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乾宮內,念曦正在畫臘梅,小廈子急切地走進來,行禮道:“給皇貴妃娘娘請安!”念曦看他臉色焦急,問道:“你怎麽這麽著急進來?”
小廈子迴道:“師傅叫奴才趕緊來請娘娘去一趟養心殿。”
念曦問道:“怎麽了?”
小廈子解釋道:“皇上生氣了。”念曦想這怕是敦親王又要搞什麽大事,千防萬防,還是沒有勸得住他,吩咐道:“沐春,備轎。”
念曦坐著轎子去養心殿的路上,把可能發生的事情都想了一遍,又一次毆打言官呢?還是給溫僖貴妃請封?自己該如何應對?
沒一會兒,就到了養心殿,一下轎,蘇培盛忙迎了上來,說道:“娘娘,您可算來了,皇上發了好大的脾氣,把奴才們都轟了出來了,娘娘,拜托您,進去好歹勸一勸,奴才們感激不盡哪!”
念曦疑惑地問道:“出什麽事了?”
蘇培盛眉頭緊皺,說道:“似乎是為了敦親王的奏章。”念曦心中感歎,果然是敦親王,真是一點也不省心啊!
念曦接著問道:“你可知道奏章上寫了什麽?”蘇培盛若有所思地說道:“好像是請封的奏章。”
念曦心下了然,果然是敦親王給溫僖貴妃請封的事情,那自己心裏就有了主意。
剛走到殿外,就聽到傳來一聲“放肆!”念曦端著茶走進去,溫和地說道:“皇上喝盞茶,臣妾放了些菊花,可以平肝火。”
皇上見來人是念曦,稍微平和了一下怒氣,問道:“你怎麽不問問朕,為什麽生氣?”
念曦柔聲說道:“等皇上氣消了,想告訴臣妾時自然會說。”
皇上把案上的奏章遞給念曦,說道:“你自己看看。”
念曦忙拒絕道:“皇上,臣妾不敢,皇上忘了臣妾曾經說過,求皇上不要跟臣妾說政事,臣妾前來,隻想平息皇上的怒火,讓皇上高興。”
皇上麵上不表露,心裏卻很滿意,說道:“你既然不敢看,朕就說給你聽,其實這事也算是家事。允娥竟然這樣大膽,要朕請封他的生母溫僖貴妃為貴太妃,並遷葬入先帝妃陵。溫僖貴妃是先帝嬪妃,雖然早死,追封亦在情理之中,隻是溫僖貴妃當年死得難看,先帝下旨不許葬入妃陵。”
念曦心想哪有什麽死得難堪,這分明是把小說裏的汝南王的母親硬套到溫僖貴妃身上,導致四不像。
溫僖貴妃根本就不是皇上、太後和甄嬛口中性格飛揚跋扈,最後遭到先帝康熙的厭棄。
康熙對溫僖貴妃的評價非常高,在康熙眼中,溫僖貴妃性格柔嘉惠質,在後宮中非常受人尊敬,根本沒有人說她飛揚跋扈。
溫僖貴妃病重去世,康熙為此悲痛不已,為她親賜諡號“溫僖”二字。也是清朝第一位有諡號的貴妃,她的諡號的寓意也是極好的。
而且,溫僖貴妃當年的喪禮辦得非常隆重,她的金棺也被葬入了康熙景陵的妃陵。
但誰讓自己穿的不是正史,隻能忙跪下行禮,誠懇地說道:“皇上,如果是這件事,那臣妾就更不敢置喙了,皇上知道臣妾和溫僖貴妃的關係,臣妾若出言指責她,皇上難免會覺得臣妾涼薄,可若是順著敦親王的意思也勸皇上請封,那臣妾又怎麽能對得起皇上對臣妾的信任呢。”
皇上歎了口氣。說道:“你先起來吧,朕理解你的難處,你能坦誠地向朕說出自己心裏的想法,朕感到十分欣慰。然而,敦親王……朕本以為他最近有所收斂,卻沒曾想如此放肆,此舉分明是要置朕於不孝之地,就連先帝的顏麵也不顧了。是可忍,孰不可忍,就算朕肯做這個不肖之子,可是太後怎麽肯?”
