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一出,先前搖頭的朝臣們,俱是心裏一動……無人不知太子寵著一個佞童,李泰這話倒是經過了深思熟慮了。
如果李世民不多想,李泰便是全心全意為太子著想。
如果李世民多想,李泰便是暗中上眼藥了。
讓這些朝臣們沒有想到的是,在李泰說完之後,容淩亦站了出來。
“二弟說的太對了。不僅僅是兒臣的東宮裏,還有二弟那裏也要進些新人才是。稚奴也大了,也該懂些人事了。”
家國天下,這便是家國天下。
朝堂裏正大光明的議論起了皇帝的家事來了。
“喔?朕沒想到,朕的幾個兒子都大了啊。”李世民嗬嗬笑了幾聲,然後問房相:“你說怎麽辦?”
房相微一沉吟,便道:“太子與魏王說的很有道理,皇上的意思是……”不愧為老謀深算之輩,一下子將球踢迴了李世民。
程咬金哈哈大笑了幾聲,道:“臣的子默也大了,臣也想向皇上求個恩典,看能不能分上一杯羹。”
容淩微微一笑,能站在朝堂上的,尤其是跟著李世民一起創造了貞觀之治的文臣武將們,個個都不是省油的燈!眼瞧著自己與魏王之爭已起,不是踢球,就是插科打混。
李世民悵然之餘,也想到長孫皇後已去世幾年,他是個好皇帝,卻不是個好父親,沒有照顧好兒子們,反而讓兒子們爭得個不亦樂乎……賞幾個女子出去,也沒什麽大不了的。
李世民來了精神:“承乾,你是不是看上什麽人了?”
容淩笑了:“昨日裏與稚奴一起出宮,倒是見著了一個女子……”她繪聲繪色的將李治的表現說得活靈活現。
“平日裏一直沒見著稚奴對誰有興趣,雖然那個女子的年齡稍大了些,但是皇家又不少一口飯來著?何不讓稚奴養成……”
程咬金吭吭的笑了:“既然太子與晉王都看著好,老臣便厚臉皮為子默求了。”
這老殺才!容淩暗罵一聲,她可不敢將那名可禍國可殃民的女子讓給程府,不然的話,這世道還不知道會怎麽變呢?指不定程家在那名女子的指使下,就能造了李家的反!
容淩揚聲道:“兒臣是看著好,卻是給晉王準備的。”既然那名女子與李治是命中注定的夫妻,何不一開始就讓他們在一起?如果那名女子沒有經曆過太多的黑暗的話,她或者不會有那麽大的野心,去建立大周!
李泰心念轉間,隻想著容淩是否在全力的拉攏李治,便道:“兒子倒覺得,太子既然覺得好,不如讓其就進東宮。”
接著李泰又拜向李世民:“父皇,大哥對其口口聲聲都是稱讚,最能說明大哥之心,稚奴的年紀偏小了些。”
李世民沒想到為了一個采選來的女子,朝堂上竟起了爭執。
這一刻間,李世民突然想先見一見那個女子,然後再做決定。
“無事退朝。”李世民含糊的道。
容淩與李泰兩人誰也沒能討得好去。
……
悻悻地橫了容淩一眼,李治哼了哼,道:“大哥,你怎麽就硬要塞個女子給我?我才十二歲,才十二歲啊。”
容淩急忙道:“稚奴,不是大哥為難你,實是為了你好,你昨日裏也看見了,那名女人不但風華絕代且聰慧過人,你如果得了她,實是你的一大助力。”
李治搖頭道:“既然大哥你這般看好她,你就該自己收了她,一則你們年紀相當,二則你是太子……”
容淩才不敢將武媚娘收入宮中!她還沒活膩歪,更不想任務失敗!她可以想像,一旦武媚娘入了東宮,現在的東宮肯定不會這麽的安穩。
李治瞥了他一眼,悠悠歎道:“大哥,我確定,那個女子一定有蹊蹺之處……”
容淩臉頰抽了抽,忍不住道:“大哥真是為你好……”
“大哥你閉嘴!!”李治喝了一聲,狠狠瞪了他一眼,道:“小弟算是明白了,昨日裏分明你就是拿我在做幌子……你肯定早就認識那個女子!說吧,大哥,你究竟怕她什麽呢?這麽急著將她推給注定是個閑散王爺的我。你又想讓我背鍋,又不想告訴我實話,恐怕也不是很合適吧?”
