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屈原還是沒能說服韓王倉。


    不論是韓王,還是魏王,都抱著跟著秦國能“大賺一筆”的心思。


    他們都很清楚,秦王蕩是存著削弱楚國的目的,而他們則是要從中牟取一定的利益,無非是各取所需而已。


    沘水兩岸,楚軍與秦、韓、魏三國聯軍仍舊在對峙,都沒有輕舉妄動。


    大戰已經一觸即發。


    楚王熊橫原本是打算在垂沙耗死三國聯軍,亦或是通過外交手段,迫使韓魏兩國退兵,然後秦軍不戰自退的。


    但是,他忽然發現這兩種方式都根本行不通!


    關於拉鋸戰的問題。


    楚國雖是本土作戰,占著地利,但楚國的後勤保障能力壓根兒就不及秦國!


    眾所周知,楚國是一個土地方圓數千裏,幅員遼闊的大國。


    但是,自立國以來,楚國滅國數十,每滅一個國家,便會分封其國的君主為封君,保留其宗廟祭祀,甚至於楚國的功臣都能受封,得到食邑和封地。


    食邑也就罷了,關鍵是封地!


    楚國的封君權力是極大的,都擁有獨立的私兵、稅收權等等,有的時候甚至還會與楚王對抗,對於楚王的命令陽奉陰違。


    經過吳起變法,這種狀況固然是有所改善的,但是楚國的官僚體係,以及封君體係仍舊是無比的臃腫。


    這種臃腫的體係在平時還好,一旦進入戰爭狀態,尤其是這種處於劣勢的戰爭狀態,楚國的各種效率低下的問題便會完全暴露出來!


    尤其是征兵和征糧的問題!


    楚國王宮。


    “大王!鄂君、詹陽君、金君、鄢陵君、安君等十五位封君聯名上書,請大王與秦人止戈,亦或是令柱國景翠盡快進擊聯軍,結束戰事!”


    早朝一開始,令尹昭魚便出列啟奏道。


    一聽這話,朝堂之上的公卿大夫們便都交頭接耳,竊竊私語起來。


    坐在王位上的熊橫不禁嘴角露出一絲苦澀的笑意。


    與秦人止戈?


    秦王蕩能答應嗎?


    顯然是不能的!


    之前在漢水之戰結束的時候,楚軍大勝,本以為能迫使秦王蕩簽下弭兵之盟的,誰知道秦王蕩卻出人意料的要求楚國割讓黔中郡、巫郡和南陽郡三郡之地。


    這怎麽可能!


    楚國是打勝了,而不是吃了敗仗!


    而且黔中郡、巫郡和南陽郡這三郡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擋住巴蜀秦軍順流直下伐楚的前哨戰,一旦失去,偌大的楚國腹地便會暴露在秦軍的麵前。


    楚國的郢都,也將時刻麵臨著秦國兵鋒的威脅!


    至於命景翠盡快出兵,熊橫倒是想啊,隻是景翠壓根兒就不搭理,對於他一再催促的詔令置若罔聞!


    熊橫雖然無奈,但是也沒法子,他實在想不出有誰能夠肩負起楚國的國運,來打贏這場戰爭。


    “二三子有何諫言,不妨一一贅述。”


    太傅慎到出列道:“大王,老臣以為,與秦人修好,使其主動退兵已然是不可能的。現在韓魏兩國又不願撤軍,垂沙一線,敵我兩軍相持日久,情況危急!”


    “柱國景翠,枉顧於王命,畏敵不前,手握大軍四十餘萬,卻不敢與敵軍一戰。老臣認為,大王應當換下柱國,讓更有膽略之人擔當大將!”


    “什麽?”


    慎到此言一出,頓時引起一片嘩然。


    熊橫還沒反應過來,公子子蘭便附和道:“大王,慎太傅所言極是!前線的戰事相持不下,每日所消耗之糧秣數以千石計,而寸功未立,景翠作為主將難辭其咎!”


    “臣附議!”


    大夫尚靳亦是道:“大王,臣以為,為今之計,我楚軍當立即出擊,盡快結束垂沙之戰事。兩軍相持半年有餘,所耗損之糧秣不可計數!”


    “現在,如各地封君所奏,我大楚各郡、縣、邑已經出現不少百姓逃亡,或逃進深山之中,或流亡於他國,民怨沸騰!黎庶盡皆怨聲載道!”


    “當此之時,國家若是繼續加征糧草,加征民夫,加征車船,恐怕將會激起民變!是故,前線的戰事必須盡快結束!”


    “請大王三思!”


    聞言,楚國的君臣都陷入了一片靜默當中。


    誰都沒有想到,現如今的楚國居然會如此不堪重負!


    舉國之力,四十多萬大軍的糧秣,居然都可能無法供給一年!


    按理說,楚國地大物博,雖多崇山峻嶺,但架不住人口之眾,土地之廣袤,然而,現實卻是十分殘酷的。


    一開始,按照楚國君臣的計劃,是想通過拉鋸戰的方式,將秦、韓、魏三國聯軍牢牢的拖住,耗死在沘水一線的。


    可是,誰曾想先耗不住的居然會是楚國!


    戰爭隻持續不到一年,大部分的時間還在對峙的狀態,又是本土作戰,按理說楚國是能扛得住的。


    隻不過他們考慮得並不周到!


    楚國的家底的確是比較雄厚的,但是近些年來屢屢進行對外戰爭,尤其是前幾年的滅越之戰,更是耗光了楚國倉稟多年的積蓄。


    經過周密的計劃,滅掉一個越國,對於楚國而言不是難事。


    隻是越人桀驁不馴,不服王化,所以在楚軍殺死越王無疆,搗破越國都城會稽之後,越人仍舊不臣服於楚國,而是紛紛躲進了深山老林之中,不時的跑出來襲擊楚軍。


    這讓楚國倍感頭疼。


    為此,楚國不得不時常出兵征剿暴亂的越人,並駐重兵於吳越之地,這其中自然是要消耗不少糧草軍械的。


    越地,已然成了楚國的一個甩不掉的包袱,一個累贅!


    真是如同雞肋一般,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二三子對於換將之事,可有異議?”


    熊橫顫聲道。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一屁股坐在了楚王的位置上,熊橫自然很清楚眼下楚國究竟是一副怎樣的爛攤子。


    換掉景翠?


    熊橫很猶豫,但是除此之外,他沒辦法逼迫景翠進兵,更沒辦法盡快結束前線的戰事。


    “大王。”


    令尹昭魚出列道:“大王,臨陣換將,是為兵家之大忌!柱國景翠,是為天下名將,放眼我大楚,何人可以替代他?沒有!”


    “所以此時換將,不啻於飲鴆止渴。若非要出擊,也應當由景翠率兵出擊才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秦有銳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迷惘的小羊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迷惘的小羊羔並收藏秦有銳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