念曦默默地聽著皇上所言,不敢輕易表態。皇上接著說:“朕若允他,必失前朝後宮的人心,若是不允,他必定懷恨在心,前番種種安撫,皆算是白費。”
皇上見念曦一直不說話,忍不住問道:“你一向對朕知無不言,朕不會懷疑你有私心,想聽聽你的看法。”
念曦緩緩開口道:“臣妾隻知道與皇上風花雪月,卻不知皇上也有皇上的無奈,隻是臣妾實在不敢涉政,也沒有那般聰明睿智,能夠為皇上解憂,是臣妾無能。”
皇上看著念曦,眼中不知是探究還是疼惜,輕聲說道:“朕知道你一向謹小慎微,處處守禮,從不恃寵生嬌,所以朕才會如此寵愛你,看重你,今日之事,朕不該為難你。”
念曦臉上露出一抹淺笑,溫柔地說道:“臣妾隻知道,隻要是為了皇上,為了朝局穩固,沒有什麽委屈是臣妾不能承受的,太後一向最體貼皇上的心意,想必太後也和臣妾是一樣的心思。”
念曦最後這句話,也算是提醒皇上了。果然,皇上聽後,冷聲說道:“朕會依敦親王所言,追封溫僖貴妃為貴太妃,加以封號,葬入妃陵。”
皇上也暗自腹誹,其實他心中早已有數,隻不過是礙於顏麵罷了,太後是自己的親額娘,為了自己的皇位穩固,委屈一下,又算的了什麽呢。
念曦附和道:“皇上英明!”念曦想自己才不會提什麽加封宮中各位太妃,加以尊號,更不會提給太後崇以尊號。
此時,皇後匆匆趕到了養心殿外。她一臉焦急地詢問蘇培盛:“本宮聽說皇上動大氣了,所以過來瞧瞧。”
蘇培盛恭敬地迴答道:“迴皇後娘娘,皇上確實有些生氣。不過,皇貴妃已經在裏頭了。”
皇後聞言,臉色微微一變,唇角不自覺地僵硬起來。她勉強說道:“哦?那有勞蘇公公給皇上通傳一聲,本宮已經來過了。”
說完,她轉身離去。繡夏寬慰道:“娘娘,皇上在氣頭上,不見也好。”
皇後眼中閃過一絲算計,說道:“既然皇貴妃在了,皇上自然不需要本宮了,去太後那裏吧。”
念曦走後,皇上思量片刻,最後還是去了壽康宮。
壽康宮內,皇後給太後上完眼藥剛走,皇上就來了。皇上試探地說道:“敦親王要追封溫僖貴妃。”
太後坐在榻上,拿起筆,寫道:“一轉眼,塵歸塵,土歸土。再如何追封尊榮,人在九泉,還能如何得知呢?”
皇上有些驚訝,問道:“皇額娘允準兒子追封?”
太後表情淡然,寫道:“為何不允?功夫是做給活人看的,死人又如何得知?隻要皇帝所做的事有利於朝政,哀家不會在乎一己榮辱。”
皇上語氣中帶著一絲感激,說道:“多謝皇額娘。”太後寫道:“時過境遷了,哀家看著華妃,很怕華妃像當年的溫僖,幸虧她沒有子嗣。”
皇上想起華妃那個沒了的孩子,有些傷感地說道:“兒不是個好阿瑪。”
太後寫道:“君王要有君王的決斷,華妃一旦得子,到時候年羹堯,一定會扶持這個孩子當皇帝,一旦有逼宮那一日,哀家和你,便連容身安命之所都沒有了。”
皇上眉頭緊皺,沉聲說道:“華妃侍奉兒子多年,對待兒子是真心的,兒子是人君,亦是人父,當年華妃有孕,兒子不得已殺了自己的孩子,焉能不痛?”