容淩急忙道:“稚奴……我真……”
李治想了想,無奈地道:“算了,你不說也罷,推給我就推給我吧,省得你跟二哥兩人又吵起來。”
“你……”容淩好不容易好心一次,卻偏偏被李治堵得說不出話來。
李治眼瞼一垂,忽然露出傷感之色,道:“或許,我怎麽做都是錯……”
容淩大吃一驚道:“你何出此言?是不是你二哥找你了?”
李治眼睛微微眯起,不知在想著什麽,道:“小弟我懶得理你們了,算計來算計去……”
他說著說著,眼眶便紅了,語聲哽咽地道:“我……累極了。”
容淩一時不知說什麽好了,隻能任由李治離開。或者自己有意無意間,加給他的壓力太大了。
隻是,她想要與稱心兩人全身而退的話,沒有李治這個小屁孩子,根本不可能!
現在,她一直拿李承乾的身份在做靶子,與李泰爭鬥不已,實則是想著為李治打下堅實的基礎。
容淩微歎了一口氣……
稱心不知何時出現在了她的身邊:“太子,奴見晉王離開時很不開心!”
“是啊,誰讓他到現在還不自覺呢?”容淩道。
…………
轉眼間幾年的時間過去了。
其間發生了太多的事兒。
有征匈奴,也有征高麗,無一不以大唐完勝而告終。
容淩對李世民的文治武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亦在這幾年間,遊蕩於整個朝堂之上,既不顯眼,也沒有讓李泰打壓下去。
每次李泰稍占上風之時,便有李世民幫著她將其壓製下去,每當她漫不經心時,又被李世民狠狠的敲打一頓……太子不好當啊,尤其是做文蹈武略的李世民的太子。
東宮之內,她麵對著稱心越來越熾熱的目光,不由頗感頭痛。
而被李世民強行賜給她的武媚娘,由於她保持了足夠的警惕,也沒有讓其翻出大浪來。
有時候容淩會想著,難道武媚娘就此沉寂於她的東宮了嗎?她又細細的觀察著李治與武媚娘的幾次見麵,發現李治一直淡淡的,而武媚娘亦沒有表現出對李治有幾分興趣,雖然眼睛裏閃現出了對權勢的渴望,但是因為容淩一直沒有給她任何機會,便一直安分的呆在東宮裏。
原本在此時,本應是李承乾被李泰逼得不得不鋌而走險,最終以太子的身份,謀反李世民。
如今由於容淩應對得當,稱心亦不再為李泰傳遞信息,因此,容淩四平八穩的呆在太子之位,反而是李泰心急如焚。
李世民雖然已有老態,但卻死死的抓權不肯有絲毫的放鬆。讓李泰越來越覺得危機四伏。
偏偏在此焦慮之下,李泰得到了久違了的稱心的消息,稱太子李承乾將於近期有大動作……
什麽樣的大動作呢?李泰不由深思起來,再聯想到李世民奪取皇位之路……他的嘴角掛上了猙獰!
看來他的大哥終於忍不住了,要露出狐狸尾巴來了。
嗬嗬……李泰一方麵有了撿便宜之心,另一方麵,亦厲兵秣馬的準備著……萬一李承乾事成,自己還得有自保之力不是?
東宮。
容淩輕鬆的調兵遣將,將整個東宮裏的太監宮女和禁軍聚集於校場,然後常迎望領軍將校場包圍,對仍處於懵然狀態中的宦官和禁軍們舉起了刀劍。
接下來的結果很簡單,順我者昌,逆我者亡。容淩順利掌控了東宮,順者留了下來,逆者便捆綁於一處。
清理過後,整個東宮整裝待發。
自然,整個東宮的動靜都逃不過李泰的眼睛,他心裏越發的喜悅,對投靠他的侯君集發出了信號,準備一旦太子勢大,便由侯君集領兵勤王……當然,如果於亂兵之中,趁勢將李泰之上的兩人都清除掉,自是最佳。
侯君集作為開國元勳,李泰對其下了重注,不但許其世襲罔替的國公之位,還許其孫女為皇後。
時至今夜,李秦終於撕開了血腥一幕。他的野心與權欲,在這一刻間,得到了最大的膨脹。
當然,李泰在算計容淩,容淩亦在算計著李泰。
今晚她將一戰定乾坤。
整裝已畢,常迎望對著容淩行禮,容淩卻揮了揮手,讓他走近自己,如此這般的安排了下去。
常迎望大驚……
“太子!謹慎不得,如今東宮已劍在弦上,不得不發!隻要太子下令,臣必不辱使命,至遲兩個時辰,兩個時辰後臣請太子入主太極宮!”常迎望沉聲道。
容淩露出一絲笑意,道:“常將軍辛苦了。不知在將軍心中,孤與父皇相比如何?”
