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族在每年初冬的時候都會有一個節日,名叫憎雪節,因為天降大雪會覆蓋草原,斷了牲畜的口糧,所以匈奴人一般在初冬時祈禱篝火,以期今年少降大雪,以免大雪覆蓋枯草遭受大災,隻有這樣人和牲畜才能有充足的食物,來保證第二年的突發狀況。由於已經和鮮卑撕破臉皮,開春極有可能開戰,所以大家心裏愈加在乎這個節日,必須過的更熱鬧些好讓這雪不下的那樣大。(此節日純粹為了劇情需要,關於匈奴節日的資料較少,請看官莫要當真。)
“真是有了一種過節的感覺啊。”林凡站在自己的大帳前,用力的伸了個懶腰,看著忙碌的人群,不無感慨。
“這都不算什麽,”一個路過的匈奴婦女開口接道,她麵色紅潤,掛不住的喜慶,“白天大家都隻是隨便吃點東西墊墊,都等著晚上的篝火晚會哪!神之子你可不能錯過啊!”
“篝火晚會?”林凡一喜,從小到大,關於篝火晚會的概念隻存在於想象,從來沒有真實的經過,這次有機會,那可絕對不能錯過!
“那我一定會去的!我從以前就想參加一次了!”
“那可說好了,你可一定要來啊!”
“哎,我一定去!”
匈奴婦女挎著一個小籃子,笑嘻嘻的跟林凡說了幾句,離開去找她家的小兒子了。
林凡望著天,開始幻想著篝火晚會的場麵。
所謂的篝火晚會是草原人民一種傳統的歡慶形式,相傳在遠古時代,人們學會了鑽木取火之後,發現火不僅可以烤熟食物,還可以驅嚇野獸,保護自己的生命安全,於是,對火產生了最初的崇敬之情。後來,人們外出打獵滿載而歸,互相慶祝獲得了豐厚的戰利品,傍晚,在用火烤熟食物的過程中,便互相拉手圍著火堆跳舞以表達自己喜悅愉快的心情,這種歡慶的形式一直延續到今天,就形成了篝火晚會。
篝火晚會一般是在晚宴之後舉行,地點多選擇在空曠的場地,人們用木杆搭成支架,依次堆壘成垛,首先請遠方的客人用火把點燃篝火,然後身著豔麗民族服裝的姑娘、小夥子們便和賓客一起圍繞篝火載歌載舞。拉起悠揚的琴聲,唱起讓人心醉的民族歌曲,跳起優美的安代舞。
對於馬背上的民族來說,在草原上舉行篝火晚會,除了歡慶之外還有其特殊的意義。一是草原空礦、蚊蟲較多,燃起篝火不僅可以取暖,也能用煙火驅散蚊蟲;二是草原一望無際,很難辨別方向,點燃篝火既可照明,也可為夜色中行走的人指明方向;三是草原草木多、野獸也很多,點燃篝火可以驅嚇野獸,保護人、畜安全;四是草原人民多過遊牧生活,居無定所,篝火晚會隨時舉行,符合生活習俗。
隨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篝火晚會已經成為人們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表達的不僅僅是歡慶的喜悅心情,更多的則是草原人民對遠方尊貴客人表示熱情歡迎的一種形式。
冬季天短,太陽早早地落了山,天邊一輪橘紅色的月亮慢慢升了起來,一顆星星也相伴而現。漸漸的,月亮越升越高,原本的橘紅色也在一點一點變淡,退成淡淡的黃色,升到最高點的時候則成了一輪銀色的玉盤,而這個時候篝火晚會也開始了。
一個個篝火堆搭建起來,大家團團圍坐在一起,林凡作為神之子,加之算是來自遠方的的客人,便無可厚非的與於羅夫等人坐在了一起。
“林凡老弟,你可有參加過篝火晚會?”於羅夫盤坐在地,大大咧咧的。這迴可不是於羅夫不在乎形象,而是參加篝火晚會的所有人都是這樣盤坐在地,隻有這樣才夠氣氛。
要說這都冬天了,北方草原的夜晚又是格外的冷,直接坐在地上對身體也不好,但是作為常年奔馳在草原上的民族,自然知道冬天有多冷,所以他們的衣服就格外厚實保暖,即便毫無顧忌的坐在地上也沒有什麽關係,不過女人們還是帶了個毛氈布墊在地上。
“於大哥你可不要再打趣我了,我生長在中原,那有機會參加什麽篝火晚會啊,再說我沒生在一個時代,年年戰亂,那會有這麽安逸的時候!”林凡笑著迴應,卻不知是在感慨現在還是過去。
“那你這迴可要玩的盡興,不然下次可不知道是什麽時候才有機會啦!”