太後寫道:“當年的事,既然借了端妃的手,端妃也接了這個黑鍋,就不要再去想了。”
皇上歎息道:“兒子的那麽多孩子都保不住,焉知不是上天的報應呢?”
太後寫道:“給華妃送去的藥,都是哀家親手配製的,若有報應,也不在皇上你。”
太後想起皇後今天提及皇貴妃幹政的事,又寫道:“此次追封太妃的事,是皇貴妃在皇帝身邊出謀劃策嗎?溫僖貴妃可是皇貴妃的親姑姑,她難免不會有私心。況且後宮不得幹政,皇帝就算再寵愛皇貴妃,也該讓她知道分寸,若是她經常進出養心殿、禦書房,和皇帝一起討論政事,長此以往下去,怕是會生了野心。”
皇上為念曦解釋道:“皇額娘誤會了,追封溫僖貴妃的事情,皇貴妃一句話都沒有說,隻是見兒子生氣,泡茶安慰兒子罷了。皇貴妃進出養心殿、禦書房,也隻是為兒子磨墨奉茶,陪兒子一起賞畫下棋,並未涉及朝政。”
太後聽後這才鬆了一口氣,寫道:“如此就好,她倒是個懂事謹慎的,也難怪你這麽看重她。”
景仁宮內,皇後扶著額,冷聲說道:“以前皇上每每動氣,都是本宮待在他身邊伺候的。”
繡夏奉上一杯熱茶,安慰道:“皇貴妃僅是一次而已,這要是讓太後知道了,一定會勸皇上的。”
皇後端起茶,不悅地說道:“皇貴妃現在進出養心殿,已經成平常事了。”繡夏勸慰道:“後宮不許幹政,皇貴妃也應當避險呢!”
皇後抿了一口茶,說道:“幹政又如何,是皇上允許的。”
繡夏繼續寬慰道:“奴婢可不覺得,這還要看皇上的興致如何呢。”
皇後淡定地說道:“也是,皇上高興了,就跟她多說幾句,不高興了,他就是幹政了。”
小廈子迴道:“師傅叫奴才趕緊來請娘娘去一趟養心殿。”
念曦問道:“怎麽了?”
小廈子解釋道:“皇上生氣了。”念曦想這怕是敦親王又要搞什麽大事,千防萬防,還是沒有勸得住他,吩咐道:“沐春,備轎。”
念曦坐著轎子去養心殿的路上,把可能發生的事情都想了一遍,又一次毆打言官呢?還是給溫僖貴妃請封?自己該如何應對?
沒一會兒,就到了養心殿,一下轎,蘇培盛忙迎了上來,說道:“娘娘,您可算來了,皇上發了好大的脾氣,把奴才們都轟了出來了,娘娘,拜托您,進去好歹勸一勸,奴才們感激不盡哪!”
念曦疑惑地問道:“出什麽事了?”
蘇培盛眉頭緊皺,說道:“似乎是為了敦親王的奏章。”念曦心中感歎,果然是敦親王,真是一點也不省心啊!
念曦接著問道:“你可知道奏章上寫了什麽?”蘇培盛若有所思地說道:“好像是請封的奏章。”
念曦心下了然,果然是敦親王給溫僖貴妃請封的事情,那自己心裏就有了主意。
剛走到殿外,就聽到傳來一聲“放肆!”念曦端著茶走進去,溫和地說道:“皇上喝盞茶,臣妾放了些菊花,可以平肝火。”
皇上見來人是念曦,稍微平和了一下怒氣,問道:“你怎麽不問問朕,為什麽生氣?”