常迎望遲疑片刻,才道:“皇上是馬上皇帝,論調兵遣將,比太子強上不少。”
容淩輕笑:“不是強上不少吧?孤與皇上根本就沒辦法比。更何況,你可曾聽到過父皇昏聵殘暴不仁的風評?可曾有人說過父皇有功不賞,有過不罰?如今民眾和樂融融,天下歌舞升平,可謂一代盛世!如此盛世,你覺得孤有成功的可能嗎?”
常迎望臉色大變,呆呆地看著容淩,一時竟說不出話來。
容淩盯著他的臉,緩緩地道:“既然沒有成功的可能,孤又怎麽會冒天下之大不違?”
常迎望麵色漸漸發白,冷汗一滴滴順額而下。
容淩的語聲很低,卻句句實言,常迎望本此刻被容淩幾句話一點撥,頓時覺得頭頂雲開霧散,一念通達。
“太子,如今可是在算計著旁人?”容淩麵帶喜色的道。
容淩朝身後瞥了一眼,輕聲道:“算是吧。”
常迎望點頭:“可是魏王?隻要今晚將魏王拉下馬,以後太子之位,便再無人可爭了。”
容淩歎道:“其實孤已無法置身事外了。”
常迎望本是東宮多年的侍衛,對太子極為忠心,聞言毫不猶豫地道:“太子,調兵一事,是本將軍所為,與太子無關。”
容淩輕笑:“別擔心,孤總能保住一命,也能保你們一命。”
“好。”常迎望挺身答道,同時揮了揮手,率領他麾下的軍士離開……
半個時辰之後!
沒有人知道,李泰現在是什麽心情……
一切都計劃的好好的。
可是事到臨頭,卻完全變了樣。
侯君集沒有跟在太子後麵撿便宜,反而衝到了最前麵,圍住了太極宮。
太子的人馬卻反將侯君集包圍住。
李泰快要瘋了!
到底是什麽情況?這下子他有嘴都說不清了,侯君集是聽從他的命令而去,侯君集圍住父皇所住的太極宮,不就等於是他謀反?
良久,李泰終於冷靜了下來。
如今的情況,已由不得他了,隻能一不做,二不休!他咬著牙下令:“傳侯將軍,若拿住父皇,當以禮相待,勿使受辱。當年玄武門之變後,父皇對太上皇也是執禮甚恭,不曾半點慢待,殿外陳以兵威,殿內恭聆受教,終令太上皇不得不交出皇位,皇位交替和風細雨,也算是一樁佳話,我等當效之。”
傳令之人麵現難色,道:“魏王,陛下多年為帝,性烈如火,寧折不彎,倘若不肯屈服,如果侯將軍不能對陛下無禮,這……”
李泰臉上閃過一絲怨毒,表情忽然變得猙獰起來:“大勢既去,豈能不識時務?所謂‘綱常’,先是君臣,其次才是父子,我欲效他奪皇位後仍敬太上皇,可他……也應效太上皇順時勢而禪位才好,若然不從,他能無禮,我便不能無禮麽?”
傳令之人一驚,隨即抬頭,卻見李泰滿臉殺機,他急忙垂頭,他聽懂李泰的意思了……
“臣明白殿下的意思,若大軍攻入深宮,拿住了陛下,臣定教侯將軍相機行事。”
李泰點點頭,又咬牙道:“你另使人帶一彪人馬進入東宮,如今東宮侍衛虛浮,正有可趁之機!一旦……一旦太子身死,父皇隻有我一個成年的皇子,我便可穩坐太子之位了。”
傳令之人連連點頭,他亦知李泰的心思……隻要太子死了,那怕謀反失敗,皇上也會看在已死了一個兒子的份上,對李泰網開一麵!隻是……魏王未慮勝,先慮敗!怎麽看怎麽不祥啊!
