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鄭源從孫豕手中接過那些供詞後,他也並未去詢問是如何得到的。


    隻是粗略的看了一遍。


    “傳訊各州府,捉拿那些隱藏的支脈,所有人就地處決,我不希望再看到他們的蹤跡了。此事到此為止吧。”


    鄭源說著歎了口氣,神情略顯疲憊,他發現那些供詞,牽連太廣了,除去數十萬世家中人竟還有更多的百姓也參與其中。


    很多人都說古人的社會風氣淳樸,可是這麽多年的生活,鄭源已經發現了,所謂的淳樸隻是針對他們自己的親人、鄉裏罷了。


    他們並不像現代人那般,隻要沒有直接衝突,待人接物都很友善。


    換了陌生人,他們可以如豺狼一般,要人性命。


    除非你比他們,無論身份地位或者武力強了太多,他們才會收斂爪牙,臣服交好與你。


    除了羅縣周邊,他十幾年來的改造,有所改善以外,其他的地方直到如今,還問題多多。


    孫豕二人接令,隨即石鐵新離開前去傳訊。


    ......


    過了許久,鄭源才輕聲問道:“孫豕啊,你說我是不是做錯了,我命人將百姓的奴籍取消,分了他們土地,也給了他們工作。


    可他們不但不領情,反而這麽容易就被那些世家之人引動反叛之心。”


    “漢王,臣下有句話不得不說,您確實對他們太好了,以至於他們已經忘記了,他們曾經被人欺壓的命運。


    他們不是您經營了十數年的羅縣,那裏人人都經過學校的培養,早已開啟了民智。其他地方我們才剛剛統一幾年而已,還有很多的勢力隱藏其中。


    您太過仁慈,以至於他們都已經不在乎造反的代價了,因為在他們看來,造反不成你也不會誅殺他們的親人朋友。


    若非這次世家之人引動異族,恐怕您依舊隻會誅除首惡吧!”孫豕跟了鄭源多年,早已知曉自家王上是個什麽樣的人了,所以他這番話沒有顧及鄭源的臉麵。


    對此鄭源苦笑了一聲,“是啊,若非他們做得太過,我從未想過有一天會夷人三族啊!對我來說他們都是生命啊。”


    “其實您大可不必如此,您乃九州之王,如今天下都是您的,在我看來人分兩種,有用的和無用的。


    像那些與國無益之人,不如早些殺了,省的將來釀出大禍,更可以震懾一批搖擺不定、心懷不軌之人。”孫豕自然是希望鄭源能改掉這種過於仁慈的性格,要知道身為王者是要殺伐果斷的。


    “哎,其實本王從未想過有一天竟然要統領九州,甚至於如今還要與百族爭鋒,守衛我人族眾生啊!


    本來我一開始隻是想,讓所有人可以擁有自己的生活和選擇,不必被人輕易操控生死的。”


    “您乃天命所歸,如今九州一統已經證明了一切,何況您還有我們,臣願為您世代效死,在您的刀鋒下,掃平一切黑暗,實現您的夢想,所以還請您振作起來。”


    孫豕也知道鄭源的性格,若是沒有劇變,估計也是難改,但也正是鄭源的性格,才讓他們這些人願意聚在一起,為鄭源的夢想而奮鬥。


    所以說鄭源作為武者的靈覺還是很好的,他本能得收下孫豕這些人,暗中替他處理了不知多少尾巴。


    這才讓他一直未曾受到幹擾導致性格大變。


    同樣也正是他溫和的作風和敢於放權,反而讓他麾下的各級重要官員,更加努力的迴報他,並未出現勾心鬥角。


    若是正常的帝王,那都是巴不得權利都在自己手中,順便挑撥手下之間的矛盾,以免手下坐大,將他們架空了。


    “你說的不錯,如今我確實不該沉浸在這一時之失,正是百姓愚昧,容易被人引導輿論,我才更應該努力開啟民智,終有一天他們好起來的,再不會被人輕易欺騙的。”


    鄭源再次堅定自己改造這個世界的信心。


    ......