“那是自然。”
正當二人聊的歡快時,一旁的凝雪站了起來,走到了篝火旁邊,朗聲開口,“很抱歉在這樣的歡慶的時候給大家潑冷水,不過咱們都清楚,鮮卑人有霸主之心。他們意欲消滅咱們匈奴一族!”停了停,凝雪環視一周,見大家都一臉嚴肅,才又開口道,“中原有句話說的好,居安思危,就是說在安逸的時候要考慮到日後的危險,我想說,我們匈奴一族連年征戰,勝敗皆有,但是這些年,大家都知道咱們匈奴的地位收到了極大的威脅,一直有民族在窺伺著咱們,所以我在慶祝前為大家,為咱們匈奴唱一首歌,希望大家不忘記咱們所受的恥辱,能夠重振匈奴!”
伴隨著眾人的唿喊聲,清亮的歌聲響了起來。
“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失我焉支(胭脂)山,使我婦女無顏色。
失我焉支山,令我婦女無顏色。
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亡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
林凡聽著凝雪的歌聲不禁佩服,佩服凝雪百靈鳥一般的歌喉,更佩服凝雪的大局觀念,這個像極了丫頭的姑娘更加堅強,她不論合適都憂心自己的民族,愛著自己的民族。
一曲罷了,林凡第一個喊起好來,大聲讚揚著,“凝雪你真是不同於中原的女人,她們受綱常所壓迫,難以有你的想法,你那居安思危說的我不禁羞愧!你是個好姑娘!這碗我敬你!幹了!”說完一舉杯,然後咕咚咕咚喝了下去,像個豪爽的漢子一般,把碗倒過來,示意著。
“嚴重了,我也幹了!”凝雪不愧是北方草原長大的,一碗酒說幹就幹了,讓眾人再次叫好。
一群姑娘漢子站了起來,圍著篝火跳起了安代舞,不過那時候還不叫安代舞,後來經過各種演變才發展成了現在的安代舞。
安代舞通常在節慶或閑暇時進行,一人領唱眾人應和,成百上千的男女老少載歌載舞。安代舞有強烈的自娛性、鮮明的民族特色和濃鬱的生活氣息,輕鬆愉快,簡單易學,唱詞隨編隨唱,富於感染力。男女老少皆可入場歡跳,沒有時間、地點的限製。隻要依其音樂的節奏甩巾踏步,與領唱歌手相應和即可。
傳統安代舞中常以歌相伴,歌唱是安代舞的主要特征。從藝術角度來看,安代舞是一種以唱為主,伴之以舞蹈動作的一種民間歌舞形式。其音樂曲調風格獨特,有強烈的感染力,便於歌手根據不同情景表達不同的情感。安代的唱詞除開場和收場部分因儀式需要基本確定不變之外,其他皆不固定。那些才思敏捷、善於辭令的歌手可以盡情地用詼諧幽默的唱詞抒發情感,或讚美,或嘲諷,或嘻笑怒罵,不拘一格。
安代舞的動作,舒緩和節奏融為一體,跳到*時使人們的朝氣大發、產生雄偉的姿態。從而有死爾複活般的魅力。“踏步”、“跺腳”、“甩巾”及自定圍圈是安代舞通常使用的基本步伐。既有氣勢又不失活潑。
“林凡,我們也去跳吧!”凝雪拎著裙擺站了起來。
“我不行,我不會……”
“我們小主都邀請你了,你還磨嘰個什麽啊!”幾個青壯的小夥子一把將林凡拽了起來,帶著他跳了起來。
林凡有些不好意思的跟著甩手踏步,倒也有模有樣。
凝雪就在林凡的身側,跟著眾人唱著歡快的歌曲,單手拎起裙擺,在原地轉起圈來,模仿著各種美麗的鳥兒的動作,輕搖慢舞。
林凡又走了神,迴想起丫頭的模樣,一時間甚是想念。
不知道丫頭在貂蟬哪裏過得好不好,是否每天吃飽了,她那麽能吃,貂蟬又不一定知道,吃不飽怎麽辦?現在天冷了,她有沒有多穿些衣服?作為梅花血衛,她是不是還有別的任務,也不知道她是否受了傷,生沒生病,在這樣的月圓時候,會不會心裏感覺空落落的?
丫頭,我好想你,你知道麽?
“林凡,到這邊來!”凝雪邁著歡快的舞步,一把將林凡拉到人群中,跟著眾人的節奏跳起來。
就在所有人都忙著慶祝,連守衛都有些微醉的時候,一雙精亮的眸子正注視著人群,帶著些狠厲。
這雙眼睛正是那天草原上的狼王。
那天之後,狼王帶著剩餘的狼瘋狂的狩獵,不斷補充著能量,為的就是有一天可以迴來報複那兩個人類。殺妻之仇,不共戴天!
