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蕩元年四月二十日,嬴蕩與魏王嗣在臨晉相會。


    二人各帶一千甲士,以及文武十數人,安坐在四方台上。


    秦國是東道主,故而斥巨資打造了一座偌大的四方台,四周寬闊,遍布旌旗,站在四方台上放眼望去,到處都是黑壓壓的人頭,到處都是披堅執銳的士卒。


    為了保障秦王與魏王的安全,在外圍還有不少的戰車、騎兵在巡弋,稍有風吹草動,他們能第一時間發現。


    “轟隆隆!……”


    隨著一陣號角聲的響起,秦王蕩與魏王嗣搭乘的戰車都相對而行,一方是兩匹黑色駿馬拉著的戰車,一方是兩匹白色駿馬拉著的戰車,跑動之間,煙塵滾滾。


    除了二人的車駕,其背後都跟著一眾隨行的文武大臣。


    來到整整二十九級階梯的四方台之下,站在戰車上的秦王蕩與魏王嗣對視了一眼,都看出了彼此眼中的一些莫名的意味,諱莫如深。


    這時候,似乎誰先戰車,就是在認慫!


    但秦王蕩絲毫不拘泥於這些形式上的問題,或者是另有圖謀,他率先拍了拍沾滿塵土的裙角,抬起腳要先下車。


    而看到秦王蕩這邊的動作,原本還想跟他爭一爭,挫一挫秦人的銳氣的魏王嗣反倒有些不好意思,有些無所適從了!


    魏王嗣趕緊下了戰車,先一步於嬴蕩下了馬車。


    “秦王!”


    “魏王!”


    二人各自作揖,神同步,低頭的模樣就跟一對新婚的夫妻對拜一般。


    秦王蕩不像魏王嗣那一般老辣,有些不適應,但很快就代入角色了。


    其實對於魏王嗣,秦王蕩還是挺佩服這個人的。


    魏王嗣,即曆史上的魏襄王,這廝早年在秦國為質子,深知秦國對於魏國的威脅,故而他甫一繼位,就啟用二五仔公孫衍為相邦,準備五國攻秦。


    當時各國在不斷受挫後醒悟,重提蘇秦倡議,但早已瓦解的南北合縱,由楚懷王羋槐擔任盟主,欲集結楚、趙、魏、韓、燕、齊六國共同攻擊秦國。


    齊國采用田文謀略,答應出兵,卻命遠征軍行動愈加遲緩。


    除了齊國一支,其餘五國聯軍抵達函穀關卻不同心,各國皆欲保實力,既不敢也不願先攻。數天後,秦國守將贏疾出奇兵切斷楚國糧道,楚軍因乏食先撤,其他四國亦隨之撤軍。


    自打上一迴的五國攻秦之戰宣告失敗之後,魏王嗣便有些心灰意懶,漸漸偏向於秦魏之連橫,並任命張儀為相邦。


    在張儀建議下,魏王嗣宣布退出南北合縱,請張儀擔任中間人與秦國和解。隨後張儀辭去魏相的職務,返迴秦國。


    秦魏兩國的關係錯綜複雜,時好時壞。


    譬如襄王五年(前314年)的時候,秦國因其境內魏人叛亂,遣軍攻占曲沃,而把住戶全部逐迴。


    到秦楚兩大霸主國爆發丹陽、藍田之戰的時候,魏國似乎又成了秦國的鐵杆盟友,趁楚國新敗之餘,魏王嗣遣軍攻擊楚國,抵達鄧城。


    而在這一年,齊軍又進犯魏國的疆界,打下幾座城池,在魏相張儀的遊說之下,齊軍班師。現在張儀又鼓動魏王嗣全麵投向秦國的懷抱,這才有了這一次的秦魏臨晉之會!


    當然了,魏王嗣究竟是什麽心思,秦王蕩不得而知。


    “寡人在大梁之時,早就聽聞秦王英姿雄發,勇力絕人,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秦王身上的英雄氣,寡人大老遠的就感受到了啊!”


    這魏王嗣的器量不小!


    秦王蕩笑吟吟地道:“魏王過譽了。以寡人觀之,魏王氣質儒雅,溫潤如玉,亦是頗有上古先賢之風範啊!”


    秦王蕩依稀還記得,孟子見魏王嗣,便說其“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見所畏焉”。其意是這個國君不像個國君的樣子,就是接近了他,也看不出什麽威嚴!


    魏王嗣給人的印象著實過於人畜無害,臉上不時的掛著笑意,毫無威嚴,就跟鄰家的小老頭一樣,讓人心生親近之感。


    不過秦王蕩可不會因此而小覷了他。


    寒暄了一下,魏王嗣當先伸手一請:“秦王,請!”


    “魏王先請!”


    “秦乃大國,魏國不及也。且這一迴秦王你可是東道主,寡人是客,怎好喧賓奪主?”