如果李世民不多想,李泰便是全心全意為太子著想。
如果李世民多想,李泰便是暗中上眼藥了。
讓這些朝臣們沒有想到的是,在李泰說完之後,容淩亦站了出來。
“二弟說的太對了。不僅僅是兒臣的東宮裏,還有二弟那裏也要進些新人才是。稚奴也大了,也該懂些人事了。”
家國天下,這便是家國天下。
朝堂裏正大光明的議論起了皇帝的家事來了。
“喔?朕沒想到,朕的幾個兒子都大了啊。”李世民嗬嗬笑了幾聲,然後問房相:“你說怎麽辦?”
房相微一沉吟,便道:“太子與魏王說的很有道理,皇上的意思是……”不愧為老謀深算之輩,一下子將球踢迴了李世民。
程咬金哈哈大笑了幾聲,道:“臣的子默也大了,臣也想向皇上求個恩典,看能不能分上一杯羹。”
容淩微微一笑,能站在朝堂上的,尤其是跟著李世民一起創造了貞觀之治的文臣武將們,個個都不是省油的燈!眼瞧著自己與魏王之爭已起,不是踢球,就是插科打混。
李世民悵然之餘,也想到長孫皇後已去世幾年,他是個好皇帝,卻不是個好父親,沒有照顧好兒子們,反而讓兒子們爭得個不亦樂乎……賞幾個女子出去,也沒什麽大不了的。
李世民來了精神:“承乾,你是不是看上什麽人了?”
容淩笑了:“昨日裏與稚奴一起出宮,倒是見著了一個女子……”她繪聲繪色的將李治的表現說得活靈活現。
“平日裏一直沒見著稚奴對誰有興趣,雖然那個女子的年齡稍大了些,但是皇家又不少一口飯來著?何不讓稚奴養成……”
程咬金吭吭的笑了:“既然太子與晉王都看著好,老臣便厚臉皮為子默求了。”
這老殺才!容淩暗罵一聲,她可不敢將那名可禍國可殃民的女子讓給程府,不然的話,這世道還不知道會怎麽變呢?指不定程家在那名女子的指使下,就能造了李家的反!
容淩揚聲道:“兒臣是看著好,卻是給晉王準備的。”既然那名女子與李治是命中注定的夫妻,何不一開始就讓他們在一起?如果那名女子沒有經曆過太多的黑暗的話,她或者不會有那麽大的野心,去建立大周!
李泰心念轉間,隻想著容淩是否在全力的拉攏李治,便道:“兒子倒覺得,太子既然覺得好,不如讓其就進東宮。”
接著李泰又拜向李世民:“父皇,大哥對其口口聲聲都是稱讚,最能說明大哥之心,稚奴的年紀偏小了些。”
李世民沒想到為了一個采選來的女子,朝堂上竟起了爭執。
這一刻間,李世民突然想先見一見那個女子,然後再做決定。
“無事退朝。”李世民含糊的道。
容淩與李泰兩人誰也沒能討得好去。
……
悻悻地橫了容淩一眼,李治哼了哼,道:“大哥,你怎麽就硬要塞個女子給我?我才十二歲,才十二歲啊。”
容淩急忙道:“稚奴,不是大哥為難你,實是為了你好,你昨日裏也看見了,那名女人不但風華絕代且聰慧過人,你如果得了她,實是你的一大助力。”
李治搖頭道:“既然大哥你這般看好她,你就該自己收了她,一則你們年紀相當,二則你是太子……”
容淩才不敢將武媚娘收入宮中!她還沒活膩歪,更不想任務失敗!她可以想像,一旦武媚娘入了東宮,現在的東宮肯定不會這麽的安穩。
李治瞥了他一眼,悠悠歎道:“大哥,我確定,那個女子一定有蹊蹺之處……”
容淩臉頰抽了抽,忍不住道:“大哥真是為你好……”
“大哥你閉嘴!!”李治喝了一聲,狠狠瞪了他一眼,道:“小弟算是明白了,昨日裏分明你就是拿我在做幌子……你肯定早就認識那個女子!說吧,大哥,你究竟怕她什麽呢?這麽急著將她推給注定是個閑散王爺的我。你又想讓我背鍋,又不想告訴我實話,恐怕也不是很合適吧?”