念曦柔聲說道:“等皇上氣消了,想告訴臣妾時自然會說。”
皇上把案上的奏章遞給念曦,說道:“你自己看看。”
念曦忙拒絕道:“皇上,臣妾不敢,皇上忘了臣妾曾經說過,求皇上不要跟臣妾說政事,臣妾前來,隻想平息皇上的怒火,讓皇上高興。”
皇上麵上不表露,心裏卻很滿意,說道:“你既然不敢看,朕就說給你聽,其實這事也算是家事。允娥竟然這樣大膽,要朕請封他的生母溫僖貴妃為貴太妃,並遷葬入先帝妃陵。溫僖貴妃是先帝嬪妃,雖然早死,追封亦在情理之中,隻是溫僖貴妃當年死得難看,先帝下旨不許葬入妃陵。”
念曦心想哪有什麽死得難堪,這分明是把小說裏的汝南王的母親硬套到溫僖貴妃身上,導致四不像。
溫僖貴妃根本就不是皇上、太後和甄嬛口中性格飛揚跋扈,最後遭到先帝康熙的厭棄。
康熙對溫僖貴妃的評價非常高,在康熙眼中,溫僖貴妃性格柔嘉惠質,在後宮中非常受人尊敬,根本沒有人說她飛揚跋扈。
溫僖貴妃病重去世,康熙為此悲痛不已,為她親賜諡號“溫僖”二字。也是清朝第一位有諡號的貴妃,她的諡號的寓意也是極好的。
而且,溫僖貴妃當年的喪禮辦得非常隆重,她的金棺也被葬入了康熙景陵的妃陵。
但誰讓自己穿的不是正史,隻能忙跪下行禮,誠懇地說道:“皇上,如果是這件事,那臣妾就更不敢置喙了,皇上知道臣妾和溫僖貴妃的關係,臣妾若出言指責她,皇上難免會覺得臣妾涼薄,可若是順著敦親王的意思也勸皇上請封,那臣妾又怎麽能對得起皇上對臣妾的信任呢。”
皇上歎了口氣。說道:“你先起來吧,朕理解你的難處,你能坦誠地向朕說出自己心裏的想法,朕感到十分欣慰。然而,敦親王……朕本以為他最近有所收斂,卻沒曾想如此放肆,此舉分明是要置朕於不孝之地,就連先帝的顏麵也不顧了。是可忍,孰不可忍,就算朕肯做這個不肖之子,可是太後怎麽肯?”
念曦默默地聽著皇上所言,不敢輕易表態。皇上接著說:“朕若允他,必失前朝後宮的人心,若是不允,他必定懷恨在心,前番種種安撫,皆算是白費。”
皇上見念曦一直不說話,忍不住問道:“你一向對朕知無不言,朕不會懷疑你有私心,想聽聽你的看法。”
念曦緩緩開口道:“臣妾隻知道與皇上風花雪月,卻不知皇上也有皇上的無奈,隻是臣妾實在不敢涉政,也沒有那般聰明睿智,能夠為皇上解憂,是臣妾無能。”
皇上看著念曦,眼中不知是探究還是疼惜,輕聲說道:“朕知道你一向謹小慎微,處處守禮,從不恃寵生嬌,所以朕才會如此寵愛你,看重你,今日之事,朕不該為難你。”
念曦臉上露出一抹淺笑,溫柔地說道:“臣妾隻知道,隻要是為了皇上,為了朝局穩固,沒有什麽委屈是臣妾不能承受的,太後一向最體貼皇上的心意,想必太後也和臣妾是一樣的心思。”
念曦最後這句話,也算是提醒皇上了。果然,皇上聽後,冷聲說道:“朕會依敦親王所言,追封溫僖貴妃為貴太妃,加以封號,葬入妃陵。”
皇上也暗自腹誹,其實他心中早已有數,隻不過是礙於顏麵罷了,太後是自己的親額娘,為了自己的皇位穩固,委屈一下,又算的了什麽呢。
念曦附和道:“皇上英明!”念曦想自己才不會提什麽加封宮中各位太妃,加以尊號,更不會提給太後崇以尊號。
此時,皇後匆匆趕到了養心殿外。她一臉焦急地詢問蘇培盛:“本宮聽說皇上動大氣了,所以過來瞧瞧。”
蘇培盛恭敬地迴答道:“迴皇後娘娘,皇上確實有些生氣。不過,皇貴妃已經在裏頭了。”
皇後聞言,臉色微微一變,唇角不自覺地僵硬起來。她勉強說道:“哦?那有勞蘇公公給皇上通傳一聲,本宮已經來過了。”
說完,她轉身離去。繡夏寬慰道:“娘娘,皇上在氣頭上,不見也好。”
皇後眼中閃過一絲算計,說道:“既然皇貴妃在了,皇上自然不需要本宮了,去太後那裏吧。”
念曦走後,皇上思量片刻,最後還是去了壽康宮。
壽康宮內,皇後給太後上完眼藥剛走,皇上就來了。皇上試探地說道:“敦親王要追封溫僖貴妃。”
太後坐在榻上,拿起筆,寫道:“一轉眼,塵歸塵,土歸土。再如何追封尊榮,人在九泉,還能如何得知呢?”