而現在,機會終於來了!那些愚蠢的人類正忙著慶祝,完全不會注意到這邊的動向。
狼王打了個響鼻,使勁抽了抽,借著夜幕的掩護,悄無聲息的溜進了匈奴的領地。
今夜,是歡慶之夜。
今夜,亦是複仇之夜。
“真是有了一種過節的感覺啊。”林凡站在自己的大帳前,用力的伸了個懶腰,看著忙碌的人群,不無感慨。
“這都不算什麽,”一個路過的匈奴婦女開口接道,她麵色紅潤,掛不住的喜慶,“白天大家都隻是隨便吃點東西墊墊,都等著晚上的篝火晚會哪!神之子你可不能錯過啊!”
“篝火晚會?”林凡一喜,從小到大,關於篝火晚會的概念隻存在於想象,從來沒有真實的經過,這次有機會,那可絕對不能錯過!
“那我一定會去的!我從以前就想參加一次了!”
“那可說好了,你可一定要來啊!”
“哎,我一定去!”
匈奴婦女挎著一個小籃子,笑嘻嘻的跟林凡說了幾句,離開去找她家的小兒子了。
林凡望著天,開始幻想著篝火晚會的場麵。
所謂的篝火晚會是草原人民一種傳統的歡慶形式,相傳在遠古時代,人們學會了鑽木取火之後,發現火不僅可以烤熟食物,還可以驅嚇野獸,保護自己的生命安全,於是,對火產生了最初的崇敬之情。後來,人們外出打獵滿載而歸,互相慶祝獲得了豐厚的戰利品,傍晚,在用火烤熟食物的過程中,便互相拉手圍著火堆跳舞以表達自己喜悅愉快的心情,這種歡慶的形式一直延續到今天,就形成了篝火晚會。
篝火晚會一般是在晚宴之後舉行,地點多選擇在空曠的場地,人們用木杆搭成支架,依次堆壘成垛,首先請遠方的客人用火把點燃篝火,然後身著豔麗民族服裝的姑娘、小夥子們便和賓客一起圍繞篝火載歌載舞。拉起悠揚的琴聲,唱起讓人心醉的民族歌曲,跳起優美的安代舞。
對於馬背上的民族來說,在草原上舉行篝火晚會,除了歡慶之外還有其特殊的意義。一是草原空礦、蚊蟲較多,燃起篝火不僅可以取暖,也能用煙火驅散蚊蟲;二是草原一望無際,很難辨別方向,點燃篝火既可照明,也可為夜色中行走的人指明方向;三是草原草木多、野獸也很多,點燃篝火可以驅嚇野獸,保護人、畜安全;四是草原人民多過遊牧生活,居無定所,篝火晚會隨時舉行,符合生活習俗。
隨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篝火晚會已經成為人們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表達的不僅僅是歡慶的喜悅心情,更多的則是草原人民對遠方尊貴客人表示熱情歡迎的一種形式。
冬季天短,太陽早早地落了山,天邊一輪橘紅色的月亮慢慢升了起來,一顆星星也相伴而現。漸漸的,月亮越升越高,原本的橘紅色也在一點一點變淡,退成淡淡的黃色,升到最高點的時候則成了一輪銀色的玉盤,而這個時候篝火晚會也開始了。
一個個篝火堆搭建起來,大家團團圍坐在一起,林凡作為神之子,加之算是來自遠方的的客人,便無可厚非的與於羅夫等人坐在了一起。
“林凡老弟,你可有參加過篝火晚會?”於羅夫盤坐在地,大大咧咧的。這迴可不是於羅夫不在乎形象,而是參加篝火晚會的所有人都是這樣盤坐在地,隻有這樣才夠氣氛。
要說這都冬天了,北方草原的夜晚又是格外的冷,直接坐在地上對身體也不好,但是作為常年奔馳在草原上的民族,自然知道冬天有多冷,所以他們的衣服就格外厚實保暖,即便毫無顧忌的坐在地上也沒有什麽關係,不過女人們還是帶了個毛氈布墊在地上。
“於大哥你可不要再打趣我了,我生長在中原,那有機會參加什麽篝火晚會啊,再說我沒生在一個時代,年年戰亂,那會有這麽安逸的時候!”林凡笑著迴應,卻不知是在感慨現在還是過去。
“那你這迴可要玩的盡興,不然下次可不知道是什麽時候才有機會啦!”