    “魏王說笑了。魏王你可是寡人的外父,於情於理,寡人都不好先你一步而行啊!”


    魏王嗣聞言,皮笑肉不笑地道:“公是公,私是私。秦王,你我應該公私分明才是!”


    政治鬥爭,便是如此的如履薄冰。無怪魏王嗣這般謹小慎微,他也怕被嬴蕩找到一個借口,趁機對魏國用兵,到時候魏王嗣就更加難受了。


    而秦王蕩見抓不到他的小辮子,也不想再矯情,按照過去的禮儀,直接抓起了魏王嗣的胳膊,交在自己的胳膊上,宛如步入婚姻的殿堂的一對新人。


    二人對視了一眼,都旋即目視前方,挽著對方的手臂亦步亦趨的踏上台階。


    其實做出這種動作,秦王蕩的心裏還是有些膈應的。但禮不可廢,秦王蕩尊重魏王嗣,就是在尊重魏國,對於秦魏之連橫有著莫大的好處!


    現在魏國雖然沒落了,不複當年霸主魏國之強勢,但是在魏王嗣的帶領之下,魏國已經漸漸挽住了頹勢,出現了中興的征兆。


    正所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魏國現在的國力弱於秦、齊、楚,但還是略強於趙、韓、燕三國的,算是中上水平。


    等到秦王蕩與魏王嗣一同登上四方台,跟隨在後麵的兩國大臣亦是在見禮之後,同上四方台。


    秦國這邊的大臣有甘茂、向壽、嬴壯等人,魏國這邊的大臣有太子遫、張儀、芒卯等人,每一方都有十幾個人。


    坐上四方台之後,魏王嗣便笑道:“秦王盛情,邀請寡人臨晉一會,不知有何指教?”


    “指教不敢當,不敢當。魏王,寡人聽聞今年開春,齊軍伐魏,業已攻下你魏國平邑、黃城、元氏等五座城池,不知是也不是?”


    看著秦王蕩談笑風生的模樣,魏王嗣心裏暗恨,但表麵上不動聲色,淡淡的道:“秦王的消息果真靈通。不錯,齊人這些年屢屢侵擾我魏國疆界,現在更是大兵壓境,奪我五城,好在有武信君(張儀)從中斡旋,退了齊師,不然魏齊兩國,又少不了一番刀兵之苦了!”


    “齊人恃強淩弱,貪婪無厭,著實可恨!”秦王蕩似乎義憤填膺地在為魏國抱不平。


    但魏王嗣早就見慣了這一套虛偽的說辭,不置可否。


    齊人貪得無厭,欺人太甚,秦人又何嚐不是?


    魏國的百年霸業徹底衰落的原因,便是東敗於齊,西喪於秦,南辱於楚的。齊國先後在桂陵、馬陵大敗魏軍,使魏國元氣大傷,精銳的魏武卒十不存一!


    秦國和楚國就更過分了,趁火打劫,一口氣把之前魏國侵占他們的城池土地全部收複迴去,順帶著踩魏國幾腳,痛打落水狗!


    所以說,秦人和齊人,還是老大不說老二比較好。


    五十步笑百步,情何以堪?


    看見魏王嗣無動於衷的模樣,秦王蕩又道:“魏王,寡人對你魏國所遭到的厄運深感同情。難道魏王就不想改變魏國當前的現狀嗎?”


    “哦?如何改變?請秦王試言之。”魏王嗣作出一副洗耳恭聽的模樣。


    “魏王,你可知道魏國因何而衰落?據寡人所知,昔日霸主魏國極盛之時,東敗齊,西破秦,南擊楚,北伐韓趙,可謂是打遍天下無敵手,乃至於魏國的惠王,還是第一個稱王的!隻可惜,霸主魏國已經不複存在了,惠王交給魏王你的,隻是一副爛攤子。”秦王蕩搖搖頭說道。


    聞言,魏王嗣淡然一笑:“秦王說的沒錯,昔日不可一世的霸主魏國,已經不複存在了。但是現在的魏國,也不是誰都能招惹得起的!我魏國霸業之衰落,在乎於自武侯、惠王之世,不恤國力,窮兵黷武,秦王所言者,打遍天下無敵手,看上去魏國是很強大沒錯,但是把周邊的鄰國都得罪了一個遍,是為不智!”


    “我魏國處中原四戰之地,接壤多國,若是武侯、惠王能奉行文侯時的國策,不仗勢欺人,結好韓、趙,鞏固三晉同盟,隻怕這個時候河西還在我魏國的手中,函穀關、崤關依舊插著魏國的旌旗。至於秦國,不知道是龜縮在雍城、岐山一隅,還是不複存在了呢?”


    秦王蕩聽到這話,臉色頓時陰沉下來。


    娘的,老狐狸,鬥心機和耍嘴皮子我都不是他的對手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秦有銳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迷惘的小羊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迷惘的小羊羔並收藏秦有銳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