皇上有些驚訝,問道:“皇額娘允準兒子追封?”
太後表情淡然,寫道:“為何不允?功夫是做給活人看的,死人又如何得知?隻要皇帝所做的事有利於朝政,哀家不會在乎一己榮辱。”
皇上語氣中帶著一絲感激,說道:“多謝皇額娘。”太後寫道:“時過境遷了,哀家看著華妃,很怕華妃像當年的溫僖,幸虧她沒有子嗣。”
皇上想起華妃那個沒了的孩子,有些傷感地說道:“兒不是個好阿瑪。”
太後寫道:“君王要有君王的決斷,華妃一旦得子,到時候年羹堯,一定會扶持這個孩子當皇帝,一旦有逼宮那一日,哀家和你,便連容身安命之所都沒有了。”
皇上眉頭緊皺,沉聲說道:“華妃侍奉兒子多年,對待兒子是真心的,兒子是人君,亦是人父,當年華妃有孕,兒子不得已殺了自己的孩子,焉能不痛?”
太後寫道:“當年的事,既然借了端妃的手,端妃也接了這個黑鍋,就不要再去想了。”
皇上歎息道:“兒子的那麽多孩子都保不住,焉知不是上天的報應呢?”
太後寫道:“給華妃送去的藥,都是哀家親手配製的,若有報應,也不在皇上你。”
太後想起皇後今天提及皇貴妃幹政的事,又寫道:“此次追封太妃的事,是皇貴妃在皇帝身邊出謀劃策嗎?溫僖貴妃可是皇貴妃的親姑姑,她難免不會有私心。況且後宮不得幹政,皇帝就算再寵愛皇貴妃,也該讓她知道分寸,若是她經常進出養心殿、禦書房,和皇帝一起討論政事,長此以往下去,怕是會生了野心。”
皇上為念曦解釋道:“皇額娘誤會了,追封溫僖貴妃的事情,皇貴妃一句話都沒有說,隻是見兒子生氣,泡茶安慰兒子罷了。皇貴妃進出養心殿、禦書房,也隻是為兒子磨墨奉茶,陪兒子一起賞畫下棋,並未涉及朝政。”
太後聽後這才鬆了一口氣,寫道:“如此就好,她倒是個懂事謹慎的,也難怪你這麽看重她。”
景仁宮內,皇後扶著額,冷聲說道:“以前皇上每每動氣,都是本宮待在他身邊伺候的。”
繡夏奉上一杯熱茶,安慰道:“皇貴妃僅是一次而已,這要是讓太後知道了,一定會勸皇上的。”
皇後端起茶,不悅地說道:“皇貴妃現在進出養心殿,已經成平常事了。”繡夏勸慰道:“後宮不許幹政,皇貴妃也應當避險呢!”
皇後抿了一口茶,說道:“幹政又如何,是皇上允許的。”
繡夏繼續寬慰道:“奴婢可不覺得,這還要看皇上的興致如何呢。”
皇後淡定地說道:“也是,皇上高興了,就跟她多說幾句,不高興了,他就是幹政了。”