑道:“死人?為我試陣,死得其所!”
書童聽了諸葛孔明的話後臉色變得慘白,默默低下頭去,不敢再說一句話。
諸葛孔明也沒再搭理書童,卻是喃喃唱道:“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唱到這裏他饒有興致笑道:“有意思,很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