容淩急忙道:“稚奴……我真……”
李治想了想,無奈地道:“算了,你不說也罷,推給我就推給我吧,省得你跟二哥兩人又吵起來。”
“你……”容淩好不容易好心一次,卻偏偏被李治堵得說不出話來。
李治眼瞼一垂,忽然露出傷感之色,道:“或許,我怎麽做都是錯……”
容淩大吃一驚道:“你何出此言?是不是你二哥找你了?”
李治眼睛微微眯起,不知在想著什麽,道:“小弟我懶得理你們了,算計來算計去……”
他說著說著,眼眶便紅了,語聲哽咽地道:“我……累極了。”
容淩一時不知說什麽好了,隻能任由李治離開。或者自己有意無意間,加給他的壓力太大了。
隻是,她想要與稱心兩人全身而退的話,沒有李治這個小屁孩子,根本不可能!
現在,她一直拿李承乾的身份在做靶子,與李泰爭鬥不已,實則是想著為李治打下堅實的基礎。
容淩微歎了一口氣……
稱心不知何時出現在了她的身邊:“太子,奴見晉王離開時很不開心!”
“是啊,誰讓他到現在還不自覺呢?”容淩道。
…………
轉眼間幾年的時間過去了。
其間發生了太多的事兒。
有征匈奴,也有征高麗,無一不以大唐完勝而告終。
容淩對李世民的文治武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亦在這幾年間,遊蕩於整個朝堂之上,既不顯眼,也沒有讓李泰打壓下去。
每次李泰稍占上風之時,便有李世民幫著她將其壓製下去,每當她漫不經心時,又被李世民狠狠的敲打一頓……太子不好當啊,尤其是做文蹈武略的李世民的太子。
東宮之內,她麵對著稱心越來越熾熱的目光,不由頗感頭痛。
而被李世民強行賜給她的武媚娘,由於她保持了足夠的警惕,也沒有讓其翻出大浪來。
有時候容淩會想著,難道武媚娘就此沉寂於她的東宮了嗎?她又細細的觀察著李治與武媚娘的幾次見麵,發現李治一直淡淡的,而武媚娘亦沒有表現出對李治有幾分興趣,雖然眼睛裏閃現出了對權勢的渴望,但是因為容淩一直沒有給她任何機會,便一直安分的呆在東宮裏。
原本在此時,本應是李承乾被李泰逼得不得不鋌而走險,最終以太子的身份,謀反李世民。
如今由於容淩應對得當,稱心亦不再為李泰傳遞信息,因此,容淩四平八穩的呆在太子之位,反而是李泰心急如焚。
李世民雖然已有老態,但卻死死的抓權不肯有絲毫的放鬆。讓李泰越來越覺得危機四伏。
偏偏在此焦慮之下,李泰得到了久違了的稱心的消息,稱太子李承乾將於近期有大動作……
什麽樣的大動作呢?李泰不由深思起來,再聯想到李世民奪取皇位之路……他的嘴角掛上了猙獰!
看來他的大哥終於忍不住了,要露出狐狸尾巴來了。
嗬嗬……李泰一方麵有了撿便宜之心,另一方麵,亦厲兵秣馬的準備著……萬一李承乾事成,自己還得有自保之力不是?
東宮。
容淩輕鬆的調兵遣將,將整個東宮裏的太監宮女和禁軍聚集於校場,然後常迎望領軍將校場包圍,對仍處於懵然狀態中的宦官和禁軍們舉起了刀劍。
接下來的結果很簡單,順我者昌,逆我者亡。容淩順利掌控了東宮,順者留了下來,逆者便捆綁於一處。
清理過後,整個東宮整裝待發。
自然,整個東宮的動靜都逃不過李泰的眼睛,他心裏越發的喜悅,對投靠他的侯君集發出了信號,準備一旦太子勢大,便由侯君集領兵勤王……當然,如果於亂兵之中,趁勢將李泰之上的兩人都清除掉,自是最佳。
侯君集作為開國元勳,李泰對其下了重注,不但許其世襲罔替的國公之位,還許其孫女為皇後。
時至今夜,李秦終於撕開了血腥一幕。他的野心與權欲,在這一刻間,得到了最大的膨脹。
當然,李泰在算計容淩,容淩亦在算計著李泰。
今晚她將一戰定乾坤。
整裝已畢,常迎望對著容淩行禮,容淩卻揮了揮手,讓他走近自己,如此這般的安排了下去。
常迎望大驚……
“太子!謹慎不得,如今東宮已劍在弦上,不得不發!隻要太子下令,臣必不辱使命,至遲兩個時辰,兩個時辰後臣請太子入主太極宮!”常迎望沉聲道。
容淩露出一絲笑意,道:“常將軍辛苦了。不知在將軍心中,孤與父皇相比如何?”