“那是自然。”
正當二人聊的歡快時,一旁的凝雪站了起來,走到了篝火旁邊,朗聲開口,“很抱歉在這樣的歡慶的時候給大家潑冷水,不過咱們都清楚,鮮卑人有霸主之心。他們意欲消滅咱們匈奴一族!”停了停,凝雪環視一周,見大家都一臉嚴肅,才又開口道,“中原有句話說的好,居安思危,就是說在安逸的時候要考慮到日後的危險,我想說,我們匈奴一族連年征戰,勝敗皆有,但是這些年,大家都知道咱們匈奴的地位收到了極大的威脅,一直有民族在窺伺著咱們,所以我在慶祝前為大家,為咱們匈奴唱一首歌,希望大家不忘記咱們所受的恥辱,能夠重振匈奴!”
伴隨著眾人的唿喊聲,清亮的歌聲響了起來。
“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失我焉支(胭脂)山,使我婦女無顏色。
失我焉支山,令我婦女無顏色。
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亡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
林凡聽著凝雪的歌聲不禁佩服,佩服凝雪百靈鳥一般的歌喉,更佩服凝雪的大局觀念,這個像極了丫頭的姑娘更加堅強,她不論合適都憂心自己的民族,愛著自己的民族。
一曲罷了,林凡第一個喊起好來,大聲讚揚著,“凝雪你真是不同於中原的女人,她們受綱常所壓迫,難以有你的想法,你那居安思危說的我不禁羞愧!你是個好姑娘!這碗我敬你!幹了!”說完一舉杯,然後咕咚咕咚喝了下去,像個豪爽的漢子一般,把碗倒過來,示意著。
“嚴重了,我也幹了!”凝雪不愧是北方草原長大的,一碗酒說幹就幹了,讓眾人再次叫好。
一群姑娘漢子站了起來,圍著篝火跳起了安代舞,不過那時候還不叫安代舞,後來經過各種演變才發展成了現在的安代舞。
安代舞通常在節慶或閑暇時進行,一人領唱眾人應和,成百上千的男女老少載歌載舞。安代舞有強烈的自娛性、鮮明的民族特色和濃鬱的生活氣息,輕鬆愉快,簡單易學,唱詞隨編隨唱,富於感染力。男女老少皆可入場歡跳,沒有時間、地點的限製。隻要依其音樂的節奏甩巾踏步,與領唱歌手相應和即可。
傳統安代舞中常以歌相伴,歌唱是安代舞的主要特征。從藝術角度來看,安代舞是一種以唱為主,伴之以舞蹈動作的一種民間歌舞形式。其音樂曲調風格獨特,有強烈的感染力,便於歌手根據不同情景表達不同的情感。安代的唱詞除開場和收場部分因儀式需要基本確定不變之外,其他皆不固定。那些才思敏捷、善於辭令的歌手可以盡情地用詼諧幽默的唱詞抒發情感,或讚美,或嘲諷,或嘻笑怒罵,不拘一格。
安代舞的動作,舒緩和節奏融為一體,跳到*時使人們的朝氣大發、產生雄偉的姿態。從而有死爾複活般的魅力。“踏步”、“跺腳”、“甩巾”及自定圍圈是安代舞通常使用的基本步伐。既有氣勢又不失活潑。
“林凡,我們也去跳吧!”凝雪拎著裙擺站了起來。
“我不行,我不會……”
“我們小主都邀請你了,你還磨嘰個什麽啊!”幾個青壯的小夥子一把將林凡拽了起來,帶著他跳了起來。
林凡有些不好意思的跟著甩手踏步,倒也有模有樣。
凝雪就在林凡的身側,跟著眾人唱著歡快的歌曲,單手拎起裙擺,在原地轉起圈來,模仿著各種美麗的鳥兒的動作,輕搖慢舞。
林凡又走了神,迴想起丫頭的模樣,一時間甚是想念。
不知道丫頭在貂蟬哪裏過得好不好,是否每天吃飽了,她那麽能吃,貂蟬又不一定知道,吃不飽怎麽辦?現在天冷了,她有沒有多穿些衣服?作為梅花血衛,她是不是還有別的任務,也不知道她是否受了傷,生沒生病,在這樣的月圓時候,會不會心裏感覺空落落的?
丫頭,我好想你,你知道麽?
“林凡,到這邊來!”凝雪邁著歡快的舞步,一把將林凡拉到人群中,跟著眾人的節奏跳起來。
就在所有人都忙著慶祝,連守衛都有些微醉的時候,一雙精亮的眸子正注視著人群,帶著些狠厲。
這雙眼睛正是那天草原上的狼王。
那天之後,狼王帶著剩餘的狼瘋狂的狩獵,不斷補充著能量,為的就是有一天可以迴來報複那兩個人類。殺妻之仇,不共戴天!
而現在,機會終於來了!那些愚蠢的人類正忙著慶祝,完全不會注意到這邊的動向。
狼王打了個響鼻,使勁抽了抽,借著夜幕的掩護,悄無聲息的溜進了匈奴的領地。
今夜,是歡慶之夜。
今夜,亦是複仇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