    隨著各地大量的世家中人被抓到,就地誅殺,他們的罪證也都已經在各地貼出,整個大漢的風氣為之一清。


    所有人都知道了漢王並非不敢殺人,沒人想要試一試漢王的刀是否鋒利。


    鄭源下達的建設道路,建設通訊基站的任務,竟然被各地的官員們在之後的區區三個月中,便保質保量的完成,在這過程中,竟然沒有一個人敢伸手貪汙的。


    實在是這數十萬人,人頭落地,將他們嚇住了,生怕被抓了把柄,害了自己親族。


    要知道,之前鄭源可是將任務下達了許久,各地都在抱怨任務繁重,拖延著時間。


    對此鄭源也是無話可說,隻能道一聲,這些人真的犯賤,不給他們一鞭子都不知道什麽是害怕。


    不過鄭源卻也知道了這上億武者,爆發起來究竟有多大的潛力,基建速度比之現代機械猶有過之啊。


    隨著基站的建設完成,通訊器也在鄭源的安排下,開始逐步散入民間,各地的聯係一下子加強了數十倍。


    那些可憐的元海境武者也終於解放了,隻要沒有大事,再也不用充當信息傳遞器了。


    上億的人中才這麽點元海境,哪個不是天之驕子般的存在,就算是上古時期,他們也是中流砥柱,也從未淪落到傳訊的地步。


    能幹出這種事的古往今來,估計也就鄭源一個罷了。


    至於之前那些世家聯係的百族中人,早就被邊防士卒借著信息的優勢,打的死傷慘重。


    若非鄭源的發展重心,一直在九州之內,恐怕那幾個異族的地盤早就被漢軍占下來了。


    不過就算這樣,他們領地的人族,也生活好了許多,起碼不用擔心被那異族隨意找個理由,便被處死或者吃掉了。


    當國內的商業隨著各地聯係的加深,日益繁榮,各種商品已經開始出現生產過剩的現象了。


    鄭源終於把眼光,再次放到了九州之外。


    一部分的商品在軍隊的護持下,進入了周邊的異族國家,進行傾銷。


    那些異族高層自然知道鄭源不安好心,然而攝於九州人族的武力,卻不敢反抗。


    然而隨著商隊進入的,還有鄭源派出的武道傳承者,他們在各國傳播著中原基礎武學。


    百族血脈等級森嚴,弱肉強食,那些底層的血脈低下者,過得與普通人族並無兩樣,所以在得到武學後,他們才不在乎是不是會成為人族,他們隻知道武學可以讓他們變得強大。


    對於鄭源挖掘根基的行為,百族的高層不敢明著阻止,暗地裏卻派出了不少的精英族人與人族的傳承者爭鬥,可惜龐大基數下誕生的武者,能夠派出的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不僅未能阻止成功,反而吸引了更多的百族之人練武。


    要知道百族血脈等級到了一定的程度,便可以隱藏異族特征的。


    所以到最後就連他們都不知道,到底有多少族人修煉了人族的武學,又有多少人正在蛻變人族之身。


    他們也不敢去探查,隻知道在一部分高層的提議下,國中那些人族的地位正在逐步上升,再無人敢輕易欺壓。


    而更多的商品卻在鄭源的命令下,裝載在鐵甲蒸汽船上,運往其他地域。


    隨行的戰艦,當中都有著已經閑下來的元海境坐鎮。


    當第一波從倭島迴歸戰艦,帶著大量的金銀迴到中原時,中原的商人們也把眼光放向了域外。


    鄭源則順勢開啟了,民間海上經商許可,隻要繳納關稅,便可自行組建船隊前往海外經商。


    為了讓他們不迷路,鄭源還貼心的送上了,大漢探明的域外各國分布圖(世界地圖),並允許他們雇傭大漢海軍當做護衛。


    一時間整個九州的商界都沸騰起來,凡是有能力的商戶都組建了船隊,前往西方。


    九州人族的足跡一下子開始向著世界範圍踏進。


    對於人族的強大艦隊不請自來,西方的百族自然是不肯就範,可惜,大部分的百族中人媲美先天的雖然不少,但卻缺少了元海境坐鎮。


    再加上漢軍組成的軍陣,可以讓將領臨時擁有元海境的威能,在船堅炮利之下,他們終究默認了九州人族出沒。


    就如同後世九州被他們打開國門,一般模樣。


    武道的傳播者更是如同病毒般,出沒於世界各地,可惜他們隻能眼睜睜的看著,卻無力阻止。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種田在武俠世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水煮魚罐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水煮魚罐頭並收藏種田在武俠世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