常迎望遲疑片刻,才道:“皇上是馬上皇帝,論調兵遣將,比太子強上不少。”
容淩輕笑:“不是強上不少吧?孤與皇上根本就沒辦法比。更何況,你可曾聽到過父皇昏聵殘暴不仁的風評?可曾有人說過父皇有功不賞,有過不罰?如今民眾和樂融融,天下歌舞升平,可謂一代盛世!如此盛世,你覺得孤有成功的可能嗎?”
常迎望臉色大變,呆呆地看著容淩,一時竟說不出話來。
容淩盯著他的臉,緩緩地道:“既然沒有成功的可能,孤又怎麽會冒天下之大不違?”
常迎望麵色漸漸發白,冷汗一滴滴順額而下。
容淩的語聲很低,卻句句實言,常迎望本此刻被容淩幾句話一點撥,頓時覺得頭頂雲開霧散,一念通達。
“太子,如今可是在算計著旁人?”容淩麵帶喜色的道。
容淩朝身後瞥了一眼,輕聲道:“算是吧。”
常迎望點頭:“可是魏王?隻要今晚將魏王拉下馬,以後太子之位,便再無人可爭了。”
容淩歎道:“其實孤已無法置身事外了。”
常迎望本是東宮多年的侍衛,對太子極為忠心,聞言毫不猶豫地道:“太子,調兵一事,是本將軍所為,與太子無關。”
容淩輕笑:“別擔心,孤總能保住一命,也能保你們一命。”
“好。”常迎望挺身答道,同時揮了揮手,率領他麾下的軍士離開……
半個時辰之後!
沒有人知道,李泰現在是什麽心情……
一切都計劃的好好的。
可是事到臨頭,卻完全變了樣。
侯君集沒有跟在太子後麵撿便宜,反而衝到了最前麵,圍住了太極宮。
太子的人馬卻反將侯君集包圍住。
李泰快要瘋了!
到底是什麽情況?這下子他有嘴都說不清了,侯君集是聽從他的命令而去,侯君集圍住父皇所住的太極宮,不就等於是他謀反?
良久,李泰終於冷靜了下來。
如今的情況,已由不得他了,隻能一不做,二不休!他咬著牙下令:“傳侯將軍,若拿住父皇,當以禮相待,勿使受辱。當年玄武門之變後,父皇對太上皇也是執禮甚恭,不曾半點慢待,殿外陳以兵威,殿內恭聆受教,終令太上皇不得不交出皇位,皇位交替和風細雨,也算是一樁佳話,我等當效之。”
傳令之人麵現難色,道:“魏王,陛下多年為帝,性烈如火,寧折不彎,倘若不肯屈服,如果侯將軍不能對陛下無禮,這……”
李泰臉上閃過一絲怨毒,表情忽然變得猙獰起來:“大勢既去,豈能不識時務?所謂‘綱常’,先是君臣,其次才是父子,我欲效他奪皇位後仍敬太上皇,可他……也應效太上皇順時勢而禪位才好,若然不從,他能無禮,我便不能無禮麽?”
傳令之人一驚,隨即抬頭,卻見李泰滿臉殺機,他急忙垂頭,他聽懂李泰的意思了……
“臣明白殿下的意思,若大軍攻入深宮,拿住了陛下,臣定教侯將軍相機行事。”
李泰點點頭,又咬牙道:“你另使人帶一彪人馬進入東宮,如今東宮侍衛虛浮,正有可趁之機!一旦……一旦太子身死,父皇隻有我一個成年的皇子,我便可穩坐太子之位了。”
傳令之人連連點頭,他亦知李泰的心思……隻要太子死了,那怕謀反失敗,皇上也會看在已死了一個兒子的份上,對李泰網開一麵!隻是……魏王未慮勝,先慮敗!怎麽看怎麽不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